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业物流组织的演变及其启示_企业流程管理论文

西方企业物流组织的演变及其启示_企业流程管理论文

西方企业物流组织的演变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组织论文,物流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西方企业物流组织演变的几个时期

1.分离的职能结构时期。

50年代前,物流的职能仅局限于便利和支持工作方面,因而物流的组织责任遍布整个企业的各部门。这种部门分割的现象,意味着物流还没有实现专业化,各生产部门都有物流人员,同时兼顾生产和物流业务,业务水平较差。另外,由于没有专门的组织统一指挥物流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缺乏跨职能的协调,从而导致重复和浪费,信息常常被扭曲或延迟,权利界限和责任经常是模糊的。这一时期的物流组织效率较低。

2.职能集合时期。

最初将企业内分散的物流活动归类的尝试始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从此企业物流组织作为专业化的分工组织开始从大企业中分离出来。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各种专业化的物流职能被不断集合,起初是一部分物流职能在小范围内实行专业化集合,以后发展成为整个物流过程按专业化职能集合,成为相对独立的分工组织。

本时期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 物资配送和原料管理单位已完全分离出去,它们分别集合了其相关的职能,专业化的分工组织在企业内部的较低层得到实现,避免了以前的分散管理,专业分工层次也被细化。但是,本阶段的改变还比较初级,大多数的传统部门并未改变,组织层次也未做大的变化,物流组织只有局部的专业流程协调作用。(2)第二阶段。物流被单独挑选出来, 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组织权力和责任的地位上去,这样可将物流作为一种核心能力来处理。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的分工组织数量又有所增加,专业化程度和运作效率也更高。企业内可能被提升的是物资配送,因为对企业来说,客户服务的绩效对于总体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3)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的组织将实际可操作的许多物流计划和运作职能归类于一个权利和责任下,目的是对所有原料和制成产品的运输和储存进行战略管理,以使其对企业产生最大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 本阶段的发展, 归功于计算机IT系统的兴起,否则统一物流的信息共享协调就不能实现。物流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第三阶段组织的形成。

3.过程一体化再造时期。

上一时期最后阶段的组织按照职能部门分类组合后,分工的组织数量已经相当庞大。这种职能型结构虽然统一了物流各业务流程的协调,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易成本也在上升,尤其是横向部门之间,信息必须先由垂直传递然后才能跨越水平组织。以前的IT技术只能连接、传送信息,而难以使整个物流系统共享信息。随着现代IT系统的完善,基于信息共享技术基础的企业再造成为可能。这一时期的企业再造改变了传统的垂直职能组织的分割形式,以前的职能垂直层次组织转换成一个以过程为导向的水平组织的模式。

从西方企业物流组织的历史演变进程看,在最初的几个阶段一般体现出专业化分工的特点,组织设计朝着垂直型的职能结构发展,而在近期的阶段,则逐步再造成扁平过程化的组织形式。再造后,企业内部仍然存在很多分工明确的组织,专业种类甚至可能增加(例如增加了IT专业)。再造省去了多余的分工职能(例如传统的业务单据改由网上无纸单据),专业化的技能依然存在甚至还在深化,只是必要的分工部门由垂直型改为扁平型,使专业组织间运转更通畅。

企业再造中的这种专业化与分工的关系,可以用最近发展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来解释。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杨小凯教授提出的专业化分工理论,发展了斯密的分工理论。他认为,分工的产生是专业化水平与交易成本比较的结果,如果某种流程中的各业务具有专业化的技能优势,只要流程中业务之间的交易效率足够高,那么流程中的业务职能设置就具有分工经济。但是,这里的前提是,各个业务技能都具有专业化优势,每个业务操作都是流程中所必需的,而如果其中的流程设计不合理,使得某些业务根本不需要,那就不应该分工,而应该改造流程。以前的流程业务之所以设计不合理,是因为在IT发展之前,这些业务由专业人员操作才有效率(比如手工操作技能),一个人同时进行流程中的多种操作效率较差,而IT发展以后,一个软件系统(如专家系统,相当于全能型的专业系统人员)就能代替以前的多项操作,当然就不需要那么多分工层次了。

对照科斯和杨小凯等经济学家最近关于企业组织的理论,再造组织具有如下好处:(1)随着IT系统的引入, 新的过程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不同的过程管理者领导不同的专业团队, 删除了不必要的业务操作,精简了组织设置;(3 )由于不同专业的人员合作完成同一过程,不再跨职能部门频繁联系,减少了交易成本。 (4)每种过程专注于共同的目的,组织成员的利益目标是一致的,提高了职员之间的合作积极性,避免了不同职能部门合作时相互推诿的情况,减少了监督考核成本;(5 )新的紧密合作关系有利于发挥各自专业的技巧,促进团队知识的学习,在不同的业务联系中创造出工作灵感。当然,这种过程管理的结构也有缺点,如给交叉管理的协调带来困难,因此需要过程一体化流程的合作专用性足够强、IT系统足够发达,高效的新的组织形式才有可能再造成功。

对我国企业物流组织的启示

(1)企业组织结构的建立应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 不能照搬照套,也不可盲目赶时髦。西方企业物流组织的发展是与当时技术水平相适应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相对合理的选择。我国企业物流组织多数处于第一、二发展时期,物流专业化技术水平低,组织间交易成本高,短期内进行扁平式过程一体化组织再造的难度大、风险高,不宜急于向第三时期转变。企业应该根据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和经营环境等条件,按照科学的企业组织原理,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结构形式。

(2)加强企业组织管理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节约内部组织的交易成本。我国企业虽然都有组织管理规章制度,但许多企业具体落实的效果并不好,组织协调、监督和激励等机制效率不高。目前组织管理的重点是做到责权利分明和按章行事。

(3)发挥人的能动性,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组织的效率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组织内的专业化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要树立人才观念,不仅加强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而且要重视管理者的素质培养,造就专职经理阶层。

(4)积极引进先进的IT技术,为组织再造创造条件。 西方企业物流组织的发展得益于IT技术的强大支持,演变阶段与IT的发展阶段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企业技术水平还较落后,只有提升IT的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现有组织的效率,并为将来的组织再造作准备。

标签:;  ;  ;  ;  

西方企业物流组织的演变及其启示_企业流程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