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宜居品质形成路径研究论文_邓恒意

城市宜居品质形成路径研究论文_邓恒意

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化发展进程愈加迅猛,人类在享受到相应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遭到了相应城市病的困扰,于是在深刻理解城市本质,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提出了宜居城市的概念。宜居城市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城市建设目标的一次质的飞跃,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对城市的宜居品质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概念辨析与研究目的

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宜居城市应是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井然有序的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就业的城市,包含安全、便利、舒适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它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而宜居品质则是一个城市众多品质中的一种,重点落在“居”,即城市适宜居住的程度、水平和质量。它是衡量一个城市宜居程度的重要标准,是建设一个高品质城市的重要组成。与之相并行的城市品质如:宜业品质(适宜城市产业发展)、宜游品质(适宜旅游发展)等。

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旨在以柳州市宜居城市规划为例,通过深入分析柳州市宜居品质现状存在的不足,梳理出柳州形成宜居品质的发展思路,总结富有地方特色的宜居品质形成路径。宜居品质形成路径的研究对践行新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城市宜居品质的现状评价

科学系统的现状评价是摸清家底、排查问题的关键所在,面向问题为导向,从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安排,是实现城市宜居品质有效提升的基础所在。

以柳州市为例,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柳州市也日益将宜居城市建设提升到了愈发重要的地位。柳州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将绿色、人文、宜居等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建设,将柳州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生态市”。2015年至2017年,柳州市连续三年入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榜单,这表明柳州市的宜居品质建设已具备一定的水平。但也必须看到,在宜居城市建设的一些方面柳州市还存在着明显短板,与先进城市相比,柳州市仍存在一定差距,打造柳州宜居城市品牌的任务迫在眉睫。

基于“美丽广西,宜居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从基础指标、公众评价、扣分项、加分项4项分项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可得出,柳州市现状宜居指数(分值)为75.08,为较宜居城市。柳州的宜居城市建设在特色城市、绿色城市、创新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改革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成效,但与广西区提出的“2025年,全区40%的城市宜居指数达到80以上”的目标还存在着一段差距,一些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短板明显,便捷出行度亟待提升

评价指标体系显示,柳州市城市路网密度、道路面积、停车位总量、智能充电装置建成率、高峰时段公交平均时速等多个项目指标均未达到目标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滞后所产生的矛盾,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绿色出行的新方式疏解机动车交通压力的作用还不足。老城区、老旧小区由于规划建设较早,道路宽度小,布局不够合理,同时各城区联系通道不足,通勤高峰交通压力巨大,影响城市交通及居民生活。这些原因使得交通问题成为柳州宜居品质提升的明显短板之一。

(2)民生短板尚存,市民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

从经济指标分析和公众调查统计来看,在宜居城市指标项中,居民幸福指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均未达到宜居城市目标值,而通过调查问卷也可以看出,受调查者中,对于物价水平的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的统计结果是所有调查问题中占比最高的一项,可见柳州市民收入水平还有待提升,市民普遍认为物价(尤其是房价)偏高,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偏低。这主要是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与物价增长较快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3)生活便捷度低,公共设施配置不均衡

从指标评分可以看出,在医疗、文化、教育、体育、养老设施等方多项指标均为达标,安全应急体系方面在人防建设、城市排涝,避难避险场所、及城市消防设施等指标均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问卷调查中,公共设施、商业服务、生活宜居、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满意度也相对较低,可见柳州的生活宜居便捷度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一方面是由于市民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公共设施配置不充分、不均衡。

(4)环境压力较大,绿色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柳州在环境治理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指标达不到目标要求,如城市污水处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等,另外海绵城市、绿色建材等绿色指标也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归咎于柳州市从老牌工业城市转型为生态城市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和难度,与此同时,多种类、复合型污染并存的格局与“蓝天保卫战”、“污染治理攻坚战”等更高要求的矛盾,市区内绿化用地日益紧张、园林绿地分布不平衡与市民对城市环境、景观、生态不断提高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功能、建设绿色城市的道路任重道远。

三、城市宜居品质的形成路径

形成路径是城市宜居品质提升的具体步骤和工作进程安排,是实现各阶段目标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以柳州市为例,本次研究柳州市宜居品质提升可以按以下五点,形成方法进程路径。

(1)规划先行,构建宜居品质提升规划体系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要科学引导柳州宜居品质的形成和全面提升,促进柳州市宜居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把大势、明思路、定措施,把规划放在“先行”地位,下力气做研究、定规划。只有将宜居品质提升的路线研究清楚,将宜居城市的规划制定完善才能保证宜居城市建设的每一项决策、每一个部署、每一次行动能够顺利的执行,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一系列规划、计划的编制,逐步构建完善的柳州市宜居城市规划体系,才能够实现规划现行,引导宜居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保证具体项目的落地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补齐短板,夯实柳州宜居品质基础

柳州市的城市宜居品质体现在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根据前文的宜居品质现状评价我们可以看出,柳州市的宜居品质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短板。这些短板是长期制约柳州宜居品质快速提升,困扰市民宜居生活的关键所在。宜居品质的全面提升、宜居城市的成功建设必须要守住底线,尽快将柳州宜居品质中的缺项弱项补齐补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柳州市的宜居品质,解决长期阻碍市民享受美好宜居生活的根本问题,为柳州市宜居城市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通过综合评估我们看以看到,柳州市宜居品质的短板重要体现在交通、环境、民生等方面。要补齐这些短板弱项,必须下大力气、出组合拳,找准关键,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针对交通短板,要从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两个方面入手。对外交通,应积极推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加快城际铁路、市域内高速公路的建设,同时改造提升国道、省道公路等级,完善综合交通新体系,加快实施“外环+多射”的城乡联接大通道建设,畅通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对内交通方面,一是要加快开放街区建设,通过高速畅通的交通性道路骨架与“窄马路、密路网”的支路相结合的模式,打通道路交通“三督六脉”的同时疏通局部交通“血液”微循环,形成“通体舒畅”的健康道路交通系统。二是要加快城市公共交通配套工程、慢行交通、立体交通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快打造便捷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构建多样性立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三是加快制定合理科学的交通管理措施,建设智能化的交通监控管理系统,探索分车型限行、尾号限行和封闭环路管制模式对于缓解早晚高峰期城市环路、主路的交通流量的作用,研究封闭式高架路建设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四是大力引导绿色健康出行方式,缓解交通拥堵压力,研究慢行系统、自行车专用道、公交系统与在建轨道交通系统的有机结合,探索空中自行车道的建设可能性和必要性;五是不断优化提升市民交通出行的便捷度,通过增加公共提车设施、研究试点共享停车、对停车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等多种途径,解决停车难问题。

针对环境短板,要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加快推进老牌企业“退城进郊”建设,切实缓解城区的生态环境压力。同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推广、加快绿道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等多种手段,不管改善提高城市的绿色生态品质。

针对民生短板,要加快推进医疗、文化、教育、体育、养老、防灾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数量,努力实现公共设施的均衡公平配置,以有机更新的方式对旧区原有功能进行内涵扩充和多功能改造,将减小大拆大建成片开发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矛盾,保障民生的持续改善。

(3)特色突围,打造生态宜居魅力品牌

城市特色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在,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依托优势资源,挖掘自身特色,是二、三线城市异军突起,树立鲜明的宜居城市品牌的“捷径”。

柳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格局、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这些正是柳州市形成自身特色的基础,是柳州在宜居城市建设中独树一帜地树立自身宜居特色品牌的突破口。通过柳州宜居品质现状评价我们可以看到,柳州在宜居品质建设中也存在很多自身的优势,在特色城市、绿色城市、创新城市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分数,走在了区内其他城市的前列。紧紧把握这些自身特色优势,依托柳州市优越的山水自然禀赋和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名城文脉,进一步加强名胜古迹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推进文化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提高柳州文化品质;完善提升城市人居和生态环境,实施“显山露水”工程,对市内道路、石山、公园、小游园及柳江沿岸、铁路沿线等绿化彩化美化亮化建设,严格控制山体及柳江周边建设,控制观山、观水廊道、视线,凸显柳州“山、水、城、园”相符交融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完善建设柳州山水园林城市品位,打造“一季为主、四季兼顾,一花为主、多花互动”四季植物景观,即全年以春季洋紫荆盛放全城的景观为主,秋季为辅,兼顾四季的城市季相景观,每个季节形成一种开花植物为主,多种开花植物为辅的城市景观,弘扬“花园城市、紫荆花城”城市特色名片;加快城市绿色、低碳、智慧和创新发展,打造示范城市、标杆城市。通过特色突围,形成柳州市宜居城市建设的鲜明特色和亮点,大大提升柳州作为宜居城市的全国乃至国际知名度,形成独具魅力的柳州市宜居城市品牌。

(4)全面提升,建设国际知名宜居城市

在补齐短板和特色突围,按中国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将争取柳州宜居指数提升到90分以上,并进一步对标国内乃至国际顶尖的宜居城市,以建设成为知名的国内乃至国际宜居城市标杆为目标,对接国际先进理念,进一步全面提升宜居品质,推动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及公共安全度等各项宜居品质,实现柳州市宜居品质的跨越式提升,建设更美好的国际知名宜居城市。

(5)长效维护,保障宜居品质的长期延续

保障宜居品质长期保持,离不开行之有效的长效维护机制。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协调推动,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优化投融资方式,深化公众参与实现共同缔造等多方面的实施保障措施机制,是实现宜居城市建设成果的长效性、延续性的重要保障。

四、结语

通过以柳州市宜居城市规划作为案例,深入研究柳州宜居品质形成和提升路径,为城市宜居品质的全面提升,为宜居城市品牌的打造,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要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必须先对城市的各项宜居指标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在全面摸清城市宜居品质特征、短板和不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制定规划为先行,构建宜居品质提升规划体系,以补齐短板为重点,夯实城市宜居品质的基础,以特色营造为突破点,打造特色鲜明的宜居城市品牌,然后以国际化宜居城市为目标,全面提升宜居品质的内涵和外延,并建立长效维护的机制,保障宜居品质的长期延续。通过科学的路径,最终实现城市宜居品质的快速、全面、长效提升,从而建设高品质的宜居城市,使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也促使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得到提升,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甄峰.郑俊.罗绍荣 城市宜居性评价及规划建设途径——以广东清远为例 [J]. 城市问题(2009年)

[2] 宋金萍.王承华 大城市老城区宜居品质提升的控规路径 [J]. 规划师(2017年)

[3] 魏德辉.谌丽.杨翌朝 美国波特兰的宜居城市建设经验及启示 [J]. 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

[4] 张文忠 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 [J]. 地理研究(2016年)

论文作者:邓恒意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  ;  ;  ;  ;  ;  ;  ;  

城市宜居品质形成路径研究论文_邓恒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