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看“美国主题”与“中国元素”_好莱坞论文

从《2012》看“美国主旋律”和“中国元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主旋律论文,中国论文,元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11月13日全球同步公映的美国豪华科幻灾难片《2012》①在内地上映五周,不仅以累计票房4.47亿②制造了意料之外的票房奇观,也在情理之中成为了一时间街谈巷议和媒体的热门话题。它作为一个明确的症候点,耦合的要素包括中国电影市场,尤其是近一两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以及中国观众及其世界/美国想象,当然还有金融海啸之下作为美国主旋律的好莱坞“新故事”。笔者尝试在本文中剖析这些要素,并给出一些可供进一步观察和讨论的要点。

《2012》的票房神话

2007年末《集结号》等影片在某种意义上“终结”了《英雄》(或《卧虎藏龙》)以降的所谓“中国式大片”时代,把国产/华语A级片带出了古装武侠的单一题材,将电影“重新”带回公众生活,并引发了中国新一轮的高速电影票房增长,这之后的电影市场格局为之一变,使得2007年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节点。目前看来,节点之后2008年和2009年的电影票房结构已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相似性,集中表现在如票房屡创新高,贺岁档和暑期档影片扎堆,而真正打准市场空白点的影片就会出现票房奇观。2008年《画皮》上映7周,票房报收2.32亿,其中第二周(9月29日至10月5日)票房高达1.1亿,正是打准了“后奥运”的国庆长假票房空档③。类似地,在2009年的“国庆档”中,出现了内地票房第一高峰《建国大业》(上映7周,票房4.20亿)和口碑片《风声》(上映7周,票房2.16亿),10月下旬高票房影片《阿童木》和《迈克尔·杰克逊:就是这样》均报收5000万左右,给《2012》留足了票房空间。《2012》强势上档之后可谓观者如潮,周五上映3天报收8700万,并以1.46亿刷新《变形金刚2:堕落金刚的复仇》刚刚创下的1.38亿的内地第二周最高票房纪录,第三周以1.18亿成为内地电影历史上第三周票房惟一过亿的一部影片,5周票房共计4.47亿,超过《变形金刚2》的4.30亿和《建国大业》的4.20亿,位居内地电影历史票房榜第1位。

图:《2012》前五周内地票房统计

再看《2012》的同期电影票房,截至2009年12月6日,五部较高票房的影片分别是《花木兰》(7250万)、《豚鼠特攻队》(2230万)、《熊猫大侠》(1696万)、《第九区》(1140万)、《暮光之城》(1020万)。其中《第九区》和《暮光之城》都是北美院线早已下线的影片,不少观众早已通过DVD或网络下载等方式观看过,发行公司也并未预期太高的票房;同期真正形成票房竞争的只有《花木兰》。

应当说,《2012》的票房奇观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状况。当然,必须说明的几个前提是,其一,中国电影院线的建设,据广电总局2008年的统计数字,全国院线公司下属影院1545家,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票房则达到43.41亿元(不含农村市场),相比2005年的20亿、2006年的26.2亿和2007年的33.27亿,2007年的节点意义更加明显。这带出的是第二个前提:中国影院电影观众的养成,自1994年好莱坞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足以培养出一批对“好莱坞大片”相当熟悉的影院观众。当然隐含的前提是诸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所谓“新中产阶级”的登临。但是这并不足以解释《2012》的如此火爆,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同为艾默里奇导演的科幻灾难片《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的内地票房为8250万,同类题材的《水啸雾都》(Flood,2007,内地于2008年9月上映)内地票房3900万,而在笔者看来,可以参照的几部近期影片是:同样具有高额票房的《变形金刚》(Transformer,2007,内地票房总票房2.82亿)和《变形金刚2:堕落金刚的复仇》(Transformers:Revenge of the Fallen,2009,内地总票房4.30亿),同样具有“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2008,内地总票房1.86亿)和《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2008,内地总票房1.88亿)。在这个背景下,《2012》进一步创造了好莱坞票神话。

作为“好莱坞大片”的《2012》

讨论“好莱坞大片”必然要追溯到1994年首部登陆中国的“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The Fugitive,1993),以及1995年著名的“十部大片”中的《真实的谎言》、《断剑》、《未来水世界》、《龙卷风》、《碟中谍》等。实际上在1995年,引进“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④在实际操作中变成了“十部大片”,虽然有关方面称这只是“简称”而已,但实际情况仍是放弃了引进“代表世界电影艺术成就”的各国艺术片,转而引进好莱坞商业巨片,其实《部分省市公司关于进口影片发行座谈会纪要》里说得明白,引进影片的目的是“满足国内电影市场需要,为电影生产提供经验建立正常渠道以打击电影走私,解决部分电影政策性补贴的资金来源”⑤。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各电影制片厂因中国1993年之后社会转型而陷入困局,这种政策的制定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好莱坞A级商业片能提供巨额利润。当然这其中仍涉及到电影体制改革、部门利益分配的诸多问题,但是至少在客观上培育了一代以上的影院电影观众,并刺激了国产电影工业,直到2002年《英雄》揭开了“华语大片时代”的大幕。

十几年间,引进的分账大片一直占据中国电影市场份额的较多部分,这一情况直到2004年才有所改变。究其原因也无外乎“院线”二字,简单地说,只有大成本大制作的“大片”才有可能吸引影院观众并创造高票房和高额利润,这甚至是“新好莱坞”最重要的内在因素,而在这个意义上来讨论“院线”,此时的院线已然是与“大片”相伴的票价高昂的豪华多厅影院,电影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事业”变成了一种以消费为先导的产业,衡量标准只剩下影片的票房成绩——也就是市场和资本的逻辑。在这个意义上,动作片、科幻片、灾难片等片种所天然具有的较高商业价值,就成为进口影片中占据绝大多数份额的原因。《变形金刚》、《变形金刚2》、《2012》正是延续了这个“好莱坞大片”的脉络。不过有趣的是,《变形金刚》系列的高票房来自某种复杂的社会文化脉络(70后和80后的“情感结构”在观看《变形金刚》中扮演了重要的因素),但《2012》却并不具备这一要素。统计进口大片的票房,实际上也唯有特殊历史时刻的《泰坦尼克号》真正创造了3.6亿的票房奇观,通常高票房的进口大片票房在1亿到1.5亿左右⑥,那么《2012》的票房奇观又来自什么呢?一种当然的解释是所谓以“全球同步上映”所标识的消费时尚使得观众趋之若鹜,而延期上映的影片就会受到影响。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蜘蛛侠3》等同样全球同部上映,甚至比北美更早在内地上映的影片无一取得如此惊人的票房,同时如《博物馆奇妙夜》等并非同步上映的影片也有不俗票房,实际上经过统计之后,上映时间这个因素对票房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另一种通常采用的解释则是影片中所谓的“中国元素”。上文提到的《功夫之王》和《功夫熊猫》正是藉此成为话题并获得高额票房——实际上,在进口影片历史票房榜上,前4名目前是《2012》、《变形金刚2》、《泰坦尼克号》、《变形金刚》,《功夫之王》名列第5,《功夫熊猫》名列第6。这似乎能说明问题,因为仅就影片的形式而言,《2012》除了特效仍是特效,导演艾默里奇与《变形金刚》的导演迈克尔·贝、《特种部队》的导演史蒂芬·索莫斯和《终结者2018》的导演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并称“好莱坞四大爆破筒”,他们的影片“只有爆炸、爆炸和爆炸”;影片题材也属于被好莱坞拍过无数次的科幻灾难片,那么真的是所谓的“中国元素”在起作用么?

貌似在场实则缺席的“中国”

对《2012》进行叙事分析的话,很容易看出这部影片的语无伦次和漏洞百出。影片的主线故事是不入流的作家柯蒂斯一家在2012年世界末日前想方设法历经千难万险成功登上诺亚方舟,并得以逃生;副线故事则是为电影观众津津乐道的“众生相”。而这一次,编剧甚至不能完成一个在最起码的程度上令人信服的故事:在这个平民逃生的故事里,“平民”必须有极高的驾车技巧,必须找到会开飞机的帮手,必须能蹭上俄罗斯富豪的专机,必须能打动中国老太太,而且这个中国老太太一定还要有亲戚能走方舟的后门——这一切已经不是巧合,而是荒诞了。再看副线的叙事,最大的无法自圆其说之处在于一贯博爱且高尚的好莱坞主流逻辑——人的价值高于一切此刻完全崩塌,政府隐瞒信息,无知民众都当了炮灰,已经到了不能奢谈“救赎”的程度,甚至连经典的“最后一分钟营救”都要以莫名其妙的方式塞进影片——男主角拯救了一个手电筒和一条狗,并因此拯救了自己的家人和一船的人(主要是美国人)。第一批网络影评的主要观点也是“除了特效没啥可看”,那么为何有如此惊人的票房?难道真如《新京报》上一篇影评的题目所言:“《2012》两句顶一个亿”⑦么?两句关于中国的“溢美之辞”真具有如此大的卖点吗?

《2012》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承载着好莱坞和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片。有趣的是,这部影片精确地提供了许多对号入座的入口,这包括由好莱坞科幻片发明、并已然在现实中成真的黑人总统,以及能找到“现实对应物”的德国女总理、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诸国领导人。影片中所涉及的国家,除开G7诸国之外,便是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著名的“金砖四国”。并且颇具图解地将这一次的灾难定位成全球海啸——直指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但是同时观众仍然能意识到其中细节上的变化,这一次不再是“美国即世界/拯救美国即拯救世界”,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美国虽仍居中调度,但已经并非可以单枪匹马一己之力,要“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国际合作”,至少要依靠中国人来建设方舟。《2012》煞费苦心地力图展现一个“全景”,不幸的是影片的视野仍然很有限,对于好莱坞而言,世界也许真的就只有那么大,但好在这个世界已然有了些许变化——这也似乎是为中国观众津津乐道的所谓金融海啸下“中国拯救世界”的某种图解。

然而并非如此。事实上,影片中的中国完全处在缺席的状态,因为所有的所谓“中国元素”不承担叙事功能,只是可有可无的景片而已,只具有装饰功能。那么又如何解释中国观众从银幕上看到的作为“缺席的在场者”的中国?如果联系到《功夫之王》和《功夫熊猫》中已经好莱坞化的“中国元素”(很大程度上也来自香港的功夫片),这种被好莱坞喂养长大的中国青年观众(至今中国影院票房的主体依然是二十至三十岁的青年人)为“中国元素”而欢呼,恐怕只是满足了一厢情愿的“世界想象”,或更准确地说是“美国想象”,也许历来好莱坞电影中关于中国的缺席和负面论述,使得中国观众迫切地需要,尤其是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中,从主流好莱坞影片中看到对中国的正面表述(尽管《2012》里这个中国的表述仍然很可疑)。有些观众在《2012》里看到中国人民能为世界人民建造避难方舟而激动得“大呼小叫,奔走相告”,这也说明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结构的,渴望被“美国”这一理想对象承认,并能够参与到美国的“全球事务”之中的需求是多么的迫切——哪怕是“灾难”也好。《2012》式的灾难片本身试图再次营造好莱坞式的关于救赎的白日梦,借此抚慰在金融海啸中受尽折磨的美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然而不幸的是,它并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想象性解决——片中的美国末代总统威尔逊说:“真希望我能告诉你们,我们有能力来抵挡这次灾难,但是,我们做不到!”但中国观众事实上不需要这种想象性的救赎,《2012》的热映似乎真的是因为中国观众乐于在其中看到“中国拯救世界”而获得想象性的满足——所以那些不能被满足的观众或许会认为影片“辱华”,但无论如何,这不过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罢了。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在于对《2012》的讨论逐渐由“赞美中国还是辱华?”溢出开去,进入了对民众知情权、社会公信力以及“末日来临你该怎么办”等等话题的讨论,这些借题发挥便是另一种症候所在了。不过《2012》正是藉此成为话题,由媒体的热议而“自动营销”,这也可以看做是自2007年之后电影和公众生活之间关系变化的又一个例证。

虽然对《2012》的票房奇观成因做出判断为时尚早,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这部影片属于所谓“口碑片”,作为近期的一个重要话题会吸引大批观众,这正是某种程度上的“饮水机效应”⑧,而这源自上文分析中谈到的几个要素,包括近期票房空档、影院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习惯性消费以及某种社会心理层面的美国想象,也许还有紧随《2012》来到中国访问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如果说金融海啸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戏剧性的变化,那么好莱坞的创意工作者已然及时捕捉到这种微妙的变化。从“中国元素”作为好莱坞在中国的营销手段的效果来看,这种把中国也纳入到全球化景观之中的策略,极大地满足了作为发展中国家以及具有百年悲情史的中国观众的自信心。然而《2012》比起其它影片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生逢其时”:金融海啸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格局的改变还在发生之中,《2012》的话题或者现象也许正是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的小小见证。

注释:

①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主演:约翰·库萨克、桑迪·纽顿、阿曼达·皮特,制作公司: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Farewell Productions,Centropolis Entertainment。

②截至2009年11月29日,数据来自艺恩娱乐咨询(http://m.entgroup.cn/405109/)。本文数据均来自艺恩娱乐咨询网站,不再一一注明。

③同期上映的影片包括《木乃伊3:龙帝之墓》(累计票房1.10亿)、《水啸雾都》(累计票房3900万)。

④《部分省市公司关于进口影片发行座谈会纪要》,《中国电影市场》,1994年第6期,第4页。

⑤同注④。

⑥参看各种版本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历史排行》,基本出入不大,如百度“电影票房吧”http://tieba.baidu.com/f?kz=617002255。

⑦新京报2009年12月03日,作者张文泊。

⑧指因群体关注的同质性而造成的某件大众文化产品的口耳相传和消费,经常用对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分析中。

标签:;  ;  ;  ;  ;  ;  ;  ;  ;  ;  

从“2012”看“美国主题”与“中国元素”_好莱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