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如何在融媒时代突破固有方式向产业化发展-广播消息延伸出的多元文化创意产业链论文

传统媒体如何在融媒时代突破固有方式向产业化发展
——广播消息延伸出的多元文化创意产业链

唐 琳

(作者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

摘 要: 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通过实践经验——一条广播消息延伸出的融媒跨界文创产业链为主要案例,在实践中摸索出传统媒体突破固有的生产和盈利方式,寻找新的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应对不足的方法。

关键词: 传统媒体;突破;文化产业

1 概述

传统广电传媒正面临发展困境,过去高速增长的广告营收近年来遭遇断崖式下滑[1]。2013年,阿里、百度广告收入首次超过央视广告收入。除去央视之外,不仅传统上星频道遭遇新媒体冲击,地面频道收入同样大幅减少,有的台广告收入出现“腰斩”。由此带来的人员流失、节目收视率、收听率下滑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传播方式和盈利模式难以为继。

2018年5月,慎海雄由新华社副社长调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伊始,就一直在思考这个亟待破解的大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准确把脉,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广东传统媒体虽然在融合发展方面已经作出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经营模式单一,利润严重下滑,经济实力不足[2]

面对形势的变化,突破广电依赖广告营收的主要盈利模式,寻找新的增长方式极为重要。融媒在于融合发展,但“融媒”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播出渠道+新媒体,整合资源、融合跨界、发展多种产业经营,也是融媒时代重要的突破固有生产经营方式的路径。

在这条路径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放眼全球,发达国家中美国和日本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领先者,其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传统农业、工业、交通和建设等行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3]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2016年中国GDP为74.4万亿元,文化产业的产值约占4%,也就是3万亿元。十年后GDP在140万亿元左右,文化产业占比有望达到20%,即28万亿元。这个数据的急剧增长,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非常蓬勃[4]

融媒跨界发展文化产业,其意义突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可以为传统媒体加速转型寻找新的突破[5]。媒介平台聚合了“调研—策划—制作—包装—发行—广告—客户服务以及相关商品开发”等模块,因此,媒介平台可从研发、生产、需求等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在转型中,实现融合和多元化发展,包括盈利模式的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产业发展的多元化,等等。第二,“文化+科技”的战略,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传统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应有所担当和作为[5],“创意创新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高新技术则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2 解决方案

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在信息的最前端,每天接触大量的第一手资讯,从这些资讯里,可以发掘出有价值的文创题材,可以说传统媒体是文创产业发掘创作题材的巨大宝库。而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发掘好文创题材、做好规划、形成团队进行可持续的开发,既能对媒体的加速转型、跨界融合形成突破路径,也能成为媒体拓展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方案之一。下面以笔者2017年5月参加我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报道并将其开发为文化创意产品、形成产业链为例,探讨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和意义以及跨界拓展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

2.1 在密集的信息流中判断出具有文创价值的题材

在城市河流治理中,闸门是必不可少的挡水设备。随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新型闸门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金属结构专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这些闸门不仅要求设计新颖、布置紧凑,而且在满足常规功能基础上还应与城市环境相协调,符合生态化、景观化的要求,许多工程还要求具备通航条件。目前这类新型闸门在国内工程中运用较少。气动盾型闸就是在引进美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部分实现国产化的新型闸门之一。

基于以上四个特点,笔者在完成新闻报道(短消息和新闻专题)之后,判断出这是一个可以跨界延伸的题材,先是策划制作了广播文艺节目《可燃冰海底出游记》,用拟人的手法,将可燃冰“燃燃”活化,基于这一视角来展现我国科学家发现可燃冰、将其打捞上岸、运送到科研基地冷藏库的过程。并在其间穿插了可燃冰“燃燃”穿越到30年代的苏联西伯利亚,目睹可燃冰被苏联科学家在天然气管道中发现的故事,讲述了可燃冰被人类科学家发现的过程。节目邀请了可燃冰试采团队——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科研人员进行科学把关,2017年10月1日12:30分,《可燃冰海底出游记》在FM91.4广东新闻广播播出,获得不俗反响,得到较好的科普和传播效果,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开始探索创意更加多元的文化创意形式。

The Role of Photography in Tourism Developmen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OU Xinping 38

2.2 做好规划,根据题材价值,树立短期和长期目标

规划是建立有体系的文化创意战略的重要一环。在形成思路之后,需要根据题材的价值,树立短期和长期目标,并围绕目标,制定出行动方案(见表1)。

表1 可燃冰题材的文创产品规划表

2.3 形成团队,打造文创精品

不同活化类型的MG出现的时间阶段不同,在CNS炎症反应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因此研究MG各亚型出现的时间及其演变过程很有必要。截至目前为止关于此过程的研究尚未完全明了,但就目前的研究而论体外和体内模型之间试验结果有所不同。

(1)文创人才。有创意性的想法,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能持续生产输出内容(不同介质的文字脚本,包括戏剧、动画片、电影、绘本图书等)。

(2)影视制作人才。擅长影视拍摄和后期制作,在项目的宣传片、主题曲MV、现场演出拍摄制作上发挥作用。能运用专业知识和影视外包公司进行对接,有专业主导和判断能力。

(3)财务人才。项目的前期编制预算、财务支出、财务报销、项目决算、审计报告、利润计算等等都需要具有专业财务知识的人员来解决。

(4)法务人才。项目涉及和不同合作单位、外包公司和团队的合同草拟和签订,需要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审定。

(5)传播推广人才。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地宣传推广,比如舞台剧正式演出的宣传、巡演的宣传、新的不同品类的文创产品的宣传,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去推广,尤其需要擅长新媒体宣传推广的人才。

在传统媒体现有的体制编制内,要组建这样一只各种类型人才齐备的团队,全部重新根据需要进行招聘是不现实的。但传统媒体沉淀了大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完全可以在体制内找到具有能力和创作热情的同伴,一人牵头,合力完成。比如:原创儿童舞台剧《冰火传奇》从创意、策划到制作,作品都体现了媒体深度跨界融合的匠心,创作团队成员都是一专多能。

在形成总体战略规划思路以后,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将想法变成现实。团队的人员架构根据规划的文创产品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来搭建。比如:

《冰火传奇》总编剧曾获得广东省金话筒、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等荣誉,是新闻战线采编播合一的复合型人才,主创的作品多次获广东新闻奖一等奖。为了将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更加符合孩子的审美趣味,她和搭档不遗余力地将创作十几次的剧本推倒重来。

主题曲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少儿节目主持人林鲁阳演唱,他声线优美、唱腔动人,形象更是“90后”新生代主持人中阳光、俊朗的代表。

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人类生存的根本性战略,也是资源有限性的客观要求。虽然绿色经济,从字面意思上看较为抽象,但是其往往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也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真正的实行该理念。

舞台剧主题曲《热火冰心》的词曲、编曲、录制是广东广播电视台首席录音师、一级录音师谢倍伟,他为该剧量身打造主题曲,被赞誉为旋律温情、打动人心,准确传神地表达出海洋地质科研人员燃烧自己、奉献社会的精神。

该文创项目的主要创意点,旨在以多元跨界文化产品为载体,用故事的方式,拟人化、趣味化的表现手法,将“可燃冰”活化,把科学知识融合到趣味故事中去,把可燃冰的开采与点火试验科学过程改编成一块可燃冰“燃燃”寻找父母的动人故事。伴随着“自我价值的追寻”线索,呈现给孩子们精彩绝伦的内容。作品向孩子们展现了惊艳的1 200米的深海世界:乳白色的虾蟹和扇贝,凶猛灵活的大型章鱼、形态怪异的鱼类,奇异的海底景观和海底发生的故事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新奇和愉悦。

2.4 发掘文创产品的创新点、盈利点和新的增长点

一个文创项目,只有发掘出其中创新点和盈利点,才具备成功立项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才能源源不断生产出新的内容,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2.4.2 “活化”科技概念,手法新

2017年5月,我国南海珠江神狐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广东省主流媒体赴蓝鲸一号平台和广州南岗基地进行宣传报道,笔者在报道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新鲜资讯。这些信息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前沿性。可燃冰是未来能源界的能量明星,我国可燃冰试采技术是全球新能源领域最领先的科学技术。(2)独特性。可燃冰资源独特、无可替代。(3)专业性。大量专业科学词汇、生涩难懂,需要形象化解释才能便于公众理解和传播。(4)故事性。关于可燃冰形成的科学原理,和人类发现可燃冰、认识可燃冰价值的过程,具有故事性。

郭熙在《林泉高致》[15]中强调绘画空间意境的“高远”、“深远”和“平远”。山水画中不拘泥与自然的景观顺序,根据立意对景物进行空间组合,通过简化轮廓,弱化边界表达,达到空间的相互渗透(图9)。

2.4.1 全国首创,题材新

“可燃冰”题材系列文创的第一款产品《冰火传奇》,是全国首部以“可燃冰”为题材创作的原创儿童舞台剧。未来该题材在不同领域的开发,也会成为这个领域中的首创性题材。它将新型能源“可燃冰”的科研勘探、试采与故事表达紧密相连,实现了“科技+文化”形式的创意新表达,开创了科普文化与文艺作品跨界融合表达的新途径,用趣味和通俗的方式进行科学普及传播。“可燃冰”的科普,因为有了文化创意的融合,传播也有了深度、广度和温度。

以“可燃冰”主题融媒跨界文创项目为例,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整部作品展现出媒体融合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对事业的敏锐触觉和对内容创作的极大热情。

编剧并不止步于简单地讲述“可燃冰”的“跨界故事”,还巧妙地将当下最尖端、最前沿、最高水平的科技能源新知识融入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阐述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科学原理,在演出过程中传递知识,用趣味的方式引导孩子走进科学、了解科学、爱上科学,点燃孩子们探索未来、揭秘未知的心灵火焰。

远远的,我看见了吴小红。吴小红一见我眼圈就红了。原来,在我住院这段时间,吴小哥病情出现了反复,天天吵着要回古家庄,说古大富是不是一个人跑回古家庄了。就在前几天,吴小哥情绪有所平静,说想吃煮玉米。吴小红听了很高兴,就去街上买玉米。等她回来,吴小哥的轮椅已经从楼梯上摔了下来。

2.4.3 横跨影视、戏剧、出版、衍生品多领域,呈现方式打破单一性

(2)生物灰岩层地层承压能级较低,漏失可能性较大,但不只是这一个层位会发生漏失,馆陶底部、玄武岩层也可能发生漏失。

原创儿童舞台剧《冰火传奇》只是以“可燃冰”为主题的系列多元文化创意产品的第一款产品,接下来,项目将会融合出版界,推出科普儿童绘本《一块会“燃烧”的冰》,此计划已经开始着手准备。未来还将继续开拓,和动漫、影视、手游产业融合,推出“可燃冰”系列动画片产品、手机游戏产品和线下延伸品,跨越多个领域,在呈现方式上将会打破单一性,实现深度融合。

燃煤烟气氨法脱硫过程的综合风险评价·······················马 振 万 皓 (1,92)

在项目的盈利点和新的增长点方面,第一款落地的产品《冰火传奇》在当年通过五场首轮演出,票房实现净利润45万,收获了“票房”“口碑”“传播”三丰收。

2018年12月21日、22日、31日,该剧在佛山顺德演艺中心大剧院和广州正佳剧场进行了5场公开演出,大麦网官方后台数据显示,上座率均在90%以上,首演上座率更是高达99%(共1 416座,售出1 404座,剩余12座)。

2019年,产品充分汲取市场反馈,进行了精心的打磨和提高,《冰火传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之际献礼首都,于7月20日在民族宫大剧院展开年度首演,连演3场,随之在大湾区城市开展12场巡演活动。所有演出都是对市场公开售票,自负盈亏。

武文彬[5]等设计出了具有单双级两种循环模式的两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并通过搭建实验台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的双级压缩循环压缩比低于普通单级压缩循环压缩比,但其系统制热量始终大于单级压缩循环制热量,系统能效比在-20℃的环境温度下也能够保持在1.5左右。

从未来看,“可燃冰”主题融媒跨界项目成长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新的盈利点已经形成。

舞台剧演出,2020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如北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南宁等地开展不少于30场的巡演活动。在巡演的同时,推出以“可燃冰”为主题的系列多元文化创意图书产品——科普儿童绘本《一块会“燃烧”的冰》。刊物将会和出版社合作,目标受众3~7岁低龄段儿童,对社会公开发行。

正因为如此,学生喜欢叫我“秋兰姐”!在我看来,这一声“秋兰姐”是学生与我心灵相通的最美语言,是最让我的心灵震撼而难忘的歌谣!我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学生送给我的一张奖状,奖状上写着“送你一朵小红花,奖给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虽然我远没达到,但我愿意一辈子为之努力!

接下来将同时延伸拓展多元化产品,例如:影视动漫产品、漫画产品、多媒体互动展览、手游产品、卡通形象玩具和学生用品等。项目的开发和延伸,不但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同时能收获原创品牌开发带来的丰硕经济效益。项目营收一方面来源于市场,另一方面通过线上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将角色IP化,树立孩子们喜爱的人格形象,创造玩具、学生用品等衍生品,通过版权授权,实现收益。 目标是打造文化产业链,向文化产业领域进军。

只要扎实打好文化创意产品“一条龙”输出链,“可燃冰”的子产品的发展前景是极为可观的。我们发掘出文创产品的创新点、盈利点和增长点,就可以源源不断,持续开发。

3 存在的不足

因为在传统媒体体制内,跨界文化产业、形成文化创意产品链还在探索期,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3.1 体制问题

3.1.1 审批效率

传统广电的立项、资金申请、资金使用以及与合作方的意向达成、合同签署等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走内部层层审批流程。标准流程的程序,是先书写申请报告,附上文本内容作为附件,提交到台内部网站,由秘书上传到台网,由项目负责人审批,然后再递交到上一级台办公室或者总编室来安排下一流程,通常是分发到法务、财务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再回到项目所属部门领导签字,然后由法务的部门领导二审,最后由相应负责的台领导审批,最后再回到部门。

师:很好!我们描述一个几何体的时候,如果这个几何体的各个面都是平面图形,我们便可以通过这些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描述;如果有的表面不仅仅是平面图形,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面的展开图,或者从不同的方向去看,或者这些立体图形的截面来描述.

在领导出外、会议繁忙、部门开会、管理人员休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一个申请报告的审批周期会在办公网走一个多月之久。行政审批的效率,会对项目的执行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剧场、演出、制作团队的协议已经完成,亟待资金支付,而合作单位的付款给我方的合同流程还没有走完,会导致出现资金缺口的问题,影响项目执行。

大家听了刘少奇的分析,无不眼前一亮:原来路就在脚下,办法就在彼此之间。于是,造船修船、疏通河流、建立白区据点、联络各地商户等等办法都提了出来。一场讨论会圆满结束,效果超出预期。更重要的是,这些办法付诸实践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锻炼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坚定性和斗争灵活性。

3.1.2 人员配置和团队激励

前面本文阐述过,在形成总体战略规划思路以后,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将想法变成现实。团队的人员架构根据文创产品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来搭建。但由于体制内编制的制约,一般立项之后,人员外招几无可能,只能在体制内寻找有内容创作能力和创作热情的同事,自发组成松散型的团队,项目任务由一人牵头负责,负责人根据团队成员的特点进行分工,各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依然在各自部门和岗位完成,实际上就是在各自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增量。

这样的团队结构,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项目的任务执行时间和团队成员的本职岗位工作时间产生冲突在所难免,比如项目计划中,某一天的安排是和合作单位开协商会议,但团队主要负责这一事项的成员恰好这一天有岗位工作安排,这种情况下需要沟通、协调和避让。二是团队成员来自体制内的不同岗位和部门,所立的新项目属于体制内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尝试,没有对应的绩效分配办法可以参照,也没有现有的奖励方案。这对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对于团队通过项目创造的效益,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比如年度,拿出方案,进行及时激励,方能保证项目良性发展。

传统媒体的行政审批效率和形成团队人员配置、绩效分配的问题,是因为传统媒体自身体制原因而出现的问题,也是目前在广电系统内推进文化产业项目遭遇的最大瓶颈。

3.2 资金难题

资金关乎项目的生存与发展。一个项目,即使有好的创意和团队,没有资金的支持,就会遭遇落地难题,更谈不上后续的发展和拓展。即使在前期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到资金,后续的进一步推广和新产品的研发,如果没有资金的即时投入,也会停滞不前,甚至半途而废。资金的问题,是一大难题。

以“可燃冰”主题开发的文创产品为例,项目首先通过向合作单位递交策划方案,以联合出品的方式寻求资金支持,同时在广电申请立项,寻求政府财政资金扶持。项目落地后,通过运营有了一定的盈利,这时可以将运行方式、盈利模式和工作计划形成PPT,通过一部分申请广电项目资金,一部分引入社会资本,加上一部分产品收益,多方筹集,共同解决后续文创产品开发的投入问题。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课程是一门在大学三年级第六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生经过纺纱学和新型纺纱学的学习后,有了一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候学生离毕业还有1年时间,他们考虑毕业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因此很重视自己能力的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此时,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综合能力,进一步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6]。

3.3 开拓难题

一个创新性项目,特别是跨界的创新性项目,很多工作都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在项目推广上,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可燃冰”主题的第一款文创产品——原创儿童舞台剧《冰火传奇》,在形成剧本之后,需要找到专业的儿童剧演出团队来执行,需要找到适合的场地演出,需要找到专业的票务公司代理运营票务,需要找到相应的媒体平台来推广演出……演出资源、渠道资源、产业资源这些都是过去不具备的,都需要开拓。但只要付出努力,这个问题是容易解决的。

事实上,突破固有方式发展文化产业,传统媒体中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在获得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4 620万元投资过程中,以上市为目标,理顺股权结构,创新内部机制,2016年盈利达5 000万元,同比增长47%[6]。《南方都市报》与天润数娱公司共同投资设立南都光原娱乐公司,打造融文化、艺术、娱乐、游戏、动漫等于一体的跨界服务平台[7]。羊晚集团的羊城创意产业园经过十多年的拓展,2017年,园区的入驻企业已达240多家,产值超230亿元。

4 结语

传统广电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跨界创造出新的形态的产品,实现融媒跨界,在实践中摸索出突破性的生产和盈利方式,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打通文化产业的路径,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战略、应对不足。

参考文献:

[1]谢方.媒体多维产业与AI聚变[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4-5.

[2]刘素花.中国传统媒体跨界融合现状刍议[J].中国传媒科技,2018(4):39-40.

[3]蔡荣生,王勇.国内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8):77-84.

[4]谢方.媒体多维产业与AI聚变[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3.

[5]王颖、谭天.媒介平台:文化产业的新驱动器[J].新闻爱好者,2014(1):12-13

[6]刘素花.中国传统媒体跨界融合现状刍议[J].中国传媒科技,2018(4):39-40.

[7]刘海陵,雷鸣.传承创新,走出一条富有岭南特色的羊晚转型发展之路[J].中国记者,2018(11):22-23.

作者简介: 唐琳(1979—),女,汉族,湖北人,本科,主任播音员(副高),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标签:;  ;  ;  ;  

传统媒体如何在融媒时代突破固有方式向产业化发展-广播消息延伸出的多元文化创意产业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