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研究与评述_企业价值链论文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研究与评述_企业价值链论文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研究与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战略联盟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战略联盟概念

企业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s )最早起源于日本企业界的合资浪潮中。一些日本企业在寻找合资伙伴时,发现也可以只购买先进的技术,这便是战略联盟的雏形。战略联盟的概念虽然起源于日本,却首先在美国企业界盛行。1990年以来,美国国内及跨国性质的战略联盟,每年以25%的增长率快速发展。“战略联盟”这一概念,也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最早提出。

但是,关于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学术界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甚至在研究企业组织间合作问题时,除了使用“战略联盟”这一术语外,还有多种表达,如“战略同盟”、“战略合作”、“动态联盟”、“知识联盟”、“网络联盟”、“虚拟企业”、“企业联合”、“强强联合”等等,这些概念及定义在内涵及外延上都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学者们都在各自的文献中对战略联盟给出了不同解释,归纳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认识角度:

1.战略管理角度

多数学者以战略管理角度认识战略联盟, 主要观点有:迈克尔·E·波特(Michael.E.Porter 1985)(注:迈克尔·E·波特著,夏忠华主译:《竞争优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4页。)——“联盟是和其它企业长期结盟,但不是完全的合并,比如合资企业、许可证贸易和供给协定等等。联盟是指同结盟的伙伴一起协调或合用价值链,以扩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Doz,Yves L & Hamel,Gary(1998)(注:Doz,Yves L & Hamel,Gary (1998),Alliance Advanta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p.28.)——战略联盟是范围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结成这种关系的企业可以来自不同的国家。蒂斯(Teece 1992)(注:Teece (1992),Competition,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诺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包括(1)排他性的购买协议;(2)排他性的合作生产;(3)技术成果的互换;(4)R&D合作协议;(5)共同营销。康特拉克特(Contractor,1988 )(注:何畔:《战略联盟: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近年来的伙伴关系,许多涉及经营过程各阶段的联合行动,如联合研发、联合生产、联合采购,经常是规模实力大致相等且都从事国际经营的公司之间的联合,双方做出的贡献是类似的而不是互补的。”邓林(Durning,1995)(注:Durning (1995),Reappraising The Eclectic Paradigm in the Age of AllianceCapitalism Tour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战略联盟可以采取股权共享的方式如企业合并、合资新建,同时也包括R&D伙伴、合作生产、共同营销和分配等非股权形式,等等。以上学者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管理角度对战略联盟进行了界定,这种界定因是否将股权参与如合资企业形式涵盖在内而产生分歧。Doz,Yves L & Hamel,Gary,Michael.E.Porter等的战略联盟观点包括合资企业,Durning甚至把企业合并也囊括在内。而Teece等的战略联盟观点则排斥股权参与形式。确实有一种观点认为合资企业作为6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公司跨国经营行为的组织形式,虽然本质上是一种企业间合作关系,但在进入80年代以后已逐步被战略联盟所代替,而且有研究表明,战略联盟与合资企业的确在多个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因此主张将合资企业排除在外。

2.资源集合体角度

Stuart,Toby E(1998)(注:Stuart,Toby E (1998),Network positions and Propensities to collaborate:An investig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formation in a hightechnology industr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43,p.668.)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参与企业根据各自已有资源的异质性,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结合资源的互补性,追求共同利益的行为。这是一种企业资源视角的战略联盟观点,把战略联盟界定为一种资源整合的组织行为。在技术更新速度较快的高技术领域,这种资源观主导的战略联盟比较普及。但是,它不能圆满解释存在于其它行业的所有战略联盟现象。

3.社会学角度

Gulati,Ranjay(1998)(注:Gulati,Ranjay (1998),Alliance and network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9,293.)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社会网络,是企业之间的一种自发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组织目标,并通过协定关系形成排它性的企业进入壁垒。这是社会学视角的战略联盟观点,认为战略联盟这种社会网络的形成基础是企业社会存在的客观性和融入性的要求,企业潜在地希望进入一种协定关系以形成某种排他性的进入壁垒。这种界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战略联盟存在的普遍性,但是,战略联盟毕竟是一种企业的市场行为,社会学角度的战略联盟的界定需要经济学思想的补充。

4.企业理论角度

Beamish,Killing(1997)(注:Beamish,Killing ed.(1997),Cooperative Strategies:European Perspectives.The new Lexington Press.pp.3~49,89~132.)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对企业交易时契约不完备性的一种治理结构,是管理企业能力结构的一种特殊系统。John Child(注:何畔:《战略联盟: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也认为:战略联盟指企业之间为了提高合作双方的能力以达到其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合作。这是一种企业能力视角的战略联盟观点,对战略联盟进行了经济学界定。相对于动态的市场和产业变化,企业之间市场交易关系的契约因为本质上的信息不完全而呈现不完备性,不完全契约蕴含着对企业交易的产权效率的重新优化配置,战略联盟被视为在这种状态下的一种治理结构,因而它是企业市场交易行为的一种补充。

5.合作竞争角度

西尔拉(Sierra,1995)(注:何畔:《战略联盟:现代企业的竞争模式》,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等学者认为:战略联盟是由很强的,平时本是竞争对手的公司组成的企业或伙伴关系,是竞争性联盟。这种观点强调战略联盟这种合作组织的竞争性,从战略联盟的合作表象下揭示其竞争的根本属性,视战略联盟为一种合作竞争组织。

显然,象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一样,角度不同,观点也就有所差异。我们不妨从不同角度、不同阶段的不同定义中去发现共性以认识整体:

(1 )组织的松散性:参与联盟的企业数量常常在两个及两个以上,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既超越一般的交易关系,又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隶属关系,在密切合作的同时保持着各自企业的独立性与平等性。

(2 )目标的多样性:战略联盟概念界定的困难实际上反映了战略联盟目标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说明战略联盟能在许多方面悄然为企业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价值。

(3)合作的互利性:基本上是相互利用、 提升竞争能力的合作伙伴关系,希望通过合作获取大于各自“独立”或“对立”行动所获取的利益。以此可以区别垄断性质的卡特尔(Cartel)、辛迪加(Syndicate)、垄断高级形式的托拉斯(trust)及垄断高级复杂形式的康采恩(konzern)。

(4)竞争的根本性:“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 战略联盟是合作竞争组织,竞争是其根本属性。而且,联盟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一定是全方位的,可能在某些领域合作,而在另一些领域竞争;也可能一边合作,一边竞争。合作常常是在一个约定的领域内进行的。

(5)战略的长期性:是一种旨在为企业创造长期竞争优势, 属于公司层面战略的长期性安排,以此可以区别短期的企业合作行为。

考虑以上战略联盟之共性,可以得出企业战略联盟概念的一般界定:战略联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实力或者互补资源的企业之间,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合作研究与开发、共享资源和增强竞争能力等目的,通过各种协议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的松散型合作竞争组织。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研究

因为对战略联盟认识的不同视角及对战略联盟概念的不同界定,自然就产生了不同的关于战略联盟成因的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有:

1.价值链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1985)一书中创建了价值链理论,并提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主要指最终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是因为各企业的价值链互不相同,即企业在价值链各环节中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建立战略联盟可以使合作各方一起协调或合用价值链,以扩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从而共同获得竞争优势。

波特将企业看作是一个综合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波特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一个企业的价值链蕴藏于范围更广的一连串活动中,波特称之为价值系统,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有赖于不仅认识企业的价值链,而且了解企业怎样适合于整个价值系统。

波特认为,在一个产业里,各企业的价值链互不相同,反映了它们的历史、战略和实施战略的成功。企业价值链在竞争范围上与竞争对手的不同是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企业可以从其内部追求较大范围的好处,也可以与其它独立的厂商结成联盟以获得部分或全部同样的好处。波特定义战略联盟为企业之间的长期协议,既超出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又未达到合并的程度。包括技术许可证、供应协定、销售协定和合资经营等形式。不同企业价值链中的合作与互补(如生产与营销方面的合资经营)为横向联盟。而发生于波特称之为纵向联系的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厂商、销售渠道的价值链之间的联盟(如供货协定)为纵向联盟。两种形式,两种联系,结果都是通过协调和合作获得最优化及竞争优势。

2.企业能力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能力理论得到瞩目,企业能力理论实际上是一系列具有特定密切联系的理论的集合体。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动力能力论”和“企业知识基础论”,这些理论的共性是:更加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企业内部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能力理论为战略联盟作出了最新的解释。

企业之间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在价值链各环节上相互合作,从而能在价值活动中创造更大价值的深层原因就在于企业之间存在着资产互补性。通过联盟可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扩大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边界。这里的资产包括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资源,解释如下:

(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沃纳菲尔特(B.Wemerfelt)、 格兰特(R.M.Gromt)、巴尔奈(J.Barney)等学者的研究促成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流派-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的产生。这一理论认为资源不仅指有形资产,而且还包括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共同构成企业的潜在能力。同时,各企业的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也不能完全自由流动。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就来源于选择性资源的积累和配置以及要素市场的不完善。战略联盟使企业资源运筹的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带来资源的节约并提高其使用效率。

(2)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是独特不易模仿性,是在特定的“路径依赖”中积累形成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彼此互异的核心能力以形成更大的竞争合力,是促使双方建立联盟合作关系,聚合彼此核心能力的原动力。

(3)帕维特(Pavitt)、纳尔森(Nelson)、福斯(Foss )和格兰特(Grant)(1996)等人提出的企业知识理论认为, 生产的关键投入和企业价值最重要的来源是知识,社会生产是在知识的引导下进行的。企业知识可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企业拥有的许多知识属隐性知识,难以表达,难以转移,只有通过应用和实践才可外现并获得。以进行知识转移和共同创建新知识为目的结盟通常被称为知识联盟。Inkpen(1998)把通过知识联盟转移的知识称为“联盟知识”。通过战略联盟和对方建立合作关系是获取隐性知识的良好途径。博格、顿肯和佛里德曼(1982)的研究表明:80年代初期,50%的联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是为了获取对方知识,因此把这类为了转移和学习知识的联盟称之为“知识联盟”。

3.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总是伴随着交易而进行的,而交易过程又是有成本的,交易费用理论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研究经济组织和各种制度安排的产生和发展。认为战略联盟作为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稳定交易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便于监督的特点。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R.H.Coase)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概念,认为市场运行中存在着“交易费用”。在科斯看来,交易费用至少包括两项内容:(1)运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即在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其中包括获取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费用。(2)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其中包括谈判、订立合约、执行合约并付诸法律规范因而必须支付的有关费用。此外,科斯认为,交易费用还包括由未来不确定性风险而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

交易费用在企业生产总费用中占有很大比例,且在不断增加。威廉姆森是交易费用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把高比例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归纳为:(1)契约人的行为假设。即契约人面对外界不确定性、 复杂性时有限理性的不足假设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设。(2 )交易过程的三个维度的特性: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及交易频率。这两组因素导致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交易费用增加,使某种制度安排和交易方式的选择成为必要。

战略联盟被认为是这样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它顺应了企业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通过建立较为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稳定双方交易,减少签约费用并降低履约风险。从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决定因素来看,(1)战略联盟的建立将促使联盟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 从而提高对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种种交易费用。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因这一行为带来的交易费用控制在最低限度。(2)从资产专用性特征看, 企业之间趋于以战略联盟替代市场机制以稳定交易关系,降低交易费用。资产的专用性越高,交易双方签约关系保持长期稳定性越有意义,企业之间合作的意愿越强,尤其战略联盟对专用性资产的“共同占有”更是降低风险与费用的有效选择;从交易的不确定性特征看,建立战略联盟,可充分利用联盟组织的稳定性抵消外部市场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进而减少由不确定性引致的交易费用;第三个特征—交易频率是通过影响相对的交易费用而决定交易合约和制度安排的选择,这类与交易发生的频率有关的联盟常常发生在有纵向联系的制造企业和经销商、供应商之间,这些处于上下游的企业之间由于存在较高的交易频率,乐于建立供销联盟来稳定交易关系,节约交易费用。

4.合作竞争(Co-operation)理论:

竞争规律是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规律,在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中都十分强调竞争的作用。在“商场如战场”的竞争思想导引之下,研究竞争战略,夺取竞争优势,消灭或战胜竞争对手等成为商家生存立足之要决。然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了一种新的竞争观—合作竞争观,出现了一种新的竞争形态—合作竞争。这种观点认为竞争并不排斥合作,有时,合作更有利于提高竞争效率。拜瑞·J·内勒内夫、 亚当·M·布兰登勃格描述道“当共同创建一个市场时, 商业运作的表现是合作,当进行市场分配的时候,商业运作的表现为竞争。”本杰明·古莫斯·卡瑟尔斯在《竞争的革命:企业战略联盟》一书中认为:这种现代概念的合作过程并未弱化竞争,而是在动态的合作中产生了新型竞争者、构筑了新的行业体系、创造了新的竞争类型。战略联盟就是这样一种合作竞争组织,战略联盟各方旨在创造并分享一个不断成长的更大市场的目标正是这一新竞争观的体现。

将合作与竞争这两个对立概念进行完美整合的是经济学的博弈论,博弈论中多方合作对策的提出就是建立在处理利益分配问题的基础上,当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需要多方合作来共同解决时,就有可能导致各方相互合作,以期望达到多赢及利益最大化,即帕累托最优,战略联盟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选择。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评述

对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基本属于战略管理范畴,而战略管理的中心议题就是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创造和保持。事实上,人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保持研究。其中,由E.Learned,C.Christiansen,K.Andrews,W.Guth于1969年在Business Policy中提出并发展的SWOT框架历经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而成为一项组织原则保留了下来。后来的战略管理研究的历史可以看成是一个试图“填补”SWOT框架空白的尝试过程。SWOT框架(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and Threats)认为,在开发环境机会,抵御环境威胁时,运用其内部实力同时避开内部弱点的企业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竞争优势。SWOT框架构筑了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两面:一面是企业外部环境的重要性,另一面是企业内部实力和弱点分析的重要性。

以迈克尔·波特(1980)为代表的20世纪70年代的大量战略文献注重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开发了一些分析框架,使环境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工具比企业内部实力和弱点的分析工具发展得更快,“填补”了SWOT框架的“外部空白”。但是,传统战略管理文献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解主要是基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或者说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事实上,当代企业外部环境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已经进入了一种急剧变化的动荡复杂状态,企业作为身处其中的主要主体,理所当然地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影响,所以,必须基于变化的外部环境或者说从动态的角度才能够深刻完整地理解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面对不断变化的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即从对立竞争转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一种新的竞争观—合作竞争观也应运而生。“合作竞争理论”认为,竞争并不排斥合作,有时,合作更有利于竞争效率。战略管理研究因而在90年代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即研究的重点从竞争转向合作。现代合作过程产生了新型竞争者,构筑了新的行业体系,创造了新的竞争类型。战略联盟就是这样一种新型合作竞争团体,当共同创建一个市场时表现为合作,当进行市场分配时表现为竞争。战略联盟各方旨在创造并分享一个不断成长的更大市场的目标正是这一新竞争观的体现。

另一方面,许多前沿的研究近来一致地对有关竞争优势的企业内部属性分析给予更大的重视,着力“填补”SWOT框架的“内部空白”。一种以资源和能力的观点来解释企业的理论日益变得举足轻重,这种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包括技能、知识、能力等一系列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组成的,使企业能够应对环境变化的资源和能力是考虑企业竞争优势时的首要因素。虽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1985)一书中创建的“价值链理论”利用企业价值链及价值系统这一分析工具,为战略联盟理论建立了一个基础性的理论框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明显地显现出对企业内部认识的不足及对外部环境研究的静态局限,“企业能力理论”较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在企业内部属性分析及应对环境变化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战略联盟理论。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知识的积累,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之间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在价值链各环节上相互合作,从而能在价值活动中创造更大价值的深层原因在于企业之间存在着包括企业资源、核心能力和知识资源的资产互补性与相互学习性。建立战略联盟可以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从而扩大企业利用外部资产的边界和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一认识无疑比波特的价值链协调或合用解释更加深入,克服了波特在分析企业竞争优势内涵时只注意企业成本、质量和营销等表层方面的问题,是对企业“为什么”的深层探讨。

2.企业能力理论认为,最终产品的竞争只是表面现象,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在于企业核心能力之争。核心能力具有独特难以模仿性,只有通过联盟合作关系才能相互学习与相互补充,从而形成更大的竞争合力。这一认识将波特对企业竞争优势停留在最终产品层次的分析深入到企业中间及源头,将企业竞争优势以及用于分析竞争优势来源的“价值链”工具,从以企业最终产品为基础扩展到包括企业核心能力的深层领域。

3.波特用“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来描述企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环节,在当前竞争活动中已不太贴切,原来的一些“辅助活动”,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开发这类活动已成为企业建立核心能力,实现价值增殖,提升竞争优势的首要价值活动。企业能力理论认为,生产的关键投入和企业价值最为重要的来源是知识,社会生产是在知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战略联盟被视为组织学习和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的有效方式,大量文献探讨了联盟中企业内知识转移对伙伴企业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影响。

最后,相对于动态的市场和产业变化,企业之间市场交易关系的契约因为本质上的信息不完全而呈现不完备性。不完全契约蕴含着对企业交易的产权效率的重新优化配置,战略联盟被视为在这种状态下的一种治理结构。“交易费用理论”在解释战略联盟时的着眼点是企业之间力图以这种安排来减少交易成本,纠正市场缺陷,从而稳定交易关系和便于监督交易。80年代以来,专业化和分工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增加,引致了越来越高的交易费用,是80年代后期以来战略联盟蓬勃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避免市场不完全带来的过高交易成本的自主模式。

标签:;  ;  ;  ;  ;  ;  

企业战略联盟理论研究与评述_企业价值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