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中学生早恋现象教育论文_李丽红

浅谈如何做好中学生早恋现象教育论文_李丽红

李丽红(广西岑溪市第五中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处理早恋问题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持沉着冷静的态度,深入了解学生思想感情深处的活动,对症下药,耐心说明引导,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来达到教育目的。

关健词:中学生 早恋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6-0140-01

现在的孩子成熟得很早,很多在小学或者初中就开始了自己第一份懵懵懂懂的感情,虽然可能还未称得上是爱情,但是他们在情感方面的萌芽,作为家长以及教师都应该重视。一旦孩子尝试在中学阶段就开始谈恋爱,教师和家长应该学会正确处理。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可以怎么做呢?

我教过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个事例:在有一年的“元旦”联欢会上,英俊潇洒的文娱部长吴某(初三男生)主持联欢会。会后,一个初二女生张某马上写信赞美他;春节来临,她送他贺年片,并附上长信一封,表示自联欢会后就深深地爱上了他,请求他回信……可是当她给他递信时,心怦怦的跳,只送给他一张贺年片,长信却藏在身上没敢拿出来。从那以后,她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听课时经常走神;下课时常故意走过他的教室,在那里逗留片刻,希望能看到他;放学了,她匆忙收拾好书包,跑到大门口等他,但十有九空,总是盼不到他。她在日记中写道:“这无法排遣的思念,使我痛苦、烦恼,无心学习,连做梦也梦到他的手抚摸着我的肩膀,两人幽会在同马大堤上,互相倾吐衷肠……”——这就是早恋。早恋的学生常常两人暗地里传纸条,定约会、逛马路、上饭馆,并只希望和一位异性朋友接触,说悄悄话,不希望有别人在场。这时学生各方面都会有所变化,表现出听课走神,无心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夜不归宿,精神恍惚不定等反常行为。有的连性格也开始发生变化,或沉默不语,若有所思;或异常兴奋,失去常态。早恋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故不能为了“防微杜渐”而机械地用这些教条去对号入座,而要善于发现早恋的先兆,如在学习、劳动、课外活动中有异常表现;学习成绩突然下降,经常旷课、迟到早退,甚至逃学,情绪不稳,时儿春风得意,时儿乌云满天,坐立不安,心神不定,上课思想不集中;对老师、家长反感,从而回避他们,喜欢打扮、讲究发型、衣着,爱看言情小说,摘抄其中精彩的性爱描写,哼流行歌曲等等。

通过观察了解早恋迹象,才能抓准时机,掌握教处理早恋问题的原则:

第一.亲近理解,爱护尊重。

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是在早恋时,我一般不急于去处理,而先冷静地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爱好、气质、长处、短处,综合考虑,然后避开众人,采取单独说话的方式,用亲近理解的态度,真诚帮助的话语,去叩开他们那紧闭的心扉,做他们生活上的引路人,而决不可轻意批评、指责,伤害其自尊心。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个女生,我发现问题后多次找她谈心,首先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上帮助她正确认识自己所产生的微妙感情,并对她的苦恼表示理解;在取得她信任的基础上,帮她分析早恋的害处,明确指出她如果任自己的感情发展下去,将来就会品尝到早恋的苦果。这些教育使她翻然醒悟过来,她在给我的“悄悄”话中写道:“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要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感情,以全部精力投入学习……

实践证明,对于早恋学生,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近理解、爱护尊重,他们才会乐于向老师讲出“悄悄话”,教育才会收到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严格要求,正面疏导。

初中生早恋是班主任非常头疼的事,既影响学习又增加了班级的管理难度。早恋的苦果已有不少人尝过,悲剧时有发生,但还有许多少男少女在重蹈覆辙,继续陷入痛苦而又危险的早恋迷途。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必须坚持正面疏导的原则,耐心说服教育,使他们从道理上明白早恋的危害,从而自觉地克制自己的情感。而万不可采取扣压信件,责令断交,批评训斥,公之于众等办法,伤害其自尊心。处理早恋问题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它要求班主任老师必须持沉着冷静的态度,深入了解学生思想感情深处的活动,对症下药,耐心说明引导,通过推心置腹的交谈来达到教育目的。相反,强硬地“堵”和“禁”只能把学生推向反面。育的主动权。早恋现象已是一个不争事实,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渴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家长们普遍关注和焦虑。小树多枝难结果,小路多岔易丢羊,“早恋”无疑会负面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质量乃至一生的生活、事业质量。总之,想要遏抑早恋现象,不是一阵疾风骤雨能管用的,这是由孩子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发展变化制约影响的,作为家长,遏抑它只是外因条件,外因通过内因会起作用的.

第三.取得学生的信任,做学生的朋友。

其实,有许多学生是因为班主任和同学的不信任、误会甚至打击而导致早恋的。在许多同学甚至老师的印象当中,男女同学交往多一点,就会被视为不正常;互相在一起学习、讨论的时间长一些,同学间的冷言恶语就会随之而来。个别教师也捕风捉影,听风即雨,当做奇闻异事来谈,大显其口舌之能事,对该同学“另眼相看”。致使学生受到严重的心理伤害,轻则不敢与异性同学交往,甚至不敢说话,形成心理障碍;重则逆道而行,越说越严重,造成弄假成真的局面。因此,班主任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全体学生认识异性同学之间交往的正常性,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另一方面不仅要严格约束自己,嘴下留情,维护学生的尊严,同时也要协调其它科任教师,正确评价学生。因为教师是学生最尊重的人,很多时候学生可能会不听父母的话,但却会尊重老师的意见。班主任更要充分信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刻了解学生,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彼此沟通,只要建立了信任,学生会把不愿意告诉父母的秘密告诉班主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把秘密都告诉了老师,就会听从老师的劝告。

第四.争做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式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长供孩子读书的态度。特别是在农村,有些家长认为读书也不分配,先在学校养养身板,等高中毕业就可以出去打工或回家种地了。这就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读书态度,导致相当一部分同学无理想、无目标,整日无所事事,靠混日子打发时间,自然也就难以提高学习成绩,不好管理,更容易误入歧途。因此,班主任老师应引导学生,改变惰性思想,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指导学生看内容健康的报刊杂志,影视节目;唱健康歌曲,读催人上进的书籍,参加有组织的公益活动,做一些为集体、为他人力所能及的服务性工作等,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五.采取措施,主动预防。苏霍姆林斯基说:“重要的是早在青年小伙子对姑娘产生爱慕之情以前,就应该教育这些未来的男人正确对待姑娘的美,也就是把这种美作为人的美来赞赏,对这种美充满尊重的感情,而姑娘也应该从多方面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情感的境界更高、更美、更富有创造性。“这就提示我们为了防止学生早恋,必须主动采取措施。为此,教师和家长应主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异性,要自尊、自重、自爱;要给学生作生活底蕴的启蒙和人生责任的启示,使之懂得两性关系上应有的道德标准,在心灵深处用道德力量驾驭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仅可防止和减少早恋问题的产生,即使出现早恋也不至于就发展为“越轨行为”。

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早恋”时,家长千万不要拳打脚踢,施加重压,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从内心深处,而不是仅从行为表现去看的话,早恋对青少年是正常的,家长不必把它看成大逆不道的滔天大罪。高压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对待孩子早恋的问题上,导远比堵更为重要。

论文作者:李丽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做好中学生早恋现象教育论文_李丽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