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意到实现论文_刘晶

——南宁东站站房设计控制

刘 晶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14)

【摘 要】本文结合项目全过程的设计实践,阐述了南宁东站在设计中追求高完成度、高品质的同时,如何在协同设计、技术创新、商业运营和现场控制及管理等多方面得到有效控制所做的实践和思考,以期不断地积累经验,更好地把握铁路客站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南宁东站;设计控制;协同设计;商业运营;现场控制

【中图分类号】TU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0-0234-02

2014年12月26日,伴随着南广高速铁路(南宁——广州)的正式开通,我院设计的南宁东火车站正式开通运营。回顾2009年,我院参与南宁东站全国设计方案竞标,在诸多强手的同台竞技中,历经数轮优化、比选,于2010年2月一举夺魁,获得南宁东站这一特大型综合性铁路交通枢纽工程的设计权,我们随即在前期创作团队的基础上组建了设计实施团队。本文结合项目全过程的设计实践,阐述了南宁东站在设计中追求高完成度、高品质的同时,如何在协同设计、技术创新、商业运营和现场控制及管理等多方面得到有效控制所做的实践和思考,以期不断地积累经验,更好地把握铁路客站的设计过程。

1.项目定位——综合交通枢纽

作为南广高铁、广西沿海城际铁路与柳南城际铁路的交汇点,南宁东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和规模最大的铁路客运枢纽站,同时也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特等站。南宁东站站场规模24站台面30条线,设基本站台2座,中间站台11座;总建筑面积26.75万平方米,其中站房约12万平方米,纯商业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7亿元,预测近远期旅客发送量分别为3300万人次和4800万人次,高峰小时发送量达18855人。南宁东站以铁路客运为中心,汇集城市地铁、轻型轨道交通、市域短途公路交通、市区公交、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设施及交通方式于一体,形成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站。随着贵广、南广高铁的投产运营,广西区内将形成以南宁东站为中心的高铁骨干网络,基本形成“北通、南达、东进、西联”的现代化路网格局,广西高铁将与全国高铁网络深度融合,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后发展地区实现紧密连接,对广西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打造西南中南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创意——南国大门、崛起绿城

南宁东站建筑造型恢弘大气(图1),建筑形象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国铁路总公司、南宁铁路局及及众多专家的高度肯定和好评。站房主体高48.25米,长约415米,宽186米,高架候车厅宽150米。设计充分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地域特点,以“南国大门、崛起绿城”为设计创意,屋顶层层抬起,中央高耸,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南宁乃至整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乘势崛起”的意向;入口两侧巨柱饱满敦实,支撑中央屋顶,赋予南宁东站“中国南大门”的恢弘气势;水平檐口饱满圆润,两翼柱廊轻巧通透,十二根立柱象征着广西壮、汉、苗、瑶、侗、仫佬族等十二个世居民族,立柱顶部枝桠伸展、相互搭接,连成整体,屋顶菱形纹理网状交织,形如大树冠,枝繁叶茂的整体姿态既展现出团结互助、众木成林的多民族和谐,又充分体现了南宁“绿城”的生态特色。建筑的基座采用廊桥造型,与上部柱廊造型呼应的同时还体现了当地建筑的骑楼特色,实现了人流进出、联系、换乘的风雨无阻,体现了人性化关怀。

3.设计理念——“五性”原则

在全面贯策落实铁道部关于铁路客站设计“五性”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力图将南宁东站打造为具有以下特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

(1)高效——适应铁路公交化、机场化的高效运转,体现铁路客运专线的特点,与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紧密结合、无缝衔接,实现旅客零换乘;

(2)合理——根据基地现状及设计要求,将旅客进出站设置为“上进下出”的模式,流线简捷明了;

(3)可读——内部空间简洁、清晰可读,与现代化的快速交通模式协调一致;

(4)人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齐全的功能设置满足旅客的各种需求,并带给旅客一种全新的旅行体验;

(5)绿色——充分考虑客站全寿命成本,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理念。

4.协同设计——理性、高效

站房建设是一个多专业、多角度、多系统紧密衔接不可分割的整体,南宁东站工程设计和建设涵盖专业众多,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建筑电气、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节能环保、装饰工程、幕墙工程、屋面工程、标识系统设计、泛光照明设计、配套市政设计、商业开发设计以及涉及到项目投资控制和管理的概预算编制及汇总工作;除此之外还包括为完成这一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图2)设计和建设工作所需要开展的消防性能化设计、风洞实验、安全检测、施工组织模拟、地震防灾、防雷、高大空间CFD模拟等专项咨询及评估工作。在南宁东站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院作为设计总承包方,组织、协调与国内众多优秀的科研、设计团队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先后与建研防火设计性能化评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泰孚建筑安全咨询有限公司、湖北羿天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湖北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同济桥梁技术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广西工程防震研究院、南宁市防雷减灾管理中心多家科研、高校、勘察、检测、设计、建设单位开展专项课题研究、检验检测和论证工作,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用于南宁东站工程设计。

图2 高架车道

5.技术创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从开始参与方案竞标,到项目最终建成交付,南宁东站设计和建设过程历时六年,对这样一个标志性和功能性兼备、工程体量宏大、界面复杂,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作为项目总体设计单位,我院与各参建单位紧密结合,勇于探索和实践,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设计均实现了诸多突破和创新。根据南宁东站概念方案的创意,高大的候车空间(图3)、大面积的采光天窗,在给旅客带来良好的室内感受的同时,也会留给人们能耗过高的感觉,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降低能耗,保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意识就一直贯穿设计始终。以项目的节能环保设计为例,站房建设除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节能技术外,还采用了隔热、遮阳、照明智能控制、建筑设备智能控制等多项节能技术,预留了设置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条件,待条件成熟就能用上太阳能发电系统,南宁东站本身将成为一座巨大的发电站。除此之外,大跨度钢结构、空调通风系统、阳光板及电动遮阳帘、虹吸与自然排水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一大批新技术都在南宁东站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6.商业运营——注入新的血液,提高土地价值

南宁东站同时还是我们国家新时期第一个按照客运、商业一体化思路设计和建设的特大型铁路客运站。为响应中国铁路总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确保运输安全稳定,全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精神,我院设计团队与南宁东站建设指挥部合作,在总结、吸收城市既有商业综合体和大型会展中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对南宁东站商业模式在现有框架下作出了大胆思考和重新定义,在保证站房功能合理和流线科学的前提下,通过对高大空间、结构框架、功能布局进行重新思考定位,挖掘潜力、提高效率,以较小的近期改造投入带来较大的预期规模效益。设计团队针对南宁东铁路枢纽客站项目的市场需求、设计特点、安检模式,将客站商业运营的理念落实到平面功能、流线组织、管线设置、乃至铺位划分等具体操作层面,依据高铁客流发展规律作动态评价,最终设计的商业方案既有面向近期现实的应对策略,也有应对远期变化的调适余地。南宁东站商业设计成果是国内火车站房站内商业的一次大胆创新改革,设计思路和方案得到了铁总公司领导的赞誉和支持。随着南宁东站建成投入使用,在确保“三个出行”、满足旅客运输要求的同时,一批衣、食、行相关的优质品牌相继进驻,使得南宁东站成为以旅客乘降为主,融合金融、商业、文化、饮食、休闲功能为一体的中高端时尚商业中心,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与腾飞,市民和乘客将充分感受“到火车站逛百货”的新体验。

7.现场控制及管理——主设计师负责制

大型铁路客站建设项目呈现出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参建单位众多、工程界面交织、项目建成品质要求不断提高的特点。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南宁铁路局,站房设计单位为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铁路相关总体单位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设计项目管理上,我们借鉴国际上“主设计师负责制”的成功经验,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边界识别与管理、强矩阵组织管理结构和闭环控制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图4)。

在项目建设阶段,为了确保施工顺利有序进行,我院成立了现场设计代表与后方设计团队紧密协作的配合机制,安排有着多年丰富设计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师担任现场施工配合组负责人,率领建筑、设备、装饰、勘察等多专业驻现场代表,通力配合,有力保证了整个设计团队对现场施工情况及时知情,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院设计团队、现场服务团队的工作得到了业主方的高度认可。

8.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特大型公共交通建筑工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设计和建造,在改变自然生态面貌、改善人们交通出行效率、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对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者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南宁东站已经开通使用,回顾南宁东站的规划、设计过程,在前期的规划设计研究的成果之上完成了建筑概念设计,在建筑设计方案确定之后设计团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来实现概念设计的意图,同时在质量安全和节能环保上也为南宁东站增添了技术保障与创新成果,最后在现场实施的关键环节上也毫不放松,坚持设计意图,最终一座完美的车站建筑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作为设计人员感到务必的自豪,我们也将以此为契机,在未来的道路上,行健致远、不断前行!

论文作者:刘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  ;  ;  ;  ;  ;  ;  ;  

从创意到实现论文_刘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