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论文_唐英

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500

【摘 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后盆底筛查中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共计选择患者116名,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将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问题得到缓解,但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医院应当在治疗基础上,给予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模式,促进其盆底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护理;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

女性在分娩后,都会对盆底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盆底功能障碍是女性分娩后十分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症状为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碍等。当女性在分娩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则需要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对身体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1]。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盆底功能,但大部分医院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效果低下,达不到恢复效果。因此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施以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恢复效果显著,当前应用也较为广泛[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后盆底筛查中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共计选择患者116名,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58名患者。其中观察组中患者年龄在24-38岁之间,初产妇38名,经产妇20名。对照组中患者年龄在26-35岁之间,初产妇25名,经产妇33名。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异。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于我院接受分娩,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并未发现其他重大器质疾病,研究在患者及家属知情且同意下开展。

排除标准:患有重大器质疾病且不配合研究开展的患者应当排除在研究外。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告知患者应当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食用,多食用新鲜蔬菜以及瓜果。同时护理人员还会鼓励患者自主定期排便。患者训练也十分重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会阴受损训练,训练过程中,应当尽量放松臀部以及腿部,每一组动作应当持续10秒,每天训练20分钟。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将对所有产妇盆底进行评估,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康复方案。护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护理人员应当采用兴奋治疗方式,用电刺激患者盆底肌,所使用的到的仪器主要为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护理人员向产妇阴道内输送不同强度的电流,从而达到规律刺激的作用。护理人员需要明确的是,兴奋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周需要进行3次治疗,需要持续4周。

第二阶段择需要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治疗。主要是对患者肌肉活动施以压力曲线以及肌电测定,继而通过信号传递信息。护理人员则需要辅助患者,并引导患者练习。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周接受3次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并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版本为SPSS23.0统计学软件工具对指标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t与χ2检验,若P<0.05,则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情况有了一定改善,观察组患者尿失禁、性功能障碍以及满意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3.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产科十分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据有关数据调查研究,约为60%的女性在自然分娩后悔出现盆底功能障碍[3]。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身体将承受痛苦,同时精神方面也会受到影响。盆底功能障碍的产检症状为尿失禁与性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困扰[4]。患者在产后积极接受盆底康复功能锻炼,则能够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还能够改善盆底功能。而盆底功能康复护理主要为护理人员对患者引导进行电刺激治疗,采用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患者盆底肌肉,使其不断进行舒张与收缩,从而恢复盆肌肌力,改善患者尿失禁问题,最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5]。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盆底筛查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一段时间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0.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5%,并且观察组患者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碍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能够看出,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同时降低尿失禁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医院在收治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时,应当为其提供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模式,通过电刺激治疗方式,改善患者盆底功能。这一护理方式效果显著,患者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碍问题得以改善,因而值得临床推广,使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陆雪琴. 分析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7):246+248.

[2]钟桂林.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J]. 医疗装备,2018,31(21):169-170.

[3]陶艳萍,钟雪梅.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9):103-104.

[4]杨丽. 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194-195.

[5]宋凤英. 产后盆底康复技术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的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2):38-40.

论文作者:唐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效果论文_唐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