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将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有企业改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企业改革的形势

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是好的。今年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中央确定的指导方针、工作大局和工作重点,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内外关注的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都按预定方案顺利推出,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企业改革也在继续和深化。这些改革措施,立足我国的实际,借鉴了国际上的有益经验,其效果在逐步显示出来。在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宏观调控,并取得积极成效,国民经济进一步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经济结构有所调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过快带来的矛盾开始有所缓解,经济生活中某些无序现象逐步得到治理,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在平稳回落中继续保持较高的水平。这一形势对深化企业改革是十分有利的。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并提出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企业工作,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作。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就必须处理好国家和工厂的关系,要考虑工厂的独立性问题。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指导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指出:“企业改革,主要是解决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问题。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是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国老一代的领导者、经济工作者为国有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长期以来,搞好国有企业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

16年来,我国的企业改革是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向前推进。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我国企业进行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留成和两步利改税;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实行厂长负责制,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两权分离,进行了股份制、租赁制试点;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无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了大的突破和进展,许多改革的内容至今还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落实,使企业开始摆脱行政机构附属物地位,逐步向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方向转变。从总体上说,国有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上升,活力有所增强,对宏观环境和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有所改善,涌现出一批搞得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16年的改革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广大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奠定了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党的十四大全面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目标,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企业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各个时期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承前启后、互相衔接的,是以市场为取向,以渐进的方式向前推进的。前期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后期改革是前期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得不到解决。因此,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继续把企业改革推向前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国有企业改革是明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发展和壮大国有经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决定的。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有经济的基本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截止1993年底,我国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部乡及乡以上工业的52.2%,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到44%;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净值占全部工业的75%,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63%;国有企业实现利税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6.3%,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占59.6%。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实现利税占全部工业的62.6%,上交税金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8.8%。这说明,当前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具有绝对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的实践表明,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于支撑改革、稳定大局和促进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虽然国有企业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不少国有企业还存在相当的困难和问题,如机制转换慢,观念不适应,亏损面大,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低,产品不对路,技术装备落后,各类负担重,富余人员多等。产生这些问题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历史和体制上的原因;有的是领导班子的原因,也有企业整体素质的原因;同时还与尚不完善的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交织在一起,是新旧体制转轨即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新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说明,现有的企业制度已经明显地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综合配套改革,这不仅是我们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国有企业增强活力、走困境的根本出路。因此,企业改革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决定,从明年开始,要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企业改革与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是密联系在一起的。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们顺利进行了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价格和流通等宏观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这些重大措施的出台和成功的实施,为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条件,也增强了企业改革的紧迫性,要求我们不失时机地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

正确处理企业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宏观调控体系、市场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等环节,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企业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国有大中型企业进入市场,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我国的市场体系才能完备、健全和发展,才能确保市场的统一、开放、有序竞争。建立国家新型宏观调控体系主要是运用利率、税率、汇率、价格等经济杠杆调节经济,而企业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和落脚点,如果企业不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信号不能做出正确的反映,宏观调控也起不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与深化企业改革有着更加直 *接的关系,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失业人员及退休职工的安置,工伤残疾人员的妥善处理,转岗人员的重新培训等,都需要健全的社会保障,否则就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配套改革,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摆到了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明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同时要协调配套地推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改革。这是推进改革的重大战役,也是一场攻坚战,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准备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三、全面、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把握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其目的是进一步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唯一的经济主体,计划由国家定,资金由国家拨,材料由国家供,产品由国家包,全国就像一个大工厂,各个企业像分厂、车间一样,在国家调度指挥下进行生产和流通,企业缺乏独立性,因而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很大束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千万个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构造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我们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如何构造众多活跃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实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开,转换经营机制,推动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摆脱对政府行政机构的依赖,由此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机构附属物,真正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主体,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成熟、系统的经验。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通过试点来积累经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使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最为深刻的变革,从政企关系、产权关系,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到本世纪末,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是我国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当然,从长远来说,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会提出进一步改变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而企业制度也会有新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改革是一个永久的命题。

为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目标,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现代企业制度,把思想统一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上来。这是搞好试点的前提。《决定》发表一年来,我国经济界和理论界学习、研究、探索现代企业制度的空气十分活跃,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全党智慧的产物,是多年来改革实践的总结。当前,要反复学习《决定》,正确认识和理解《决定》精神,以此为指导,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搞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指出,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第二,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第三,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第四,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第五,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这五个方面的特征是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其中,最主要的是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实行有限责任制度和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与组织制度。我们的任务,就是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试点,逐条具体落实。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任务,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当前,我认为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支持以公有制为主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为了寻求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使国有企业有更强的活力,更高的效益,绝不是搞私有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保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说,要保持公有制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优势;有关国计民生的产业为国家所控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提出的产权明晰,主要是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正确关系,两者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这种关系的确立,绝不意味着削弱和动摇国家作为出资者的地位和作用,法人财产权也绝不是把国家财产划给个人。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企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义务主体资格的经济组织。企业法人财产权,是指在向出资者负责的前提下,对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些并不改变企业的所有制性质。

第二,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我国企业按财产构成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规范的公司,能够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开,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国家解除对企业承担的无限责任。除公司制企业外,还有非公制企业,如个体业主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国有国营企业等,形成我国的企业制度体系。其中,就企业总的户数而言,大多数可非公司制企业;就大型骨干企业而言,公司制可能是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每个企业采取哪种组织形式好,不强求一律,要因企业实际情况而言,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标准。现代企业制度讲的是企业制度,是指“现代的企业制度”,所有企业都应朝这个方向努力,逐步改变原有的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现在有一种误解,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将所有企业者“公司化”,公司化就是股票上市。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我国国有企业要依据行业和企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可以是公司制,也可以是非公司制。就改制为公司的企业而言,可以是股份公司,也可是国有独资公司,也就是说,除了搞多个股东的公司外,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的条件,有的国有企业还可以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建成股份有限公司也不等于都能股票上市。需要指出的是,企业不是改称为公司就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转变经营机制。

第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全面实行“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句话,当前要特别注意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改变国有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国家实际上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状况。国家作为出资者,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要搞好监督,不干预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企业独立经营,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成为拥有法人财产权的独立法人实体,企业法人要依法正确运用企业法人财产权,对所有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政企分开,主要是政府与企业职能的分开,各司其职。通过试点,也要把政府和企业的不同职能具体化。

第四,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它的建立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社会之间多方面生产关系的调整。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同步配套改革尤为重要。当前迫切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转变政府职能,进而实行机构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不论是公司制企业还是非公司制企业,都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领导体制和经营管理制度,要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千方百计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第六,现代企业制度是依法规范的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组织制度有多种形式,包括股份公司、国有独资公司、个体业主企业、合伙企业和我国群众创造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等其他企业,都要通过法律确定其独立地位和债务责任。这样才能保持这一制度的公平和有效。这次国务院确定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是根据李鹏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国家将组织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按照《公司法》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精神进行的。这次试点工作就是要按照已经规范化的《公司法》来进行。企业改革还会遇到大量的法律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法制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我们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下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必定要在企业中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项制度。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试点和将来推广的过程中,对一些基本问题要统一认识,这样才能在行动中统一步调,取得实效。试点的结果,应该使原来好的、比较好的企业变成更好、更有效益的企业,原来比较差的企业改变善,变成效益好的企业。

四、加强对企业改革的领导,精心组织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明年将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一重点工作上来,加强对企业改革的领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动企业改革的深入。国务院召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主要是研究深化企业改革,部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通过试点,积累经济,创造条件,逐步推进。

(一)深化企业改革,搞好试点工作,必须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各地方、各部门和各试点企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 会的《决定》精神,用《决定》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认识。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学习贯彻《决定》,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由国务院统一组织的,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等14个部门参加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协调会议,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方案》,提出了试点的原则、内容、方法、步骤和配套措施。最近,国家经贸委又制定了《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划和意见》在分析国有大中型企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年深化企业改革的10项主要措施。要按照这两个文件的要求,一方面组织好试点工作,另一方面继续推进面上的企业改革。

(二)试点工作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进行,各部门、各地区都要围绕企业改革的这一重点,紧密配合,为推动试点工作履行好各自的职责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关系到改革全局的大事,试点工作关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快慢。国务院决定,试点工作由国家经贸委牵头负责,会同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具体组织实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参与研究有关工作。重大问题由国务院研究确定。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和各有关部门都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制定和实施切寮能够推动试点工作的政策措施。各省、区、市如何分工负责,由各省、区、市政府自己定。这次试点企业虽然只有100户,但试点工作涉及的政策范围很宽,各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在自己管辖的工作上有所改革,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这个问题上,个别要服从整体,局部要服从全局。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再一次强调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对于加强试点工作的统一领导也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要密切配合,上下合作,把试点工作搞好,试出成效,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试点企业要坚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探索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和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作阶级,要强调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有的企业改制为公司后,领导体制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体现,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试点企业要勇于在实践中探索、完善新的企业领导体制与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形式和途径,还要探索公司体下职代会和工会实施民主管理的作用、方式和特点,逐步理顺“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为建立新型的企业领导体制开拓一条道路。

(四)试点经济极利于推广,不能吃“偏饭”

试点的目的不仅是为造就一批新型的充满生机活力和具有更高效益的企业,更重要的是摸索一条我国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沿着这条道路可以使更多的企业充满活力,好的企业效益更好,差的企业也转变成效益好的企业。试点的经验将为我国有关立法、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试点企业的责任重大,光荣而艰巨。这次国务院确定的试点企业中,多数是经营好、效益好的企业,也有一部分是问题比较多、亏损的企业,这样安排,就是为了使试点工作更具有典型意义代表性。试点要有突破和创新,不能再靠减税让利等优惠政策。突破创新不是吃偏饭,“先行一步”也不是吃偏饭。试点经济要有推广的价值。试点企业要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通过试点,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五)试点主要靠企业自己来试,政府以创造外部环境和指导为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是企业,试点工作要依靠广大职工和管理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试点企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要认真组织好广大职工,尤其是各级管理者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参加这项改革的自觉性。在产梳界定、机构重组等试点过程中,必然要涉及某些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妥善处理职工的思想和实际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使职工对度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要激发职工对改革试点的热情,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投身改革,创造新的企业生机和活力。试点企业要在认真学习弄懂改革目的的基础上,制定细致的改革方案,商有关部门后,发动群众组织实施,使试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管理机构的改革,要采取慎重的态度,要减少层次,减少非生产人员。要慎重确定各个机构的职能和职权范围,搞好各机构的衔接,使工作不脱节、不重复,提高工作效率。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解放思想,创造条件,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从实际出发,鼓励和支持试点企业大胆探索。同时,各地区、各部门主要领导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制定政策、办法和措施,加强指导,积极稳步地推动试点工作健康发展,争取在两年内试出成果,把企业改革再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六)在抓好试点工作的同时,要抓好面上的企业改革

试点企业主要是实现重点突破,同时面上的企业改革也要深入进行,不能停顿。没有改建为公司的国有企业要继续认真贯彻《企业法》和《转机条例》,落实企业

经营自主权,多渠道增加生产经营资金,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企业改造步伐。要把改制、改造和改组结合起来,即把企业的改革、技术改造和战略性结构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国有大中型企业要继续做好限产、压库、促销和扭亏增盈工作,强化企业管理,提高对市场的适应力。同时,要对一批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试点。要抓紧实施国务院新近颁布的《监管条例》,在“国家所有、分级管理、分工监督、企业经营”的原则指导下,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通过委激监事会的形式,堵塞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漏洞。企业搞得好不好,领导班子是关键。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尤为重要,他们是增强企业活力,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依靠和中坚力量。要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我国新型企业家队伍,这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希望所在。

标签:;  ;  ;  ;  ;  ;  ;  ;  ;  ;  ;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