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最佳交易

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最佳交易

一、在英国读硕士最合算(论文文献综述)

白琳[1](2022)在《两个人的冬天》文中认为1决定和她出来旅行,是下了巨大的决心的。最初我只打算去布拉格待三天,然后到罗马开会,加上往返的时间,十天还算比较松快。打电话回家的时候,她说那边正在下雪,暖气不大好。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旧楼,虽然管道换过一次,但是整个供暖没有好到哪里去。装修也还是我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时重新简装的。那个男朋友家里条件比较好,

王彩虹[2](2019)在《罗宾·布莱克本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具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理论。它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演进规律的论证,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文明美好的未来指明方向。在对具体社会形态的论述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采取客观、辩证的历史分析与哲学批判态度。对奴隶制的研究亦是如此,他们不仅给出了关于奴隶制的一般分析,而且对美洲的现代奴隶制也有所关涉。他们认为,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奴隶制是一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特定历史条件的独特表现形式,它不只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社会形态,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一种理性分析给之后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带来很大的启发,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罗宾·布莱克本(Robin Blackburn)试图在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奴隶制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借鉴其他思想资源开展关于以美洲奴隶制为代表的新奴隶制的深入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他将发生在15到19世纪,产生于美洲大陆的殖民地奴隶制称为“新世界奴隶制”,简称“新奴隶制”。他的新奴隶制思想从分析资本主义动态发展历史的维度出发,展开了对美洲奴隶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体等的历史化的哲学分析,从而形成一种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进而将对该问题的研究推向一个更为空间化的、历史化的、动态化的较为整体的视角。在布莱克本看来,美洲奴隶制度并不是一个旧世界的古老遗迹,而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现代劳动力体系,它能够满足新兴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资本主义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其空间拓展,产生了具有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种植园奴隶制。其实,“新世界”主要是指当时资本主义发现的未被开垦、未被教化、未被资本主义统治了的美洲大陆,新奴隶制推动了殖民地向资本主义的最终走向。与古代传统的建立在“自由经济”基础上的旧奴隶制生产方式相比,新世界奴隶制度在性质上是全新的,它以“自由的”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更多地体现出商业化特征,是一种“商品经济”的形态。奴隶种植的烟草、糖和棉花促成了一个广阔的新的消费世界的诞生,新奴隶制使大西洋贸易成为16世纪到19世纪全球交易的领头羊。他强调,新奴隶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逻辑的第一个最不伪装的表达。随着奴隶种植园的兴起,美国的奴隶制变成了“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产物和附属物”,奴隶制的利益是原始积累的核心,扩张的原始积累为工业资本主义铺平了道路。虽然奴隶种植园不是资本主义企业,但它们也不像东欧的封建庄园那样远离资本主义模式,正因为如此,研究美洲种植园奴隶制的合理路径应当从研究资本主义及其发展历史来进行切入。通过对大西洋奴隶贸易的兴起、美洲大陆的奴隶制度、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新世界奴隶制下的英国工业主义的研究,布莱克本得出结论:奴隶贸易和与种植园有关的经济发展为欧洲资本主义熔炉提供了其所需要的氧气,原始积累是“延伸的”,而不是“一个插曲”,它是资本主义过程中的一个持续进行的方面。由此出发,布莱克本提出了他关于新奴隶制和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一个连贯的、有效的、唯物主义的分析,从而提供了一个关于新奴隶制的发展历史及其在资本主义进程中重要意义的合理解释。与此同时,正是在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启示下,布莱克本通过具体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形成了自己对于未来社会形态的价值预设和总体设想。他在对殖民地奴隶制基础上的近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探究后,看到了理想社会形态的曙光,进而预设了他所认可的未来社会模式,即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审视布莱克本关于美洲殖民地的奴隶制思想,对于我们深化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养分。全文立足于唯物史观展开对布莱克本新奴隶制思想的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出其颇具唯物史观属性的新奴隶制思想所呈现的逻辑关系。第一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和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共有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布莱克本新奴隶制思想的理论缘起。第二章主要阐释新奴隶制思想的主旨,重点说明了15世纪产生于美洲大陆的新奴隶制是国际资本主义时代殖民主义的特定产物。从其本质来看,它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交换为媒介,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新奴隶制,是一种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理性生产方式;从其表现形式而言,新奴隶制是一种具体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方式,种植园奴隶劳动构成一种明显的资本主义劳动体系,这些均是资本主义逻辑的直接表达,也是布莱克本新奴隶制思想的核心。第三章重点考察布莱克本新奴隶制思想中关于美洲奴隶制运行的动力源问题。布莱克本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去解释新奴隶制的驱动力,主要从资本的原始积累和扩张积累两个层面展开论述。在他看来,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一种方式,新奴隶制的利益是原始积累的核心。同时,扩张的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种植园以奴隶贸易为主的经济效益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铺平了道路。第四章集中论述新奴隶制的固有矛盾。布莱克本通过认真分析种植园黑人奴隶被奴役、被异化的状态后认为,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正是如同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一样,是一种被压迫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因此,黑人奴隶必然会奋起反抗,并成为自我解放(美洲废奴运动)的中坚力量。在他看来,这样一种自我解放方式是基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新的认识以及经济活动的新的建构。正是通过对特定社会结构下的社会主体的存在状态和新奴隶制的未来命运的分析,才更加揭示了新奴隶制走向终结的必然结果。同时,旧结构的解体意味着必须走向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正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美洲奴隶制具体研究的启发下,布莱克本才形成了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价值预设和制度安排。因此,第五章详细探讨新奴隶制的目标指向,即关于人类理想社会的预设和未来社会主义的构建性思考。在他看来,经济民主的社会是坚持公平、民主、正义、自由的社会,因而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新型的社会组织方式,它将更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结语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布莱克本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新奴隶制思想作出总结和审视,揭示出其新奴隶制理论体系的合理内核和价值意义。总体来看,全文是以新奴隶制为基础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规律的揭示以及对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下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性的进一步认识。将现实和具体问题回归到历史来进行考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重要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剖析,就是对现代人类存在状态之基本框架的分析,是对现代文明发展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作为一个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布莱克本的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和一致性。与传统对奴隶制的研究不同,布莱克本把新奴隶制看作是资本主义时代下的一种新的形态呈现和制度模式,将它作为资本主义研究的事实基础和逻辑起点,重点讨论的以美洲奴隶制为代表的新奴隶制这样一种新型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揭示出资本主义在快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积累和发展手段,以及由此引发的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和危机,进而阐明它如何为未来社会主义铺平道路。综合来看,布莱克本基于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研究的有益补充,因此,研究其思想不仅有益于深化和拓展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而且能够为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未来方向提供一些新的可能思路和视野。

赵军[3](2014)在《近代山西机器纺织业发展的考察 ——以西北实业公司纺织工业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山西近代纺织工业萌发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19年,山西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标志着山西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1932年阎锡山重掌晋绥两省军政大权,在其“造产救国”“建设西北”的主张下,亲自制定实施了《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组建了西北实业公司。西北毛织厂是该公司应山西资源优势和社会需求开办的近代制造业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西北毛织厂及山西其他纺织工业企业被日军侵占,过度生产,损毁严重。1945年抗战胜利后,阎锡山返回太原重掌西北实业建设公司,将日军占据及新建的纺织企业太原毛织厂(战前“西北毛织厂”)、太原纺织厂(战前私营“晋生织染厂”)、太原织造厂(日军建“太原缝纫厂”)、太原棉织厂(战前民营“华昌线物厂”)、榆次纺织厂(战前私营“晋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榆次棉织厂(战前私营企业)、太原印染厂(日军建)、祁县织染厂(战前私营企业)收归于该公司所有或经营管理,形成了以西北实业建设公司为中心的,对山西近代纺织事业的统一管理和规划。既往研究,关于山西近代纺织工业的萌芽、建设以及对山西近代社会影响的相关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与其有关的历史文献、前人研究成果大多散落在相关的革命史、近现代通史、经济史、人物史等研究中,完整的资料挖掘和整理工作尚未有人触及。当前,各地已认识到工业遗产、地方史迹和历史人文底蕴的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性,开始从宏观战略的层面将城市的工业文化历史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现实目标相联系,发掘其中的历史价值、技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对于山西近代纺织工业的技术文化史研究也自不待言。本研究正是站在前人宏观的、零散的研究基础上,借助近代西北实业公司集团产业链式的运营架构,系统性的梳理公司架构、社会史境中的山西纺织工业发展。本研究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语共九部分组成。绪论介绍选题的意义,前人研究综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不足之处,是全文的一个总纲;第一章概述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纺织技术的西化背景和山西近代纺织工业的萌芽,即近代纺织工业生产是如何在山西兴起的;第二章廓清随西北实业公司筹建发展起来的近代机器纺织工业范畴,即纺织事业在西北实业公司的总体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如何;第三章以西北毛织厂为个案考察山西近代毛纺织事业的形成、发展,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对该厂的损毁,探讨西北毛织厂在每个历史时期的技术成就和技术管理的特点;第四章梳理公司在战后着力改进与发明,即和花方法、花线纺制、废棉研究、烧纱工艺、电光线发明、染料研制、机器设备改进,发掘近代“产业合理化运动”思潮在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纺织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第五章回答了西北实业公司在抗战胜利后得以迅速组织技术力量恢复生产的根本原因,即对抗战时期西北实业公司在陕西宜川开展纺织事业的考察;第六章梳理了随山西纺织工业成长带动的近代山西纺织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第七章就山西近代纺织工业技术力量的成长与社会状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予以专门提炼和总结;最后结语对以西北实业公司为中心建立起的近代山西机器纺织业的历程、特点、规律、影响和当今的启示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山西的轻纺织工业建设不是孤立存在的技术、经济体系,在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山西近代农业、商业、重工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阎锡山当局为发展工业企业所倡导的兴办职业教育、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金融业、提倡科学管理以及重视农业与交通运输业发展,对工业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用,其技术实践活动和技术管理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第一,与以往对近代纺织企业研究的近现代史、经济史研究视角有所不同,本研究采用了技术社会史的研究思路,将技术个体与社会整体相结合,即在西北实业公司的整体扩张进程中研究山西纺织企业的发展,而纺织技术的改进方向既受制于市场需求、国计民生,也要符合西北实业公司整体扩张的产业战略规划。所以,从本文纺织技术社会史的研究视角来看,研究山西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是在纺织技术升级,填补了以往从近代史、经济史研究近代社会变迁、机构企业管理的空白。第二,与以往对西北实业公司、山西近代史的研究对象相比,本研究首次通过大量的一手报刊、档案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了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的纺织企业的技术引进与创新,企业兴衰发展的历史。第三,与以往单一的选题对象研究相比,本研究有大的扩展空间。研究首先理清了山西近代纺织业的历史脉络,并对这些纺织企业遗留下的“工业遗产”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并提出开发保护建议。近代山西纺织企业借助西北实业公司的集团物资统一调拨的优势,灵活应对社会环境动荡造成的各种不利条件,这种基于与今天颇为相似的集团企业和产业链的运营管理模式,使得“以史鉴今”经验总结的再利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当代的企业集团化运作、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贴近,也充分地肯定了本研究着眼于西北实业公司大集团企业背景下研究的方法创新。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还有待进一步搜集实物和口述资料,深入挖掘近代山西机器纺织技术的应用、改进和发明的历史。

池莉[4](2013)在《亦池英国求学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莘莘学子刚刚挺过了高考的煎熬,成败胜负尚未有定论,同样受煎熬的还有学生的父母。十余年高考路下来,考生和家长都不容易。然而,着名作家池莉却在新书《立》里自豪地说自己这个母亲当得容易:女儿亦池参加英国高考,一路读到硕士,她都没怎么操心。英国的教育体制是怎样的?亦池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也许有值得广大家长和学生借鉴的地方。

蒋玉梅[5](2011)在《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中国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大学英语教师是一个女性占多数、以教学为主要工作内容的教师群体,背负着性别、学科和职业的三个身份标签。她们的职业生涯在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近十年来陷入了发展困境。本研究把大学英语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职业生涯角度展开探讨,发掘影响她们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讨论她们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从而能够使大学英语女教师们对自己的处境“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及早开展职业规划和个人应对;同时,也希望相关的管理者能够通过这项研究结果,更清楚地了解大学英语女教师生涯发展的特点,更客观、公正地制定针对大学英语女教师的政策。本研究把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教师职业生涯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把社会性别作为分析视角,两条脉络同时展开,贯穿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各个方面;两条脉络又交织在一起,使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特征和女性的性别特征在研究中得到了有机的统一。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融合了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和人类学的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为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现状提供了科学、翔实的数据,也为后续的质性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人类学方法对七位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的前期和中期进行了探究,对她们的生涯历程进行了阐释性的归纳,总结了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背后的生涯发展规律。全文分为6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部分。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对“大学英语”、“生涯”、“职业生涯发展”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理论,包括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然后对国内外大学女教师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此外,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有三个:(1)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如何?(2)影响她们职业生涯发展的个人和组织环境因素有哪些些?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3)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怎样的特点?研究方法包括3个部分:(1)以人类学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来收集数据;(2)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作为理论框架;(3)以社会性别视角来解释研究结果。第二章对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了阐述。历史背景包括3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中国女性价值观的演变,这种价值观经历了从传统女性观到马克思主义女性观、再到现代“迷茫”的女性观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得中国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百般挣扎,她们为取得多元性别价值观之间的平衡,付出了比男性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代价。第二个方面是大学女教师队伍的演变。建国后的大学女教师队伍取得了显着的发展,但是数量增长的背后仍然隐藏着女教师队伍素质的发展不利,这种发展不利表现在职称、职务、科研、学科分布等多个方面。第三个方面是大学英语课程及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大学英语课程在高等教育学科群中一直没有明确的地位;建国以来三次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削弱了大学英语政策的延续性,也给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带来了深远而又复杂的影响。第三章基于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发展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发展不如人意,她们的家庭和事业观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巨大影响,她们试图兼顾双重角色,其职业生涯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从职业选择到职业发展则受到个人和组织经济利益的巨大驱动。第四章在7位大学英语女教师的个案分析基础之上,讨论了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对于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女性的角色期待窄化了女教师的职业选择,使她们倾向与选择具有稳定性和时间兼容性的职业。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等)影响了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选择。另外,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为女性进入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创造了契机。第五章从个人环境影响因素、组织环境影响因素、专业成长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这4个方面对7位女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个人环境因素导致了女教师职业发展的个性特征。女教师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家庭冲突,冲突类型主要是基于时间和压力上的冲突,来自家人尤其是丈夫的支持(包括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对缓解冲突最为有效。另外,女教师对教学的偏好使她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对于科研的反感又使她们难以提高发展。再者,在不同生命阶段,女教师采取“策略性妥协”来谋求多重角色之间的动态平衡。组织环境因素导致了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共性特征。社会文化环境塑造了女性的职业生涯观,学科组织环境导致了女性在学术生涯中的不利地位,而高校组织环境造成了女教师在职称和职务阶梯上的“玻璃天花板”。第六章归纳了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提出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生命”与“生涯”这两个过程交互影响,时间和空间也在交互影响,而现代与传统在女教师的生涯观念中形成矛盾的统一。女教师要想改善目前的处境,一方面需要优化职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实现大学英语女教师身份的科学构建。

崔潮[6](2011)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文中认为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流。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包括市场化与工业化,市场化是动力机制,工业化是外在表现;政治现代化表现为宪政化,通过民主与法治的成长建立有限与有效政府,保护个人的创造与基本人权。财政是政治与经济的枢纽,通过政治过程解决经济问题。财政制度变迁既反映了现代化的成果,又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史。在列强割地赔款的勒索与潮涌般的工业品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解体衍生出极度的贫困与社会不公,帝国体制瓦解散落出残渣余孽般的军阀政治。外患内乱下的中国迫切地向外寻找富强之道,从军事救国到实业救国,从维新立宪到一次次革命,直到新中国建立才走上了快速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但在经济现代化道路上一度重视工业化摒弃市场化,在政治现代化道路上曾经重视民主化摒弃法治化,结果无以为继。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大胆学习一切发达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重新走上复兴之路。中国100多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中,风向多变,时好时坏,旧政权的腐朽成就了新政权的崛起,“大革命”、“大跨越”多次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烈追求;几千年的老路是明白无误走不通了,极力要走新路却难摆脱对过去的路径依赖;时而醉心于源远流长的古老文明,时而要自力更生废旧立新,却终究要走开放式的学习创新之路。在延续2000多年的帝制崩溃100年之即,中国已走上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市场化、工业化、民主化、法治化……各个方面均可圈可点。在这一背景下,全面总结中国现代化进程与财政制度变迁的良性互动之道,正当其时。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经济学原理,从理论与历史角度分析了发达国家现代化与财政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检视在西方冲击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过程,梳理我国财政现代化的成长轨迹,努力从别人和我们自己走过的历史中发现继续前进的路标。本论文第一部分是缘起与准备(第一、二章),对选题原由、现代化理论、财政制度变迁理论等进行回顾性综述,为论文分析提供文献性基础。第二部分理论分析即第三章,提出了财政主体结构理论、财政类型理论、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理论,作为分析中外财政制度演进规律的理论基石。第三部分是理论应用比较分析,由第四章至第八章组成,首先对曾经深刻影响我国历史进程的现代化国家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苏联)发展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历程、作用及得失进行剖析,为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提供一个历史比较的参照系,然后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进行历史分析。第四部分是结论,即第九章,对中国现代化及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的特点与趋向进行概括,提出财政过程宪政化是中国财政现代化的正确方向。论文从财政主体、财政类型、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财政制度变迁过程四个方面对财政制度变迁理论进行阐述,为进行历史制度分析提供理论框架。财政主体分为不同层次,从本质层次看,财政的主体是公共权力中心,在国家存续期间表现为国家;从运行层次看,政府是财政主体的代表,不同的社会力量一起构成财政主体结构,对政府施加影响,左右着财政决策与执行的方向和效果。在不同时空下,由于社会力量结构存在差异,政府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同,财政主体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成为不同国度和时期财政制度差异的决定性原因。“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从产权转化视角对财政现象进行阐释,认为财政过程是一个产权转化的过程,财政制度是对财政过程产权转化秩序的确认,反映着不同财政主体间的竞争或合作关系的消长,进而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激励或抑制作用。财政制度变迁是财政主体为释放财政压力,对财政程产权转化合约进行调整的集中体现。财政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兼有竞争与合作两种特征的机制,可以实现规模收益,为市场机制提供产权保障,减低交易成本。财政职能随着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财政制度变迁是实施财政职能调整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僵滞、创新、均衡三个阶段。中国的现代化是从追求效率开始的,但局限于政府对军事技术效率的追求,财政资源运用效率的低下及对民间经济的过度管制,导致提高军事效率目标的落空。现代化的启动产生了更多的腐败机会,加上对外割地赔款与外来工业品冲击下传统产业的瓦解,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公平问题甚至生存权危机。于是对生存权与公平的追求成为后来财政制度变迁追求的重要目标。共产党的胜利依赖于重视社会公平的财政制度创新的支持,建国后工业化的推进也依赖财政制度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开展了大量的财政制度创新活动。中国19世纪进入现代化轨道后,在战争与贸易的作用下,开始了一个对传统经济社会解构的过程,自然经济解体,走向畸形工业化与市场化。在外敌(及外资)的侵略压榨与国内革命战争的冲撞下,帝国财政溃烂为军阀财政,在战争状态下论为战时财政。新中国建立后,以全能财政强力推动工业化,取得了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现代化成就与经济增长速度。但与发展更好的现代化国家或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相比,中国的现代化进步明显滞后,且自身无法持续,在此背景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之初的财政制度调整解构了苏联模式。随着时间的持续,财政制度创新中吸收西方现代化国家的成果越来越多。从税利分流、公平税负、财政联邦制、现代预算制度到提高财政透明度,中国的财政改革主动汇入到了财政现代化的洪流中。财政制度的主动创新,培育了市场主体、市场体系与市场制度,激发了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财政制度的变革本身就是政治现代化的一部分,并促进政治现代化其他领域的进步,如私人产权与公共产权受同等保护,保护人权等,中国的政府权力运行越来越被限定在公共化的轨道里,朝着提高效率的方向前进。具体而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帝国财政崩溃阶段(1842-1911年)。在外来冲击下,这时的帝国财政依然建立在皇帝拥有一切财产最终所有权的基础上。虽然企图维系其财政收入制度的掠夺性、财政支出制度的消费性、财政管理制度的专权性,但却因应对的被动失措使财权“外移”与“下移”,财政收入制度的掠夺性恶性膨胀,财政支出制度的消费性更加无耻,财政管理制度的专权性逐渐散落,并共同导致帝国财政制度与清帝国一起走向灭亡。这一时期的中国现代化没有带来效率的提高,反倒引起公平危机与生存危机。二是战时财政(军阀财政)时期(1912-1949年)。战时财政与军阀财政从客观形态上说并无多少不同,但从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角度,却可以做出差异颇大的解读。军阀财政下,产权具有不确定性,财政收入制度表现为诛求无度性,财政支出制度具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财政管理制度体现为滥权性。具有合法性地位的财政主体,在战时财政下,产权制度体现为公共产权在先性,财政收入体现为需求无限性,财政支出制度表现为求生性,财政管理制度以专权性为主要特征。从演进路径中可以看出,军阀财政是比帝国财政更阴暗冷酷的残余;战时财政的军事专制性与帝国财政的专权性一脉相承。即便如此,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中,这一时期的财政制度也孕育着有利于现代化成长的种子。如工商税、所得税、现代预算与国库制度的建立、公债手段的运用、分级财政的尝试、关税保护制度的使用、工业化导向财政支出的安排、宪政及现代预算制度的引入等等,都具有现代化色彩,为日后的财政制度变迁打下了基础。三是全能财政时期(1949-1978年)。新中国以对民生的关照和对公平价值理想的追求赢得政权,强制对产权制度、财政制度进行激进变迁,在公平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率的提升,选择了与旧政权相异的现代化道路,并以财政制度作为其重要支柱。全能财政以公共产权的垄断地位为基础,财政收入制度具有“自产性”,财政支出制度具有建设性,财政管理制度具有集权性与民粹性特征。由于国家替代了社会,财政制度统配社会资源,产权激励被权力及意识形态激励所替代,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高效率。集权性保证了财政制度的执行效率,却无法实现其决策效率。大民主的运动式财政监督有利于保证社会的相对公平,但却无法实现财政制度的法治化、规范化运行。四是财政宪政化时期(1979年以来)。我国现在处于走向公共财政的过程中,私人产权逐步获得与公共产权的平等地位。财政收入制度表现出更多的交易属性,财政支出制度表现出更多地面向公众的回应性,财政管理制度体现出宪政化的特征。中国财政现代化表现出与其他现代化国家趋同的方向,但转型仅取得初步的成就。财政制度与现代化的适应性、与其他制度的协同性、制度变迁路径的可预期性等,都需要持续的关注与维护。经济效率的提升伴生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公平状况恶化伴生社会稳定问题,中国目前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建立适应现代化进程的财政制度和运行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宪政化应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方向。

王兰芳[7](2010)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平,是人类追求的一个基本理想。千百年来,无数的思想家始终未间断过对理性认识和平、促进和平实现的孜孜探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科学探究和平问题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树立科学进步的和平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的探索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是非常宝贵的思想资源,但学界对此的研究相当缺乏。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原论,旨在通过系统挖掘和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拓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和平理论研究,以达到为中国和平理论的发展与和平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是在19世纪欧洲特定的社会条件下,适应当时革命形势的要求而产生的。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内在矛盾的凸现、欧洲和世界战争与和平交织的现实以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但丁、格老秀斯、卢梭、康德、黑格尔、边沁等)的和平思想以及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平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产生了很大影响。尽管这些和平思想具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为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本身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总起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848年之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孕育、萌芽阶段;1848年至1852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确立阶段;1853年至1869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发展阶段,1870年至1895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深化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理解“和平”的内涵?他们是在怎样的语义下运用“和平”这一概念的?综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他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的和平内涵:和平是人类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间一种通常的关系状态;和平是不同利益主体间一种非暴力的交往方式;和平是处理民族间、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和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条件;和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辩证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影响和平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第一,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和平的根本性因素;第二,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关系。相比较而言,生产资料私有制对和平的影响更为深远、更起决定性作用,阶级关系对和平的影响则更为直接、更为显露;第三,民族与民族关系。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关系状况尤其是矛盾状况,是影响和平的重要因素;第四,国家与国家关系。国家间的关系对国际和平与战争产生着重大影响。如何看待资产阶级统治下的和平,是马克思恩格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此,马克思、恩格斯采取了辩证分析的立场。他们一方面看到了资产阶级统治下的和平客观上具有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着重对资产阶级的虚假和平进行了揭露批判。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在资产阶级时代不可能有真正和平。这是因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没有和平;资本主义列强对弱小民族的侵掠绝非和平;资本主义列强的争霸斗争不会导致和平。马克思恩格斯主要通过对早期贸易和平论与国际和平和自由同盟的批判,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论调。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非和平的根源,从经济的角度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人自身的角度看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异化。在分析资本主义和平现实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实现和平的条件与途径进行了探索。他们从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科学地指明理想和平的实现条件是生产力的充分、高度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变革;阶级、国家的消亡;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现实和平的实现条件是国内民主;消除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消除民族摩擦,实现各民族、国家的独立自主。实现和平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争取和平;以国际法约束和调节国家行为和国际关系;使“道德和正义”成为至高无上的国际关系准则。恩格斯晚年为指导各国无产阶级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大战、争取世界和平的斗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当今时代,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和平研究时所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正确认识当前世界和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准则,对辩证评析当代西方各种和平主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对指导中国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对指导中国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对指导中国推进世界和平进程,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张海茹[8](2010)在《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研究》文中指出大型体育场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依托和载体。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开发可以为体育场馆的修建和赛后维护筹集社会资金,同时可以增加体育场馆的知名度,带动体育主体设施广告经营,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使用率,是体育场馆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手段。目前,在英美等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开发已经成为体育场馆所有者增加收入、融通资金的重要手段,而在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仍处于低端水平,缺乏规范、成熟的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策略。因此,我们亟需对英美等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进行体育场馆冠名权市场的深入的研究,总结出他们在开发体育场馆冠名权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原因,使其能够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本文以英国和美国的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这两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如下几个结论:1.基于详细的市场调查和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机会分析,英美大型体育场馆所有者和体育中介机构做出完整而又系统的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回报方案,这为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2.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过程中注重风险管理和流程管理,这是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得以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3.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冠名权开发的磋商过程十分繁琐、英美存在着反对过度商业化的抵制冠名权开发的浪潮。

池莉[9](2008)在《来吧孩子》文中研究指明我深深感谢女儿给了我另一种生活,我对她没有任何要求,只希望她幸福快乐,如果她的盛开需要肥沃的土壤,那么我情愿腐朽在她的根下。母亲对于女儿,除了这个心愿,其实还有什么呢?

张立新[10](2008)在《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教师生活史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对教师研究的转向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探索。国外学者埃尔巴兹(Elbaz,1981,1983,1991)、康纳利和克兰迪宁(Connelly & Clandinin,1984,1985,1988,1995;Clandinin,1985,1986;Clandinin & Connelly,1986)等的研究成果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于90年代中后期传入中国。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中的重要性。但笔者发现,对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问题尚未见国内外学者进行过系统深入的探讨。本研究的核心即试图探索教师实践性知识背后的因素和脉络,以期能够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完善提供某些建议。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与教师私人的和专业的生活史密切相关。基于大量文献的阅读和亲身体验,笔者认为,教师生活史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甚大,但它并非是简单的经验再现,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源自于教师生活史的教师“自我”(self)的建构。因此,本研究的理论假设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在于“教师生活史→教师自我→教师实践性知识”三者螺旋循环的过程。为了论证和检验这一假设,笔者在研究中力求实现“三角论证”的效果。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尤其关注了对方法论的探讨和理解,从而引导了笔者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运用以及围绕论题对篇章结构的构思。研究资料的收集聚焦于三大方面:其一,对教师生活史及其自我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等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其二,了解案例教师生活史及其自我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深度访谈、自我量表、现场观察等手段的实施;其三,面向教师群体的教师生活史及其对自我与教师实践性知识影响的问卷调查等。在篇章结构上,围绕论题层层深入。首先对教师生活史研究和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梳理与理论探讨,并真实地呈现了研究的策略及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来自案例教师和教师群体的相关资料对教师生活史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诠释;这为笔者得出研究结论,完成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模型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研究的结论是:其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体现了教师生活史→教师自我→教师实践性知识三者螺旋循环的过程。其二,教师生活史、教师自我、教师实践性知识三者之间还构成了相互作用的循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促成自我的建构;教师实践性知识伴随有意义行动的发生,逐渐拓展和丰富了生活史的内涵,实现了对教师原有生活史的超越;相应地,对教师生活史的超越,对自我的再建构,也发展和完善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为了增进对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的理解,笔者对生活史因素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其中涉及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在职专业学习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此外,笔者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在践行研究者与教师合作的新关系,通过倾听和互动,探索着教师发展的新模式。笔者深深感到,该种模式是多元互惠的,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本研究基于教师生活史及其自我的视角来探讨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具有开创性。这一研究刚刚开始。但由于时间所限,本研究的案例教师局限在了高中年级、语文学科和发达城市(上海、台北)。因此,后续研究的空间还相当广阔,这包括从学科角度的拓展、从年级角度的拓展,从在职教师向职前培养的拓展以及从发达地区教师向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拓展,等等。

二、在英国读硕士最合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英国读硕士最合算(论文提纲范文)

(1)两个人的冬天(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2)罗宾·布莱克本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历程
    二、研究现状
    三、核心内容
    四、研究意义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布莱克本新奴隶制的思想起源
    1.1 历史背景
        1.1.1 动荡的战后世界局势
        1.1.2 激进的学生运动
    1.2 理论渊源
        1.2.1 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诉求
        1.2.2 美洲奴隶制思想的研究取向
第二章 新奴隶制思想的主旨
    2.1 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1.1 殖民地奴隶制兴起的过程
        2.1.2 黑人奴隶制形成的客观条件
        2.1.3 美洲奴隶制形成的推动因素
    2.2 新奴隶制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生产方式
        2.2.1 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2.2.2 以交换为媒介的商品经济
        2.2.3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
    2.3 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逻辑的直接表达
        2.3.1 是一种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相对应的新范式
        2.3.2 是一种具体的资本主义经济范畴
        2.3.3 是一种明显的资本主义现代劳动体系
    2.4 小结
第三章 新奴隶制运行的动力源
    3.1 新奴隶制经济是一种经济上可行的系统
        3.1.1 奴隶劳动的效率否定性
        3.1.2 新奴隶制的经济可行性
    3.2 新奴隶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方式
        3.2.1 马克思的原始积累观
        3.2.2 威廉姆斯命题
    3.3 扩张的原始积累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3.3.1 奴隶贸易创造了新的消费文化
        3.3.2 原材料提供扩大了市场的供需
        3.3.3 新金融工具实现了资本的再积累
    3.4 小结
第四章 新奴隶制的固有矛盾
    4.1 新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瓦解
        4.1.1 新奴隶制的终结是一场“漫长的革命”
        4.1.2 解体不彻底赋予殖民主义以新的含义
    4.2 新奴隶制矛盾分析的差异透视
        4.2.1 以戴维斯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霸权论”
        4.2.2 以德雷舍尔为代表的“道德爆发论”
        4.2.3 以威廉姆斯为代表的“经济决定论”
    4.3 新奴隶制终结的主体力量
        4.3.1 黑人奴隶是工人阶级的重要构成
        4.3.2 黑人奴隶是自我解放的中坚力量
        4.3.3 林肯是奴隶解放的领导力量
    4.4 小结
第五章 新奴隶制思想的目标指向
    5.1 新奴隶制隐射的当代资本主义批判
        5.1.1 社会政治系统批判: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
        5.1.2 社会经济系统批判:企业管理革命的规划
        5.1.3 社会生活系统批判:弱势群体权利的关注
    5.2 新奴隶制导向的经济民主预设
        5.2.1 企业自我管理形式
        5.2.2 员工持股计划
        5.2.3 雇员自治模式
        5.2.4 社区自治方式
    5.3 经济民主社会主义的路径探索
        5.3.1 摆脱驯服消费者主权的桎梏
        5.3.2 推动参与式民主的落实
        5.3.3 实现社会基本保障的供给
    5.4 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罗宾·布莱克本生平简介
    附录二 :罗宾·布莱克本学术成果年表
    附录三 :罗宾·布莱克本照片和签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3)近代山西机器纺织业发展的考察 ——以西北实业公司纺织工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意义
    2. 前人研究综述
        2.1 纺织史相关研究
        2.2 经济史相关研究
        2.3 山西地方史相关研究
        2.4 山西纺织业专题研究
    3. 研究思路
        3.1 技术路线
        3.2 主体范围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搜集法
        4.2 对比分析法
        4.3 个案研究法
    5. 创新与不足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清末民初纺织技术与山西社会
    1.1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纺织技术及其西化
        1.1.1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纺织业衰落
        1.1.2 中国社会对西方纺织技术的初识
    1.2 清末民初山西近代实业发展概述
    1.3 清末民初山西纺织工业发展概述
        1.3.1 山西机器纺织业的起步
        1.3.2 山西机器纺织业的出品
    1.4 小结
    参考文献
2. 西北实业公司筹建及其纺织业发展史
    2.1 西北实业公司的筹建背景
    2.2 西北实业公司的历史沿革
        2.2.1 抗战前的西北实业公司
        2.2.2 新记西北实业公司时期
        2.2.3 西北实业建设公司时期
    2.3 西北实业公司下属纺织企业
    2.4 纺织事业在公司中的地位
        2.2.1 在组织机构中的壮大
        2.2.2 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2.2.3 服务于军用物资生产
    2.5 小结
    参考文献
3. 西北毛织厂的经营与管理(1933-1949)
    3.1 西北毛织厂的兴建与投产(1933-1937)
        3.1.1 工厂选址
        3.1.2 设备引进
        3.1.3 开工投产
    3.2 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北毛织厂(1937-1945)
        3.2.1 临战沦陷前西北毛织厂积极备战
        3.2.2 日本占领期间的西北毛织厂
        3.2.3 抗战前期和抗战期间的对比
    3.3 抗战胜利后复建西北毛织厂(1945-1949)
        3.3.1 接收整顿厂务、修理机器
        3.3.2 各部相关工艺技术改造
        3.3.3 出品毛纺织种类与口碑
        3.3.4 未来发展的计划与措施
    3.4 小结
    参考文献
4. 战后西北实业公司纺织事业发展(1945-1949)
    4.1 战后西北实业公司各纺织企业及其由来
        4.1.1 太原纺织厂建厂始末
        4.1.2 太原棉织厂建厂始末
        4.1.3 太原织造厂建厂始末
        4.1.4 太原毛织厂建厂始末
        4.1.5 榆次纺织厂建厂始末
        4.1.6 榆次棉织厂兴建始末
    4.2 战后公司各纺织企业技术改进与发明
        4.2.1 纱厂和花方法改进
        4.2.2 花式纱线纺制工艺
        4.2.3 太原纺织厂废棉研究
        4.2.4 太原织造厂针织烧纱工艺
        4.2.5 太原织造厂电光线发明
        4.2.6 公司试验所染料研制
        4.2.7 榆次纺织厂机器设备改良
    4.3 公司纺织企业制定合理化标准工作法
        4.3.1 清花机标准工作法
        4.3.2 和花间各机标准工作法
        4.3.3 梳棉机运转标准工作法
        4.3.4 并条机标准工作法
        4.3.5 粗纺机标准工作法
    4.4 战后公司纺织事业中的“四化”提倡
        4.4.1 “产业合理化运动”的兴起
        4.4.2 “产业合理化运动”在山西
        4.4.3 纺织事业中的科学管理化
        4.4.4 纺织事业中的制造合理化
        4.4.5 纺织事业中的成品标准化
        4.4.6 纺织事业中的工作职责化
    4.5 小结
    参考文献
5. 战时西北实业公司后方纺织事业(1937-1945)
    5.1 抗日前后阎锡山与日关系背景
    5.2 新记西北实业公司的组建
        5.2.1 随阎锡山退守陕西宜川
        5.2.2 为“克难求存”组建公司
        5.2.3 开办“新记”的战略意义
    5.3 新记西北实业公司中的纺织事业
        5.3.1 纺织工厂及事业开办情况
        5.3.2 西北金波式轮纺机的发明
    5.4 对陕西纺织事业的开拓和贡献
    5.5 小结
    参考文献
6 近代山西纺织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6.1 近代山西纺织教育事业
        6.1.1 纺织课程引入高小中学课堂
        6.1.2 应社会需要的纺织职业教育
        6.1.3 培训、补习等纺织继续教育
    6.2 纺织技术研究机构与行业协会
        6.2.1 山西工业试验所
        6.2.2 西北实业公司技术委员会
        6.2.3 山西植棉指导所
        6.2.4 山西纺织业同业工会
    6.3 纺织技术人才与学术出版交流
        6.3.1 纺织技术人员
        6.3.2 纺织学术出版
        6.3.3 技术经验交流
    6.4 小结
    参考文献
7. 西北实业公司纺织事业的历史影响
    7.1 近代山西纺织事业的成就
        7.1.1 创新纺织工艺技术
        7.1.2 拓宽纺织研究思想
        7.1.3 形成纺织科研体系
    7.2 承载技术成就的创新环境
        7.2.1 纺织工业建设规划清晰
        7.2.2 规范统一的合理化管理
        7.2.3 重科学增进技改的宗旨
    7.3 近代山西纺织事业的历史影响
        7.3.1 对近代山西民众和经济的影响
        7.3.2 建国后山西纺织工业的再发展
        7.3.3 山西纺织工业遗产的当代价值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的启发
    第三节 研究思路、问题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对象
        五、写作风格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中国女性价值观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女性价值观
        二、近代到改革开放前的女性价值观
        三、改革开放后的女性价值观
    第二节 大学女教师队伍的演变
        一、1949年之前
        二、1949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时期
        三、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四、改革开放后大学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大学英语课程及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
        二、大学英语的学科归属
        三、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现状
第三章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现状——基于调查的分析
    第一节 调查目的和范围
    第二节 调查数据及分析
        一、职业结构
        二、职业生涯发展现状
    小结
        一、职业生涯发展差强人意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事业家庭观的塑造
        三、社会经济环境对于职业生涯发展的驱动
        四、对质性研究的启示
第四章 职业生涯的起步——基于个案的分析
    第一节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选择的不同缘起
        一、A教师:"我喜欢,所以我选择"
        二、B教师:被动下的主动选择
        三、C教师:学历越高,就业之路越窄
        四、D教师:从"无奈"到"投入"的蜕变
        五、E教师:师范的"诱惑"
        六、F教师:为兴趣而放弃,为家庭而"回头"
        七、G教师:"跳出农门"的选择
    第二节 职业选择的个人因素分析
        一、兴趣
        二、职业价值观
        三、教育经历
        四、家庭
        五、重要他人
    第三节 职业选择的社会因素分析
        一、大学教师的职业地位
        二、女大学生的就业
        三、对大学英语女教师的社会期望
    小结
        一、对女性的角色期待窄化了高学历女性的职业选择
        二、重要他人影响了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选择
        三、大学英语课程的发展为女性进入大学教师队伍创造了契机
第五章 职业生涯的征途——基于个案的分析
    第一节 A的个案——"先成家、后立业"
        一、个人环境影响
        二、组织环境因素
        三、专业成长需求
        四、职业生涯阶段
    第二节 B——年轻的"老教师"
        一、个人环境因素
        二、组织环境因素
        三、专业成长需求
        四、职业生涯阶段
    第三节 C教师——痛苦的成长者
        一、个人环境因素
        二、组织环境因素
        三.专业成长需求
        四.职业生涯阶段
    第四节 D教师——智慧的投资者
        一、个人环境因素
        二.组织环境因素
        三.专业成长需求
        四.职业生涯阶段
    第五节 E教师——得过且过的"失意者"
        一、个人环境因素
        二.组织环境因素
        三、专业成长需求
        四、职业生涯阶段
    第六节 F教师——心甘情愿的"自我牺牲者"
        一、个人环境因素
        二、组织环境因素
        三、专业成长需求
        四、职业生涯阶段
    第七节 G教师——奋斗不息的"女强人"
        一、个人环境因素
        二、组织环境因素
        三、专业成长需求
        四、职业生涯阶段
    小结
        一、个人环境因素导致了职业生涯发展的个性特征
        二、组织环境因素导致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共性特征
第六章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与改善途径
    第一节 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
        一、"生命"与"生涯"的交互影响
        二、时间和空间的交互影响
        三、现代与传统在生涯观中的矛盾统一
    第二节 大学英语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改善途径
        一、职业生涯发展环境的改善
        二、大学英语女教师身份的科学构建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大学英语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访谈知情同意书
附录4 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地区和高校分布
致谢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原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逻辑结构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三千年未有的变局
        一、外来现代化因素的冲击
        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三、中国现代化阶段划分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制度:社会激励的重要架构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与国家理论
        二、财政制度的产权意义
        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三节 中国财政现代化: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
        一、财政收入制度现代化
        二、财政支出制度现代化
        三、财政管理制度现代化
        四、财政调控制度现代化
第三章 财政制度变迁研究的理论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财政主体新论
        一、财政主体本质
        二、财政主体结构
        三、不同财政主体的共容利益与财政的公共性
        四、政府的自主性与财政公共性的实现
    第二节 财政类型新论
        一、对阶级社会财政类型论的评述
        二、对目标导向财政类型论的评述
        三、政权结构财政类型论
        四、对公共财政的追求应从理想走向现实
    第三节 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假说
        一、产权与人权、政权及主权的关系
        二、财政资源的公共产权属性
        三、财政过程中产权的转化
        四、财政制度对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合约的确认
        五、财政制度变迁是财政过程产权转化合约演化的集中体现
    第四节 财政制度变迁过程研究
        一、财政制度变迁的逻辑
        二、财政压力——财政制度变迁需求的产生
        三、财政制度变迁的三阶段
        四、财政制度变迁的周期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财政制度变迁
        一、财政制度创新是英国现代化领先的重要支柱
        二、现代化进程中与英国长期竞争的法国财政制度变迁
        三、脱胎于殖民地的美国现代化与财政制度创新
    第二节 继发现代化国家的财政制度变迁
        一、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二、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三节 后发现代化国家俄罗斯的财政制度变迁
        一、俄罗斯专制传统下的现代化进程
        二、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第一节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一、领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内生因素
        二、市场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推动力
        三、政府的适度干预是现代化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现代化向全球扩展具有时序性与地缘性
    第二节 现代化推动财政制度变迁
        一、现代化推进了财政收入制度的公平性
        二、现代化推进了财政支出制度的公益性
        三、现代化推进了财政管理制度的公正性
        四、现代化推进了财政调控制度的功能性
    第三节 财政制度变迁促进或阻遏现代化进程
        一、财政制度创新是英美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领先的重要因素
        二、财政制度创新是德日在现代化进程中后来居上的关键因素
        三、俄罗斯等国的衰落与财政制度僵化密切相关
    第四节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
        一、不同国家现代化演进中的辗转递进关系
        二、不同国家财政职能演变的时序
        三、不同国家财政制度在特定的时空演化
        四、世界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脉络
第六章 清末现代化的启动与帝国财政制度的瓦解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概述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概述
    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帝国财政制度
        一、帝王拥有一切财产最终所有权的产权制度
        二、帝国财政制度的特征
        三、帝国财政制度的成因
        四、帝国财政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与帝国财政的瓦解
        一、外部冲击下中国现代化艰难起步
        二、清末帝国财政走向瓦解
    第四节 清末新政下的财政制度创新
        一、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二、西方财政理论的传播
        三、财政制度的现代化导向改革
        四、清末财政制度创新的影响
第七章 民国时期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现代化的演变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现代化发展
        三、国民政府前期现代化的推进
        四、国民政府后期现代化的倒退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制度变迁
        一、推进分税制改革的努力
        二、财政收支及管理制度的演变
        三、公债制度的演变
        四、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
    第三节 国民政府前期的财政制度创新
        一、孙中山的财政思想
        二、统一财政与建立分级财政制度
        三、预算制度创新
        四、财政收入制度创新
        五、向建设性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
        六、公债整理与国家信用重建
        七、对国民政府前期财政制度创新的总体评价
    第四节 国民政府后期的战时财政
        一、战时财政的顽抗与崩溃
        二、国家资本的膨胀与官僚化
    第五节 哺育了新中国的解放区财政
        一、延安的民主财政实验
        二、土地改革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八章 新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中的财政制度变迁
    第一节 新中国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一、现代化目标的演化
        二、市场化进程
        三、工业化进程
        四、宪政化进程
    第二节 全能财政制度的演化
        一、统一财经
        二、自产型财政收入制度
        三、全能型财政支出制度
        四、计划主导型财政管理制度
        五、自求平衡的财政调控制度
        六、潜在财政压力的积聚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制度的宪政化
        一、财政收入制度"交易性"的成长
        二、财政支出制度"回应性"的成长
        三、财政管理制度"宪政性"的成长
        四、财政宏观调控制度"功能性"的成长
        五、对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改革成就的评价
第九章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与趋向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制度变迁的特点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主体结构的演变
        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财政职能的演变
        三、中国财政制度类型的演变
        四、中国财政制度变迁几个时期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财政现代化的趋向
        一、中国财政改革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财政现代化的趋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7)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产生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 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内在矛盾的凸现
        (二) 欧洲和世界战争与和平交织的现实
        (三) 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
    二、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 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和平思想
        (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平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孕育阶段(1848 年之前)
    二、确立阶段(1848 至1852 年)
        (一) 《共产党宣言》的和平思想
        (二) 总结1848 年欧洲革命经验的和平思想
    三、发展阶段(1853 至1869 年)
        (一) 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及建立和平民主新社会的经济学基础
        (二) 揭露殖民主义侵略,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三) 剖析维也纳体系,揭露批判列强反动的对外政策
        (四) 分析战争起因,揭示和平的现实条件
        (五) 批判资产阶级和平主义言论
    四、深化阶段(1870 至1895 年)
        (一) 普法战争与和平的国际原则的提出
        (二) 《反杜林论》对战争与和平思想的深入阐发
        (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战争与和平观的进一步发展
        (四) 对帝国主义大战的预测及争取和平的思考
        (五) 对运用和平斗争方式推进无产阶级革命进程的探索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和平内涵的阐述
    一、和平是人类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间一种通常的关系状态
    二、和平是不同利益主体间一种非暴力的交往方式
    三、和平是处理民族间、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原则
    四、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条件
    五、和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辩证过程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影响和平的基本因素的分析
    一、生产力和交往形式
    二、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关系
        (一)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
        (二) 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关系对和平的影响
    三、民族与民族关系
        (一) 民族及民族关系的形成
        (二) 民族关系对和平的影响
    四、国家与国家关系
        (一) 国家的产生与国家关系的建立
        (二) 国家关系对和平的影响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虚假和平的揭露批判
    一、揭示在资产阶级时代不可能有真正和平
        (一)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没有真正和平
        (二) 资本主义列强对弱小民族的侵掠绝非和平
        (三) 资本主义列强的争霸斗争不会导致和平
    二、揭露批判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论调
        (一) 对早期贸易和平论的批判
        (二) 对国际和平和自由同盟的批判
    三、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非和平的根源
        (一)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 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实现和平的条件与途径的探索
    一、实现和平的条件
        (一) 理想和平的实现条件
        (二) 现实和平的实现条件
    二、实现和平的途径
        (一)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铲除战争根源
        (二) 以国际法规范国家行为,调整国际关系
        (三) 使“道德和正义”成为至高无上的国际关系准则
    三、反对世界大战,为争取世界和平而斗争
        (一) 明确反对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
        (二) 认清制约战争爆发、维持和平的有利因素
        (三) 大力开展消除战争危机、争取世界和平的斗争
第七章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对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问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和平研究中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正确认识当今和平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二、对辩证评析当代西方各种和平主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当代西方主要和平主张
        (二) 马克思恩格斯和平理论为辩证评析各种和平主张提供了准则
    三、对指导中国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二) 从实际出发分析影响因素,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四、对指导中国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二) 坚持以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五、对指导中国推进世界和平进程,致力于构建和谐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二) 努力构建和谐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研究综述
    2.2 国外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比较分析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个案研究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现状研究
        4.1.1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历史沿革
        4.1.1.1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发展概述
        4.1.1.2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发展阶段分析
        4.1.2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效益分析
        4.1.2.1 冠名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方面
        4.1.2.2 冠名企业的产品销售方面
        4.1.2.3 增加冠名企业的媒体宣传机会
        4.1.3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权益关系
        4.1.3.1 美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权益关系
        4.1.3.2 英国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权益关系
        4.1.4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流程分析
        4.1.4.1 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前的调研阶段
        4.1.4.2 大型体育场馆的赞助资源分析
        4.1.4.3 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制定
        4.1.5 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风险管理
        4.1.5.1 避免冠名权合同条款表达含混不清所带来的风险
        4.1.5.2 有效控制由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合同期限过长带来的风险
        4.1.5.3 合理规避合同期限内赞助商发生破产等事件所引发的风险
        4.1.5.4 规避球队提前迁出体育场馆的风险
        4.1.5.5 避免因合同中排他性权利引发的风险
        4.1.5.6 体育场馆所有者重视对合同中的担保事宜预先进行风险转移
    4.2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成功因素分析
        4.2.1 体育场馆所有者与冠名赞助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2.2 体育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操作
        4.2.3 高水平职业赛事的推动
        4.2.4 注重风险管理
        4.2.5 注重流程管理
    4.3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3.1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磋商过程十分繁琐
        4.3.2 英美两国存在着反对过度商业化的反冠名权浪潮
        4.3.3 赛事中的排他性权利削弱了体育场馆冠名赞助企业的赞助效果
    4.4 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
        4.4.1 体育场馆的冠名权发展将向更加广阔的区域转移
        4.4.2 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价值评估日益科学化和简单化
        4.4.3 大型体育场馆的冠名权开发越来越注重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4.4.4 大型体育场馆的赞助商之间的战略合作日益紧密
5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教师生活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释
        一、教师
        二、教师生活史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
        四、教师自我
        五、形成机制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和假设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假设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论
        一、案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二、哲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三、生活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四、叙事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五、诠释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信度
        三、研究质量的保证策略与方法模型
第二章 教师生活史研究
    第一节 教师生活史研究的渊源、成果和多维视角
        一、教师生活史研究的渊源
        二、教师生活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三、教师生活史研究的多维视角
    第二节 教师生活史的内涵、范畴和特点
        一、教师生活史的内涵
        二、教师生活史的范畴和特点
    第三节 教师生活史研究的目的
        一、倾听教师的声音
        二、理解教师自我
        三、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四、洞察教学的社会性建构
        五、审视教育及改革
    第四节 教师生活史研究的策略
        一、教师生活史研究数据库的建立
        二、教师生活史视角下对教师自我的考量
        三、教师生活史分析诠释的一般模型
第三章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
    第一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背景
        一、知识分类取向的变化
        二、教师知识研究取向的变化
    第二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旨趣
        一、教师的角色
        二、实践的意蕴
    第三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构成——纵向追踪
        一、波兰尼的“个人知识”
        二、施瓦布的“实践性样式”
        三、舍恩的“反思性实践者”
        四、埃尔巴兹的“教师实践性知识”
        五、康纳利和克兰迪宁的“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
        六、考尔德黑德的教师知识结构
        七、达菲与艾肯黑德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想图
    第四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概念辨析——横向比较
        一、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解或界定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工艺知识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的实践智慧
        四、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信念
        五、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教师个人理论
        六、教师实践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个人知识、程序性知识
    第五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时间的向度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价值、情绪、美学的成份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空间的向度
        四、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
    第六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讨论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缄默学习说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个人经验说
        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教师知识结构说
        四、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反思说
        五、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元认知说
        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之建构说
    第七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策略及教师实践语言的识别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数据库的建立
        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识别
第四章 诠释教师生活史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
    第一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生活章节
        一、生活章节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生活章节
    第二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关键事件
        一、关键事件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关键事件
    第三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重要他人
        一、重要他人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重要他人
    第四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愿景
        一、愿景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愿景
    第五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压力、挑战或难题
        一、压力、挑战或难题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压力、挑战或难题
    第六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个人意识形态
        一、个人意识形态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个人意识形态
    第七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学校内外生活方式
        一、学校内外生活方式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学校内外生活方式
    第八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生活圈
        一、生活圈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生活圈
    第九节 诠释教师生活史之生活主题
        一、生活主题的表征意象和动机性主题
        二、诠释生活史之生活主题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形成机制模型
        一、模型建构的来源
        二、模型建构及涵义
    第二节 影响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的生活史因素
        一、文化因素
        二、社会因素
        三、家庭因素
        四、学校教育因素
        五、在职专业学习因素
        六、个人因素
第六章 启示与建议
    一、给公民的建议
    二、给家长的建议
    三、给学生的建议
    四、给教师的建议
    五、给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研究者的建议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试验性案例研究札记
    附录二 访谈、观察记录表
    附录三 相关问卷、量表
    附录四 正式访谈转录稿列表及举例
    附录五 课堂观察及转录稿列表
后记

四、在英国读硕士最合算(论文参考文献)

  • [1]两个人的冬天[J]. 白琳. 当代, 2022(01)
  • [2]罗宾·布莱克本唯物史观的新奴隶制思想研究[D]. 王彩虹. 山西大学, 2019(02)
  • [3]近代山西机器纺织业发展的考察 ——以西北实业公司纺织工业为中心[D]. 赵军. 东华大学, 2014(03)
  • [4]亦池英国求学记[J]. 池莉.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13(07)
  • [5]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 蒋玉梅. 南京大学, 2011(12)
  • [6]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D]. 崔潮.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7]马克思恩格斯的和平理论及其现实意义[D]. 王兰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8]英美大型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的研究[D]. 张海茹. 北京体育大学, 2010(11)
  • [9]来吧孩子[J]. 池莉. 小说月报(原创版), 2008(05)
  • [10]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机制研究 ——基于教师生活史的视角[D]. 张立新.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在英国攻读硕士学位的最佳交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