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荣琴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荣琴

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对其施工的质量和基坑的安全性能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相关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应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来辅助施工,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的特点

1.1风险性

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风险性,这主要是由于深基坑工程施工工期相对较长,施工进度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工程连续性不足,容易造成工期延误。另一方面,部分施工单位认为深基坑支护为临时性工程,重视程度不够,安全防护与安全施工方面投入成本不足,缺少必要的安全施工设备,在极大地增加了安全隐患的同时,加大了工程施工的风险性。

1.2区域性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区域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受施工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这些外部环境包括了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施工区域的建筑及人口密度、交通运输条件等。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幅员辽阔,其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有不小的地理差异,同时土壤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而土壤也正是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同地区的深基坑支护工程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地区特点将使用不同的支护方式。

1.3递增性

深基坑支护施工递增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不断增加基坑深度以提升土地利用率,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第二,建筑物体积越大、高度越高,对基础负载能力的要求越高,对基坑深度开发利用就越大。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

2.1工程勘探

工程勘探对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勘探成果更加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因此,即使赶工项目,也应该进行勘探,根据勘探成果设计深基坑支护结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建筑人文因素等都不尽相同,因此要依据勘探成果对工程项目的地质结构、土质、地下水等做出科学合理的测量与评价,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周边建筑的地基进行重点考察调研,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周边建筑能够随承受施工产生的震动且不产生位移、倾斜、沉降与开裂等。

2.2土层锚杆施工

首先,采用冲击式钻机、循环式钻机或者螺旋式钻机对土层锚杆施工成孔,最常见的是采用压水钻进法成孔施工,在使用过程中一次性完成清孔、出渣、钻进等成孔工序,如果施工现场水文地质条件允许,可采用螺旋钻杆施工方法。其次,安放拉杆,在使用拉杆之前要做好除锈工作,清除钢绞线的油脂,土层锚杆全长约30m。最后,灌浆施工,这是建筑深基坑土层锚杆施工的关键环节,采用普遍硅酸盐水泥,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下水呈弱酸性,尽量使用防酸水泥或者纯水泥浆,水灰比约0.4,水泥浆的流动度应符合泵送要求,为了进一步降低水灰比,防止水泥浆出现干缩或者泌水,可在水泥中掺加适量磺酸钙。在灌浆施工过程中,通过压浆泵把水泥浆压入拉杆中,由拉杆管端和土层锚孔注入。

2.3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

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一般适用于基坑深度小于8米,变形要求比较低的建筑工程,这种支护施工技术造价成本低、速度快、施工简单方便等特点。钢板桩中的钢板是由钳口和锁口热轧型钢轻加工制作而成,通过与钢板之间的连接组成钢板墙,来实现挡水和挡土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的支护工程施工中,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施工建设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土质较为松软的地区。钢板桩按照截面的形式可以将钢板桩划分为Z型、U型和直板型。由于钢板桩支护施工技术具有一定柔性,因此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用锚拉杆来调节,防止出现地基和地表变形的状况。

2.4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技术

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搅拌机对基坑深层土进行搅拌,将软土和水泥两者混合在一起,在固化剂的效应下,使得软土和水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硬度、强度、整体的独立桩体挡墙。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技术可以充分的提高深基坑防水和防土的功能,主要应用在淤泥质载土和沙土地层中。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技术具备噪音小和振幅小等特点,在深基坑工程中被广泛使用。

2.5土钉支护技术

为了有效加固深基坑边坡,采用土钉支护施工工艺,使土体和土钉之间发生相互摩擦作用,提高整个深基坑支护土层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结合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标准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土钉强度和拉力,控制拉力和弯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其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几点:其一是严格对深基坑的开挖规模以及土质等进行分析,然后严格进行土钉拉拔力的测验,可以将其测试环节交于第三方来把控,确保检测环节的客观性,从而确保地质、土地、土钉之间的实现有机融合的实质性;其二是明确土钉支护成孔的深度,严格把控土钉的长度以及灌注浆液的量度,确保土钉长度、浆液量度以及孔的深度达成一致契合的状态,同时减少材料的浪费现象。

三、应急方案措施

基坑工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影响因素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是变化的,因此施工中的监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前期开挖监测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可对后续开挖方案、开挖顺序和开挖速度提出建议,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及时的预报,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周围环境的安全。

3.1帷幕渗、漏水的应急方案

土方开挖后帷幕墙出现渗水或漏水,给基坑施工带来不便,严重时会造成土颗粒流失,引起坑外地面沉陷,甚至支护结构坍塌。

渗水量较小,不影响施工及周边环境时,可采用坑底设沟排水;渗水量大,但没有泥砂带出,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时,可采用“引流-修补”方法处理;如渗水量很大,可采用墙后压密注浆或高压喷射注浆方法,必要时应在坑内局部回填土,等注浆达到效果后再重新开挖。

3.2支护结构侧向位移较大时的应急方案

坑内应立即回填反压,坑顶适当减载,避免支护结构产生更大破坏。通过对坑壁状态反算,采取竖向钢管桩或增加结构等措施处理。

3.3相邻建构筑物沉降较大或不均匀沉降

在支护结构位移未超过警戒值时,因基坑内的抽水可能引起坑外地下水位下降,从而造成相邻建筑物会地基承载力不足而下沉的情况。这种情况可通过观测井水位观测和建筑沉降观测进行提前报警预防。在出现问题时,先通过水位变化进行判断,确定原因后采用坑内抽水回灌的方法,稳定和抬高降低的坑外地下水位,防止进一步的地面沉降。此后进行水位和建筑物的观测,确保沉降收敛并停止。对建筑物根据沉降变形监测情况考虑是否进一步进行灌浆方式进行地基的加固处理。

四、结语

建筑工程基础是整个建筑楼层之根基,其施工质量的控制对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和复杂,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中常见的施工安全技术,具有施工深度大、距离近等特点,在提高建筑工程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玉峰.浅谈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140

[2]钟世鸣.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03):58

[3]郝艳领,王刚,王庆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4(01):89

论文作者:吴荣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荣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