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浅析论文_李普超

咸阳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浅析论文_李普超

咸阳市羊毛湾水库管理局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离不开水利支持,本文对咸阳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咸阳市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迅速,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要遵循水资源条件,合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 园区 高效节水

水是农业生产之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咸阳市及时调整农田水利建设方向,以中省农田水利投资为支撑,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利扶持力度,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快速发展。

1.咸阳市农田水利基本情况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咸阳市始终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业灌溉事业的稳步发展,全面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截止目前,万亩以上灌区已达19处,水库73座,抽水站1548座,机电井2.3万眼,基本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蓄引提相结合的农田灌溉网络。全市设施灌溉面积达到43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65万亩。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确保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区域粮食安全及食品安全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水利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水利保障。有关数据表明,粮果产量已经连年丰收,201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3.25万吨,果品产量达到374万吨,蔬菜达到361.86万吨。这些成绩的取得,水利保障功不可没。

2.近年水利投入现代农业园区情况

近年来,咸阳市紧抓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难得机遇,不断强化措施,对现代农业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效节水建设加大倾斜力度,加强项目建设力度,把水利工程的建设充分与产业园区的需求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优势,依托灌区、水库、机井,按照“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确保效益”的原则和基地化生产思路,分类、分区、分重点进行现代农业园区水利项目建设,在南部实施了以秦都、渭城、兴平、武功等4县市区苗木、果业、蔬菜为主的水利配套项目,在中部实施了礼泉、乾县、三原、泾阳等4县水果、蔬菜为主的水利配套项目,在北部5县实施了以林、果为主的水利配套项目。据统计,自2013年以来,水利行业投资1.6亿元为36个农业园区提供了水利支撑,建设各类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78万亩。在秦都建成华夏产业园区喷灌3000亩,滴灌2000亩,渭城建成西部芳香植物园节水灌溉工程、北京现代苗木观光园节水灌溉工程高效节水灌溉8000亩,在兴平秦耀园艺有限公司等多个园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在礼泉建设白村樱桃和肖山石榴现代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600亩,在乾县建成7620亩的双矮苹果节水示范区;在彬县建成了韩家镇太光村核桃园区为龙头的6200亩的核桃示范园区高效节水灌溉片区。这些农田水利工程为当地产业发展解决了水的难题,园区水利工程技术先进、管理规范,使得园区产出大幅增加,取得了显著的增收效益和示范带动成效。

3.推进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的做法及经验

咸阳市始终把农田水利建设与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结合起来,按照 “规模范围合理、主导产业清晰、技术先进突出、整乡整业推进”的建设思路,为全市农业园区做好质优、高效的水利支持服务。

3.1科学规划,精准施策

为了进一步服务农业生产,咸阳市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中密切结合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在投资方向和工程建设布局上科学决策,综合考虑,统一规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充分调查各县市区农业生产的需要后,确定了水利投入现代农业的四个方向:一是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建设方向;二是以特色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等为建设方向;三是以集中连片经营,推进土地合理流转,规模化经营为建设方向;四是以退耕还林和木、苗基地为建设方向。并以这四个方面为引领,先后编制了《2014-2017高效节水灌溉规划》、《十三五水利规划》、《旱腰带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等多个专项水利建设规划,为农田水利发展并促进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水利前期保障。

3.2加大投入,规模发展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以后,咸阳市以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新增粮食产能、规模化节水项目县等项目为支撑,水利项目跟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坚持按照“整体推进、集中建设”的思路,建成一批规模大、标准高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这些工程做到了以工程激励规模化经营,以规模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进程,以园区产业化带动节水事业的发展,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3.3抓好科技服务,提高科技含量

科技和人才是推进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化水平的基本保障。大力引进和推广水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力推广渠道防渗、低压管灌、喷、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农业产业水利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应用和水利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高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科技含量,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园区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渭城区、武功县等各县园区建设的高标准的园区高效节水自动化控制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远程控制信息系统,使用效果非常好。同时,加强园区水利管理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开展各类高效节水设施业务技术学习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农业产业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做好了水利科技推广和运用,更好地为农业水利化建设服务。

4.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效果

通过几年来不断在现代园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咸阳市农业灌溉尤其是现代农业园区灌溉呈现出灌溉模式多元,多种节水方式并存的良好效果。通过工程的实施,项目区灌溉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0.9以上,每亩节水30立方米以上,节约人工0.3个左右。同时,大大地缓解了项目区灌溉水源不足的状况,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加快了区域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换,并使渠系工程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供需条件全面改善,促进了生态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5.建议

5.1加强农业园区规划的水资源论证。一个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离不开水的支撑,但是,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诸多园区建设初期仅仅考虑土地、作物等因素,对水的因素考虑不充分,没有水资源论证,致使很多园区建成后缺水少水,甚至无水可用,尤其是在旱腰带及北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要么超采地下水,甚至开采深层不可再生的地下水资源,要么从过远处引水灌溉,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农业生产成本加大。规划和布设园区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确保园区正常经营和效益发挥。

5.2园区灌溉工程管护还不到位。一些园区在工程建成后,缺乏对工程管护重要性的认识,对工程的损毁时有发生,尤其是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正常使用、不正确保养较为突出,人为导致工程使用年限降低。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要形成农业部门和水利部门形成园区建设的联动考核机制,达到标准后,再投资建设配套项目,确保工程能长久发挥效益。

6结束语

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建设高效节水尤为重要,近年来,尤其是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园区建设,园区能有效带动周边群众产业发展,但是在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高效节水工程的水源、管理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充分重视水源工程及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管理,才能使现代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论文作者:李普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咸阳市推进现代农业园区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浅析论文_李普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