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监测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肖平伟

湖南省涟源市妇幼保健院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湖南娄底 417100

摘要:目的:研究卵泡监测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卵泡监测对患者的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并给予其受孕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受孕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促排卵期受孕率为36.67%,高于对照组的13.33%,数据对比P<0.05。结论:卵泡监测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促使患者治疗方案的优化,提升患者的受孕率,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卵泡监测;不孕症;临床价值

不孕症是指在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有正常性生活但1年内未成功妊娠的情况。不孕症患者的病因较多,其中排卵障碍、输卵管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其它一些因素均可导致患者发生不孕症。排卵功能障碍是不孕症常见的病因,其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的情况,还会对患者的内分泌功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其它多种临床症状,影响其正常生活。本研究对卵泡监测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中选取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4~37岁,平均(30.68±4.26)岁,患者的不孕时间在2~11年,平均(5.22±1.35)年。试验组患者年龄25~37岁,平均(30.19±4.33)岁,患者的不孕时间在1~11年,平均(5.38±1.16)年。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为不孕症,并且所有患者均排除伴侣原因导致不孕的情况。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单纯使用促排卵方法治疗,治疗药物为克罗米芬,让患者在月经第5d开始按照50㎎/次,1次/d的标准口服克罗米芬,连续服药5d,连续用药2个月经周期。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卵泡监测指导用药并完成受孕指导,其中卵泡监测使用超声检查完成,在患者月经第8d开始对其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将超声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后穹隆处和宫颈处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检查频率进行合理调整。其中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卵泡直径在10㎜以内时,每隔3d对患者进行1次检查,患者的卵泡直径在10~16㎜时,每隔2d对患者进行1次检查,患者的卵泡直径超过16㎜时,每天对患者进行1次检查,在患者的卵泡排出后指导其正常进行夫妻同房,并于同房2周后对其进行尿妊娠试验检查。若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未发现优势卵泡发育,则在患者下一个月经周期时将其药物用量调整为100㎎/次,1次/d,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加用药量,但最大用药量不超过200㎎/d,连续治疗6个月后患者仍未成功受孕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它治疗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受孕情况,主要是对其促排卵周期受孕率进行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用百分率和(x±s)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对两组患者促排卵期受孕情况的观察统计数据,试验组患者的促排卵周期受孕率为36.67%,高于对照组的13.33%,数据对比P<0.05。

表1 受孕情况(例/%)

3.讨论

不孕症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其病因较多且病理机制复杂,其中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宫颈疾病、子宫畸形、子宫内膜病变和免疫因素等均可导致患者发生不孕症,另外一些不明原因也可导致患者发生不孕症。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症较为常见,其中先天性性腺发育不良、卵巢抵抗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和卵巢早衰等均可导致患者出现排卵障碍而引发不孕[1]。对于女性的正常妊娠,卵巢正常排卵是其基本条件,其中患者每隔月经周期均会有一侧卵巢中形成优势卵泡并完成排卵,双侧卵巢的排卵存在随机性,其主要受到患者卵巢轴和神经中枢及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和影响,任何环节出现功能异常的情况时均会导致患者排卵障碍,引起不孕症[2]。

对于不孕症的治疗,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进行促排卵以完成治疗,其中克罗米芬口服是临床上常见的促排卵方法,但其需要建立在患者卵巢轴正负反馈功能正常,生殖激素分泌正常和卵巢内存在对促性腺激素敏感的卵泡等基础上,患者在卵泡发育正常但不破裂排卵的情况下可给予其HCG促排卵法治疗[3]。在对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时,其卵泡发育情况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其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以此完成对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4]。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用于卵泡发育监测的常见方式,其其中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卵泡监测的时间通常需要在3个月以上,这样才能为医生对卵泡发育状况及排卵情况的判断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方案调整及医生指导受孕的方案调整奠定基础[5]。若在连续经治疗24个月后超声监测仍未发现卵泡发育或成熟卵泡,则表明患者的卵巢功能存在异常,若患者月经后21d~40d排卵且月经周期延长到70d左右,则说明其卵巢排卵存在延迟情况,需要及时给予其其它治疗方案。

本研究对卵泡监测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受孕率为36.67%,高于对照组13.33%的受孕率,数据对比P<0.05。综上,卵泡监测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为患者的治疗方案调整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红艳,武忆东,邓淑娟.经阴道超声卵泡监测在治疗不孕不育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6):123-125.

[2]赵春艳,赵春晓.经阴道彩超在不孕症患者卵泡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03):128.

[3]张丰萍,蔡艳,李煜,郭婷婷.经阴道彩超在不孕症患者卵泡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109-110.

[4]吴红杨,牛向馨,沈丽芸,陈春斌,陈春妃.125例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卵泡监测的临床观察[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24(06):115-116.

[5]张丽妍,郑奎生,刘艾蓓.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监测卵泡发育在不孕症治疗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1):109-110.

论文作者:肖平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卵泡监测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肖平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