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建构主义教学法论文_马俊生

浅谈高中语文建构主义教学法论文_马俊生

摘要:本文从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建构主义教学法;具体方法;应用及实践方法

一、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1.情境设置

即要顺利完成学业所需要的环境的设置,有利于更好地为学生获得知识提供必备支持,其中包括掌握一定的知识、锻炼必要的生存技能以及增加丰富的社会经验,这些都是围绕着顺应学生个性化的条件而进行的,不单单是纯粹的一个概念。

2.相互协作

所组成的学习小组可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其中,个体的成员服从小组整体,小组则对个体进行一定的制约鞭策。

3.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时重要的方法,鼓励畅所欲言、鼓励正常交流。知识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得以顺利获得,教学任务得以正常完成。

4.意向构建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被动地领略表面皮毛的知识,更应该获得对课堂内容意义层次的了解。对内在的规律及其原因,有着深入的懂得与进一步的探求、举一反三等,都应该在这里得到证明。

二、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实践方法

1.创设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性思维

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能够给语文教学带来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的作用之下,学生能够形象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把那些单纯的文字化成具体的画面来深入理解、体悟、领会,从而获得无限的趣味。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枯燥乏味地简单背诵,就没有趣味的产生,也无法进一步参与到作者所创设的特别情境中以及其所营造的深层次的蕴涵里。这样的语文教学显然与真正的语文教学原则背道而驰。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中,在课文内容所提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流连、体会,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来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崭新印象,从而更鲜明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历练。像《故都的秋》这篇课文,郁达夫通过自然物———槐树等极其细腻真切的描写,呈现了心理的变化,表达了深挚的情感,读来让人动容。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指导学生进入其中,充分想象、联想,便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秋的独特景致,对作者的情感生发了具体的共鸣。

2.架设沟通桥梁,营造宽松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教学法能够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桥梁。这是提供给师生的一个有益机会,双方可以藉此进行充分的交流,在这个时段里,知识的摄入与情感的滋生,同促共进,彼此助益,成为很好的互动过程。引导得法,学生会在这个过程里意识到教师的一片苦心,也能充分激发自主性,深入到课文所有的情境中以及特有的情感氛围中。以致潜移默化,得到升华,进而也就会进入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激情。情感的植入,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地予以实现,无疑就成功了一大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是说,语文教师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义务和责任。如何激发学生最大的热情,踊跃投入和那些衔古接今的中外众多高贵灵魂的深入交流与对话中,投入到对最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有益汲取中是至关重要的。惟其如此,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思想素养培养才能同步进行,语文教学任务才能完美完成。如,我们在讲授《我与地坛》一文,通过具体的教学,我们既可让学生意识到课文里那令人动容的母子之间的深切情感,又可以领略到作者面对生存困境以及诸多普通人时,生发的对生命的无限联想;而针对《背影》一文,则可以在教学中既渗透父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也可以突破这一点,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可以做到的有很多,根本无以穷尽,做教师的,理当尽力引导,给学生丰盈富足的互动机会,让他们在具体的课文情境中体会语文这门功课的无穷魅力。

3.丰富学习内容,尝试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方式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能够丰富其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个性化。在当今语境中,所谓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个性鲜明的思维方式,有着自己别具一格的独到见解,而并非为了打造如同复读机般的语言机器,人云亦云,缺乏自我一类的庸才。不可否认,语文课本里收录的文章皆是文学长河中的上乘之作,不过,倘若将视野无限放大,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篇章,也不过是广阔世界的几粒微尘罢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关键不在于授之以鱼,而在于授之以渔,即让学生以前辈的既有经验为基础,大胆创新,以达到更上一层楼之目的。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有案例为证,譬如在讲解《石钟山记》一文时,有个同学直言对文中的“而笑李渤之陋”不敢苟同。这个学生按照原文注解以及生活常识展开了大胆的猜测,他提出或许是因为石钟山独特的外貌特征,李渤才会在敲击石头时听到“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如此一来,李渤看似荒唐的行为也便有了一定的可信度。所以,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和行为,不管是不是站得住脚,应该予以及时的鼓励,作正确引导,切不可无视甚至取笑、打击。再如,我们在教学《咬文嚼字》一文时,涉及到了阅读文提及的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学生各抒己见,进行了细致认真的分析,纷纷质疑了朱光潜的“推敲之说”。有的说,“敲”字恰切,更贴近原诗所揭示的语境,方便人们理解。有的说,用“敲”的技法很高妙,这个字是全诗最亮的字眼,它对诗境有着十分准确的衬托作用。也有同学说,用“推”这个不大礼貌的词,是和古时候的礼节不合拍的。还有同学说,用“推”的话,就悄然无声,这是无法跟“鸟宿池边树”一句相吻合的……这就充分说明,学生有的是自主能动性,关键是看你做教师的能不能调动起来,让其得到有效的发挥。

综上所述,把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动脑筋学、运用自己的智慧科学地去学是重要的。这是建构主义教学法的精髓之处、在高中语文课堂中,采用该种教学方法,一定要善于发掘学生的这种自觉性,保持始终如一的课堂活力;要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力四射的情境中,汲取语文营养,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明确的,即充当一个中间人,做好学生与课堂学习的沟通桥梁,还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造设民主的学习环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领会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精髓,才能真正意义上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来达到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目的,进而为探索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提供可借鉴性意义。

(作者单位:山西岚县高级职业中学 035200)

论文作者:马俊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语文建构主义教学法论文_马俊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