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以及利用始终是我国学术界所探讨的重要课题,旧工业建筑的最大价值是通过改造后的再利用,这在无形之中推动了我国旧工业建筑的发展。人们应当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的认识旧工业建筑用地的发展潜力,端正旧建筑空间的使用态度,合理的开展改造利用工作,全面贯彻并落实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处理好工业企业面临停产转型等的问题。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新进展
引言:
旧工业建筑并不是一种传统的城市景观,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见证了一个地区工业文明的发展历史,且具有极多的复合资源以及使用的价值。旧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以及物质价值都比较高,其更是历史物证资料的重要保留方式,所以,需要对旧建筑进行保护以及改造,合理的再利用旧建筑设施,在不改变原本建筑设施的外观条件下,利用其内部的旧工业建筑空间,站在艺术性的角度上,重复赋予该旧工业建筑设施新的使用性能以及生命力。
1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始终在不断的加快着。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程度的转变,一些旧工业建筑即将遭遇停产的局面,大量的旧工业建筑开始处于闲置的状态。目前,我国已经受到了国外的一些旧厂房处理改造的启发,但是我国工业化时代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对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也停留在自发的时期,很多理论以及技术方式都不够成熟。
2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原因
首先是社会变迁的原因,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原本的工业基地角色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交通运输以及金融等成为了城市的主要职能,工业建筑和现代化的城市不相匹配,需要对去进行改造再利用。其次是意识觉醒的原因,地球上的资源能源都会存在一定的限度,若没有合理的使用资源,工业社会的发展毫无节制性可言,这会让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不良的影响,资源的过度性开发会加剧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同时还会对生存空间产生压缩等的现象,让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呈现出恶化的发展趋势,这时刻都在提醒并促进着人们的环保意识,这是需要攻克的难题。再次是意识创新的影响,工业化的发展不仅给社会带来极多的文明成果,同时也给现代城市留下了很多的弊端,工业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其不能完全被技术所掌控,技术也不能处理任何的问题,所以,人们需要合理的利用废弃的旧建筑设施,及时的改造利用旧工业建筑。最后是经济因素的影响,很多的企业权衡利弊之后,都会倾向旧建筑设施的改造再利用,通常状况下,改造的资金会比较少,施工建设的周期也会比较短,其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政府会对其政策进行大力的支持。
3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措施
3.1改造室外环境
长期没有使用的废弃旧工业建筑环境会比较差,在对一些较为独立的工业老区进行改造时,城市的环境改造不能注入更多的资金,这就会使得旧工业建筑改造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其还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风貌。所以,想要让城市的改造以及再利用达到其预期所设定的目标效果,就必须要对其旧建筑设施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改,拆除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景象,设立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景观,让旧工业建筑设施可以呈现出一个更为积极生动的形象,协调新环境和旧建筑环境,从根源上,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置换原有功能
在改造旧建筑设施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旧建筑设施的再利用,设置好改造的要求,尽可能的让其维持原本的真实性,注重突破原本的功能限制。旧工业建筑设施在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很多的原本功能就会消失掉,其大多会被改造成为博物馆等的现代城市建筑,该种旧建筑设施的置换原本功能的形式不仅可以有效的保存好原本建筑设施的原貌,同时还可以将旧建筑设施的新功能更为完整的发挥出来,展现出经济发展的活力特征。
3.3重构室内空间
很多旧工业建筑设施的内部设计都是矩形的形状,其对于空间的利用并不是十分的充裕,在对旧工业建筑设施进行改造时,不能破坏掉其原本的空间特性,应当在中央的大空间之中设置夹层以及隔断,不断的提升旧建筑设施内部的空间层次感,运用好连廊等新的元素,不断的丰富视觉效果,让旧建筑设施更具活力,尽可能的降低改造给旧建筑设施所带来的负荷。要求新造部分与原有部分应和谐统一地组合在一起。为突出时代特征,改建采用新建筑理念、新技术和新材料,使新旧两种风格能同时展现在观者眼前,形成一种对比美。
3.4应用新型材料
混凝土一类强粘结性材料具有不可逆性,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不宜大量使用,这类材料的过量使用会增加旧建筑日后改造的困难度,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工程不是一劳永逸的,是要根据发展需要随时做出相应变化,另外,砖石材料会增加旧建筑的封闭感,不利于突出旧建筑的美学特征。基于以上原因,要求改造工程选用钢等新型建材,与传统建材相比,新型材料能够减轻旧建筑的承载量与厚重感,对旧建筑原有结构的破坏性较小,有利于保持其原来风貌。
3.5突出雕塑构件
改造旧工业建筑部分原因在于再现其颇具价值的历史文化性,保存旧建筑的历史风貌成为改造工程的必然要求。改造中,对旧建筑内的废弃管道、机械设备、特殊生产构件要加以利用,它们记录了工业时代的辉煌,也记录了旧工业建筑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设计师对这些构件采用雕塑化处理手法,让其成为旧建筑改造后的标志性景观,既表现出了旧工业建筑的历史背景,也渲染了其历史氛围,突出历史与展现活力完美统一。
结语:
旧工业建筑设施的改造以及再利用工程十分的繁杂,无论是在规划过程中,还是在设计过程中,都需要综合性的考量室内外空间的环境设计要点。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重新并系统性的学习建筑设施改造以及再利用相关的知识理论,切实的保护好旧工业建筑的历史价值,探究出更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改造措施,让该建筑设施的功能更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满足现阶段人们的审美需求,将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注入到旧工业建筑中,巧妙的运用设计理念,让施工检测技术可以和旧工业建筑改造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的西北内陆城市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模式研究[J].李媛,肖莉.城市建筑.2018(32)
[2]设计的再生——旧工业建筑再生设计典型案例分析[J].曹晓亮.西北美术.2017(04)
[3]城市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循环再利用研究[J].赵璐洁.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1)
[4]辽宁旧工业建筑改造和再利用新模式的研究[J].刘娜.建材与装饰.2018(16)
[5]郑州西区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现状与探索[J].唐悦,陈红.低碳世界.2018(06)
论文作者:吴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工业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设施论文; 再利用论文; 城市论文; 环境论文; 空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