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论文_陈秀娟

信息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论文_陈秀娟

陈秀娟 黑龙江省胜利农场学校 156324

摘要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尤其强调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信息 实践 活动课 适应

当今教育的重大主题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和善于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发现和主动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新型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尤其强调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一、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课程理念与框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一种崭新的课程形态,它已成为我国推出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在为学生开辟探究空间、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是将信息技术与活动课程有机地整合;以知识学习为载体,以信息处理为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利用信息技术,将自身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法是应以信息技术为桥梁,在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中发挥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演示实验环境、参与性学习环境、个性化环境、信息化环境。

1.以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为理论指导,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造性学习、获得最多最佳的信息制造“会话交流”的学习环境。强调学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获取信息,综合提取信息,正确的概括要学习的文字、音像等知识,查阅各类在线图书馆。在活动课程的内容设置安排上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和综合思维,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参与性学习环境。充分体现活动课的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中更让学生参与各项实验、练习,操作。对于一些不便在教学中直接让学生参与的活动,就运用CAI技术创设出一种模拟的参与性学习环境。

二、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下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模式

1.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抓住问题的切入点,层层追问活动

把握提问时机,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孔子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适时点拨,善于发问,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鼓励学生求知、求同、求异,激发学生探索、讨论的热情和欲望,从而使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主动的“学”,课堂教学也就不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合理设问,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演示活动开展

用CAI技术进行演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看到学生无法亲身体验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还可以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教学效果。

3.信息技术支持下协作式活动开展

利用信息技术展示研究的课题,学生分析讨论,之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分工与协作的活动,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展示相关资料或说明,帮助学生实施协作学习。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4.信息技术支持下竞技式活动的开展

利用网络或CAI课件展示课题研究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内容开展活动,比如讨论、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不仅开拓了他们的思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5.信息技术支持下研究式活动的开展

这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其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十分喜欢。学生在已有的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下完成研究过程,获得研究成果,并制作相应的专题课件或网站,或者编辑成电脑报进行展示,提出各种问题,并在活动中给学生留下空间进行研究和答辩。网络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平台。

6.信息技术支持下表演式活动的开展

用CAI课件展示为活动创设一种情景,然后由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模拟表演。这样把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个性特征、能力培养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三、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下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评价系统

通过科学的评价,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学生通过上网将活动成果进行自评并将此次的结果进行保存,以便和下次活动进行比较。

1.成果展示:将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科研论文、设计图片、书画作品、获奖证、奖杯等成果利用拍照、扫描、资源整理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展示或制作成演示动画进行展示,或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进行成果展示汇报,以激励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热情 。

2.师生民主评议:利用电子表格罗列评定的事项、标准和具体内容,采取小组式民主自由地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互评,教师始终参与其中,并及时将获得的信息录入活动信息库中以备后查。另外在每次活动结束后不忘对在活动中表现出其创新精神和非凡想象力、在活动中有较强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为小组织争得荣誉的同学,都应给予表扬,鼓励活动过程中的个人和团队。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培养成就感。激励学生再学习、再创造。

总之,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目前已呈现信息化雏形,在以素质教育为基本要求,改革教法和学法,探索课程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的过程中,教师有义务承担起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怎样把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和我们的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再是时髦的话题。

论文作者:陈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信息时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论文_陈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