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技术训练课型的应用初探论文_黄美英

——以《几何体素描》教学为例

黄美英 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根据职业活动内容的形态与功能的不同,本文尝试将技术训练课型应用到几何体素描教学中,依据课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教学案例的应用与实施,验证教学效果,为今后开发亚课型和完善课型的内涵进行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技术训练课型 几何体素描 应用

艺术设计专业职业教育在学科教育体系向工作体系的转化进程中,一般是通过行业分析与工作分析确定课程结构,根据各专业特有的工作逻辑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按照职业领域的活动规律和要求进行教学,其根本目标是使学生获得与职业密切相关的工作知识,形成职业能力。根据职业活动内容的形态与功能不同,可以对艺术设计专业课型进行分类设计,有技术训练课型和流程体验课型。

本文以《几何体素描》教学为例,研究相应的课型结构,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验证教学效果。

一、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匹配高效课型

素描作为中职学校艺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是敲开所有艺术大门的敲门砖。素描是一门专业的技能课程,是造型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素描在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素描课程教学主要训练素描基本功,它包括对透视学的认识和掌握,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其中几何体的明暗变化规律更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中包括透视、明暗调子等专业领域。基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注重技能的习得,那么该课程与技术训练课型是十分匹配的。因为技术训练课型是指在一个相对单一的技术情境中,学生需要反复训练与应用而获得技术操作能力的一类课。

技术学习与技术运用具有目的性、条件性、重复性,技术的目的性是指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人的行动方法。没有目的,技术就不成为技术了。比如运用软件技术,如果不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运用这个技术这个行为就没有技术的意义;其次,技术是有条件的,技术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再次,技术具有重复性,技术必须亲自学习,并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技术习得与技术运用是眼、脑、手高度协调、熟能生巧、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可以确定该课程的内容适合使用技术训练课型来进行教学。

二、基于技术训练课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1.技术训练课型的主要特征

技术训练课型的主要特征是重视示范、重视模仿、重视运用。其教法要点:

(1)通过心理和生理定向使学生具有明确技术目标。

(2)清晰阐释技术规则及演示操作要领。

(3)重复训练,使操作达到技术应用水准。

(4)技术运用。通过技术在新情境中的运用,促成学生技能迁移,提高内化水平。

2.根据课型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

课题:几何形体素描——明暗调子训练

学习任务教学设计

授课类型:技术训练课型。

授课时间:4课时。

(1)学习内容分析。本课程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园林美术》作为教材,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适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园林专业专业教学用书,由蒋长虹主编。教材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难易适中,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课程选取几何形体素描的明暗调子训练为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与推广性。本课内容为第2章素描第1节铅笔素描的第二小节几何形体素描的明暗调子训练。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光影与明暗的变化规律,通过素描的训练,掌握表现几何形体的立体效果,表现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

基于以上几点,明暗调子训练是属于技能的习得,因此符合技术训练课型的特点。

(2)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美术基础比较薄弱,通过前几个星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素描结构的类型、造型方法、具有结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方面思维活跃、意识超前、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学习态度方面,比较主动积极,喜欢实践课程、向往未来工作。

(3)学习目标。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A.使学生理解光影与明暗的变化规律。B.运用明暗规律,表现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②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B.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具备基础造型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③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B.培养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4)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掌握素描三大面和五大调子的明暗变化规律;②教学难点:运用明暗变化的规律表现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

(5)教学策略。①通过光影变化的实践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引发思考;②通过记录、实践、对比、归纳锻炼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③通过示范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运用明暗变化规律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的过程;④通过课题实践,将理论内化成专业能力。

(6)教学资源。①教学场所: 3楼的画室;②教学设备:画具、多媒体、活动黑板;③教学资料:示范画步骤图、各种优秀的素描作品、石膏几何体、多媒体教学软件。

(7)教学组织。①课前任务准备阶段,将学生分成5组,每9人一组,安排一名组织协助管理工作;②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对比,规律,将学生分成前后三排,观看现场示范教学;③完成指定的课题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及评价;④在制作X展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将相关理论知识以工作页为引导,通过实操理解理论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其他学习阶段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展开;⑤通过小组合作、独立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又发挥了每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8)教学过程:

(9)课时分配表:①创设情境、引发思考(20分钟);②自主探究、学习知识(25分钟);③课题训练,强化技能(35分钟);④作品展示、评价反馈(10分钟);⑤示范教学 直观感受(30分钟);⑥强化训练 内化提升(45分钟);⑦归纳总结,学习拓展(15分钟)。

(10)教学流程图:

三、技术训练课型实践成效与反思

从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中可以看出,教学的成效是显著的。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明确技术目标。设定具体的教学任务,清晰展示技术要点,并通过示范教学,强化训练等环节,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的技能,并通过反复的操作和训练,掌握技术要领,从而内化技能水平。

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看出,采用技术训练课型,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有效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达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效果,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成效显著。

四、结语

通过实践证实了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技术训练课型在素描课程中的应用是有效的,科学的。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将单一、重复的技能课程通过讲解,示范、模仿练习,任务驱动,技术运用等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学习的任务。技术训练课型是以“方法(技能)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以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因此,从检验的结果来看石膏几何体明暗调子素描的课程内容十分符合使用技术训练课型,并且能够在此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灵活的运用和改良,继续完善每个教学环节,使课型更规范科学,更能体现其实用价值。

论文作者:黄美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6

标签:;  ;  ;  ;  ;  ;  ;  ;  

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技术训练课型的应用初探论文_黄美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