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限期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_邓剑强

邓剑强

(广西鹿寨县中医医院外科 545600)

【摘要】目的:研究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限期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54 例

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后对照组用急诊开腹肠切除肠吻合术治疗;治疗组采用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限期结

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肛管引流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腹围、引流量、近端肠管直径以

及排气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限期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疾病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并发症情况。

【关键词】经肛型肠梗阻导管;限期手术;结直肠癌;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184-02

结直肠肿瘤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在住院时已经伴随有肠腔阻塞。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是解决肠梗阻的根本方式。但是,手术切除需要复杂的术前准备,难度较大。且常规治疗的方式容易造成患者出现肠腔感染,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患者的预后较差。当前,经肛型肠梗阻导管为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作为当前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最新方式,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对于手术患者粪便的引流具有显著的效果,且能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本次研究对54 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限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 年1 月- 2015 年12 月间,我院收治的54 例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4 例患者均符合结直肠癌伴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平分成两组:对照组:共27 例,男20 例,女患者7 例,年龄(40 - 75)岁,平均年龄(60.5±8.5)岁;治疗组:共27 例,男19 例,女8 例,年龄(42 - 89)岁,平均年龄(62.2±8.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急诊开腹肠切除肠吻合术,术前禁饮禁食。治疗组:采用经肛门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一期切除吻合术。

具体方式如下:禁食禁水,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在肠梗阻部位近端放置经肛型肠梗阻导管。导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后减轻膨胀肠管压力。

术后对患者采用甲硝唑与生理盐水对肠梗阻导管进行冲洗,坚持冲洗至引流液清洁无粪渣,冲洗时间一般在5-7 天。同时,对患者采用胃肠减压与肠外营养,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采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在患者排气排便后采用流质或肠内营养。随后进行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对患者限期行结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

1.3 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肛管引流相关情况,包括患者的腹围、胃管引流量、近端肠管最大直径、术后排气时间;观察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电解质紊乱、腹膜炎、脓毒血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 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 在腹围、近端肠管直径、肛管引流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限期手术;结直肠癌;肠梗阻当前,国内外较多的文献资料提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在该切除吻合术中对患者实施结肠灌洗、一期病灶切除肠吻合具改善治疗效果的作用,但该手术具有时间长、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高、腹腔感染风险大的特点,进而导致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该技术的应用不断扩大,也为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手术方式的改进提供了可能。

术者在结肠镜指导下将导管置入梗阻肠道近端,在进行粪便引流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电解质情况,维持患者的酸碱平衡。同时,给予患者进行抗生素进行肠道感染预防治疗。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术前准备,对于围术期的治疗具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从而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手术情况,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降低。本次研究当中,对治疗组患者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联合限期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在腹围、近端肠管直径、肛管引流量及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比对照组低。说明在术前对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的最佳测定波长为340-350mm 之间,因此本观察以345mm 波长进行测定,最大限度的消除杂质峰的干扰,科学的进行测定。

另外研究中关于流动相的测定也是经过多次试验后的结果,试验曾采用不同比例的乙腈和磷酸二氢钾溶液为流动相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乙腈一0.05mol?L-I 磷酸二氢钾溶液(27:73) 是最佳的流动相比例。

综上所述,采用HPLC 法测定清肺抑火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科学、有效,且回收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 孙艳涛.HPLC 法同时测定安脑丸中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和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16,27(3):389-391.[2] 毛爱丽.HPLC 法测定黄连上清片中4 种成分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16,1(1):196-197.[3] 彭艳梅.HPLC 法测定金英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2):129-130.[4] 缪珊.HPLC 法测定参蛇软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14,1(9):1576-1578.

论文作者:邓剑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联合限期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_邓剑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