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除灰–脱硫一体化工艺研究论文_张超

燃煤电厂除灰–脱硫一体化工艺研究论文_张超

百色百矿集团发电有限公司田东电厂 广西百色 531501

摘要: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在燃煤电厂中,由锅炉排出的炉渣和除尘器收集的飞灰,一般都含有活性氧化钙(fCaO)等碱性物质。这些灰渣大部分用水力输送到灰场贮存。

关键词:燃煤电厂;除灰–脱硫一体化工艺

引言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环境污染有了新的认知。脱硫系统除灰系统是火力发电厂重要的环保系统,担负着锅炉烟气SO2和烟尘合格排放的主要责任。近年来,随着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要求全面实施及全国煤炭市场价格飙升,对脱硫除尘系统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实现SO2和烟尘全负荷超低排放,又要降低系统单耗。所以脱硫和除尘的优化运行尤为重要。

1 案例

某发电有限公司装机总容量1200MW,一期2×300MW燃煤机组于2016年5月22日竣工投产,二期2×300MW燃煤机组于2016年5月31日竣工投产。一期单元机组及主机公用DCS为ABBSymphony5.0系统,二期单元机组及主机公用DCS为新华XDPS6.0系统。一、二期除灰各设一套AB1756系列组件构成的PLC系统,全厂脱硫采用一套某公司XDPS6.0系统。

2 除灰及全厂脱硫网络简介

(1)除灰系统,以二期3、4#炉除灰系统为例,控制集成于一套ABPLC系统,配置一对冗余CPU,根据不同生产区域分别设置了远程站。PLC的CONTROLNET网共有7个远程节点,通过CNBR卡及光缆与冗余CPU机架相连,CPU机架又通过ENBT卡及交换机与操作站、工程师站构成以太网。一期1、2#炉除灰系统生产区域布置与二期类似,故网络结构也与二期相似。(2)全厂脱硫系统,脱硫DCS采用某公司XDPS6.0系统典型的环网拓扑结构。1~4#FGD(FlueGasDesulfurization)分别对应于1~4#炉烟气脱硫装置,各使用2对DPU(DistributedProcessUnit),使得每台机组的脱硫控制功能相对独立。DCS系统配置4个A/B交换机对,通过交换机将各FGD、脱硫一期二期公用系统DPU及各脱硫操作站构成A、B2个实时以太网,在任一操作员站即可实现全厂脱硫控制。

3 除灰-脱硫系统一体化工艺原理

在除灰系统中,飞灰中碱性物质是通过冲灰水而造成环境污染和系统结垢的。如果在冲灰水中加入足量的酸性物质中和飞灰溶出的碱性物质,则除灰系统的冲灰废水水质超标和系统结垢两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而通过脱硫塔的吸收液含有一定量的H2SO3和H2SO4。若用脱硫塔排出的吸收液作冲灰水,当吸收液中含有的酸量与飞灰中含有碱量相等时,除灰系统的问题就解决了。另外,经过冲灰过程的吸收液,酸性物质被中和,可送回脱硫塔继续吸收烟气中SO2。这样相当于飞灰中的碱性物质在脱硫系统中得到利用。一般情况下,在同一燃煤电厂飞灰中可利用碱性物质的量远远少于烟气中SO2的量。因此,除灰-脱硫一体化工艺要维持一定的脱硫效率,还必须加入相当数量的碱性物质。根据以上原理,我们拟定了工艺流程。(1)为满足除灰系统冲灰水的水质要求,脱硫吸收液的pH值控制较低,具体范围由除灰过程模拟试验确定。(2)采用MgO作脱硫剂,省去制浆系统(因吸收液pH值低)和废渣处置系统,废水作为冲灰水。这样可大大简化系统。(3)脱硫塔里设两层喷淋装置,下层喷淋是吸收液的循环使用,可降低排出吸收液pH值,以满足除灰系统对冲灰水水质的要求。另外可以调整L/G值;上层喷淋水取自经MgO中和的吸收液和除灰系统回收水,pH值搅制5~6,用以提高脱硫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在系统中加入催化剂,并在脱硫塔底部装设空气曝气装置,使吸收液中HSO3-能在低pH值的条件快速氧化,增大吸收液吸收SO2的推动力。

4 除灰脱硫一体化方案研究

除灰脱硫一体化的目的是利用DCS的突出优点,在继续保证脱硫DCS可靠运行的前提下提高除灰系统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全厂单元机组运行可靠性。另外,一体化使运行可在同一操作站实现全厂脱硫和除灰系统的监控,这符合“减人增效”的运行方针,也可减轻仪控维护压力和减少维护投入。(1)方案一,继续保留整个PLC的CONTROLNET网络,增加脱硫DCS和除灰PLC的通信接口,即将iFIX的监控功能全部改由脱硫DCS系统的虚拟DPU和画面完成。这样可以利用DCS实现iFIX和PLC较难实现的功能,如操作记录、操作器功能、趋势开放等,还可撤消原除灰系统的部分操作站,但原除灰工程师站作为PLC组态工具仍需保留。此方案虽然改造费用少,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PLC网络加卡或程序下载时两炉除灰系统仍会离线、PLC故障影响2台机组的系统可靠性没有根本改变、PLC和DCS接口通信设计的可靠性是否满足等。(2)方案二,(推荐)取消整个PLC网络及其操作站,每炉配置一对干除灰专用DPU,一期、二期除灰系统配套的其它公用部分再各配置一对DPU,原PLC的I/O站全部改为DCSI/O站,除灰系统新增的6对DPU通过脱硫DCS系统A/B交换机对的备用口与脱硫DCS系统联网,实现全厂除灰脱硫DCS一体化。此方案的投资较大,但之后可降低维护成本,减轻仪控工作压力,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其中,一、二期除灰及其公用部分DPU、炉仓泵及炉底渣I/O控制柜仍放置在一、二期除灰电控楼原PLC机柜位置,其它DCS远程I/O的布置位置照旧,仍然通过光缆接受DPU的远程控制。因一、二期除灰电控楼至原脱硫DCS交换机对A-1/B-1、A-3/B-3距离较近,除灰新增的6对DPU可通过网线直接并入原脱硫DCS的光纤环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厂除灰脱硫DCS一体化。

5 节能降耗措施

1)调整灰斗蒸汽加热温度,防止飞灰湿度大,流动性差。灰斗蒸汽盘管统一是直径38mm的钢管,双室四电场共计八个阀门分别控制蒸汽流量。因灰量不同灰斗自身产生温度不同,所以需要蒸汽量。一般烟气露点温度在85~100℃之间,所以我们调整八个蒸汽调节门,使各灰斗温度维持在100~110℃之间,减少蒸汽浪费。2)两台机组各设计3台输灰空压机,输灰压缩空气管道中间增加联络门,两台机组运行期间,增加压缩空气互相协调能力,互为补充,一般情况下可以减少一台输灰空压机运行,一方面节能降耗,另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为设备检修提供便利。3)合理控制脱硫浆液PH值,降低脱硫浆液循环泵单耗。为防止吸收塔内部结构结垢和腐蚀,脱硫吸收塔浆液pH值宜维持在5.0~5.6范围内。pH值低于5.0会增加浆液循环泵电耗,增加系统腐蚀;pH值高于5.6会增加系统结垢风险,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石灰石粉过量,从而降低石膏纯度。

6 结语

燃煤电厂除灰、脱硫两个系统联合运行的除灰-脱硫一体化工艺采用MgO脱硫剂和低pH值吸收液,可省去制浆系统、废渣和废水处置系统,使系统大为简化,大幅度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但其脱硫率较低。因此,该工艺适用于所在地区大气SO2尚有一定环境容量,而设有足够资金建设高效率脱硫工艺系统的燃煤电厂。

参考文献:

[1]陈昭琼,童志权.用液相催化和脱硫除尘器脱除烟气中SO2.中国环境科学,1994,14(6)

[2]刘少玲,杨春平,赵聚莫.锅炉除尘脱硫及除尘冲渣废水闭路循环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1994,(1)

[3]黄种买,徐奕富.火电厂冲灰水闭路循环技术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8,31(3)

[4]孙风石等.电厂飞灰湿式烟气脱硫试验研究.电力环境保护,1990,6(3)

论文作者:张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燃煤电厂除灰–脱硫一体化工艺研究论文_张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