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初探论文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初探论文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初探

王兰兰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摘 要: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更新,正逐步影响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也使党建工作在获得新的机遇的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将信息化手段运用于党建工作中,是党的建设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顺应信息化时代潮流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 信息化;互联网;高职院校;党建

一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现状

(一) 建立党建网站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建有党建网站,一般在单位官方网站主页上设链接,网站设立包括党的方针政策、党建动态、党员风采、党员学习、廉政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等板块,并根据形势需求,设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栏、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栏等[1]。各单位通过党建网站宣传党的核心价值,传达党的方针路线;及时进行部署,发布学习安排以及相关新闻和交流动态;上传学习辅导材料以及与工作有关的问题回复;进行系列展示和推荐安排;设立对应的网上信箱,开展党员谈心活动和接受群众监督等。

1986年春,徐云天生于秦皇岛市郊。父亲徐河是个火爆脾气,稍不如意,便大打出手。徐云天的奶奶过世早,爷爷年老体弱,徐云天的母亲李兰香既要带孩子又要照顾家,常常手忙脚乱。徐云天五个月大的时候,李兰香因做饭晚了一点,被徐河一顿暴打,她终于无法忍受这样的家庭暴力,丢下儿子负气出走再无音信。妻子失踪后,徐河又愧又悔,心情不好时便拿儿子撒气,小云天对父亲的恐惧感越来越深。

四要提升设施建设水平,积极整合渠道防渗、管道灌溉、水稻控灌、土壤墒情预报、大沟蓄水等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充分利用空中、地表、地下水资源,实现农田输水节水、生态节水、生育节水,提高水份生产率,建设一批节水工程;紧紧围绕现代化农田水利,分区建成满足“堤固河畅,沟保渠硬,水清岸绿,生态农田,管理民主,良性运行”要求的流域性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水利小区,着力建设末级沟(渠)系工程,从沟渠路配置方式、渠道硬化、灌溉方法、农业生产等方面优化末级渠道建设和灌溉技术方案,解决农田“最后一公里”输水问题。

(二) 开展电子党务

目前,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正逐步普及到党务工作中。高职院校大多已对党员档案、发展党员等实现网络化管理。同时还利用各类网络软件系统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信息进行补充采集和核对完善,及时维护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信息,对党组织建设工作实行全程纪实和痕迹管理,并对各类情况进行定期分析评估。部分高职院校正在筹建网上缴纳党费系统,使党费的收缴、使用和管理更便捷、更规范[2]

(三) 推进网络学习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普遍使用,党员可以自主开展网上学习。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员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接收系列党建工作和具体方针及政策内容,在公众号上获取的消息可分享到党建微信群展开相应的互动与讨论,同时可以在单位党建网站进行学习,形式更多元,同时也确保了党员学习的持续性和具体效果。

二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 党建网站效果不佳

蒲国昌先生的版画作品从“多彩贵州”文化中吸收其原始文化养料,进行“形式主义”语言探索,构建了一个原始神秘主义的‘形象世界’。其作品《召唤》,在1985年“十人半截子美术展”中进行了展出,摞一起的三块少数民族人物头像原板木刻版画,展现了少数民族原始、粗犷、稚拙、以及神秘的图腾文化气息,并以“召唤”为题传达了画家企望的追回民族之魂的意愿。

(二) 软件系统不重视用户体验

高职院校在党建信息化建设进程当中,存在对网络较为重视但却并没有重视安全方面的问题,比如:在规划以及设计过程中,只是对应用设计和网络架构加以考虑,并没有对安全设计进行较多的考量;在预算方面也只是加入了建设费用,而并没有重视安全方面资金花费;在研究安全技术和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相对而言较为落后。一些知名院校的官方网站都受过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包括网络病毒、黑客组织、网络犯罪集团或信息对抗的攻击。网络信息安全成为党建工作信息化的首要问题。主要原因是信息安全系统的投资偏少,信息安全技术落后,安全产品基本集中在单击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很多高职院校缺乏统一的安全对策,没有办法应对系列安全问题,如身份认证、防窃取和其他问题,导致已经构建好的网站仅仅只适用于内部的工作,没有办法将涉密信息进行上传,从而导致资源浪费。

(三) 缺乏复合型人才

建立网上新闻渠道,发布党组织在党建方面的信息,从而促使党员及组织对国内外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加强了解,对相关新闻有所把握,并进行正确舆论方向的把控;开辟针对性较强的栏目,并进行讨论阵地的建立,发布有关动态和研究成果,引导相应的关注度等;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特性,增加下载和在线欣赏服务,将经典影视作品、百家讲坛、文学作品、书画作品、革命歌曲等优秀文化资源上传到网上共享,高扬时代主旋律,使浏览者潜移默化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加强论坛交流,通过“BBS”等互动项目,开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让浏览者直接反映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及时把握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4]。邀请优秀党员在网上与大众零距离的交流,发挥榜样的作用,现身说法讲述身边人、身边事。

在手术的围手术期,应对患者进行有效全面的认知干预,如在术前应对患者就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手术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注意结合图文、视频等,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并讲解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使其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便于术后开展康复锻炼,促进病情的恢复。

(四) 网络安全问题没有足够保障

一些软件设计不够人性化,用户体验不太满意。例如:在基层组织建设信息系统中,需要逐条输入入党申请人信息,无法做到批量输入,每年入党申请人数量较多,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输入信息;有些板块虽然设立了,但无法输入信息。使用办公软件原本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由于上述问题,反倒增加了党务工作者的工作量。

三 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的途径

(一) 丰富党建网站内容

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建工作需要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熟悉党务工作特点的复合型人才。许多党建工作者本身经验丰富、政治意识较强,但却并不是非常熟悉互联网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仅局限内部统计等工作。而互联网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都精于自己的专业,但党性修养、理论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刚入职的党务工作者大部分学历较高,理论科研功底好,但党务工作经验不足,信息化能力参差不齐,全靠个人兴趣爱好去钻研,没接受过系统的培训。目前高职院校非常缺乏此类复合型人才,究其原因是还没有建立起党建信息化专门人才的培养机制,现有的从事党务工作人员对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掌握还很欠缺,参加的各类培训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4]

高职院校的党建网站大多依附在单位官网上,由党委相关部门负责管理,没有专职人员负责网站的更新和维护。网站信息资源更新缓慢,与社会公众的沟通联系不够,交互性信息还没有得以开展,流于形式。内容设置并不丰富,没有进行充分创新,吸引力也比较小,从而导致访问量相对比较低,没有较大的覆盖面,从而无法产生过应有的教育效果,只是起到了电子资料库的作用,或者作为一种在线图书馆存在,没有相应的热度。网站的建立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怎样利用网站这种优势媒体针对广大党员展开一系列有效的教育和培养[3]

(二) 加大专业化的技术支持

重视开发,推进应用,促进网络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很多高职院校拥有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电子通信等专业的师资力量,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技术手段,开发一些易操作、用户体验感好、更具人性化且具有本单位特点的实用系统软件,经过试用后,在党务工作中全面推广。整合不同单位如今存在的业务系统,在确保联通与安全的情况下提供相关服务。开发党委系统信息资源库。不仅需要进行视频会议、公共服务的开发,同时还要开发相应的业务系统,进一步明确信息共享等内容以及方式,结合业务工作和相关信息,使信息利用水平得到充分提升。

(三) 建设复合型党建人才队伍

党建工作信息化在党务人员的知识架构、服务意识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一系列的挑战,如今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工作能力,提高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水平,使其适应信息化党建工作的需要。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不断提升他们的党务素养,使其既懂“网络信息技术”,又懂党务工作内涵。提升新入职的党建工作者信息化意识,多组织其外出交流,开拓视野,接触最新的信息化手段。以上三个举措同时进行,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多层次、多学科的复合型信息化党建队伍。

(四)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牢固树立信息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安全保密工作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意识到在国家安全内容当中,信息安全是一项重要成分,同时也是信息健康发展的前提。对党建信息安全以及网络安全加以重视,同时加强安全建设方面的经费,深入进行安全化管理,对党务信息展开分类和分级进行保护,重视数据的安全和恢复,通过分级保护等方式保护信息安全。从党建信息管理的总体框架结构、安全需求,构建完整的信息安全体系。在制定网络规划的过程中使平台方案更加同步,建设将密码技术和密钥管理作为重点的安全体系,解决身份认证等问题,同时保护信息的安全性,避免系统本身产生系列问题。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法规,使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同时增强系列方面的宣传,建立对应的安全保障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5]

(五) 大胆探索更多途径

例如:建立网上党校,开展在线网络教育。同时与各支部实际状况相结合,进行课程的建立,针对不同党员和工作者展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重点开发党员的培养以及转正等工作内容,同时公布一些比较优秀的申请书和教材等,使党员之间可以开展交流获取相关知识。另外,在视频讲座和党校测试等功能当中,提升教育质量,避免功能单一的窘迫局面发生。

参考文献

[1] 董卓宁,吕经纬.新媒体技术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长白学刊,2013(1):157-159.

[2] 刘锐.试论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与创新[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6):34-37.

[3] 杨保玉.网络对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03-204.

[4] 郭晓城.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思考[J].林区教学,2011(8):48-49.

[5] 李访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体系的指标建构及完善[J].世纪桥,2018(08):48-49.

本文引用格式: 王兰兰.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50):211-21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0.104

标签:;  ;  ;  ;  ;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初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