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哈佛分数_大学论文

奇怪的哈佛分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哈佛论文,分数论文,奇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个学期开始时,哈佛的学生总能享用一周的“选课期”,在这一周里,你可跑到任 何一个教室去试听任何教授的授课。整个校园里都闹哄哄的,每个课室里都人头攒动, 学生们来来往往进进出出,听不到20分钟,他们又会赶往下一个课堂。从原理上看来, 这和大街上买卖白菜毫无二致,通过试听,学生们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确定这一 学期的课程规划了。

一旦“选课期”结束,很多课室就人烟寥寥。坐在前排的学习积极分子贪婪地记着笔 记,连老师的每一滴口水都不放过。而散落在课室其他地方的人就像某些国际组织的“ 观察员”一样,他们东张西望时不时地打量着素未谋面的同学以刺激迟钝的神经。这些 人是不会记笔记的,因为教授们会把他们的上课讲义全部放在这门课程的网页上,只要 等到学期结束,“观察员”们把那上面的内容全部下载下来就是了。在他们看来那些学 习积极分子纯粹是傻蛋,劳心劳力而又事倍功半。

以分数调侃学校的“C-”教授

2001年2月,哈佛大学101课室。哈维·曼斯菲尔德教授正在讲《近代政治哲学史》,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整个课室的座位都坐得满满当当,门外站满了人,连窗户和走廊 上都挤着赶来听课的学生。

这架势活像美国总统出场。

曼斯菲尔德在哈佛校园里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人物,无论是从外表上还是从其知识 水平上。他个头矮小、面色黝黑、瘦骨嶙峋,眼睛能够放出慑人的光芒,尤其是那两排 宽大的牙齿,张口时就像鲨鱼。但是他在打扮上却毫不粗心,软呢帽加上浅色的衬衣以 及非常得体的领带,完全一副饱学之士的样子。但就这个人却是一个著名的保守分子, 全校的人都知道他反对《反歧视法》,也反对同性恋合法化,他对女权主义者总是持强 烈批评的态度。

“在我上课之前,我有一个简短的声明,是关于这门课程的给分规则,”他慢慢地开 场了。“大家都清楚,这么些年来我非常关注哈佛的分数,不客气地说,哈佛存在‘分 数大跃进’的趋势:原来应该给C的现在给了B,应该得B的现在涨成了A。有些人说这些 都是学生个人努力的结果,恰恰证明了哈佛的学生越来越聪明。或许他们说的是真的, 但是我要明确地告诉诸位,我看不到你们变聪明的任何证据。”

也许是一时激动,曼斯菲尔德突然露出两排森森的“鲨鱼牙”,旋即他恢复了平静。 “不过,我现在想通了,单凭我一人之力来维护旧规则是不太现实的,而且靠低分来迫 使学生每堂课都跟随我也毫无意义。因此我决定在这个学期给你们每人两个分数。第一 个是你的事实分数——如果你功课平庸就得C,良好就得B,优秀就得A。这个成绩将只 让你一个人知道。第二个分数就是‘讽刺分数’,说白了就是骗人的分数。这个分数将 在学期末由电脑打印出来并且张榜公布,大家放心,每个人都至少是哈佛的平均分B+。 比B+更优秀的人,其名单将上报教务主任办公室,而且会在你们的成绩单上注明。这样 ,你们就不必每堂课都跟在我后面而心乱如麻。当然你是否真的得到了这个分数你心里 很清楚。”

曼斯菲尔德教授采取这种给分方式已经有好几年了。长期以来,曼斯菲尔德因为总是 给学生低分所以很不幸运地获得了一个“C-”的绰号。也是长期以来,曼斯菲尔德经常 向校方高层反映学生的学术水准下降,但是他的建言被校方视为一个保守分子的狂妄自 大。曼斯菲尔德实在是不得已才独创了这门绝技,自从曼斯菲尔德发明了这个“讽刺分 数”后,哈佛的名声更加响亮了,但这却并不见得是件美事。《波士顿环球报》立即采 访了曼斯菲尔德,并且把他的头像放在了头版,当然文章也配发了教授的满腹牢骚。一 时间,哈佛被人们嘲笑为一个学术水准和garrison KeiLLor's Lake wobegon差不多的 机构。(这是美国幽默作家盖瑞森·凯勒(Garrison Keillor)在一篇虚幻小说里描述的 一座神话城,城里居住的全都是一些优秀的孩子——译者注)

如果考察一下哈佛学生得分的历史,那我们就会明白曼斯菲尔德教授的担忧并非空穴 来风:2001级的哈佛大学生超过90%的人都获得了B或者更高分。而他们的上一级学生有 一半以上获得了A或者A-;只有6%的人得到的是C+或者更低。时间倒退50年,在1940年 时,C-在哈佛是最普遍的成绩,即使是1955年也只有15%的本科生得到了B+或者更高的 成绩。

“分数大跃进”的深层原因

“分数大跃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曼斯菲尔德在大学的校报上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从越南战争以来,大学教授就开始了抬高学生分数的行为。那时由于《反歧视法》深 入人心,教授尤其是白人教授不太敢给黑人学生低分,因为这样一来有些黑人学生就会 告老师存在歧视行为,结果不但是黑人学生得到了高分,白人学生也因利益均沾得到了 好处。除了这个历史原因外,曼斯菲尔德教授还认为,美国的教育理念也起了推波助澜 的作用。

由于美国流行的教育理念是自我激励,根据这个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 我肯定和同学问相互交流的能力,如果同学之间因分数竞争过于激烈,那么就可能伤害 学生之间的关系和交流,甚至妨碍学生对社会活动的投入。因此学校要求教授们不应该 仅仅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简单地评判学生。

曼斯菲尔德教授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就深层次来说,分数的“通货膨胀”应该 归结于近代哈佛精英教育所面临的社会压力。

哈佛300年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它只不过是贵族和东部有钱人“镀金”的地方,在贵 族头衔还吃香的岁月里,哈佛一直担当着培养贵族或者半贵族的责任。这个时期,就读 哈佛的学生并不在乎学习成绩的好坏,即使你给他一个C,他也毫无怨言,因为他们知 道自己的荣华富贵只与家庭财产有关,而与分数关系不大。而到今天这个社会环境里, 情形完全改变。现在,即使你可依赖你的父母庇荫而衣食无忧,但你还算不上是一个精 英人物。精英的概念早就不是由你的血统和阶层决定,而是由你个人价值决定,由你所 做的事和你个人成就决定。这样,分数(它总是出现在个人履历上)就显得比过去重要得 多。

教授充当了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第一“看门人”,手握给分权力,他们当然是愉快的 ,但是压力也无处不在。首先压力来自学生,如果你给的分数太低,很多学生就够不着 法学院这些吃香的专业,他们就会逐渐向给分高的老师靠拢,而一旦老师招揽不到学生 ,你的地位就岌岌可危;其次,教授们的给分也面临同事的压力,如果大家都给高分, 而你死守成规,到头来吃亏的是谁呢?在这点上连曼斯菲尔德教授也不得不屈服;最后 ,校方也会给教授施压,“如果你想使得一部分学生不及格,那好你就得准备和校方高 层打一场磨破嘴皮的口水战,而这又太费神费力”,这话是哈佛一个老教授在校报上发 表的言论。当然还有一种压力来自于教授们的内心。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带有竞争性 的活动,学生的功利心是难免的,就像教授们原来做学生时一样,谁不希望自己是高才 生?

标签:;  ;  

奇怪的哈佛分数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