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论文_李希伦

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论文_李希伦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磁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邯郸 056500

摘要:电网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保证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优良才能够不断克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由于不当操作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安全隐患。当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利因素时,团队内部应该对故障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体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施工安全

1配电网电力工程的重要性

电力工程能有效保障人们用电安全性,通过配电网和发电厂等各项电力设施实现电力供应。由于配电网具有多种类型,可按照分配电压实施分类,不同配电网所应用的施工技术也不同。需注重优化电力工程技术,促进电力设备的合理使用,以降低电力能源损耗。但是,分析当前的电力工程技术发现,它存在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电网运行可靠性,并阻碍了电力企业的有效发展。

2配电网电力工程中的技术问题

2.1过电压

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电力工程的配套设施不健全,导致运行安全存在很大问题。其中环境因素直接关系到配电网运行效率,如果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没有必要的防护措施,就会导致绝缘设备出现严重损坏,直接威胁到配电网的安全。在电网日常运行过程中,如果电力设施长时间处在过电压情况下,配电网设备就会容易发生故障。弧光接地过电压会引起电压幅度增强四倍,对设备绝缘性产生一定的损坏。

2.2闪络放电

电力工程在长时间过电压情况下就会出现闪络放电情况,这是因为绝缘设备处于外界暴露条件下,使设备表层有大量的灰尘或者杂物。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影响到绝缘设备的性能,导致闪络放电问题出现,继而引起单相接地情况发生,甚至还会引发两相接地短路事故,直接威胁到配电网运行安全。

2.3单相接地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直接关系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严重的会引起线损问题,进而导致变电站电业互感器损坏,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单相接地故障还会引起谐振过电压,严重损坏变压设施的绝缘性。若不能有效解决此故障,很容易出现变压器绝缘击穿,导致事故影响面积扩大。单相接地故障还包含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其直接引起谐振过电压问题,导致电压瞬间增大十倍,直接击穿线路绝缘子,出现短路事故。

3改善配电网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完善和建立相应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合理评价和评估,对有关建设单位及个人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发挥强制约束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配电网工程建设风险点和预控措施检查大纲,将作业类别进行分类,对作业现场采取“三点控制”法,即对施工现场的“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进行强化监督,针对风险点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和质量管控能力;重点防控工程停送电风险,明确必须由建设单位运维人员执行操作,施工人员一律不得進行停送电,确保工程建设停送电安全。

3.2做好配网电力工程规划

科学合理地规划可以为配网电力工程创造良好的运行基础条件,减小技术问题发生的概率,具体而言,规划的内容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架空走廊设计中,需要对城市架空走廊的使用、预留等资料进行详细收集,并实地勘察,做好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掌握城市管线分布、使用以及未来建设、改造等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调整架空走廊设计方案,确定最终设计的走廊宽度、高度不仅满足配网基本要求,且符合城市实际线路规划,控制设计与施工间的偏差。其次,在配网供电设计上,应将整个配网划分成多个供电区域,供电区域间要彼此独立,明确负责的供电范围,减少线路的重叠,为运行管理以及维护提供方便。最后,在完成单项设计后,整合管线时,需要对管线布置、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确保管线间距、管径选择以及其他调压站、管井等位置管线设计的合理,减少管线的偏移,以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提高配网可靠性。

3.3处理好施工过程管控细节

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断电和上电操作。在施工时工作人员如果准备不充足就必须把塔干和线路断电,这就要注意在安全的距离之外,预防出现交叉线路出现带电区,工作时要和有关部门进行部门审批,保存好相关记录。断电工作会对整个电网造成影响,所以要把控好时间,还要保证来电时做好通知工作,否则工作时突然来电会对工作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在需要不断电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好防护工具,绝缘衣物手套,工作服要干燥,配合工作时要保持安全距离。作业时不能直接接触高压电线,也不能触碰低压电线。为了避免工作室外来人员的影响,要在工作区域安置好警示牌。

3.4强化施工人员管理

在配电网施工现场人员管理中,首先应该做好组织管理工作,为安全组织措施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施工前向施工人员普及安全作业规范,使其充分了解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同时,施工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风险识别能力,并在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上报,促进隐患的及时解决。其次,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其综合能力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工作能力。例如,对于多人协作完成的工作,最好分配给多个经常协作完成工作任务的作业人员。此外,在上岗前,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安全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操作导则等电力安全生产规章,并设置一定的考核程序,合格之后才能参与到配电网施工中。

3.5落实完善CBM和TBM

CBM即为状态检修,一般是指将设备零件在长时间段内加以解析,判断出零件的使用区域和使用寿命,分析零件磨损的可能性因素。CBM技术能够将因维修不佳而浪费投入资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为设备维修区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依据。TBM即为定期维修,这一过程通常是对设备零件进行定期的维修工作,能够起到预防的效用。具体地,主要对零件使用寿命结束时的日期进行大概评估,筛选出可能半途损坏的零件,为工程的运行和质量提供安全保障。但是,由于维修的费用偏高,带来了不必要的维修资源损耗。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虽然进步显著,但是受众量不断增多,必然要有新兴、高效、安全的技术满足人们的要求,从而推动自身不断向前发展。为此,相关企业和负责人在加强对其内部员工专业培训的同时,还应做好企业的监督工作,为设备损坏后的维修做好准备。此外,要注意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免超出工程负荷范围。

参考文献

[1]向理俊.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低碳世界,2018(10):134-135.

[2]陈肖,潘幼欢.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1):147-148.

[3]林婷婷.刍议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6(32):214-215.

[4]练青.探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对策[J].科技视界,2016(20):312.

论文作者:李希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配电网的电力工程技术及其施工安全问题论文_李希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