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教育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师承教育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师承教育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徐广立,卫爱武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郑州 河南)

摘 要: 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需要不断在临床上总结经验,是学识与经验的结合。五年的学院教育,赋予了中医学子中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运用到临床,对中医学子是一个挑战。师承教育是中医学院教育一个有利的补充,在学院与临床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中医学子能够更加快速的适应临床,更加准确地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师承教育也是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医学专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师承教育;中医思维;规范化培训

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中医学生本科毕业后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医学生教育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是医学临床专家形成的关键环节,对于培养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同时,师承教育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一 中医药发展与传承

1.1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中医人的薪火相传,以《内径》、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为代表的中医四大经典,以文字为载体,给后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通过刻苦学习,潜心钻研,中医学子汲取了很多的养分,为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辈们的宝贵经验大多是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中医药的发展,除了继承,更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这就需要中医学子,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投身临床,在临症治疗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提高技能。中医是一个经验医学,需要不断在临床上总结经验,是学识与经验的结合。

1.2 学院教育赋予了中医学子中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如何将课本知识转化运用到临床,对中医学子是一个挑战。学院教育只能是对中医人才的一个“粗加工”。走出校门,进入临床,面对的不再是课本,不再是卷纸,面对的是一个个三维立体的病人,分析病人的病情,不再是病案语句,而是看得到的舌苔、听得见的语声、摸得到的脉搏,病人病情不再是按课本上“规定”的症状,那么的明朗。心中明了需要在错综复杂的的症状里去伪存真,找出根源,但总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还是看不到灯火阑珊。

1.3 中医自古便是师承教育或者家传,随着时代的进步,旧式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要,学院式的中医教育才应运而生。中医是一个集文化与科学于一体的学科,它包括着如何将症状系统化,思维整体化。临证施方,方随证变,药随方施是需要时间积累,思维锻炼,这些技能是不能单单依靠课堂讲解所能掌握的。临床上病人的病情远比课本上一个个明朗的证型来的复杂的多,使人千头万绪,找不到正解,无方可施痛苦至极。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中医院校毕业的学子,迫切需要一个可以领进门的师傅。

二 师承教育是培养中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医思维[1]的锻炼与形成,是能否真正的进入中医的领域,独立的思考,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中医临床选方用药的个性化特征非常的强烈,需因人、因时、因地辩证论治,其真谛在于“灵活”。这也是中医区别于西医思维最关键的环节。中医思维包括很多:见微知著,整体观念等等。可这些终归是课本上的知识,他可以指导临床,但永远代替不了临床。学院教育赋予了很多理论知识,唯有真正的运用到临床,才可体会到其中的真谛。初到临床,开始面对病人很多情况下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仿佛一身的技能无处可施,又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开始怀疑自己,面对西医的冲击,有时甚至开始怀疑中医。此时如果有一位领路人,可以为其传道,授业,解惑就可能会令其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能过更快更早的掌握中医诊治技术,更好的服务病患,提高中医的整体水平[2]

3.2 师承教育是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补充形式,是中医学生本科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高层次中医师、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极为重要。中医师承教育是我国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3]一般以师授为主,是言传身教,传道受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师承教育采用师带徒的形式,区别于学院教育的大课堂授课,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师承教育是中医学院教育一个有利的补充,在学院与临床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中医学子能够更加快速的适应临床,更加准确地运用知识,掌握技能。中医中药的运用,精华在于辨证施治,找到疾病的本质,对症施治,方可药到病除。做到辩证准确除了夯实的知识功底外,临床经验同样是十分的珍贵。初出茅庐,既兴奋又恐慌,带教老师自然成为了可以指引行向的灯塔,给中医学子的行医路上加股力,使道路更加的通畅。带教老师在中医领域有一定学术造诣,有独立中医思维,对中医知识运用到临床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通过跟师,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通过抄写处方,熟悉老师的辨病辩证方法及用药思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中医知识更深程度的理解,学会如何把课本知识转化成可以临床治病的能力。通过跟师,学习如何接诊病人,如何与患者沟通。通过学习老师的医德医术,对学生来说是宝贵的机会,是通往一名优秀医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途径。师承教育对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培养优秀医生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 师承教育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3.1 医师规范化培是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极为重要的方式,在医学教育中担负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医学生完成学校规划的基础教育后,必须经过严格的规范化、系统化的临床训练,才会具备临床医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掌握临床工作所必须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思维及医学伦理等,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工作者,同时为进一步晋级为高级临床医师打下厚实的基础。以往的医师培养模式是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直接到医院从事各种医疗工作,这对建立高素质的医疗队伍及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极大的障碍,这就使得国家相关部门更加的重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于中医学生要求每位参加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必须抽出固定的时间跟随代教老师坐门诊,也就是师承教育。

十几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形式和内容的各个方面都更加丰富和完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更加丰富和完善,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大,也对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年体验数十辆新车,我本应该对试驾车保持专业、理性,甚至是冷淡的态度。但事实证明,这样的理论对梅赛德斯-奔驰G级越野车没用,无论新旧,无论贵贱。

师傅领进门,修行还是要靠个人的。医学是个终生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升的过程。新时代中医临床医师必须修行的“功夫”,也必须在临床上长期身体力行方可成就。无论从教学形式还是到内容, 师承教育都是不可替代的。只有大力支持方能利于中医现代临床人才的培养。

[48]Osonde Osoba, William Welser IV,An Intelligence in Our Image,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17, pp.23-24.

参考文献

[1] 夏登杰. 缄默知识与中医教育[J]. 学术论坛, 2007, 30(11):188-191.

[2] 邹诗鹏. 中医学的文化自觉[J]. 中医药文化, 2010(1).

[3] 任秀玲. “以形正名”形成中医理论概念[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4):644-646.

本文引用格式: 徐广立 等.师承教育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J]. 教育现代化,2019,6(19):170-17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19.073

基金项目: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7JX28)。

作者简介: 徐广立,男,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不孕不育,现代辅助生殖技术;

通讯作者: 卫爱武,女,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医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不孕不育与复发性流产。

标签:;  ;  ;  ;  

师承教育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