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策略论文_罗建华

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策略论文_罗建华

(渠县鲜渡镇第一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习作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作文的综合素质有法但无定法,只有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强、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事实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的积极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及时发现抓住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放大。“闪光点”,,同时指出应该修改的地方,及如何改。通过面批,增强学生信心,兴发兴趣。

2、把学生的优秀作文装订成册,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被工整的装订在了一起,配上美丽的插图,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如果在班会课上组织大家互相传阅、交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定会空前高涨。

3、有计划的设计游戏,编导小品,组织外出参观等活动。学生亲自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会津津乐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会兴趣盎然,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有些学生写的是“三两句的流水账”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难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特点。记得在《一次的小实验》的习作指导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平时最感兴趣的小实验,按一定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并写出实验时人物的心情,但这次习作大部分学生写的不够理想,这显然与平时生活观察不仔细,实验做的少有关系,于是我联系科学老师带着大家做了几个实验,这次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性很强,通过学生的认真仔细观察后,再次习作时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采取指向观察训练、自由观察训练和联系实例观察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训练。

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里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能使听、说、读、写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进行《我最喜爱的小动物》作文指导时,我提前就让学生去观察,回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中发言的同学络绎不绝,讲的同学很认真,讲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哈哈地笑起来,听的同学很专注,能与讲的同学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在让学生充分的进行口头表达能力之后,我便趁热打铁,让学生将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最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开始,抓住课内插图和看图说话,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还要注意合理的想象,这样既丰富了语言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阅读是学生模仿的范本,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课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法阅读,从中汲取一二,这一环节并不难实施;课外阅读稍显难一点,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会促进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教师与家长应步调一致,达成共识。“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因为识字不多,阅读的能力有限。一个有益的做法很值得大家借鉴。那就是我们学校每个学期开展的亲子读书会。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课外学生感兴趣的书,在学生遇到拼读、理解障碍时,家长适时点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感受阅读的快乐。

从《绿野仙踪》到《波莉安娜》再到《火鞋与风鞋》。随着拼读能力的提高,识字量的增加,有些学生基本能独立阅读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指定一些学生喜欢适合的读物。《安徒生童话》、《365夜故事》等。同时教师要注意评价,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为写作提供语言素材。而课内阅读也不仅局限于语文课本本身,重点在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素材。比如说角色体验。主要的方式角色日记、角色短剧、片段练习。角色日记就是在学习了一篇课文之后,再以第一人称,把自己作为某一个角色直抒胸臆。例如,学了《小雨点》后,我就布置一篇角色日记。“我是一滴小雨点、、、、、、”而角色短剧根据课文的完整情节或一个片断,让学生以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从而进行角色体验。这种形式最受学生欢迎。学生们总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角色创作和体验。

五、教会学生学会修改

当学生能够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之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但小学低年级儿童修改作文主要是照抄或重写,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且修改大多是比较轻率的,或听老师讲的,并不是自己很好的考虑的。可见,小学低年级儿童自我修改作文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老师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这种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修改作文的方法,决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把会说的话写出来就行,这样会影响作文质量的提高。

论文作者:罗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7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3

标签:;  ;  ;  ;  ;  ;  ;  ;  

小学习作教学的几点策略论文_罗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