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论文_殷慧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移植科 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出我院收治的2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评估其营养状况,并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百普素),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都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患者治疗前的营养良好率为50.0%,治疗后为78.6%,治疗后的营养良好率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呕吐与反流2例,误吸1例,腹胀1例,腹泻1例,肺部感染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营养状况;百普素

肾移植手术作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疗法,其效果虽得到认可,但该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诸多研究报道指出,肾移植术后患者常处于严重的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高分解代谢状态,若未及时进行治疗,会进一步导致现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进而加速病情进展【1】。近年来,特殊营养制剂在术后营养不良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重视。相关研究表明,应用百普素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可起到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以及抗炎等作用,在改善营养状况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疗效【2】。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选出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2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数据展开研究,并分析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的运用效果,现将对比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出我院收治的2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5~57岁,平均(38.2±3.6)岁。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有效,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百普素),即于术后第3d开始冲服百普素(生产厂家:Milupa GmbH(德国),批准文号:H20100287),25g/次,6次/d;术后2周调整剂量为50g/次,3次/d。治疗一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评价项目

(1)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2)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参照营养情况评价SGA体系进行评估,分为营养良好、中度营养不良、重度营养不良【3】。(3)统计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呕吐与反流、误吸、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

1.4数据处理

运用SPSS l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 ±s)表示,进行t校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x?校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生化指标对比

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都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明显(P<0.05)。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对照表( ±s)

 

3讨论

肾移植患者术前的体质通常较差,加上手术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患者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尤其是术后大量免疫抑制剂与激素的使用,会影响其体中的T细胞与B细胞,进而降低免疫功能,容易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肺部感染一旦发生,则机体所需的营养素将会大大增加,细菌调理水平因此下降,淋巴细胞总数变少,进而出现营养不良,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康复【4】。临床实践表明,对于中重度贫血、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微量元素代谢紊乱的肾移植术后患者而言,其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明显提高【5】。肾移植术后早期是并发症的多发期,因阶段若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则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并治疗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营养不良症状。

百普素属于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主要成份包括麦芽糊精、水解乳清蛋白、植物油、中链甘油三酯、乳化剂、矿物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常被应用于胃肠道功能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中,对于不能或不愿足量进食正常饮食的患者而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机体所需的营养。百普素可口服给药,方便、简单,因此更容易被患者接受。正常情况下,每日给予150g即可满足机体对营养成本的需求,且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与正常食物相同。另外,百普素中含有的蛋白中铁、B族维生素等多种造血原料,能够直接营养肠粘膜,促进肠屏障的快速修复,以此达到缓解患者的贫血症状,继而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治疗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都优于治疗前,营养良好率(78.6%)高于治疗前(50.0%),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由此提示,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因此也认为,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应用特殊营养制剂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可明显改善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化指标与营养状况,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等优势。

综上所述,肾移植术后患者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加用特殊营养制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罗锐,周鑫,王伟,等. 肾移植患者在不同时期饮食健康管理[J]. 医院与医学,2017,3(1):32-36.

[2]徐小松,刘宏,吴雄飞,等. 肾移植患者术后营养支持[C]// 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 2013.

[3]陈博,熊茂明,孟翔凌. 营养状况评估方法及营养支持指征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2016,37(10):1305-1308.

[4]杨其顺,张琳,张志强,等. 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治疗中免疫抑制剂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262-266.

[5]王芳,陈铁定,裘晓蕙,等. 对比分析肾移植术患者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J]. 健康研究,2017,37(1):8-10.

[6]陈艳鸿,黎婉明,陈丽珠. 序贯肠内营养治疗对老年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6):341-344.

论文作者:殷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肾移植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论文_殷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