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图书馆纸质馆藏文献利用率论文

浅谈公共图书馆纸质馆藏文献利用率论文

浅谈公共图书馆纸质馆藏文献利用率

王福珠 克拉玛依市图书馆

摘要: 文献利用率是加强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读者是文献利用的主体,为提高文献利用率,要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加强馆藏建设和数据分析,对阅读进行合理引导,扩展读者基数。

关键词: 文献利用率;读者需求;馆藏建设;阅读引导

近年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加速推进,每年文献入藏量和馆藏总量不断增长。如果不注重文献利用率,会助长单纯追求藏书数量,而不重视藏书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倾向,造成图书馆服务效能低下。现以克拉玛依市图书馆为例,浅谈公共图书馆纸质馆藏文献利用率。

一、文献利用率概述

文献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工作效果的主要尺度,它反映了图书被读者利用率的情况及完成社会功能的水平。其计算方式为:文献流通数与馆藏文献总数的比率,即馆藏中被利用过的数量占全部馆藏的百分比。

二、克拉玛依市图书馆文献利用率现状

克拉玛依市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不包括报纸杂志)共101.5万册次,整体利用率达67%。其馆藏侧重在文学类图书上,占比30%,利用率38%。读者对文学类文献的需求占居第一位,因其具有趣味性、欣赏性和可观性。其次,艺术类和语言类图书占比分别为5%和4.5%,利用率分别为6%和5%,相对于较少的馆藏量而言利用率较高。其读者多是出于自主学习,或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被动阅读,目的性强。再者,历史地理类图书占比9%,利用率为5%,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性和一定的工具查询功能,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其他十八个大类的图书,占比达到51%,利用率只有13%。整体而言,很多馆藏图书没有有效利用。

三、文献利用率低的原因

(一)读者方面

公共图书馆读者构成范围广、包容性强,无论何年龄、阶层、职业、需求,都可成为读者。又因读者间差异较大,造成了阅读范围的随意性和广泛性,阅读的兴趣波动性很大,其深层次阅读需求、倾向不容易把握。另一方面,克拉玛依作为新兴城市、移民城市,其人文内蕴薄弱,人文差异较大。

(二)馆藏图书特点

克拉玛依市图书馆在建馆之初,参考标准馆藏目录,根据大众阅读需求建立馆藏。又因克拉玛依既是多民族地区,也是石油石化基地,图书馆还建有特藏地方文献室、石油文献室和多民族语言书库。但作为公共图书馆,其馆藏包含所有二十二个大类,虽对不同类别藏书量有不同侧重,但藏书广而全,势必造成了部分图书成为冷门图书。

(三)图书采购和数据分析缺乏专业知识

可是,匆忙而零碎的时光似乎打乱了我固有的步调,我常懒慵地伸长了脖子,听着窗外车辆的催鸣。干燥的都市里人如蚁般的潮涌,较童年时期的乡村生活,这一切来得如此突兀而遥远,又在一刻间抹去,梦走过它的辉煌渐次露出衰败的荒漠。遥遥的还有什么景物,高楼把零星的绿踩在脚底,慌乱地走进我的视线,模糊成一堆垃圾似的肮脏。我的思绪走在伤感与怅然的悬崖边沿,细数着空中飞过的鸟影,在白云下面弹出点点,我渴望那白云就是心中的空白,这正是我空灵和寂寞的源点。

张位望着暴雨中一片白茫茫的街道,缓缓摇了摇头:“有点儿气闷罢了……等雨停之后立即回府,我还有事情要做。”

四、提高文献利用率的措施

(一)增加读者基数和来馆频次

现代图书馆已逐步发展成包括研究规划、选择采购、复审剔除、馆藏评价、协调合作等,能够比较科学地建设和发展馆藏。而馆藏质量的高低、馆藏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文献的利用率。而克拉玛依市图书馆就急需提高对馆藏数据和读者借阅数据的分析,建立属于自己的馆藏体系,对馆藏图书进行结构优化。同时,加强工作人员在采编及数据分析上的能力。

(二)对阅读进行引导

阅读是个人的自主行为,很多读者的阅读并没有明显的偏好,却可进行引导。一是,设立图书推荐榜,帮助读者了解馆藏,提供优质的阅读书单。二是,开展读书会,对某一领域或某书进行导读,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对较专业或知识性强的图书进行二次阅读或延伸阅读。三是,以图书类别的不同开展读者属性不同的阅读推荐活动。

(三)加强馆藏建设和数据分析

读者是图书馆工作能够运行的基础,来馆读者的数量和频次对文献利用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图书馆的基础建设保障、宣传及阅读推广是读者了解和熟悉图书馆的重要渠道。如,保障读者借阅渠道方式的通畅便捷;利用“送文化”等活动提高图书馆曝光率;举办学术讲座等提升图书馆高品质服务;设立多个图书网点,将书送到读者手中,满足特定人群或特定区域内读者的阅读等。

克拉玛依市图书馆图书采购采用外包,与新华书店合作。对于新华书店所提供的采购书目只作简单的查询筛选,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了解优秀或最新的出版图书,对图书采购作有效计划;缺乏对馆藏数据、借阅数据和读者需求进行调查分析,而系统性地优化图书采购和馆藏结构。

(四)以读者需求为导向采购图书

图书馆的最基本业务,便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不经过读者调查或意见征询的图书采购,是盲目的,而将采购权交给读者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作为公共图书馆,对于知识或技术性较强的图书,一是选择通俗科普类读物,便于大众对知识基础的了解和普及;一是,听取专业人士的图书选购建议,最大限度的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另外,在读者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读者借阅率较高的图书类型,也应适当增加馆藏,合理配置购书经费。

象鼩生活在非洲南部地区,它们几乎能适应任何生存环境。不论是干旱的纳米布沙漠,还是茂密的森林,甚至是遍布巨砾的地区,都活跃着象鼩的身影。不过,体形娇小、行动敏捷的象鼩虽然分布广泛,但是它们生性机警,懂得如何伪装和躲避危险,所以想一睹它们的真容并不容易。一些种类的象鼩会在灌木丛中开辟出一些小路,并每天在这些小路上巡逻,寻找昆虫的踪迹。如果遇到天敌,这些通道就变成了一条条无障碍的逃生路线,帮助象鼩迅速脱离危险。

提高文献利用率是加强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指标。读者是利用文献的主体,他们的利用能力决定着馆藏文献利用的程度。因此,图书馆要做好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对读者阅读内容进行适当引导,加强馆藏建设和数据分析,增加读者基数和来馆频次这几项工作,必定能将文献利用率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满江.基于数据挖掘的图书馆馆藏利用率优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393 (23):139-140.

[2]刘美岩.对影响文献利用率问题的初步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1,101 (2):66-67.

[3]董萌.高校图书馆文献利用率分析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 (1):150-153.

标签:;  ;  ;  ;  ;  

浅谈公共图书馆纸质馆藏文献利用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