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论文_王韬,田戎

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论文_王韬,田戎

摘要:科学素养是基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其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而提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科学素养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既是时代要求,又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素养

一、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广博的科学视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也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对人们的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科学技术发展进入网络时代,也推动了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即脑力劳动者内部的分工。这种变革,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当今的大学生要有广博的科学视野,要努力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阵地,这样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严谨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科学精神的本质,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性思考是认识的途径,合理质疑是科学的天性,不断探索是科学的本能,创造发明是科学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探索未知、创造知识为己任,把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三)科学的研究能力。科学研究是探索性、创造性的社会劳动,是进行科学认知、科学发现的劳动过程。科学研究能力是科学素质中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想象创新能力、掌握和预测未来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理性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及良好的记忆能力等等。为了提高科学的研究能力,必须提高科学研究的素质,这是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也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营造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环境

(一)强化科学导向。在校园文化中,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创立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高校根据自身的特色,创造性地建设多元立体的科技教育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宣传资源,如宣传橱窗、校广播、校电视台、校园网介绍科技发展史、科技新发现、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科学新知识、科学名人名家;建设学生科技作品展览室及本地科技成果展览室等,使学生耳濡目染,达到自然地渗透科技教育的目的。

(二)浓厚学术氛围。举办学术讲座、开设选修课程可以有更充分、自由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突出强调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上课形式更为灵活、时间更为宽松的选修课上,通过参与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可以更好地获取科学技术知识,增强正确的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他们就知道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同实践相结合,对科技引起的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当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时,能够依照自己的科学思维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并能够进行适当的科学探究,获得探究和征服自然的体验。

(三)开展科研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大学生科技讲坛、科技知识竞赛、科技制作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等活动,进—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行为、彰显创新成就、创造更多创新成果,通过展示丰富的创新成果、开展广泛的自由交流,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在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情绪,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培养他们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提升科学素养的教学模式

(一)拓宽教育内容。针对大学生对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与科学发展观等方面认识薄弱的特点,开设更多的环境科学类选修课程。注重引导学生从深层次综合分析考虑“人与环境关系”,使开设的课程既提高了文科学生的理科素质,又使理科学生改变以往认为环境科学等同于环境卫生科学、环境问题是单纯的环境工程技术所能解决的错误观念,认识到环境问题的解决远非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所能解决的。这种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系、跨年级选课,实现学生由过去的“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根本转变,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科学前沿的学习和探究。

(二)培养科研能力。以大学生科研课题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为载体,是拓展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新思路。大学生经过科研课题研究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参与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推理、判断和反思等探究活动。既能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大学生探究性学习,还将使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富有个性化,对情感的体验、科学态度的养成、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为日后进行真正的科学探究打下基础,知道应当运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去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真正意图,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技能,掌握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等。学生可以尝试着逐步提出课题、设计方法、做出计划并最后写出报告。科学探究更为重要的是它的过程而非结果。

(三)创新教育手段。要从知识生成结构上区分知识的“源”与“流”,大力推行“问题式教学”。把一些最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互相交流分析问题,最终由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用已知的知识去探求未知的知识,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去获取这些知识,做到由已知达未知;将广大同学喜闻乐见的网络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入教学,并联系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激发学生解决科学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加科学教育的容量,不断充实科学教育内容,把最新的科学发展动态、科学研究成果、科技应用等及时地介绍给学生;改变“考卷定乾坤,纸上见高低”的传统考试方法,按照各学科特点、专业要求,选择开卷考试、口试、成果性考试、操作合作考试、计算机及网上考试等多种考试方式,加大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论文作者:王韬,田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论文_王韬,田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