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背景下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社会转型背景下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社会转型背景下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汪光胜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合肥 230061)

摘 要: 自发性体育组织在我国至今有着接近50年的历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团体,在我国基层体育组织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发性体育组织对于促进基层体育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多样化的需求,对于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其发展对策,力求完善安徽省群众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为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后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培育、管理等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转型背景 安徽省 自发性体育组织 现状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快速而深度的转变,使我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时期。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和“我国城市社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研究”调查研究数据表明,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已成为我国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载体[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鉴于此,调查研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的现状,目的在于从实证的角度对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进行探索,从组织结构、经费来源、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自发性体育组织进行多角度的考察, 分析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其发展对策,力求完善安徽省群众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为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后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为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培育、管理等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现状

1.1 组织数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体育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十分迅速。据相关资料统计,安徽省现有登记在册自发性体育组织130个,此外,没有登记在册的经走访调查统计后约为180个。自发性体育组的人数规模上多则数百人,少则几个人,但大多数体育组织的人数在50人左右。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的数量比正式结构的组织数量要多跟多。由此可见,群众体育力量对于整个社会体育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王杰,郭建增,颜飞雪,等.氮稀释剂连续波DF激光器输出光谱分析[J].光子学报,2018,47(11):1214002

1.2 人员情况

通过对安徽省部分市区的自发群众体育组织进行调查后发现:自发性体育组织男性成员和女性成员的比例约为1∶2,女性远远多于男性,说明女性体育锻炼者居多。这充分反映了女性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女性的组织力相对于男性来说更加具有号召力,体育组织的运动也大多适合女性同志;自发性体育组织中成员的年龄走向趋势图是马鞍形趋势,35岁以下的年轻人和65岁以上的长者所在比例均为1/4左右,40岁左右的成员所占比例在1/5左右,50岁左右和60岁左右的成员约占比例在1/6左右,各个年龄段均有体育爱好者;自发性体育组织成员以汉族人口居多,少数民族人口极少,没有明显的少数民族人口特征;自发性体育组织的成员所受教育大多高中或者中专水平以上,具有一定的收入来源,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且生活上有一定的保障。

1.3 运行情况

自发性体育组织的运行情况与组织的负责人有很大的关系。通过带调查研究发现,安徽省自发体育组织的负责人女多男少,女性负责人和男性负责人的比例大约为2∶1,在年龄上趋于老龄化的趋势,大多负责人的年龄在56~65岁,受过良好的教育,年轻时从事稳定的职业,爱好体育运动,这些特征都满足负责人所具备的条件。

2 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政府的支持

限制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经费来源渠道单一。通过调研发现,自发性体育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于成员的缴纳、体育协会的支持等,企业赞助经费和社会赞助经费很少,经费来源渠道十分单一。一个组织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大量的经费,“需要经费支持”在问卷调查中,也是大多数组织和成员的选择,他们迫切需要经费方面的赞助和支持。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特例,有一个自发性体育组织与婚庆公司合作,提供婚庆表演获得组织经费,经费十分充足,这是其他体育组织值得借鉴学习的特色[4]

2.2 组织管理有待完善

自发性体育组织的负责人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他们大多是自发形成的,依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体育的热爱,但是在专业素质方面往往有一定的欠缺,“需要专业指导”是自发性体育组织的目前强烈的呼声,负责人中很少有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他们不能有效安排体育运动的时间和内容,不能合理控制体育锻炼的强度。

2.3 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自发性体育组织因其是自发形成的,缺少必要的政府支持和政策支持。国家在大方向上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比如《体育法》《全民健身发展纲要计划》等,但是地方政府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保障自发性体育组织的运行。在问卷调查中不难发现,群众选择“需要政府及政策性支持”的条款约占2/5的比例。安维胜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并在政策、法律、法规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规范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发展[2]

2.4 缺乏专业的指导

通过调查发现,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比如,内部决策上,1/3的组织集体协商对策,1/5的组织管理层协商对策,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存在混乱。在财务管理方面,只有1/5的组织采用外部审计的方式,有半数的组织在财务审计上缺乏,存在财务漏洞。组织管理有待完善,财务管理缺乏审计,这些不完善、不规范的工作制度严重的影响了组织的发展壮大和日常运行[3]

食品安全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而选择食品接触材料是安全问题中的重要环节。300系不锈钢是目前在食品接触类材料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除了餐具、厨具外,含镍不锈钢还应用于食品机械制造。水质的优劣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供水系统的使用材料选取也尤为重要。目前,很多供水系统项目都会用到含镍不锈钢,这在西方国家较为普遍。而在国内,很多企业和机构正在大力推广供水系统中的不锈钢材料应用,国家相关部门也在水质的规划方面提到了不锈钢水管的使用问题。

3 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的对策

3.1 政府创造环境

自发性体育组织应完善内部管理,建立适合组织发展的组织架构,在重大问题决策上,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对财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公开公示;培养专业的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活动的展开给予规范性的意见和建议。地方政府对自发性体育运动组织的规范发展给予一定的激励,对于组织架构明确、管理规范、体育活动有效展开的体育运动组织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充分发挥优秀自发性体育组织的带头引领作用。

3.2 加强建设管理

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组织调研人员对所管辖区域内的群众性体育组织进行调查研究,制定适合发展的法律、法规,给予政策性的支持;完善体育健身场所,提供体育健身器材,推行体育运动项目,为自发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场所和器械支持;鼓励自发性体育运动登记入册,加强政府引导,积极引领健康发展。

到了2007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为现在的海南大学,程立生任海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3.3 扩展资金来源

自发性体育组织应积极扩展资金来源,打破单一的资金渠道。可以与政府公益性活动结合,在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获取资金支持;可以与企业结合,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宣传和服务,获取部分资金支持;也可以通过商业汇演等渠道,获取组织经费。新时代,新形势下,自发性体育组织应以市场为导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通过自身优势扩展资金来源,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文化、经济、政治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都呈现出了不同的趋势,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在展开工作时,其也应该重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在实际工作中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可以从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入手,然后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来展开调整,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革,目的是为了制定出一份满足单位实际发展需求的理论体系,并把其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自发性体育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众团体,对于促进基层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发性体育组织受管理、政策、资金和专业素质的影响,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社会转型背景下,政府应大力提供政策性支持,自发性体育组织加强内部管理建设,注重专业人员的培养,扩展资金来源,实现自身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坚.我国城市社区自发性体育组织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0.

[2] 宓思濛.开封市城区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的现状调查分析[D].河南大学,2012.

[3] 陈泽兵.社会转型期我国民间体育组织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27-29.

[4] 汪明旗.我国城市非正式体育群体的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9-11.

[5] 孟凡强,钟晨.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研究现状与述评[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90-94.

[6] 韩军.我国自发性群众体育组织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4):139-141.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2(c)-0173-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06.173

①基金项目:2016年安徽省体育局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ASS2016217)。

作者简介: 汪光胜(1978—),男,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标签:;  ;  ;  ;  ;  ;  

社会转型背景下安徽省自发性体育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