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论文_张创颖

浅析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论文_张创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国民文化程度等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取的了震惊世界的奇迹。日本却停滞不前甚至陷入负增长的泥潭。看着中国蒸蒸日上,日本却走起了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将在短时间内超越日本。在日本,有人炮制有人相信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一些热血青年,亦正日益表现得对日本满不在乎。有段时间,北京盛传着一个笑话,说将来全球只要有三个经济学家就够了,一个懂美国经济,一个懂欧洲经济,还有一个懂中国经济的。至于日本,回答是轻蔑的一笑:日本,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

关键词:中国;日本;差距

众所周知,评定发达国家有11个标准,如果有6个达标就可被看做发达国家。而这11项标准都达到的国家有6个,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日本是无可争议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这11项标准中大家最为关心的无非是、经济、教育、科技方面。我将从这三方面阐述中日之间的差距。

一、在经济方面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中国真的任重而道远。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让我们先来看基本数据。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远超日本。中国的GDP,合美元13.2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人均GDP仅为9608美元。日本的GDP为4.97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三,人均GDP39306美元。然而,在战后的第一个1/4世纪,日本即轻松成为全球第二号发达国家。而中国,尽管经历了过去20多年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GDP总量仍在全球排第二,并且以诸多指标衡量,根本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18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58兆元人民币,相当于2018年日本GDP的1.78倍,2018年日本制造业跨国生产比例达到36%,产品销售额占到40%,直接投资收益首次超过10万亿日元。2018年中国制造业占GDP29%,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20年,如今才雄心百倍,喊着口号,迈着步伐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显然,在经济方面,中国无论是人均GDP,制造行业,还是金融实力都远不如日本。

二、在教育方面

2018年日本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占日本GDP的14%,中国仅为2.8%。从918事变开始,日本就开启了9年制义务教育,这个成果比同时期的英国还要高。而2018年中国的小学教育普及率也只有82.8%。冲岛是日本最偏僻、人最穷的湖中浮岛,冲岛小学是当地唯一的小学,但游泳池、音乐教室、手工厨房等设施一样不少。在日本是没有所谓的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日本教育相关法律规定一个老师不能在同一所中小学任教5年以上,且日本贫富差距极小,80%的家庭都是差不多的消费水平。这就导致了在日本很难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在日本,一个普通四年级学生能滔滔不绝地说出地球上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的比例资料、汽车尾气的基本成分以及有害气体的化学成分。很多中学生都能制造出与原子弹原理类似的小型核反应堆。而反观中国呢,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是有很大差距的,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上都能体现出来。一方面,经费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对农村教育缺少重视,导致城乡教育水平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优秀的教师都集中在城市。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一目了然。其次,“择校”在中国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现象,不少家长托关系、花高价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名校”就读。这就导致名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好,享受到的政策越来越多。这就导致“名校”越来越好,“弱校”越来越弱。国民在批评“择校”现象时却忘记了另一种现象“择生”,如果“择生”没有得到相关教育部门的默许的话,“择校”又怎会如此风行?在中国,各个阶段都有理论掌握得很好的学霸,但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却是真的不怎么样。2010年DI创新思维全球赛上,中国派出了23支代表队200多名中小学生参赛,最好的一支参赛队成绩仅为第六名。

三、在科技方面

R&D(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8年,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支出为19677.9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为2.19个百分点。而同一指标,日本2018年是3.21,不仅高出中国很多,也高于美国的2.79、在全球又是雄居榜首。在最能体现人类科技进步领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医学这3大领域,能否获得诺贝尔奖,是一国科技创新能力最直观、最权威的评判,没有之一。日本在2001年提出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现如今日本已经拿到了19个,平均一年一个,且获奖的人均为日本本土培养的科学家。反观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只有两人,且科学方面的获得者只有一人。世界先进光学玻璃制造商有四家,三家都是日本企业。全球70%的精密机床都搭载着由日本Metrol研制的全自动对刀仪。一二线工业机器人厂家有9家,日本占6家。顶尖精密仪器。美日德基本垄断,其中美国10家,日本6家,德国4家,英国2家。而中国呢?华为,差不多是中国高科技领域唯一拿得出手的企业。

四、总结

总之,日本作为世界级强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中国虽然以极快的速度强势追赶,但在很多方面(如教育、科技、经济等)还是和日本相差甚远。中国想要全面超过日本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学迅.中国与日本的真实差距[J].大陆桥视野,2006(09):72-75.

[2]刘应杰.深刻认识中国与日本发展的差距——赴日考察报告[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12):15-22..

论文作者:张创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国与日本的差距论文_张创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