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董祥龙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董祥龙

身份证号:42010219880203xxxx

摘要:混凝土施工过程复杂,涵盖项目众多,因此,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非常必要。我们针对项目的特殊性及现场情况,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严格规范每个施工工序,把控好关键节点,还要善于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等进行创新和探索,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不断推动我国混凝土技术的革新,推动建筑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建筑业的要求也在提高。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其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因此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进是刻不容缓的。施工单位要从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现存的问题入手,找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来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1混凝土结构和土木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不足

1.1混凝土结构概述

混凝土结构包括水泥、水、砂、化学外加剂、石和矿物质,之后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搅拌,在开展硬化处理之后产生相应的材料。通过分析能够看出所存在的特点有:首先就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的生产制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施工技术,基本材料大多数都是水泥和砂石这样的材料,比较容易得到,并且成本比较低。混凝土结构抗震能力比较强,能够适应自然灾害,所以在我们国家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混凝土导热性较差,而且性价比比较高,有着较好的耐火性以及耐久性,也不会产生腐蚀的情况,有着较好的整体性以及可塑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要是没有凝结,能够设计成不同的形状,进而满足建筑施工的需求。

1.2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混凝土结构裂缝情况,之所以会产生混凝土裂缝,主要就是因为水泥存在水化热、水泥里面含有硅酸盐、混凝土里面含有外加剂,而且由于外界温度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产生混凝土裂缝。水泥在硬化的时候,会因为水分的流失而产生自缩的情况,由于外界温差比较大,所以会产生温度应力,进而产生混凝土裂缝,并且由于使用了外加剂,使得自缩值增加,所以也会产生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环节众多,施工工艺复杂,方方面面都会存在许多问题,混凝土施工也不例外。如何防范这些问题,积极有效的解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土木施工中研究的重要方向。

2.1配制混凝土的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应根据设计的强度等级、耐久性、塌落度等要求,按配合比设计规程才确定,不能使用经验配合比。配合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混凝土的强度,而混凝土的强度则是决定整个土木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在国家安全生产范围内,尽可能的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及准确性。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条件、施工方责任意识等各方面的限制,导致施工配合比难以达到最佳配比,进而使混凝土存在质量隐患。我们在进行配合比实验时,要从多角度出发,既考虑经济的合理性,又得考虑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及工程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保证土木工程施工质量。

2.2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的拌合工序,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是提高混凝土均匀性和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的重要环节。影响混凝土拌合质量的因素很多,比如拌合温度、班和时间,材料的加入顺序等等。我们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配合比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对拌合设备要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进行合理的安装、调试及试运行。通过对骨料的质量控制、拌合用水量控制、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掺合料的质量控制等多环节进行把控,规范每一步的施工,确保拌合质量达到施工要求。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人员技术的欠缺和对混凝土拌合科学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质量保证措施落实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教育,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施工质量。

2.3振捣过程

为了保障混凝土本身凝聚之后的结构能够在外形上与施工的实际需要相符,相关负责人将水泥放入模型当中使其发生凝固反应之后,在对其进行振捣。混凝土在进入到模型之后,应该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依照实际情况去进行振捣。这样能够使混凝土建模时所产生的一些气泡均匀分布开来,确保混凝土当中所存在的一些搅拌物本身所具备的密实性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振捣工作分为人工振捣以及机械振捣两种,能够很好的对振捣强度进行掌握,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人工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人工振捣实际上就是借助相关的工具对其实施夯实作用,从而使混凝土成形。因为一般情况之下会在施工范围下、机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机械振捣技术。

2.4浇筑过程

对于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来说,在进行实际的浇筑时,需要对浇筑方式进行选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假设对平面顶板进行施工,需要运用整体推进的方法,对墙体进行工作时,断面链接的方法更加合适。最终使希望能够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稳定进行,应该特别关注混凝土的质量,以此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另外,在对施工进行浇筑工作时,应该确保在混凝土合料下降时处于一种自由落体的状态,借助滑膜导流的方法进行施工的浇筑工作,能够避免因为出现溅落而对混凝土合料质量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一定按照一定的水灰比进行工作,坚决禁止加水操作。

2.5混凝土的养护

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实际上就是为了避免在混凝土结构上有裂缝出现,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浇筑、振捣工作结束之后的十二个小时以内,需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喷水、覆盖等一系列养护工作。当模板被拆除之后,还应该对模板进行喷水,时间控制在一周以内,具体依照混凝土结构养护效果进行确定。在进行喷水养护时,应该确保混凝土结构处于湿润状态,通常会运用覆盖浇水、塑料薄膜等等方式进行。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些养护工作之外,在进行实际的混凝土施工工作时,如果一周的温度都处于五摄氏度以下,那么就应该进行防冻了,比如说比较常用的蓄热法,所谓蓄热法就是先对混凝土原材料实施加热工作,确保在后续工作进行过程中混凝土都具有一定的热量,之后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强度得到提升。

2.6混凝土所产生的裂缝问题

就目前看来,在大范围的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难以避免。产生的裂缝的原因很多,除了本身内外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还包括气候、环境和相当多的人为因素。我们能做的就是进行事前预防、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针对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完成后对出现的裂缝进行合理的修补和处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改进建议

为了确保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施工单位在了解了混凝土施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后,因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3.1加强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

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包括混凝土原料配比、搅拌、浇筑、拆模、保养等过程。要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水平,就要对这些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施工现场管理。比如在选料方面,施工单位应在充分衡量建筑材料价格的基础上,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从源头上把控建筑工程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的原料配比和搅拌过程中,应有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和管理,以保证原料配比的合理性和搅拌的科学性。加强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也包括对施工工人的管理。施工工人的工作态度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观因素,所以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工人的思想工作,对他们所承担的工作提出严肃合理的要求,帮助摆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施工工人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每一项工作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2科学合理安排拆模和养护时间

拆模时间和养护时间都是影响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提早了拆模时间可能会对混凝土造成意想不到的破坏;错过了养护时间,则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裂缝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土木工程的工程质量,所以,施工单位要合理把握拆模时间和养护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影响。

结束语

建筑行业取得了理想的发展成绩,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全面优化,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建设中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明显提高。为此,在施工建设中,应严格监督并管理施工的各个环节,重视施工要点的施工建设,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因素,以确保土木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时永春.浅述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2]孙立营.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0):234.

[3]雷铁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

[4]黄木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1):260.

论文作者:董祥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董祥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