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目前建筑物也迅速增多,建筑工程基坑的面积逐渐增大,且深度也不断增加,土方的开挖量变得越来越多。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建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的存在问题和注意要点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技术要点
1、建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1.1建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存在的问题
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性项目,其施工稳定性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下面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1)基坑环境比较复杂。建筑工程的基层土壤比较复杂,这就会使得开挖难度增加,施工团队在开展安全防护工作时要参照土壤勘探结果。而基层环境若是比较复杂就难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开挖松软土壤时非常容易出现回落以及边坡坍塌问题,从而对施工进程造成影响。地质勘探仅仅选点进行,而且不可以完全搞清基层的情况,这时技术人员只能对勘察点作分散处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
(2)设计和施工不合理。基坑土方开挖是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部分,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初期设计环节,在监管上存在很多漏洞使最终的施工方案不符合实际情况,在建筑工程中这种问题经常出现,这样就会对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之中要进行边坡加固,为了防止开挖过程出现安全事故,会设置临时性支护结构,一般利用网状材料遮挡周边的土壤,防止土壤受震荡之后掉落到基坑中。倾斜坡度与支护结构设置位置都会提前设计好,而实际施工这部分的内容会经常存在误差,所以不能够将其作为建设施工的根据。如果设计方案不完善依旧进行施工,就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
(3)对于地下水的影响。因为基坑深度必须结合建筑项目的规模进行设置,不同的建设位置地下水位的高度存在着差异,而基坑土方开挖施工非常容易受到渗透问题的影响。基坑工程地下水问题主要包含地下水渗透以及涌出等问题,一旦出现很难继续进行开挖施工。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处理,就会影响基层的稳定性,支护结构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1.2建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挖土与支护结构必须紧密配合
挖土和坑内支撑的安装必须紧密配合,开挖深度不能够超过所安装支撑位置下端500mm,避免立柱与支撑失稳问题。挖土的深度和选用施工设备有关。分层分段进行开挖时,将分层厚度控制到1m~1.5m间,分段长度不超过25m,且做到快挖快撑,其时间不能多于1d-2d,使土体结构空间作用得到充分利用,防止支护结构变形。而为避免地基一端失去平衡造成坍塌、边坡失稳以及坑底涌土问题,深基坑挖土时必须重视用对称分层开挖方法。此外,土方开挖应当选择适当的施工设备以及开挖的路线程序。并且开挖过程中除非设计允许,否则挖土设施不可以在支撑上行走作业。
(2)注重打桩效应,避免桩的倾斜与位移
对于打桩在先、挖土在后的工程,若是打桩之后马上开挖基坑,因为开挖的时候地基卸土,在打桩时累积的土体应力会释放,加之挖土高差导致侧向推力,容易使土体出现水平位移,开始打设的桩很容易出现水平位移与倾斜,因此打桩之后需要停歇一段时间,等到土体应力释放且重新固结之后再进行开挖,与此同时挖土必须对称分层,要尽可能减少挖土压力差,确保桩位准确。针对打预制桩的项目,一定要先打工程桩然后施工支护结构,不然也会因为打桩挤土效应,造成支护结构的位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重视降低坑边的地面荷载,避免开挖结束的基坑暴露太长时间
基坑开挖之时,不应当在坑边置放设施、工具、材料以及弃土等,要尽可能降低地面荷载,禁止超载。完成基坑开挖之后,需要即刻验槽,且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封闭建筑基坑,避免暴露太长时间。若是存在基底土的超挖问题,要利用素混凝土以及砂石进行回填夯实,禁止利用素土进行回填。如果挖方之后不能够马上进行下道工序以及雨期挖方,必须在坑槽底的标高留出15cm-30cm土层,等到下道工序开工之前挖掉。
2、建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的防治措施
(1)基坑变形处理措施。第一,加厚垫层。为了防止局部开挖导致支护结构变形,要挖到基坑的阴角位置,到达设计槽底的标高之后即刻进行混凝土垫层浇筑,从而起到支顶的作用。第二,控制降水,对降水井水位进行严格控制,针对水量大的井以及水质混浊井要及时上报到监理部门且采取科学措施。第三,防止工程桩的侧向受力较大被损坏,后浇带上必须设置混凝土垫起到支撑作用。
(2)地表水及渗水的处理。① 防渗水:支护工程以及渗水问题处理都属于施工工地能否顺利施工的关键性问题,施工现场土质不尽相同,所以针对不同区域要采取不同防渗水手段,所以施工过程中,部分地段可以利用彩布来临时封闭。② 若是地面的水量较多,先要查明其水源,若是水管断裂,要及时修理,要将施工影响降至最低,要在地面安装排水装置,要使得雨水以及地下水可以依靠排水设施排水,边坡顶端地面要进行砼的喷射,避免坑边地面的渗水。③ 坡底渗水有时会很严重,这种问题会对施工产生很大影响,要依据施工要求在边坡周围安装排水装置,及时排出积水,确保坡底干燥,边坡地带要采取高压注浆,保证边坡的稳定性。④ 基坑壁渗水防治:基坑壁的渗水量比较小可以采取在坑底设置排水沟的方法。若是渗水量很大,且没有泥砂,就可以采取引流修补的措施。针对渗漏水较大的问题,可以采取高压喷射注浆的手段,在必要情况下要在基坑局部进行回填土处理,等到注浆达到了止水效果重新开挖。
(3)设计施工方案时要尽量减少高空作业。建筑工程项目会多项目同时施工,在进程上会有所差异,基坑土方开挖时要重视对高空坠物的防护,完善防护措施,危险施工范围人员禁止入内。夜间施工要开展照明系统测试工作,满足相关标准之后才能施工,强降雨大风天气必须终止作业,且进行断电保护。在雨天过后地面会非常滑,攀爬施工段也一样,工作人员要对此加强防滑保护。
(4)加强土方开挖的工程面监控工作。开挖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监管工作,堆放土壤不能靠近基坑边缘区域,在开挖时机械装置必须和边坡之间保持距离,因为这一部分土壤结构比较脆弱,在受震荡影响之后非常容易掉落。不仅如此还必须有挖掘时间进行有效控制,技术人员很难在基坑之中确定准确深度,这时地面的监控人员保修把开挖部位与深度上报给操作方。如果基层土壤比较复杂,就可以分层进行开挖。分层处理之时每层的高度要高于5m,在超量之后可以及时回调,使得深度符合相关标准。
(5)在雨季进行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时必须重视积水的控制,在降雨时必须终止施工,针对开挖部分必须进行遮挡处理,把防护工作的重点放到边坡支护结构之中。建筑工程基础土方施工要在冬季前完成,而冬季气候比较寒冷,相应土壤会被冻实,水分蒸发之后就会存在干裂问题,对后续建设产生影响。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加强防寒工作,修筑时要应用保温性材料,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好防水材料,防止解冻之后地下水渗透到基坑之中。
结束语
现代项目工程的关键构成就是土方开挖,由于建筑技术需求不断加大且建筑工程的基坑深度不断加大,施工难度也不断提升。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选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还要应用有效科学的配套措施;另外,施工方案必须经过认真分析以及周密的部署安排;从而确保土方工程的效率质量,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健民.试析谈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注意事项[J]. 才智,2014,(08).
[2]洪咏克. 试析深基坑土方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措施[J]. 福建建筑,2014,(09).
[3]廖园天. 建筑工程土方开挖分析探讨[J]. 价值工程,2014,(01)
论文作者:包君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基坑论文; 土方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壤论文; 结构论文; 深度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