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海燕,张媛媛,本乐乐

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海燕,张媛媛,本乐乐

(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心脏中心ICU 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探究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6例室间隔缺损患儿行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全组26例患儿均成功进行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术治疗,全组2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发生,成功率100%。结论:围术期精心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使患儿创伤小,病情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儿花费。

【关键词】小切口;外科封堵术;室间隔缺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247-02

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胎儿心脏在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发育缓慢或缺陷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遗传、胎儿周围环境(母体宫内病毒感染、营养障碍等)及其他,伴有呼吸困难、晕厥、发育迟缓等临床症状[1]。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成功开展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经右腋下切口入路外科封堵手术26例,并给予精心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室间隔缺损婴幼儿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6个月~3岁,体重4.3~15kg。所有病例术前均经临床体检、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等确诊为室间隔缺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肾功能均无异常。均符合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治疗的适应证,适合实施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治疗[2]。

1.2 方法

常规实施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手术治疗,并采取针对性地进行围术期护理,给予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手术治疗:常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单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手术均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全麻后置食管超声(TEE)探头,并全程保留。取左侧卧位,右第4肋间行腋下切口(2.0~2.5cm),1mg/kg肝素化。心脏切口选右心房,心脏切口约1~2mm。在食管超声导引下,由心脏切口置人输送鞘管,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使用合适的封堵器进行治疗。术后当天行胸部x线片检查,术后3~5天内常规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等。术后1、3、6个月及1年定期门诊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

2.结果

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26例,成功26例,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无封堵器脱落、无残余分流、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76.2min)。所有患儿均顺利度过手术,术后3~5天复查心脏超声无残余分流,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心电图未提示心律失常,心脏杂音消失,无胸闷、胸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发生右侧皮下气肿2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

3.护理方法

3.1 术前护理

术前协助患儿做好各项检查。常规进行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及血、尿、粪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术前四项检查。术前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术前1d 测量身高、体重,做抗菌药物过敏试验并建立静脉通路。术前嘱患儿常规8h禁食、4h禁水,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并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5%)氯化钠注射液。以防患儿术中误吸或窒息。

3.2 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 术毕返回ICU,持续心电监护, 持续中心静脉压及有创血压监测,听诊患儿有无心脏杂音[3]。对患儿的心率、心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如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患儿单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鼻导管吸氧2升/分。若患儿躁动不安,哭闹易引起手术切口处皮下气肿,封堵器脱落,还可加重心脏负担,可遵医嘱给予水合氯醛0.3~0.5ml/kg 灌肠或鲁米那钠3~5mg/kg肌注。

3.2.2手术切口部位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24小时观察手术切口部位有无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3.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3.1封堵器脱落 封堵器脱落尽管极为罕见,但一旦脱落易造成严重并发症猝死,故应提高警惕,积极预防。禁止为患儿行叩背协助排痰的动作。术后安抚患儿,嘱其卧床休息,满足患儿合理需求。为患儿讲故事、看动画片、给患儿爱玩的玩具、听音乐等转移疗法,使患儿保持安静。

3.3.2机械性溶血 室间隔缺损若封堵不严、残余分流可导致机械性溶血。封堵术后有残余血流时,血液流过未能完全阻断,与补片发生摩擦,高速射流造成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发生溶血。密切观察患儿尿液的量、颜色及有无腰痛,及时告知医生并送检标本给予处理。

3.3.3血栓形成 因左右心房血流缓慢,在封堵器周围内皮细胞未完全覆盖之前极其容易导致血栓形成。为预防血栓形成,术中、术后常规肝素抗凝治疗。

3.3.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房缺和室缺治疗中可能出现室颤和房室传导阻滞。术后常规做床边心电图,常规24h~48h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心律,正确迅速识别心律失常图形。如患儿出现心悸、胸闷、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备好抢救物品,及时配合医生处理。

4.讨论

该手术不需要开胸,不需要体外循环,无x线辐射,无胸引管,适合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少、不输血、不用血管活性药物、血流动力学稳定、安全可靠、效果良好、无排异现象、不留瘢痕等优点,易被医生和患儿及家属接受。完善术前检查及准备,术后严密监护,密切观察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围术期精心的护理配合,可有效减轻患儿痛苦,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对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尚淑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围手术期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02)179-180.

[2]王亮,陈鹏.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92-194.

[3]刘晓宇,赵国强,李晓玲.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右心感染性.

论文作者:王海燕,张媛媛,本乐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右腋下小切口外科封堵治疗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海燕,张媛媛,本乐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