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环境论文,林业论文,西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森林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可持续发展大计,是一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涉及面广、影响层次深的重大问题。
森林是原始人类栖息、取食、劳动和防御敌人的场所,树叶蔽身,摘果为食,钻木取火,构木为巢,人类依靠森林而繁衍进化。人类与森林的关系也先后经历了依存、破坏和利用森林阶段,目前正在进入将森林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崭新阶段。
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努力寻求一条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决策。目前,制约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并集中表现在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恶化上。当今人类每开发一种自然资源,都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地破坏了水源、土壤、森林、草场、海洋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生态破坏的治理往往周期长、见效慢,有些甚至无法恢复,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生态恶化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解决生态恶化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森林问题。无论从所积存的生物量还是从面积、效益上比较,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生物库、蓄水库、贮炭库、能源库,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对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各种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重大。离开了森林的庇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会丧失依托和基础。
首先,森林是全球生态平衡的调节器,在生物世界和非生物世界之间的能量与物质交换中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森林使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参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地球整个磷循环的35%,参与钙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地球整个钙循环的69%。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温室效应,陆地生态系统中90%的碳自然储存于森林之中,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0~40t,放出氧气15~30t,营造森林是目前世界上成本最低的控制二氧化碳增加的措施。
第二,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世界,森林中除了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外,还有苔藓、地衣、蕨类、鸟类、兽类、昆虫和微生物等,目前地球上所有的大约530万种生物中,有50%以上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第三,森林能够有效地蓄水固土,防治水土流失,遏制土地荒漠化。森林凭借它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作用。据测定,在年降水量340mm的情况下,每公顷林地的土壤冲刷量为60kg,而裸地则高达6750kg;只要地表有1cm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林地土壤渗水能力很强,一般为每小时250mm,一场暴雨基本上可被森林完全吸收。目前,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全世界现有1/3以上的陆地成为沙漠或荒漠化土地,大范围的植树造林可以改变原始风沙流结构,使林网内沙尘减少80%,绿化区与对照区比较降尘量减少40%、浑浊度下降35%。森林在增强农牧业抵御旱涝、干热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能力方面效益显著,营造农田防护林能使粮食平均亩产增加15%~20%。
第四,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治理污染、促进人体保健的作用。1公顷森林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硫70多kg,可明显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噪音通过30m宽的林带后减轻6~8dB;城市行道林带的滞尘率达70%~90%;森林还能大量增加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清洁优美宁静的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绿化是良好环境不可缺少的要件,据研究,在人们的视野中有25%的绿色时,人的精神就会感到舒畅;国土30%左右被分布比较均匀的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时,这个国家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即可实现“绿荫护夏,红叶迎秋”,风调雨顺,山川秀美。
世界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森林的生态防护价值比直接生产木材和林产品的价值高6~10倍。人类历史上由于大面积破坏森林,导致文明衰退、文明重心转移、贫困加剧的例子是很多的。“国无森林,民不聊生”。今天,林业的地位得到了回归。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把森林列为大会的主要议题,并在《气候变化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同时强调指出:“在世界最高级别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发达的林业是国家富足、民族繁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人类文明,发展森林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人类文明。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努力和成效,使我国自然生态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近20年来,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各省区组织力量消灭荒山,同时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十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55%,人工林保存面积达4500万公顷,是世界上人工林保存面积最大的国家。我国积极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在湿地保护方面,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32处,制定并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划;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制定了《中国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行动方案》和《全国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建设规划》,起草了《防沙治沙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有60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人工繁殖成功,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有80%被迁地保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扩大到367万km[2],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t;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2万km[2],仍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在扩大,造成1.35亿公顷草场严重退化;水资源危机已使全国200多个城市进入缺水行列,全国日平均缺水量高达2000多万t;15%~20%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正濒临灭绝;每年受旱涝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人口超过2亿,农作物年受灾面积达2000万公顷以上。生态问题已经突出地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力度,使我国生态环境面貌尽快有一个根本性改观。
二、中国现代林业的理论与实践
新世纪我国林业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论、发展道路、发展方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国林学界早在50年代就提出了森林永续利用的思想;80年代开展了生态经济林业、生态林业和林业分类经营等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进入90年代后,林业不再仅仅被视为以木材及其它林产品生产为主的狭义的、封闭式的产业,而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在此背景下,我国林业发展进入到现代林业的新阶段。
(一)现代林业的内涵
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
现代林业具有深刻的内涵:即现代林业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动力,以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为前提,广泛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协调发展,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
根据目前的认识,现代林业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现代林业理论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部分。现代林业最大的发挥森林的环境功能,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研究和实施可持续森林经营的标准与指标是现代林业的主要内容。
2.现代林业向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发展。现代林业采用高新技术、先进的装备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迅速提高科技对林业建设的贡献率和显示度,用现代工业武装林业,用现代科技支撑林业,用现代信息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引导林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开发与合理配置林业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木浆造纸业、林产化工业、人造板业、花卉业、森林绿色食品业、森林旅游业、家具与室内装修业等新型林产业。
3.现代林业是走向全球环境一体化的开放型林业。森林的多功能性决定了林业的社会性。现代林业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提高社会对林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林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层次,既大力地开展海外森林资源开发,也积极支持国际社会参与我国林业建设,推进全球环境一体化。
(二)现代林业的理论构建、指标体系和优先领域
现代林业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现代管理学和市场经济学基础之上的。
1.现代林业的资源观。现代林业资源是指广义的林业资源,它不仅包括森林资源、林地资源及其依附于森林和林地的资源,而且还包括可供发展林业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如退化地、沙区与湿地、降水、太阳辐射、大气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环境资源、资金资源、科技资源以及相应的国际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现代林业资源的核心是森林资源。林业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依赖于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及其可利用性。根据资源的利用情况,现代林业资源还包括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现实资源是指已经被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如木材等。潜在资源则是指目前尚未被开发和利用,但具有潜在利用和开发价值的林业资源,如森林中各种生物未被认识和开发的工业价值、保健价值、环境价值、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等等。
2.现代林业的环境观。林业环境是指与林业有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总和。林业自然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中对林业经营活动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如土壤、大气、水、森林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等。林业社会经济环境主要包括人口、林业经营活动、放牧、樵采、相关行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林产品利用与贸易等。
林业环境的特点,一是广泛性,即影响的地域广、因素多;二是公益性,森林的环境效益被社会所共享;三是依附性,森林的环境作用依附于森林资源,随着森林资源破坏而消失;四是必要性,森林具有不可替代的环境作用。
3.现代林业的产业观。林业产业具有多元性特点,既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又包含生态环境建设公益性事业。林业中的营林业、花卉业和采运业属于种植业的范畴,是第一产业。林业中的加工制造业,如木浆造纸、人造板、林产化工产品和林业机械制造等,属于第二产业。林业中的服务性行为,如森林旅游、林业科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则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
4.现代林业资源、环境与产业协调发展观。林业资源及其配置状况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生态环境建设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林业产业的发展则是现代林业的发展动力。因此,林业资源、环境和产业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现代林业根据林业资源的特点,对森林环境效益加以应有的补偿,并逐步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极大地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带动资源培育和利用。以资源培育、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促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使林业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
现代林业的标准与指标主要包括:林地资源指标、林木资源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科技发展及贡献指标。
现代林业发展的优先领域是: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沿海、海洋和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山区生态系统。现阶段重点领域是:天然林资源保护,荒漠化综合防治,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商品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利用。
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加快我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是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分布特点,面向整个国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增加森林总量,提高森林质量,营建一个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兼顾的森林生态环境,实现国土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该体系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和空间,建立以林木为主体,乔灌草立体开发,集约式动态发展的网络系统,由“点”、“线”、“面”三大类型所组成:所谓“点”,指全国5万多个城镇开展绿化、美化包括建设城市公园等;所谓“线”,指长江、黄河、淮河、珠江、辽河、海河、黑龙江等大江大河以及山脉、海岸线、公路铁路干线营建大规模的护岸护路林带;所谓“面”,指全国八大林区包括东北、西北、黄土高原、华北、南方、西南、热带、青藏高原等林区,通过强化管护利用森林自然恢复能力形成森林景观。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是适合国情,促进人与自然、森林与环境、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林业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标准的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高效益的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高质量的现代化森林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和高效率的规范的林业管理体系,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三)现代林业理论的应用
现代林业理论已在国家决策中得到实际应用,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认为改善生态环境是当前国家对林业建设的首要要求,并调整我国林业工作基本思路为: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具体布局上,把全国分为四个区域。第一个区域是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这一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地区,确定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性措施和切入点来抓,主体任务是发展公益林业,并以工程建设的形式推进。第二个区域是西北北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风沙干旱地区,这一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确定在这一地区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其主体任务也是发展公益林业,以工程形式推进。第三个区域是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这一地区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木材采伐,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第四个区域是除上述区域以外的地区包括华东、华南等地区,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商品林业,努力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林业“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规划纲要》,也集中体现了现代林业思想。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工程体系建设,历经10余年,已成规模。大江大河选择黄河上中下游、长江上中下游、京杭古运河在10多个省区建立了几十个试验点;山脉选择大小兴安岭、秦岭、武夷山、南岭、尖峰岭等建立了试验点;铁路选择京九铁路、公路选择西藏林芝到拉萨段建立了试验点;还在一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立了一些试验点,研究了几十种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模式,正在生产中大规模推广。
三、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
(一)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历史上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林的地区,如3000年前的黄土高原,是林木蔽天、水草丰盛的地方,据估算西周时森林面积约有0.32亿公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和农业发源地。这里有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母亲河黄河和黄金水道长江,曾经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自古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
我国西部曾历经4次较大规模的开发,即西汉的屯垦戌边、唐代的屯田综合大开发、元朝的交通金融大开发和清朝的全面大开发,都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综观这4次大开发,多以屯田开发为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西部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沉重的隐患。
目前,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并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同时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生态环境问题相当严峻。据1993年第4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占国土面积约1/3,森林覆盖率仅2.78%;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0%以上;严重退化草场绝大部分在西部地区;全国15~25度坡耕地西部地区占70%。西部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也是世界水土流失之最,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泥沙的来源地,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尘源地;而且,西部地区林草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重状况仍然在扩展。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河流发源地,决定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在目前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科技和教育为内容的西部大开发中,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前提条件,是切入点,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是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根本性措施。
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在这些干旱河谷、干热河谷、岩溶山地、荒漠区甚至无人区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因此,西部大开发,生态是基础,科技要先行。如果不尊重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这些特殊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植树造林种草,很可能是徒劳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宏伟蓝图就有化为泡影的危险。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创建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合作与协同。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重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到2010年,生态环境特别恶劣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及严重荒漠化的治理将初见成效。到2030年,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开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到2050年,基本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根治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和适宜治理的荒漠化土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艰巨。
(二)恢复西部地区森林生态环境的技术方向
1.强化对现有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坚决实施天然林保护。目前,我国天然林面积约8700万公顷,占我国全部森林面积的65%,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要依法从严保护林地、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所有林业资源,实行严格的封山制度,严禁滥伐、滥砍、滥挖、滥垦;根据德国的森林面积有一半划为了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我们应建立更多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和省区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禁猎区、湿地合理利用示范区;建设一批濒危物种种质基因库、珍稀植物培植基地、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加强森林“三防”体系规范化建设,扎扎实实地做好森林防火、防治森林病虫害和防止乱砍滥伐的工作;高度重视矿区复垦和改灶节柴工作,切实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2.保证荒山荒地造林和退耕还林的质量。认真实施工程造林,严格按规划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推进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工作,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开展飞播造林和机械化造林,并扩大专业队造林试点;抓好良种壮苗工作,切实办好各级各类苗圃,把苗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层层办好科技推广站和工程质量技术监督站,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监督体系;狠抓分级技术培训工作;完善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网络。
3.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弘扬科学求实精神,在恢复西部地区林草植被中,宜造则造、宜飞则飞、宜封则封。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面,包括补阔技术、植物促进剂技术、菌根技术等,可以大规模应用。在人工植被恢复技术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工业用材林培育系列技术,林木良种、立地控制、病虫害防治和林地管理都已取得成果,新品种造林、繁殖技术、种子质量检测、林地施肥、干水应用技术、林木生长量调控等方面也都有新突破。近10年来,生物工程在林业上的应用加快,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出林木抗榆树荷兰病等新品种,显示出巨大潜力。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进展较快。目前,我国通过无性繁殖技术,使杉木的培育期缩短了10年,红松的培育期缩短了20年,而且材质品质良好,可以在工程中推广。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展了十大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在营造防护林、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和矿区土地复垦技术某些领域,如飞播固沙造林技术,铁路、公路防治沙害技术,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营造技术,农用林和盐碱地治理技术等,已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以大面积推广。90年代,国际上在森林资源和生态监测及数据处理与决策方面发展较快,进入了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时代,包括利用三S技术监测资源、火灾、病虫害及相关系统,以及智能化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应用。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虽晚,但研究进展较快,取得了部分高水平的成果。
西部地区以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为龙头的生态环境建设,还要重点抓住森林环境功能机理、森林生产能力研究、森林保护技术、森林遗传改良和资源培育技术、木材加工和产品开发技术以及荒漠化综合防治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成龙配套、开发示范及其产业化,形成全程计划,使林业科技有一个大发展。
4.共同努力将陕西建成西部生态省。生态省建设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在省域范围内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内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调整政策和生态格局,减轻环境压力,促进有效的和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陕西省自然条件非常复杂,景观类型多样,既有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也有汉中盆地“小江南”;有干旱、风沙、水土流失、洪涝、盐碱等我国普遍存在的环境灾害和环境问题,又是黄河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在地理位置上,既是连接华北和西北的枢纽,又是西南到华北、西北的通道,是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陕西省的经验和模式对整个西北、华北具有直接示范作用。将陕西省作为西部生态省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大力进行国家级生态环境示范区建设,率先建设生态文化、生态经济和比较完备的省级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对于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发出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000多年间逐渐衰落的西部地区,一定能在我们这个时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共同努力,迎接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山川秀美的新西部的到来。
标签:林业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森林面积论文; 可持续发展目标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