攸县中医院 湖南株洲 412300
【摘 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中医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疲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中极为普遍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疾病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的慢性肺部疾病[1]。其患者有着很大的致残和死亡风险。呼吸肌疲劳是此类患者呼吸衰竭、致死的重要原因,而呼吸肌疲劳很大程度上是由患者的慢性营养不良所致[2]。因此呼吸肌疲劳患者应采取更好治疗方法。此次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机肌疲劳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12月份至2017年12月份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范围45~76岁,平均年龄(58.6±5.6)岁,平均病程为15.8年,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54~78岁,平均年龄(60.3±3.2)岁,平均病程16.9年,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性别及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氧疗和支气管扩张,同时予以呼吸肌康复训练,每天进行三次,每次维持十到十五分钟。规范训练手法:患者将左手放在身体的上腹部,左手置于身体的前胸部,在呼气腹部下沉的时候,用手指施力使膈肌往上抬,在吸气时上腹部对抗手的压力,慢慢隆起。此呼吸机康复训练的体位能随着训练的增多而变化,患者首先应从卧位开始,在慢慢的更换到坐位或立位。在训练过程中,要求患者全程用鼻子吸气、呼气缩唇、呼吸节奏要缓慢且均匀。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综合治疗,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和虚喘膏穴位贴敷。首先,根据中药药单用水煎服汤剂(每天一剂):茯苓、人参、山药各15g,铁扫帚、黄芪各30g,陈皮、升麻、柴胡各10g,白术、麦冬各12g,川穹6g,炙甘草9g,桑寄生20g;其次,采用隔姜灸进行针灸,对以下两组穴位采用交替针灸,每个穴位针灸五次,一天一次。第一组穴位:气海、关元、足三里和肺俞,第二组穴位:膻中、肾俞、脾俞和定喘;最后,再进行虚喘膏穴位贴敷:对患者针灸后的穴位进行虚喘膏贴敷,每天一次,每次敷三到七个小时,贴敷时长可根据皮肤的耐受性适当增减,虚喘膏成分有山药、白术、党参、黄精和补骨脂各200g,细辛50g,黄芪300g。观察组所有治疗方法的都是2个月1疗程。
1.3 观察指标
痊愈:患者咳痰喘息、咳嗽、呼吸急促等病症全部消失,患者肺部不再出现哮鸣音,且患者生活能全部自理;
显效:患者咳痰喘息、咳嗽、呼吸急促等病症明显改善,患者肺部的哮鸣音基本消失,且患者生活能基本自理;
有效:患者咳痰喘息、咳嗽、呼吸急促等病症有所改善,患者肺部的哮鸣音有所好转,且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加强;
无效:患者咳痰喘息、咳嗽、呼吸急促等病症无任何的改善,患者的肺部哮鸣音没有好转迹象,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病情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用()来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安全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由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所致的持续性气道阻塞,进而升高患者的呼吸功,加快患者的能量消耗[3]。同时患者的胃肠道会产生淤血,使得患者会产生厌食现象,消化功能和吸收功能都有所下降,最终造成营养不良[4]。而呼吸肌疲劳很大程度上是由患者的慢性营养不良所致,患者一旦营养不良,就会出现呼吸肌疲劳,呼吸肌是呼吸运动的原动力,对人体的呼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呼吸肌疲劳最终会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对于呼吸肌疲劳西医中通常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但此治疗方法费用昂贵,不够实惠,且由于治疗是通过无创机械通气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不高,因此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因此目前在临床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
与西医相比,中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着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中医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理学范畴是“肺胀”和“喘症”,呼吸肌疲劳患者容易呼吸急促、咳嗽、咳痰喘息[5]。由于人体的脾肺相生,因此脾运对肺气的盛衰有着很大的作用。而大量的药理研究证明,人参能大补元气,能改善膈肌的收缩能力,山药和黄芪对健脾,桑寄生帮助黄芪发挥药效,升麻和柴胡能使呼吸肌下降有所好转,陈皮化痰,白术防止生痰,川穹活血、改善膈肌功能,麦冬润肺,铁扫帚能化痰止咳平喘[6]。同时,对足三里、脾俞、气海等穴位进行隔姜灸,能起到健脾益气和补肾纳气的作用。最后再对针灸穴位进行虚喘膏敷贴,膏中有化痰平喘,健脾益气和补肺益肾的中药成分。经过三者的同时治疗,充分发给药物的功效。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且中医综合治疗的治疗方法价格实惠,简单方便,患者依从性高。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中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亿淑,刘良丽.穴位敷贴配合养肺保元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营养状况及肺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7):4579-4580.
[2] 王振伟,杨佩兰,汤杰,等、中医肺康复操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急性发作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1-58.
[3] 陈卓.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1):87-88.
[4] 覃艳。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40(2):2873-2875.
[5] 李学勇.综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40例[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45.
[6] 杨宏志、姚欣.三伏天灸联合益肺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3):71-72.
论文作者:陈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疲劳论文; 疾病论文; 穴位论文; 中医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