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谈青年教育_周恩来论文

周恩来谈青年教育_周恩来论文

周恩来论青年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恩来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我国青年运动的奠基者之一。在他担任共和国总理期间,满腔热忱地引导青年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我国青年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对青年教育所作的许多精辟而深刻的论述,至今对我国青年健康成长仍然有指导意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青年成长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周恩来一贯要求青年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站稳立场

建国之初,许多青年对社会主义事业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因此,教育青年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祖国建设,成为新中国的一代建设人才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周恩来在北京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动员会上明确指出:“要确定我们的工作岗位在哪里,必须先解决方向问题。首先要问我们的方向是朝向新生,还是走向死亡?”(《周恩来教育文选》第13页)他提醒青年,一定要站稳民族立场和工人阶级立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

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应当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周恩来指出:一切事物总是新的代替旧的。他希望青年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上认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周恩来谆谆告诫青年,中国虽然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一切事物总是从幼芽渐渐成长壮大,不会一下子就十全十美。”(同上书, 第14页)今天的现实虽然不够美满, 但美满的现实一定能通过大家的努力得到实现,不这样辩证地看,对现实就会感到失望,对前途也会失去信心。

周恩来十分重视劳动教育,要求青年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他认为社会主义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生活的现实,是千百万工农群众的生气勃勃的创造性事业,只有亲身参加工农实践,才能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转变为自己的内心信念,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才能在思想和行为上自觉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他说:“我们应该向所有的青年学生确切地讲明,我们的国家就是因为有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有无限光明的前途。在我们的国家里,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工人和农民是最有前途的人。”(同上书,第155 页)他号召“全国学生的家长们和社会舆论都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特别是农业生产劳动。”(同上书,第156页)

周恩来多次向青年提出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毛泽东说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周恩来对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十分赞赏,他说:“回想过去,我们是从艰苦奋斗、流血牺牲中过来的。我们的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近百年,而且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几千年间,劳动人民不断斗争,形成了一种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这种传统,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扬光大。”(同上书,第148页)要艰苦奋斗,就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周恩来说:“就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我们还要勤俭节约,总不能铺张浪费地建设共产主义吧!没有勤俭,就没有积累,就没有将来。”周恩来倡导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要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为目的的,其意义是很深远的。青年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深远的意义,进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正确的政治方向。

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培养以共产主义人生观为指导的思想和行为。这是周恩来对青年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

周恩来要求广大青年要热爱集体。他认为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是从无产阶级的劳动和阶级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同上书,第214页)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是鼓舞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一代青年健康成长的推动力。他指出,“集体主义是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相对立的,”青年人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必须克服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同上书,第214页)。

正确地、经常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纠正错误,抵制歪风,防止思想僵化,保证青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周恩来指出:“只要我们做到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就会锻炼得更好。”(同上书,第21页)有人认为“挨批评多就是因为做事多”,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周恩来指出:“有觉悟的人就要多做事情,多为大家服务,多听取别人的批评。”他教育青年不要怕批评,假使大家不了解情况,说错了,可以善意地加以解释;就是恶意的批评,日子久了,群众也能够识破,对批评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周恩来要求青年团员、共产党员在这方面要先行一步,起表率作用。他说:“尤其是青年团员、共产党员,如果有人批评我们,更应该认真听取,检查自己。”(同上书,第21页)

周恩来很重视培养青年谦虚的美德,他经常提醒青年,骄傲自大是非常危险的事,会阻碍自己进步。他指出:“青年人容易骄傲,所以要警惕,不要骄傲,应该虚心,应该承认自己的不足。 ”(同上书, 第83页)

周恩来还要求青年要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斗争中辩证地发展着的。既然我们要工作,就必须准备迎接困难,克服困难。他认为青年要想进步,必须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任何事情都要作正反两方面的估计,对可能出现的坏的方面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遇到困难和挫折才不会感到意外,才有力量去克服。要克服困难,还必须有勇气,他说:“第一要有勇气,第二才能产生智慧。有勇无智固然不好,但如果连勇气都没有,那就毫无办法了。”(同上书,第17页)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聪明才智的发挥,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勇气,乃至整个精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他生命的活力与精力充沛的程度。周恩来很重视培养青年健美的身心。他认为身体是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物质基础。怎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呢?周恩来认为要做到四点:一、最重要的是锻炼。不只是进行体育锻炼,还要艰苦地生活、艰苦地工作,在艰苦中锻炼身体;二、要把锻炼身体和锻炼革命意志结合起来;三、学校和社会都要向青年公开进行生理卫生的教育;四、晚婚和节育。

青年的最主要任务是学习,要想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就必须认真钻研,刻苦学习。周恩来经常教育青年: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

周恩来认为,“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知道的东西太少了。”(同上书,第216页)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改到老。

周恩来基于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的,向青年提出了最基本的学习途径:第一,青年首先应当向群众学习。群众是智慧的源泉,在向他们学习生产知识的同时,学习他们淳朴的思想感情、语言和作风,从他们身上能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针对有些青年轻视体力劳动、看不起群众的思想,周恩来告诫青年走向工作岗位后,要注意克服自己的弱点,“不要觉得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已经很够用了,去了就教训别人,那就要犯错误”(同上书,第217页)他指出:“我们必须认识,有了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 才能有正确的群众观点,才能真正到群众中去,和群众打成一片,而不至于脱离群众。”(同上书,第212页)。第二, 青年应当向书本学习。书本知识是人类几千年经验的总结,是青年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方面,只是向群众、向同事学习还不够,还要向书本学习。周恩来主张青年对书本知识要加以分析,不能迷信盲从。对的东西要了解,“就是不对的也要了解”,问个为什么,“这样就可以使我们的知识丰富起来”(同上书,第217页)。第三,青年应当在实际斗争中学习。 学习书本知识是青年掌握知识的主要方法,但每个青年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自己知识结构的基础。周恩来号召青年勇于投身社会实践,在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培养自己。他说:“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在革命斗争中学习,在科学实验中学习, 从而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同上书, 第217页)。这也是使青年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的有效方法。

周恩来教育青年要刻苦学习,那么青年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周恩来对此也作了较详尽的阐述。他建议青年:第一,要把学习的基本工具掌握好。如语文、数学等,对高中生特别是大学生,还要学好一两门外语。第二,要学哲学。这里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第三,要学习政治。第四,要学历史等其它社会科学。中华民族有许多优良传统,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第五,要参加生产劳动,学习生产知识。第六,要学习自然科学,进行科学实验。第七,要学一点革命文艺,增强个人修养,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无产阶级的战斗精神。

可以看出,周恩来根据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以及青年的实际情况,为青年规定了全面的、具体的学习内容。青年只有扎实地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标签:;  ;  ;  

周恩来谈青年教育_周恩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