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现状和现场管理论文_黄结海

园林绿化施工现状和现场管理论文_黄结海

黄结海

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

【摘 要】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提高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希冀为同行带来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状;现场管理

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待生活的身边的环境所需的品质要求也逐渐提高。在都市的建设成长中,园林的绿化是美化都市、都市建设与生态文明是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达成“美丽中国”目的的一个主要手段,同时是都市经济成长与都市繁荣的重要内容。假设园林绿化项目做得较好,不但能够达到美化环境、降低噪音污染,改善空前质量等成果,还能有利于调节都市生态体系,具有很大的生态价值,相反,就会造成园林绿化项目失去意义。为此,做好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做好园林的绿化作业与现场监管,对于都市的建设来讲有着重要的意义。

1、园林项目概述

园林项目: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区域内,把项目作业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经过对周围地形进行改造,并且合理运用种植花草、营造建筑与建筑园路灯途径,建设成的美的景致与休息场所。园林项目主要包括:设计、作业与养护三大环节,其中作业内容主要有:改造地形、筑路、种植花草树木、放置基础设施、营造建筑、装饰灯。在园林种植造景方面,需要考虑到植物生长习性和公正种植物之间的搭配方法,最好援用在当地生长的植物,而不是外来引进的植物。

2园林绿化施工现状

2.1管理制度不能完善

当前,中国较大一部分企业中,对园林绿化的作业管理制度还未有足够的重视,为此大部分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作业管理制度。在没有科学的指导制度下,作业现场经常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以至于严重影响到项目完成的品质,并且延迟了工程的完工时间,导致工期延时,还会埋下安全隐患,造成项目事故。此外,因为作业现场没有管理,假设出现事故,就会出现作业部门推卸责任情况的发生,而影响到建筑作业的效率和品质。

2.2土壤的预处理工作不当

土壤的预处理是在园林绿化施工之前就要进行的工作,是现代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环节,即为了使施工场地的土壤符合栽种的苗木的习性,对土壤属性、酸碱度、及养分等问题进行检测,然后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土壤进行系统、科学的预处理。如果对土壤的预处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直接导致苗木的生长状况不佳,甚至是死亡,从而降低工程质量。土壤的预处理工作不当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园林绿化建设前,没有有效分析该土壤的孔隙度、属性以及土壤肥力等重要参数,没有在得出正确的、准确的检测数据后,对该土壤针对性的进行科学合理的预处理工作,导致土壤与种植苗木的生长习性不符;二、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并没有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进行,没有对土壤地面的平整度、倾斜度及降水对土壤的影响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处理工作,使得苗木在种植中出现多种质量问题。

2.3苗木质量的管理问题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的质量与苗木种植后的成活率、工程完成后的后期养护工作及管理难度等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施工中的苗木质量管理不到位,使苗木质量没有达到基本要求,就会大大降低苗木的成活率,即使成活,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也会加大其管理难度及养护成本,如苗木根系管理不当,使苗木的株型与基本质量要求不符合,干径的尺寸不符合品种要求等,这些都会造成管理难度加大,从而使得园林绿化建设工程成本增加,园林绿化的效益降低。因此,苗木质量的管理对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意义重大。

2.4苗木的后期养护问题

苗木的后期养护工作主要有灌溉、排水、施肥、整形、修剪、除草、病虫害的防治、后期的固定与支撑等,这些都与苗木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息息相关,也间接影响到园林绿化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预算成本,只注重苗木栽培而忽视了苗木的后期养护工作。比如在种植初期没有对苗木进行固定与支撑,使苗木在大风天气被吹倒;没有合理灌溉、排水、施肥,使得苗木生长迟缓,甚至是枯萎。

3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

只加强园林绿化的施工现场管理,就需要不断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有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制,才能明确管理人员责任,使施工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进而降低正本,达到预期管理的目的。并且还需建立专业管理部门或者管理机构,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相关管理人员要提高管理意识及管理素质,项目工程施工前,管理人员需明确园林绿化的主体要求,并要使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政令统一,从而使得施工计划及竣工后呈现出预设的景观效果。

3.2 认真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前,应对整个工程做一个总体的规划与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重复投资与资源浪费,以达到以最少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效益的目标。首先,需选择专业设计人员对园林绿化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然后,选择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了解后作,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客户要求作出施工设计;最后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其中在施工前要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并且严格控制苗木的质量,使得苗木能健康顺利生长。

3.3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

作为整个园林绿化施工的中心和关键环节,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必不可少。在施工前和施工中,施工企业要与设计人员多沟通,以实现其设计意图管理人员。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也应多交流,使得施工管理人员能有效把握施工中的每个环节,以促进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对现场施工进行管理。此外还可在施工过程中设立项目部,加强对园林工程的监督与统筹管理,以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并实现维护施工单位和园林单位双方利益的目的。施工管理的项目部主要是以提高整体工程进度和质量为目的,由施工项目的经理和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对于小型的工程,可采取垂直领导,统一指挥。对于大型工程,可以直接从单位各部门抽调需要的专业人才,形成一个施工小组,再从中选出具有领导才能的小高层作为项目部经理,然后进行统一指挥。这种抽调方式不仅能满足施工中的人才需求,而且在施工中在专门的项目部经理统一带领下可以减少各部门人员间意见不统一的矛盾,有利于提高工程的进度。并且这种抽调的小组作为临时性的组织,有利于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工程项目部的动态管理。

3.4 重视后期养护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假设只注重建设,而忽略后期的保养维护工作,就会导致园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与设计初衷、园林的作用就会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园林的生命就会降低等,还会增加后期返工的成本,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为此在实际作业当中,园林的相关工作者一定要注意园林的后期养护工作,针对苗木实行科学的合理灌溉、固定支撑、施肥、修剪、除草、除虫等工作,以确保苗木的成活率,预防出现因为苗木不能成活而造成大面积返工的情况,以提高项目的品质与园林绿化的效益。

3.5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园林绿化工程是由具体施工人员来完成的,因此,他们是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屏障。据统计,园林绿化工程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具体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甚至不合格。这就需要施工企业在招聘施工人员时,严格把关,宁缺毋滥。此外,在施工企业内部,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多吸收高水平技术人才,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素质。

4 结语

伴随着都市化的飞升发展,园林绿化建设展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对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建设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园林绿化的建设不仅仅能够改善都市环境的品质,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还会为都市成长创建更多的条件。但是在目前中国的园林绿化作业管理程序当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园林绿化项目的经济利益和景观利益。为此,在园林作业中,可以通过组建现场作业项目部,建立作业管理体制、增强针对苗木后期保养维护等方式,来增强对园林绿化的管理力度,进而实现园林景观的物和美的完美结合。

论文作者:黄结海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施工现状和现场管理论文_黄结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