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发展:公司法改革的主题_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竞争与发展:公司法改革的主题_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竞争与发展:公司法改革面临的主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司法论文,竞争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F 411.9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公司法的发展有其自有的规律,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 是紧密联系的。但是,当代公司法的发展必须关注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全球经济一 体化的进程。中国已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以此为契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 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竞争力不仅是投资者和经营者关心 的问题,也是公司法的立法者关心的问题。因此,公司法改革与全球竞争联系起来了。

这里,我们没有使用“公司法修改”、“公司法完善”,而是使用了“公司法改革” 。为什么?这需要从深层次寻找原因。毫无疑问,“公司法改革”包括“公司法修改” 和“公司法完善”。这里之所以提出“公司法改革”,当然应该赋予它新的涵义。

首先,我们在审视公司法时,应有一个改革的态度,即从关注一国范围的适应性转向 关注对全球竞争的适应性。因为,公司法所规范的公司,特别是大公司,其存续、经营 和发展都必须面向全球竞争,只不过有主动与被动之别而已。如果仍仅仅以国内的适应 性为标准审视一国的公司法,其公司法就只能落后于形势。

其次,修改与完善公司法,必须有改革的精神。迄今为止,修改与完善公司法的模式 主要有两种:一是修补式,即针对个别条文,修修补补;二是结构式,即考虑到整个公 司法的不适应,进行大幅度修改。如何评价这两种不同模式?不可一概而论。换言之, 这两种模式都有其适用的领域与情形。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范围内虚假财务会计 报告的冲击,使人们已感到现有公司法律制度的脆弱,不能只采用修补的方式而应采用 改革的精神完善公司法。

再次,公司法改革重在制度改革。无疑,公司制度改革应具有全面性、结构性和深刻 性。迄今的公司制度理念比较注意逻辑结构和应然性,对于实践偏离法律的考察也大多 注意违法性的判断而忽视经济结构、经济条件对公司法的影响和对公司法实效性的考察 。如今讨论公司法改革,应多强调一些实然性,多关注公司法制度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 的互动,即注意经济结构对公司法改革提出的要求和公司法对改善经济结构的引导、促 进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当然,结构性的公司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将结构性 改革的长期目标与实现阶段性成果的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阶段性改革的目标也应与关 键性的具体制度紧密结合起来,不能只拘泥于个别条文的考量。

显然,将公司法改革与全球竞争体制结合起来,并非相信公司法的万能,似乎只要有 了一部完善的公司法,公司就会自然有了竞争力。相反,在同样的公司制度条件下,有 些公司很有竞争力,而有些公司则毫无竞争力。我们强调两者的结合,是指全球竞争给 公司法的改革提出了课题,公司法改革应给一个国家公司参与全球竞争提供必要性条件 ,易言之,公司法改革应能提高一国公司竞争的整体水平。

二、公司法改革的需求源于公司法自身

现行的中国公司法于1993年12月29日颁布,次年7月1日开始实施。至今,已8年有余。 其间,仅修改过一次,即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于1999年12月25日作出了关 于公司法修改的决定。根据该决定,仅对公司法修改了两条:一是在第67条中增加了国 有独资公司设监事会以及监事会的组成、职权等内容;二是在第229条增加了第二款, 即:“属于高新技术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以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 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公司发行新股、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毫无疑问,这次修改公司法的主要目的是支持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市场直接融 资,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提高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在公司注册资本 中的比例。依据公司法第80条第二款的规定,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的金 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而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许多是拥有 高科技的专家,如果将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限于20%之内,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 需要,甚至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可能成立。因此,提高上述比例是必要的。

第二,降低公司发行新股的条件。依公司法第137条规定,公司发行新股,前一次发行 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1年以上。而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较多 的融资,甚至公司在实践中认为有必要突破“间隔1年”的限制。所以,需要为高新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新股制定新的规则。

第三,降低股票上市的条件。依公司法第152条规定,申请股票上市的公司,股本总额 不得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之初,大多是较小的公司,很难 达到5000万元股本总额,因而需要通过制定新规范降低股票上市条件。

应该指出的是,公司法经上述修改之后,国务院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并且,中国证监 会虽在着手制定创业企业股票发行、上市的规定,但仍处于征求意见过程之中。因此, 公司法第229条第二款关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并未在实践中实施。高新技术 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新股和股票上市,仍在执行公司法原有规定和中国证监会原有规章。

1993年12月29日颁布的公司法及其1999年12月25日的修订,对我国恢复商事公司制度 ,推进国有企业走公司制之路,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合法权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其意 义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是,由于颁布公司法时,我国刚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许多矛盾尚未充分暴露,实践对公司法的规则需求不及今日,因而公司法不可避免地 会留下缺陷。伴随社会投资和公司实践的迅速发展,人们也提出了许多应由公司法解决 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引起学术界与实务界的注意,也引起国家立法机关的关注。所 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曾将修改公司法列入立法规划。并且曾明确指 出,要进一步做好商事立法工作,重点抓好对公司法的修改与补充。[1]但是,至今还 没有将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值得注意的是,主管证券市场的管理机关中国证 监会发布了一系列规范上市公司的规则。诸如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 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2000年修订)、中国证监会关于 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这些规则,对公司法的股份公司部分,尤 其是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部分,进行了许多实质性的补充。然而,这些规则由于其位 阶低,不足以起到变革公司法的作用。因此,公司法改革的任务一直是存在的。

三、全球竞争为公司法改革带来了什么?

(一)全球竞争开阔了人们观察公司法的视野

全球竞争带来了什么?显然,全球竞争不会给公司法直接带来什么。但毋庸置疑,全球 竞争改变了公司法作用的条件。

1.资本流动范围的扩大

全球经济竞争带动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资本运作的高度选 择性。换言之,资本“总是趋于只投入在以营利为目的的运营活动中,其目的是让资本 ‘生出利润’。为了使资本‘生出利润’,以营利为目的的运营活动从根本上说(不过 这并非重言)是有‘选择性’的”。[2]

由于资本流动的选择性不受地域限制,资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但流向也是有规 律性的。一是流向门槛低的国家或地区,即注册资本低的国家或地区;二是流向劳动力 价格低的国家或地区;三是流向综合投资环境好的国家和地区。

2.信息获得难度加大,风险增加

公司和公司法的实践都表明,无论是保护投资者利益,还是有效的公司治理,都需要 公司信息的公开。并且,需要信息的充分性。无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人们 要获得那些跨国经营的公司(不只是跨国公司)信息,显然要比获得仅仅在国内经营的企 业的信息难得多。正因为如此,公司和公司的投资者的风险加大了。

3.规则趋同性要求与解决冲突的需求增多

由于公司经营范围越出了一国的国界,虽然公司法是国内法,但规则的趋同性是不可 避免的。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经营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法律冲突,虽然这主要依靠国际私 法解决,但公司法对其关注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公司法改革面临的主题:竞争与发展

面对全球竞争提出的问题,公司法改革的主题是什么?

1.公司法改革必须注意公司竞争的需求。公司法的制度规则应有利于为所有出资人建 立公司进入市场提供均等的机会。公司法的实践表明,对公司的设立政府介入的越多越 深,投资者设立公司进入市场的限制就越多。实践也表明,公司法设定的投资门槛越高 ,越不利于造就在资本流动中的优势环境。所以,公司法在满足公司竞争需求时,必须 解决这些问题。

2.公司法改革必须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公司是社会经济的微观组织,它的健全程度 和活力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公司法改革满足公司发展的 需求,实际上也是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无疑,公司发展需要解决许多技术情节的 问题。这里,我们只能在制度规则上考量。其中,关键是公司治理问题。

应该说,公司治理问题从公司一问世就存在。特别是那些典型的所有与经营分离的大 型股份有限公司,它们一开始就存在如何构建一种治理机制的问题。之所以现在人们如 此重视公司治理问题,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来公司治理失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了。

公司治理的着眼点很多,但核心是效率与监督的问题。公司运营没有效率不可能有效 地发展,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司也不可能持续发展。所以,公司治理应成为解决 公司发展的重大问题。

四、公司法改革应寻求什么样的理念?

公司法的基本理念,是将公司塑造为具有法律人格的商事主体,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公 司、股东、董事、经理和公司与员工等利害相关者的关系。但是,公司法自诞生至今, 社会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这一理念也在发展,并成为促进公司法改革的理论基 础。中国虽然恢复商事公司法律制度时间不长,但它的恢复是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进 行的,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公司法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公司法改革中是不 能回避的。

(一)公司是扩大了的个人,还是缩小了的社会?

这是一个很尖锐的命题。美国学者约翰·戴维斯和英国学者伊凡·亚历山大都曾对此 进行深入研究。[3]按照他们的分析:个人的权利是“自然法”内在固有的要求,在这 个假设基础上,通过“法律虚拟”的方式,公司才可能被看成是一种扩展了的个人,作 为“扩大了的个人,而不是缩小了的社会”而同样被赋予了个人权利。虽然公司是以“ 假想人”(想像中的人、法律上的人、人造人、司法上的人或假想的人)的身份被创造出 来的,但它们毕竟是人:因此它们是法律统治下的居民或公民。[4]他们还认为,“公 司是一个重要的接合点:作为商业实体被设计出来,此外它还变成了社会学实体。1897 年,约翰·戴维斯写到,公司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的组织形式问题,正是在其次它才 是一个社会功能的问题’。现在公司的第二个功能已和第一个功能同样重要了。”[5] 伊凡·亚历山大在分析了公司与管理层、股东、风险基金持有者、社会的关系之后认为 ,“公司已经从追求私人盈利的边缘工具成了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复杂部门”。[6]

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们将公司同时作为“社会部门”时,实际上是视“公司变成了一 个更好的公民和邻居。在很多情况下,公司将社会道德观变成了公司政策。”[7]进而 言之,实际上是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

无疑,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作为整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讨论的。有人认为,企业的社会责 任是指“企业的基本责任是在遵守社会契约的前提下行使权力”。[8]但是,作为一种 概念,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的。并且,它的内涵一直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而 已成为一个历史范畴。

企业的社会责任,最早为经济学家所重视。传统理论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源于亚当·斯 密的《国富论》,他们认为,企业如果尽可能高效率地使用资源以生产社会需要的产品 和服务,并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销售它们,企业就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企业唯 一的任务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经营中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做到了这一点,它 就实现了其主要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此时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仍然将利润 最大化作为稳立的基石。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企业社会责任多表现在企业的社会捐款 。就美国而言,由于法律在管理者如何使用公司资金上有明确规定,并且,法官们一致 认为,企业没有权力去做其特许业务范围以外的事。否则,就是过度活跃。基于此,企 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没有积极行动。

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早期,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企业有了新的发 展,企业家队伍更新了,他们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比例下降;公司普遍建立了在法律关系 上独立于公司的基金,公司财产用于社会行动比较自由了,企业寻求并发现了可避免“ 过度活跃”指控的一些方法和依据,法院判例不再坚持“过度活跃”条款。[9]另一方 面,20世纪20年代,企业管理者出现了有利于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的相互联系的三个观念 ,即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注:指企业管理者作为股东、顾客、雇 员、社会的受托者,作为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人,并通过公司的运营服务于社会,造福 、服务于公众。)并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与企业领导者所接受。此间,企业社会责任观念 仍是缓慢地向前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现代理念的发展,是由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在不断改变社会。在这种 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来源于企业活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所以,有人主张,“一个企 业的责任包括整个企业每天是如何运行的。必须以高于最低限度的程度来考虑企业行动 对股东和社会大部分人所产生的影响,这应是一种考虑周密的制度。企业的经营行为必 须具有社会意义,就像企业的社会行为必须具有经济意义一样。”[10]虽然,找出一个 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是很困难的,但人们为了操作的方便,还是努力划定企业社会责任 的范围或创造其指导原则。有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以在以下五方面考虑:第一,不 能设想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模式;第二,必须将企业看成是一个具有强烈 的利润动机的经济组织,而不能期望企业可以在没有财务刺激的条件下,去完成非经济 的目标。应该鼓励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寻找赚钱的机会,但企业的表现主要以经 济标准来衡量,社会责任可以补充但不能替代利润目标;第三,企业有责任纠正那些由 它们引起的不良的社会影响。企业不应该无视外部成本来使利润“最大化”,而应当想 办法使这些成本最小化;第四,社会责任因企业特点的不同而不同。企业对社会产生的 影响有很大差别,遇到的社会问题不同,他们的社会责任也不相同;第五,企业的经理 们应该通过研究公共政策的总体框架来决定其社会责任。[11]无疑,企业社会责任的理 念的发展是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不仅理念在不同国家有了不同的发展,而且,“有 一种世界潮流鼓励企业自愿承担责任,现在这种潮流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国家,但正在向 全世界扩展。”[12]并且,美国等国的立法与判例已经在制度规则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 予以确认。

上述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发展,[13]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向人们揭示公司的社会性, 或者是在向人们表示公司的社会组织体的一面。但是,人们对应否扩大企业社会责任一 直存在争议。

赞成企业承担扩大的社会责任的人认为,“企业的基本目的就是积极地服务于社会的 需要——达到社会的满意”。(注: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Business Corporations New York:CED,1971,P.11.(参见乔治· 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张志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3 2.))主张雇员、顾客、债权人、供应商和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所在的社区对于法人企业都 有一种利害关系,并且,有权使其利益在公司决策中受到考虑。(注:1986年美国天主 教主教会议的公开信《所有人的经济正义:关于天主教社会教义与美国经济的公开信》 (参见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5.)。)他们的理由是:(1 )企业是社会的产物,它们应当对社会的需求作出反应;(2)企业的长期自我利益是通过 充满活力的社会责任来实现的;(3)履行社会责任是一种减少或避免公众批评的方法。[ 14]

反对者主张,企业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按照游戏的规则 ,从事增加利润的活动,只要它存在一天它就如此。并且认为,管理者只是企业所有者 的一个雇员,他要直接对所有者负责,因为股东想尽可能多地创造利润,管理者的唯一 目标就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持此观点的人还试图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企业承担过多的 社会责任,就是在扮演了经济角色外还承担了政治功能。这种混和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由 企业管理者来控制是很危险的。这两种力量应当分开。[15]

也有人综合了上述见解的合理成分提出了折衷的主张,认为,“仰赖传统的营利最大 化的理论,并不能导致对于当今公司责任的提法的否定。在经营判断原则的框架之内, 存在着许多可以将资金用于有价值的公共福利措施的机会。唯一的限制是公司政策必须 与公司的长远利益有着合理的联系。”[16]

上述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发展和关于扩大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表明:

1.所谓公司社会责任,不论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是指的社会义务,是道德上的义务 ,不是法律义务。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应履行的义务是不需要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一 个基本问题,即公司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还是除了生产单位外,它也是一个道德单位 ?例如,法国就认为公司拥有道德人格。由于公司在如此地改变社会,因此它也对社会 负有义务。”[17]

2.公司社会责任即公司社会义务,主要涉及公司的利害关系者,如股东以外的雇员、 顾客、债权人、供应商和公司所在的社区等。公司的行为应“有益于职员的,也有益于 社区;有益于社区的,也有益于子孙后代;有益于公司所需要的洁净空气的,也有益于 使世界人口保持健康的洁净空气。”[18]

3.人们要求公司履行社会义务,就是要求公司的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对利害关系者的 利益予以考虑,以解决营利与公共政策之间存在的矛盾。换言之,“决策和行动的采取 ,至少部分地要考虑企业直接的经济和技术利益以外的原因。”[19]

显然,以上各点并非都是公司法的问题,但作为公司法的理念,以下几点是有意义的 。

第一,公司的社会责任并没有改变公司的基本性质。如上所述,公司应承担社会义务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但讨论这个问题,无疑首先是将公司作为私法上的主体, 唯恐其追逐私益而忽视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回到起始提出的问题,“公司是扩大了的个 人,还是缩小了的社会?”回答是肯定的,公司是扩大的个人,而不是缩小了的社会。 只是在特定意义上,公司才被作为社会实体。“也正是从这一点上讲,公司才被证明是 一个社会学的实体:它成为被社会所关注的事物,以及由此往上,被世界所关注的事物 。公司仅仅制造有用的物品和提供方便的服务已经不够了,同样重要的是它怎样去干这 些事”。[20]强调公司是扩大了的个人,并非是将它作为一般的人,而是作为商人。因 此,必须强调其营利性的一面,注意它与其他组织的差别。在中国,强调公司的营利性 ,有着更特殊的意义。1979年经济改革初期,许多外国专家称中国没有真正的企业。其 理由一是中国企业普遍“政企不分”;二是中国企业没有自己的营利目标。在计划经济 体制下,不仅整个国民经济的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且 企业的任务也被描绘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显然,在当时,企 业只有公益目标,没有私益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革一直是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 ,而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商事主体。如果我们基于强调公司社会责任 的目的,而否定公司在私法上的地位和公司的营利性,岂不违反了改革的初衷吗?再者 ,公司追求营利并非与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相矛盾。正如有的学者所揭示的,“为什么利 润却是公司最不可让予的好东西呢?答案是简单而引人注目的:现在的利润是未来开支 的一种抵消物。这样考虑的话,积累一定合理数量的利润乃是一种必要的职责。”[21] 如果没有公司营利目标的实现,恐怕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物质基础也就不存在了。

第二,公司法中的公司应致力于实现所有股东的权益,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并不 伤害利害相关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上述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讨论,之所以有不同的 见解,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司的定位问题。前已述及,公司不可能逃脱作为社会实体的 地位,强调其社会道德义务也主要基于此。就法律意义而言,公司在不同法律关系中有 其不同地位,这是不容忽视的。就公司和所有利害相关者的关系,应涉及公司与股东的 关系、公司与债权人(包括银行)的关系、公司与顾客的关系、公司与消费者的关系、公 司与员工的关系、公司与社区的关系。无疑,公司与一般债权人、顾客的关系适用民法 ,地位平等,其利益均应受到保护;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应适用劳动法,依法保护员工 合法权益;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双方虽属平等主体, 但基于消费者是弱者,消费者权益应处于优先保护的地位;公司与社区之间的关系,除 主要依社会实体对待外,应依法保护相关利益,如公司的经营行为造成了社区的环境污 染,基于对社区环境和居民利益的保护,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即公司与股东、 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公司法律关系的范畴。由于股东是公司所有者的观点,至 今还没有被颠覆,因此,在现有公司法的框架里,公司的第一位责任是服务于股东的利 益,而作为第二位责任才承认对债权人、员工、顾客以及其他方面的责任。[22]但是, 当股权的实现与债权的实现发生矛盾时,基于风险承担的原则,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应处 于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问题。用共同的习惯语言来说,社会公共利益就是 指那些广泛地被分享的利益。[23]显然,社会公共利益与前述的社会责任关系密切。在 一定意义上说,履行社会责任(社会义务),就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但是,社会公 共利益并不是上述主体利益之和,相反,它是独立于公司利益和上述主体利益的一种利 益。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在法益结构上除忽视公民、法人的独立利益外,还混淆 了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区别。而理论与实践都表明,社会与国家、个人是相互区 别的,即“社会成了与国家相对立的一个私人领域,一方面,它清楚地从公共权力中分 化出来,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风险之中,生活的再生产超出了私人家政的限制,在 这个意义上,社会成为一种共同关心的对象。”[24]经过改革,不仅公民、法人的利益 被通过立法肯定下来,而且,社会公共利益也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被肯定下来了。如19 82年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与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 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986年的民法通则第7条 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 乱社会经济秩序”。这表明,社会公共利益已成为一种独立的利益。

在一些法学著作中,有时也可以发现“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同提法。 但是,这是相互联系又意义不同的概念,不可等同视之。民法学家史尚宽在谈到“公益 ”时曾指出,“在日本民法不用‘公益’二字,而易以‘公共福祉’者,盖以公益易解 为偏于国家的利益,为强调社会性之意义,改用‘公共福祉’字样,即为公共福利。其 实,公共利益不独国家的利益,社会的利益亦包括在内”。[25]这表明,公共利益是上 位概念,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同为并列的下位概念。当然,国家利益有时也包括一定的 社会公共利益,但这多是在国家与国家交往之时。应该说,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相 区别而存在是普遍的,而国家利益包含社会公共利益是特殊情形,不能因特殊情形而否 定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分别存在的普遍性的价值。

公司法和经济法都承担着要公司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任务。但是,公司法和经济法的 法益结构不同。作为宗旨性条款的公司法第1条明确地将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 法权益放在最前列。同时,作为对公司的要求,它同样必须遵守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这表明,我国公司法与整个商法的宗旨一样。它虽然既保 护商事主体的个别利益(个别主体的利益),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但商事主体利益的保 护放在第一位,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只是作为防止权利滥用的前提。同时,作为确认和 规范政府适度干预经济之法的经济法,其宗旨是建立和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由于 违反公平竞争的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往往不是某个公民、法人的利益,而是社会公共利益 。换言之,它是通过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侵害市场经济秩序,而侵害公民、法人的个体 利益的。经济法为实现其宗旨,不能不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第一保护目标。经济法的法 益结构并非忽视公民、法人的利益,而是通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进而实现对公民、 法人利益的保护。这表明,公司法与经济法虽然要求公司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但两者的 法益结构不同。经济法凸现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公司法则凸现了对私益的保护。 前者,要求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是主动型的;后者,仅要求“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是被动型的。

(二)公司法宜多采任意性规范,还是多采强制性规范?

公司法采用何种规范结构,这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问题。但是,在讨论公司法改革之 时重提此问题还是有意义的。

1.公司法规范的静态结构

考察公司法的静态规范结构有两个层次:

一是在根本层次上,即是公法还是私法?学术界无争议,它作为商法的一部分,显然是 私法。作为现代意义的公司法,应是“渗透着公法因素的私法领域”。[26]

二是具体层次的规范结构。对此,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之别。所谓二分法,即认为公司 法由任意性规范和和强制性规范构成。前者,“仅为补充或解释当事人之意思,得由当 事人之意思自由变更或拒绝适用者”;后者,“凡法律规定之内容,不许当事人之意思 变更适用者”。[27]但作为与任意性规范相对称的规范的表述有所不同,有的直接表述 为“强制性”规范或“强制性”规定;[28]有的表述为“强行性”规范或“强行性”规 定;[29]有的则同时采用“强行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的表述。[30]可见,强制性 规范(规定)和强行法是作为同一用语使用的。并且,无论是任意性规范,还是强制性规 范,它们都是支撑私法自治的。即使是强制性规范,它“并不‘管制’人民的私法行为 ,而毋宁是提供一套自治的游戏规则”,仍不抵触私法自治的理念。[31]因此,不能简 单地将公司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作为识别其私法与公法的根据,也不宜将公 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一概视为公法化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者,在基本坚持上 述“两分法”的表述下提出了“强行性规范”,认为这种规范是“以改变人民行为为目 的”的,且源于刑法和各种行政法。[32]显然,只是这种规范才可视为“公法”或公法 化的表现。虽然,这一判断是针对民法的,但对于其特别法——包括公司法在内的商法 也是适用的。

所谓三分法,是以“促进了还是限制了私人秩序为基础”,将公司法分为三部分规范 ,最为典型者是分为许可适用规范、推定适用规范和强制适用规范。这种规范结构主张 者认为,许可适用规范“只有在那些可能受其影响的人选择适用它们时才起到管辖的作 用”;“推定适用措施的适用不需要受其影响的人们采取确认步骤,不要求进行选择。 但是,虽然推定适用规范自动适用于它们所管辖的行为,公司参与者在决定这种规范运 作程度上享有相当的选择权”;强制适用规范对其管辖的行为自动适用,“但是受强制 规范管辖的各方没有可以不适用这种规范的选择。”[33]在上述规范中,仅“强制适用 规范”不得依当事人意思变更适用,属于“二分法”的强制性规范之列,而许可适用规 范和推定适用规范则均属任意性规范之列。

2.公司法采行规范结构的总体趋势

无疑,公司法的上述静态规范结构并非今天才有的,但是,当今讨论公司法采用何种 具体的法律结构是有意义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与管制的协调一直是人们不容 忽视的课题。实际上,始于1979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就是不断地放松管制(或曰“规制缓和”、“政府适度干 预”),扩大营业自由。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是分别适应管制与自由 的要求的。其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结构,就是管制与自由协调的反映。可以说,19 93年12月29日颁布的公司法所采用的具体的规范结构,反映的是当时经济体制中管制与 自由协调的水平。而当时,宪法规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9个月。如今,公司 法已经颁布9年多了,放松管制、扩大营业自由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企业决定商 品、服务价格为例,通过实施价格法,90%以上的商品和服务已实行市场调节价。1999 年底,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农产品收购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政府定价已分别 降为1.5%、1.9%、6.4%。显然,现行公司法的规范结构,即现行公司法中的任意性规范 与强制性规范的比例状况,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放松管制、扩大营业自由的情况。换 言之,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较1993年更加放松了,而公司法中强制性规范的比例并未降低 。同样,公司的营业自由扩大了,但反映营业自由本质的任意性规范并未提高其比例。 中国已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论是引进外资,还是提 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都需要进一步扩大营业自由、放松管制。但是,自由与管制并不 是对立的,也不是简单的彼此消长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关系。与此相适应,公司法中 的强制性规范应该进一步减少,任意性规范应该进一步增加,这是一个不能避免的趋势 。

3.公司法规范布局的选择

当然,不能将“强制性规范越少越好,任意性规范越多越好”的论断简单化。判断公 司法规范结构的合理性,应以公司法规范布局的适当为标准。换言之,应首先确定公司 法的内容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分别在多大程度上采用什么性质的规范,而不是笼统 地确定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的比例。

毋庸置疑,公司法的基本内容是组织法与交易法,[34]它们各有不同特征,对其规范 的要求也各异,但正如有的学者所分析的那样,“从历史角度看,有关企业活动法部分 ,因属行为法,主要在规范企业活动中特定人相互间行为,本应尊重当事人意思,并以 自由与迅速为依归,故大都采任意性规定;至于有关企业组织法部分,因属组织法,而 企业组织健全与否,直接、间接影响第三人利益及社会安全,应以严格与确实为必要, 故多采强行规定。”[35]这表明,公司法的规范构成是具有规律性的。一般而言,采用 何种性质的规范,是与公司法所调整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和所规范的具体行为有着密切关

系的。交易行为所发生的利害关系仅及于行为当事人,应尊重当事人自治,受个人法原 理支配,其采用的规范应依当事人意思选择,故而宜基本采用任意性规范。公司组织及 其运营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涉及公司治理是否健全,不仅及于当事人,还直接、间接地 及于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甚至影响社会公众利益,受团体法原理支配,故而多采用强 制性规范。进而言之,公司机关的构成、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公司成立、公司消灭等, 尤其是其程序性事项,宜采用强制性规范。但是,也不应绝对化。公司组织法中属于“ 意思自治”决定的事项,特别是当事人之间可以自行协调的事项,应采用任意性规范。 至于公司法对其他行为的规定,则应基本上采用任意性规范,以实现交易的便捷、安全 。

五、公司法改革的关注点之一: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结合中国公司法的实践,降低公司运营成本,这既是公司竞争的需要,也是公司发展 的需要。目前,应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降低公司设立过多物质投入

1.降低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现行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 资本最低限额普遍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过高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将意味着过高的投资 “门槛”,不利于调动出资人的积极性。由于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实行国民待 遇,因而目前实际存在的企业法多元化的状态,必将被企业法一元化的体制所代替。在 此情况下,如仍实行“高门槛”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制度,将不利于外资的进入。因此 ,应该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将现行公司法根据经营方式不同,分别规定有限责任公 司注册资本的模式,改为一元化的模式。并且,将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 额调整到适当的程度。

2.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折衷授权资本制。现行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规定, 不仅存在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过高的问题,还存在着忽视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换言 之,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法定资本制,使有些公司在募足资本后,不能将资金充分利用起 来,导致部分资金闲置或者用于非经营活动。有鉴于此,应该增加公司筹措资本的自由 度,兼顾债权人利益、公司运营效率、公司运营安全的要求,仿效国外普遍的作法,实 行折衷授权资本制。

同时,有限责任公司的实缴资本制也应总结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分期缴纳的经 验,相应地改为认缴资本制。譬如,将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确定为在公司登记机关 登记的出资额,公司股东首次出资完成即可设立,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在 规定的期限内缴足。这种做法不同于现行公司法的法定资本制,也不同于授权资本制。 因为,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而不是股东会授权。

第二,减少制度规则为公司设立增加的成本

现行公司法不仅存在过多物质投入增加公司成本的问题,而且存在制度规则增加公司 成本的问题。因此,通过“松绑”而减少公司运营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1.公司设立实行准则主义。为简化投资设立公司的手续,公司法修改中应确认公司设 立的准则主义,即公司依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而成立。这样 ,不仅可以减少规制公司设立的强制性规范,而且可以增加公司设立的透明度。当然, 公司设立采用准则主义,并不是废弃政府的一切审查。它所废除的仅是政府主管部门对 公司法人成立的审批,而不是废除公司登记机关的审查。为保证公司的成立符合公司法 规定的条件,公司登记机关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其形式审查仍是必要的。从公司 设立的特许主义到公司设立的行政许可主义,再从公司设立的行政许可主义到公司设立 的准则主义。每一次过渡,都是在纠正市场准入的限制竞争中向前迈出一步。而公司设 立的准则主义,应是在市场准入上反对限制竞争的一大飞跃。因为,它将给所有投资设 立公司的主体以自由和均等的机会,而不给任何一个投资者以设立公司的特权。同时, 由于设立公司的准则是载入法律的,最容易使社会公众知晓。因此,设立公司的准则主 义极大地提高了公司设立的透明度,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

公司设立采准则主义的同时,也应彻底改革公司法对公司“经营范围”的规则。现行 公司法关于“经营范围”的规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法的总则规定,“公司的经 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公司依照法定程序修改公司章程并经公司登记机关变更登记,可以变更经营范围”。 二是公司法关于公司章程的规定,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均要求将“ 公司经营范围”作为必须记载事项。因此,其关于“经营范围”的规定属于强制性法律 规范。我国台湾公司法也同样强调“经营范围”的意义,但只是将其称为“所营事业” 而已。对此,学界的注意点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此规定的目的性在于“保护股东之利 益,以免公司负责人任意变更。”[36]有的学者认为,公司章程规定目的条款“系在决 定公司之固有营业,一方面使公司之股东知悉自己之投资究应何种事业之风险;另一方 面,使与公司为交易之第三人,不必怀疑其交易是否在公司之目的范围内。前者,以保 护交易之静的安全(即保护股东之投资利益)为目的;后者以保护交易之动的安全(即与 公司为交易之第三人之权益)为目的。”[37]还有的学者认为,该规定的意义在于“公 司为此事业目的而设立,社员预想能完成目的项下的事业而出资,其目的事业的社会价 值被登记机关认定而赋予法人格。”[38]以上表明,人们的关注点或保护股东利益,或 保护债权人利益,或作为赋予公司法人格依据,或兼而有之。实际上,这主要是从应然 的角度观察问题。毋庸忽视,章程是股东们依法定程序制定或通过的,如他们不愿意规 定“经营范围”,其实并不妨碍保护股东的利益。同时,公司交易之第三人与公司之间 交易的成立,应是基于对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在不守信用的情况下,规定经营范围也难 以保护第三人利益。而在守信用的情况下,不规定经营范围,也可以保护债权人利益。 何况,依靠第三人去调查公司的经营范围,与交易安全、快捷的要求是相悖的。再者, 公司依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其登记机关依据的是民法规定的条件和商法(含公司法)规定 的条件,并非依据所登记的经营范围。因此,将“经营范围”作为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 记载事项和法定登记事项,并没有特别的理论意义。就立法与司法实践而论,由于英美 法系国家先后废除越权原则,目的条款对这些国家早已没有什么作用。在大陆法系国家 ,德国法不设依目的的限制规定;欧盟公司指令规定,即使公司机关的行为不属于公司 目的范围内,公司也应受其约束;日本、韩国虽然规定章程的目的条款,但法院一直持 扩大解释权利能力的立场;(注: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厂长(经 理)拥有生产经营管理权、除由政府掌握的决策权之外的决策权和法定代表人的权力。) 我国学术界和审判实践以往一般认为,超越公司经营范围的行为应属于无效行为,但统 一的合同法颁布以来,为了促进和保护交易,一般都采取从宽态度,即虽然公司超范围 经营,但没有违反有关禁止经营领域的法律、法规,仍认定为有效。由此看来,公司经 营范围不宜再继续作为公司章程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和公司设立登记中的必须登记事项, 可考虑作为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和可选择登记的事项。这样,可以将经营范围从强制性法 律规范规制的领域变为任意性规范规定的领域,将从政府关心公司经营与交易风险变为 公司及其有关当事人关心公司经营与交易风险。当然,这不意味着政府对于公司经营范 围完全不管,更不是消灭了政府对所有经营项目的审批,相反,法律规定特别需要审批 的少数经营项目,仍可依法经过审批。但这种审批与公司设立的行政许可主义不同,它 只具有营业许可的性质。

2.简化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则,突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我国公司法 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公司形式,其用意是让出资人根据自己的判断 对两者作出选择。但是,现行公司法的规定,没有突出两者的差别,没有表现出有限责 任公司是较股份有限公司简化的一种公司形式。譬如,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虽然实行 了大小公司区别立法,但仍显得较复杂,其机构的构成、运作和每种机构的职权与股份 有限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对此,公司法应进行重大的改革。

六、公司法改革的关注点之二:改善公司治理,降低经营风险

如何使公司法改革满足降低经营风险的要求?当前的一个重点是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 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应强调:

一是有效性。现行立法已注意了组织机构形式,改革的重点应更强调其有效运作,实 现其设立公司组织机构的目的。必须使公司的运营确实能实现公司利益,进而实现所有 股东的利益,但同时不得侵害利害相关者的利益。

二是严格的监督。国内外的实践表明,监督不仅依赖于健全的组织和应有的权力,更 依赖于实现权力的手段的设定。

三是高效率。公司组织的运营应能对市场的变化作出迅速的反应,应能迅速化解经营 中的风险。

基于上述三点,公司治理必须在公司法的改革中实现以下转变:

第一,要实现从主要注重公司治理组织到注重治理机制的转变。中国现行公司法对公 司治理的组织给以了较多的重视,对公司的最高意思决定机关、经营意思机关、法定代 表机关和经营管理机关,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公司治理机制及其如何实现其机制 的规定则显得薄弱。公司治理必须通过制度规则建立经营运营的效率机制、监督机制和 激励机制,并相应地在董事、经理、监事的权利、义务中体现出来。

经营运营效率机制的核心是完善董事会,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功能。实践中,董事会的 无机能化状态是很严重的:其一,董事会背离其业务执行与经营决策机关的性质,忽视 其工作的日常性,仅仅注意其会议形式。其所以如此,重要原因之一是董事会构成不合 理。董事本应由懂经营、有经验,且有时间、精力的人担任,但国有企业改建为公司的 过程中有相当一些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进入了董事会,“董事不懂经营”、董事远离公 司的现象大量存在,而且有些董事把董事会与股东会的形式简单等同,以为都是仅以会 议的形式存在,使董事会偏离了日常业务执行与经营决策机关的定位,董事会的作用没 有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其二,董事会对执行董事、经理的监督乏力,其监督职能未能很 好实现。在公司的实践中,人们常批评“股东大会形式化”的倾向。但如果股东会形式 化司空见惯,董事会再形式化,那岂不是回到了厂长(经理)负责制?(注:民法通则第38 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 代表人。)显然这有悖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衷。其三,董事之间的监督尚未建立起 来。部分董事未尽其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或者不尊重全体股东的利益,甚至为其己利而 牺牲公司利益,却得不到其他董事的有效监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仅在理论上而且 在实践中,必须使董事会真正成为常设机构。首先,应增加董事会会议的法定次数,确 保实现经营决策的功能。其次,应使不便操作的规则更加便于操作。现行公司法规定, 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时,由董事长指定副董事长或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这 一规定,无疑是为了维护董事长的董事会会议召集权和董事会会议主席权。但在实践中 ,一些公司的董事长滥用董事会会议召集权和董事会会议主席权,本人不履行其职务, 也不指定副董事长和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妨害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为了提 高董事会的效率,防止董事长滥用职权,公司法应以必要的强制性规范,直接规定在上 述情况出现时,由副董事长或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的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再次,改革公司代表制度。现行公司法的规则是采用法定代表人的制度,其特点是公 司代表人具有唯一性,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负责人的范围是法定的。显然,这种 制度不是公司法的创造,而是来源于民法通则。(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国证监 会、国家经贸委,2002年1月9日)第49条。)但是,公司法将其极端化了,它将由法律或 章程规定法定代表人变为仅仅由公司法规定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这种做法,注意了向 公司之外表示意思的一致性,但忽视了公司经营的复杂性和表示意思的适时性。实践中 ,现代公司的经营大多是多元的,而经营所涉及的环节也是繁多的,公司所有对外的事 务都由一个人代表,即使是一个贤人也是难以胜任的。所以,将现行公司法上的法定代 表人制度即董事长为唯一法定代表人的作法改为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代表的制度,即不 限于一人代表公司而根据公司经营规模分别确定公司代表人人数,是适应现代公司经营 要求的。

监督机制的重心是强化监督手段。其中,首先是使监事会能够实现其职权。包括赋予 监事会聘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公司财务的职权,以使对董事、经理的财务监督成为 可能。二是赋予监事会在特定情况下的诉权。现行公司法对监事会的规定,不仅没有规 定监事会用尽公司内部监督资源的内涵,更没有规定一旦用尽公司内部监督资源,应如 何有效实施监督。换言之,没有规定监事会何时可以请求司法介入,以实现监事会监督 的宗旨。于此,一个不可忽视的公司法空白是,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 ,监事会对其纠正而不能奏效怎么办?公司法实施的实践表明,当董事特别是董事长的 利益和公司发生冲突,并因此而酿成诉讼时,董事长无法代表公司,也不可能由董事长 指定副董事长、其他董事代表公司,只宜由监事会代表公司,以保护公司的利益。三是 在强调监事会对董事、经理监督的同时,应健全董事之间履行相互之间监视义务的规则 ,譬如非执行业务的董事可对执行业务董事的监督,执行业务的董事有定期向董事会报 告工作的义务等。“监视”的实现,可以避免或减少董事会决策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和章程的行为。

激励机制的重点应是董事、经理报酬的区别性和董事、经理报酬与承担公司风险的关 联性。前者,应使股东大会决定董事报酬和董事会决定经理报酬的规则不形同虚设,即 根据董事、经理对公司业绩形成的不同贡献决定其不同报酬。这种区别性,是市场经济 条件下现代公司内部公平的表现。而平均主义地决定董事、经理的报酬,是不公平的。 后者,应注意使董事、经理的报酬与承担的风险挂钩,报酬越高意味着承担的经营风险 越大。

约束机制的核心是强化董事、经理的义务和责任。公司法关于董事义务的改革,应将 重点放在对董事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的概括性规定上,强调董事、经理必须 遵循诚信原则,真诚地以公司最大利益为出发点执行职务,谨慎、认真、勤勉地在其职 权范围内行使职权;董事、经理未经股东大会同意,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 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董事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公司章程,给公司造成损害的, 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拒不赔偿的,股东、监事会可以以公司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应 建立代表董事(现行法为董事长)因重大过失致他人损害,对第三人承担责任的制度,以 使董事长为自己的过错与公司共同承担损害他人利益的责任,也避免董事长滥用公司法 定代表人的权利。

第二,要实现从重在引进国外公司治理制度到重在制度实效的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规则,相继引进了一系列制度。其中,影响较 大的是独立董事制度。现在,应进一步探讨如何使它产生实效。

(一)为什么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似乎这是一个迟到的问题。然而,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 ,对使独立董事制度产生实效是有意义的。同时,略去相关国际因素不论,这个问题只 有在独立董事制度和传统的公司机关并列体制的监事会制度比较中才能得出结论。原有 的监事会有两个久而未解决的问题:一是监事会成员的构成与实际产生程序有严重缺陷 。公司法虽然规定了监事会的职权,但许多监事的素质不能适应行使法定职权的要求; 同时,监事的实际产生程序,先天地使监事难于履行监督职责,譬如日本以往监事会的 成员,是由社长提名的,并且,大多是没有被提名董事的人,甚至是当不上董事的人。 如此产生监事会成员的人选,他们怎么可能对董事进行监督呢?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公司的实践,也与日本大体相同或类似。二是监事会不过问公司的人事与报酬,无法在 必要的监督中制约董事们。面对监事会的缺陷,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改革监事会,使 监事会成员的素质和实质产生程序适应监事会履行职责的需求;二是另起炉灶,解决监 事会长期没有解决的上述问题。无疑,引进独立董事的作法就是选择了后者。但是,独 立董事制度引进之后如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则该制度不能产生实效。

(二)独立董事必须独立。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生命。独立董事的独立,应主要体现在 其独立地位上,强调其“独立于所受聘的公司及其主要股东。独立董事不得在上市公司 担任除独立董事外的其他任何职务”;[39]对特定的事项发表独立意见而不受他人左右 。为此,必须认真对待以下问题。

1.独立董事如何提名?这是保证独立性的一个关键环节。董事会中已有独立董事并设置 提名委员会的公司,无疑将由有独立董事参加的提名委员会提名。但初次实行独立董事 的公司如何提名独立董事,这不仅对本次独立董事的选任有影响,也将对以后独立董事 的选任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一旦初次独立董事的提名有问题,由他参加的提名委员会 就很难公正地做好以后的董事(包括独立董事)的提名。基于此,有人提出应由中立性的 组织提名,不应由具有支配地位的大股东提名,也不宜由董事会提名。譬如,由股东代 表组成的初次提名委员会,按照“头数主义”原则投票,而不是按照“资本多数决定” 原则提出。然后,交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无疑,这种方案是有参考价值的。

2.独立董事的报酬。这也是影响独立性的重要问题。显然,独立董事的报酬不宜与执 行业务的董事等同对待。他们的报酬不宜过高,尤其不宜与公司业绩挂钩。因为,这样 容易变得与公司有重大利益关系,影响其独立地位。当然,没有报酬或者过少,缺少必 要的激励,无法使其真正负起责任。此外,报酬的发放也宜有利于中立性,譬如,有人 建议上市公司应将发给独立董事的报酬交给中介机构,再由其发给独立董事本人。这种 建议具有可行性。

3.独立意见的发表形式。《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国证监会 ,2001年8月16日)规定,独立董事行使职权应取得全体独立董事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意。

显然,这里的行使职权包括发表独立意见。这种做法,注意了董事会接受独立意见的方 便,但忽视了独立董事的“合议”会使独立意见的独立性淡化,这无疑是和“独立意见 ”发表制度的本意相违背的。为保证独立董事意见的独立性,应该强调独立董事采个别 发表意见的形式,不能将独立董事的独立意见变成集体意见。

(三)独立董事的法律基础。公司治理引入独立董事需有其法律基础,包括独立董事进 入的基础和独立董事发生作用的基础,没有这种法律基础,独立董事不可能有效地发挥 作用。我国公司法没有关于董事资格股份的规定,换言之,董事不持有公司的股份,不 影响其成为公司的董事。这种开放式的立法态度,使独立董事进入公司董事会不发生法 律上的障碍。但是,独立董事进入董事会如何发挥作用,尤其是如何发挥对其他董事的 监督,还需要公司法提供其必要的规则。如上所述,应借鉴国外公司法经验,明确规定 董事之间有相互监视的义务,作为董事之间相互监督的依据。同时,也使独立董事发挥 对其他董事的监督作用,具有必要的法律基础。否则,即使引入独立董事,他们也无法 起到应有的作用。

(四)独立董事应有恰当的定位。公司治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复杂课题。不是单靠独立 董事制度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因此,对独立董事的作用不能估计过高,应该给予其 恰当的地位,发挥其恰当的、能够发挥的作用。国外的经验表明,独立董事的作用有二 ,一是顾问作用,二是监督作用。[40]就公司治理而言,应更强调其第二种作用,即主 要是对执行业务的董事和经理的监督。

有人认为,独立董事是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这是一种误解。无论是就公司制度规则 而言,还是就公司理念而言,董事应是公司的董事,是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而不应代 表部分股东的利益。实践中,由于大股东的支配,导致部分董事仅反映大股东的利益, 这是对公司理念的违反,属于应矫正之列。但是,矫正仅能通过对其他董事的监督,使 董事会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实现对大股东的制衡,而不是“矫枉过正”。即使制约大 股东,也不是单纯依靠独立董事制度,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比如有的国家采用累 积投票制、限制表决权制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着独立董事制度传统的美国,其公司治理也并非完全靠独立董事。 除了独立董事制度以外,美国还靠其它多种因素,如发达的证券市场。股东一旦发现执 行董事、经理不追求股东利益实现,不代表公司利益,就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因此 ,美国盛行公司收购。由于公司收购的成功,董事、经理就会被淘汰,而且,有多次这 样“记录”的人,将在业内失去信任。因此,欲想使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 还需要发展两大市场,即证券市场和经理人(实际上,还应包括执行董事)市场。

(五)处理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

上市公司采用独立董事制度,是在现有公司法的框架内进行的。它不同于美国的公司 组织机构,也不同于日本公司治理中的选择制。其根本点在于,公司仍设有监事会。依 公司法规定,监事会具有监督董事、经理的职能,这是法定的、不可剥夺的。因此,如 上述,在健全监督机制中应立足于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尤其是强调监督所有的董事和经 理。而独立董事的监督只是在董事会的层面上,不能代替监事会的监督。在两者并存的 体制下,独立董事应更侧重于决策过程的监督,如在经营决策中对关联交易等重大问题 发表独立意见;监事会更侧重于事后监督。当然,这种区分只具有相对意义,而不具有 绝对意义。

第三,要实现从注意治理的实态资源到既注意实态资源又注意信息资源的转变“信息 是现代经营活动的核心资源,是对经营行为进行充分评价的重要依据。”[41]在完善公 司治理的讨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是信息。然而,这一重要资源却被人们只重 视(以组织机构为表现形式的)实态资源的倾向掩盖了。公司的信息属于公司,这是不容 怀疑的。良好的信息传导机制,应该使公司的不同机关都能得到必要的公司信息。但是 ,公司的信息却被最容易接近信息的执行业务的董事、经理独占了。公司的实践表明, 公司义务的执行和经营决策需要公司信息,处于监督者地位的人或组织更需要信息。没 有信息,经营决策与业务执行无法进行。同样,没有必要的信息,监督就无从谈起。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显得如此重要,市场机制因信息不对称而失灵,政府监督因信息 不对称而失灵,公司的监督机制也一样因信息不对称而失灵。就传统体制下的监事会而 言,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其监督不力并不只因为其组成人员不合理,监 督手段不充分,还在于缺乏监督所必要的信息。当董事会将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提交监 事会表决时,监事们往往赞成不能,反对也不能。如此尴尬,其重要原因就是信息严重 的不对称。

如何在公司治理中重视信息资源的功能与作用?这里的关键,是尊重股东、董事和监事 的知情权。为了使公司法上的监督机制真正发生作用,“股东有权获得任何他们希望了 解的信息”,[42]董事有权从经理那里获得其希望了解的信息,监事有权从董事、经理 那里获得其监督所必要的信息。就监事会监督的实效性而言,必须注意监事的知情权在

行使监督权中的地位。美国学者曾按照美国法律背景和公司实践作过这样的分析,“作 为公司董事,他们需要维护公司的利益、评价公司经营行为与管理绩效,因此他们有权 以独立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公司股东的知情权只是通过董事会成员加以行使的,这 种权利不受由公司经营作出的任何决议或政策的限制。”[43]这里告诉我们,在没有监 事会的美国公司组织里,董事的知情权是以独立获取所需信息为保障的,并且,股东的 知情权是通过董事会成员行使的。显然,这里的董事会不仅是作为经营决策机关,更作 为公司对经营者的监督机关。而在我国现行公司法的框架内,股东实现其知情权有赖于 通过监事会成员行使。换言之,监事会成员的知情权是股东知情权的延伸,而这种知情 权则是行使监督权的基础,并且是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监督权的应有之意。为此,必须 保证监事能独立获取监督所必要之信息。除董事会定期向监事会提交财务会计报告外, 还应在必要时,要求董事会就其公司经营的重大问题或突发性问题向监事会报告。

引进独立董事后,要使独立董事真正发挥预期的作用,同样应该吸取监事会监督信息 缺失的教训。否则独立董事也难以避免“花瓶”的结果。所以,独立董事的信息获得, 应有制度上的安排。执行董事、经理有义务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

七、结语

公司法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上述的分析、讨论只是管中窥豹。从总体而言,以下问 题仍是值得注意的。

(一)公司法改革宜采取开放的思路。开放的思路应强调公司法改革的深度、广度,并 广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公司法必须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要求,这是公司法改革最 基本的标准。面对这一标准,公司法的改革应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和公司竞争力的提高, 但不限于上述的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完善公司治理,降低公司交易风险。譬如资本制度 ,公司法的理念上一直坚持“资本三原则”。其实,这种理念如原封不动,已经很难指 导公司法的改革。就多数国家和地区,法定资本制(或称资本确定制)早已为授权资本制 或折衷授权资本制所代替,中国公司法面临如何借鉴这些国家或地区经验,告别法定资 本制。资本不变原则,被一般人理解为公司资本不得任意减少,确实需要减少资本时应 依严格程序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依此理解,资本不变实际上是资本依严格程序变更。 资本维持原则似乎是现在唯一原样存在的一个原则,然而也质疑甚多。就上市公司而言 ,资本维持的信用早已在实践上通过强制信息披露由其公司净资产所显示的信用代替了 。因此,需要对资本维持原则的功能价值作重新评估。即使是上述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也需要从不同结构上探讨。就公司自身而言,还有许多减低风险的法律措施值得研究, 如公司重大资产的转让等。就公司和其他主体而言,减低经营风险不能变成非法地规避 风险,尤其不能让控制股东等以公司为工具规避自己的风险,甚至欺诈债权人。因此, 公司法人格否认的问题应纳入公司法改革的视野。

(二)公司法改革应注意总结实践中公司法的经验教训。从发生作用的规范而言,中国 公司适用的制度规则,除了1993年12月29日颁布并经1999年12月25日修改过的公司法外 ,实际上还存在着实践的公司法。譬如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一些规范性文件,有的具有政 府部门规章的性质,有的尚不具有政府部门规章的性质。虽然,其中有一些规则被人质 疑是否有权制定。但是,它确实是发生作用的规则。此外,一些公司在不违反法律禁止 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原则下,在章程中作出了一些有利于全球竞争的突破性的规定。这 些,都可以经过总结,纳入公司法的制定法规则,成为公司法的规范之源。

(三)公司法改革贵在“神”,但也应注意“形”。无疑,公司法改革是制度规则的改 革,因而必须注意支撑公司法的精神,此即为贵在“神”。但同样不可否认,好的公司 法精神需要以良好的形式加以表现,包括采用好的“公司法结构”和使用妥当的“语言 表达结构”,此即应注意“形”。否则,即使好的公司法精神,也难以让人理解。譬如 公司法第64条第2款规定的精神是,国有独资公司形式仅限于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产 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采取。但条文的表述却是:“国务院确定的生产特殊 产品的公司或者属于特定行业的公司,应当采用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由于这里使用 了“应当”,谁还会理解为生产其他产品的公司或者特定行业以外的公司不能采用国有 独资公司形式呢?显然不会。此外,公司法中的任意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不易从文字表 述中分辨出来。至少是,同一种规范的语言表达结构尚存在差异。这些,虽属形式问题 ,但也应列入公司法改革的范围。

收稿日期:2003-04-28

标签:;  ;  ;  ;  ;  ;  ;  ;  ;  ;  ;  ;  

竞争与发展:公司法改革的主题_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