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思辨在中学哲学教学中绽放魅力_哲学论文

让理性思辨在中学哲学教学中绽放魅力_哲学论文

让理性思辨在中学哲学教学中绽放魅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辨论文,在中论文,理性论文,魅力论文,学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普通高中新课程“生活与哲学”与以往高中政治课程相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新课程理念突破旧课程传统理念的地方。但在哲学课教学实践中,高中哲学课堂教学缺乏理性思辨的氛围是客观事实。只有弄清理性思辨缺失的具体表现,才能对症下药,寻求改进办法。

一、目前高中哲学课堂理性思辨的缺失

第一,重知识应用,轻思维训练。知识可以依靠记忆和技术机械性操作,智慧却需要反思、逻辑分析和推理。然而,有些高中政治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哲学是一门智慧学科,用对待类似“文化生活”的方式去教授“生活与哲学”。具体表现在:课前课后抓学生默写,将总结好的知识条目印给学生直接背诵,上课简单地读读原理方法论等等。不可否认,这种方式短期内对提高学生的成绩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它是建立在视哲学为一门知识性学科基础上的,忽视了哲学作为一门智慧性学科的事实,也忽视了哲学具有的非功利性和纯粹性。其实,理性思辨的培养训练更为重要。没有辩证思维能力的提升,光靠死记硬背,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这种短期的投机行为是以牺牲学生的终身思维发展为代价的,与哲学的考核目标和要求背道而驰。如果仅从分数而不是思维育人的出发点去教哲学,甚至最终连分数也得不到。到了高三高考复习阶段,这种不注重辩证思维培养的后果体现得将更明显。[1]

第二,重结果传授,轻过程探究。这种情况表现为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场合,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绝对配角。教师习惯于“专制”地教,学生也只能“被动”地学。本该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体验等却都被“置之度外”。结果是教师不会教,不懂得教学策略,教学效率低;学生不会学,学不懂,学习效益低。而实质上,不管是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本身还是新课程实施的精神实质都更需要思辨、争论、对话和交流。有人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原理需要在过程探究中理解和生成。应当明确,新课程理念强调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的再生成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突出的位置。[2]在教授哲学观点和原理的时候,通过提供案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解决,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到,教材中所讲的那些原理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只有这样,这些原理才能进入学生的思想深处,化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第三,重教条教学,轻情感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就等于“世界观+方法论”,这是当前高中教师教授哲学时的普遍想法。在《生活与哲学》教材中,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构成章节内容的基本框架,哲学思维方式则是隐于教材中的一条主线,德育功能是目的。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有其需要实现的德育功能。没有哲学思维方式这条暗线,教材内容就缺少内在联系,不能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没有达到德育目标,也会使哲学教学大打折扣。新课改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旨在实现以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关怀,符合人文教育精神。如在教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只知道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强调整体的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强调部分的原理以及对应的方法论,机械运用,却不注意通过该理论的探究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注重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德育目的,就丧失了哲学智慧之学的本质和育人功能。

二、理性思辨哲学课堂的创设策略

上述种种理性思辨缺失的现象都与哲学的人文精神教育目标背道而驰,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我们创设理性思辨的氛围,让理性思辨在哲学课堂教学中绽放魅力。

(一)优化课堂教学步骤

哲学问题需要在思辨、争鸣、对话和交流中加深理解和达成结论。这与新课程理念“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高中哲学课堂既要体现哲学的本真特点,具有趣味性,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培养思辨氛围。要做到这几点,优化课堂教学步骤是关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精心预设,为生成做准备。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必须意识到新课程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实际是提高了对课前预设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突破预设的传统模式,即“对课堂框架进行程序设定,也就是这节课何时到何时进行什么环节,各环节间如何过渡”,要着力于多方面对教学活动中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估测,并分别设计方案策略,以备不时之需。[3]要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知识点,精心设计和编排提问,使问题有一定的层次和系统,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一环扣一环,一问接一问,使学生的思维处在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之中,处于矛盾运动之中。课堂教学在情境、师生的互动中展开,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抽象的哲学理论在这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中渐渐明朗。

第二,善于引导,变预设为生成。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不会出现有效的生成,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善于引导。[4]如在讲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我们可选用“台湾问题”作为案例。在轻柔悲伤的音乐声中,诵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此时可设问:两岸为什么会有这个“愁”?如何来解决这个“愁”?学生们谈古论今,可得出“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也不同”的结论。此时可以继续引导:如何解决台湾问题?让学生献计献策,提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教学就这样在情境、师生的互动中展开,学生的认知情感达到最佳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抽象的哲学理论在这种情境交融、理性思辨的氛围中渐渐明朗。

第三,创设认知冲突的矛盾情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所面临的矛盾情境发生冲突,[5]给学生创造更大的思辨空间。多提一些应用型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与应用能力。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学生需要生活化的哲学课,需要让学生用感官感触社会生活,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习得“生活与哲学”课的观点、技能、方法、态度与价值观。我们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的实境中感悟。要让学生参与生活,对生活素材进行剖析,提取其中的理论元素,在不断反复诠释生活现象、尝试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理论价值,体味哲学的思辨之美、如在汶川特大地震救援中,救援队接到任务后马上派出直升机和救援人员。风疾水猛,还有树枝的阻挠。直升机上绳索吊下的救援人员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甚至一度直升机也面临着坠毁危险。但是,他们依然行动。经过千难万险,取得救援成功。这件事情过后,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请学生讨论:用几个人的生命和直升机坠毁的危险作为代价去救援一个人,是否值得?从物质方面、从精神方面、从社会需求方面、从人性需求方面,学生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最后可以得出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标准是人民的利益。一个枯燥的理论通过学生的思考、辩论,最终得出结论,水到渠成,真正体现出哲学具有思辨性的魅力。

第四,打开思路,拓展问题,自主感悟,走进生活,达到“哲学给人智慧”的目的。一个结论达成之后,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就此结束。学无止境,具有思辨性的生活问题,通过思考、对话、争鸣和探究后,学生们其实是意犹未尽的。教师不妨继续让学生张开智慧的翅膀,拓展对问题的讨论。[6]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结论思考社会、人生、世界,内化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终身受益,才能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和魅力。这种优化的教学过程,把形成知识的过程和体验、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了突出位置。比如,在学习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后,我们要启发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同学之间的矛盾、学习与生活的矛盾,不能有了矛盾就觉得生活很不如意、人生很痛苦,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矛盾”的知识之后,敢于承认生活中的矛盾,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去解决矛盾,从而使自己不断得到提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优化课堂教学步骤中,提出具有理性思辨的问题是前提,学生的参与是中心,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二)营造诗意的哲学课堂

欲望激发动力,兴趣引领成功。哲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古板、单调、机械、沉闷是高中哲学课堂之大忌。诗歌形式自由、韵律灵活、自然清新;名人名言则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趣味故事蕴含着哲理,通俗易懂,充满理性智慧,回味无穷。所以,营造富于感染力的课堂教学理性思辨氛围,妙用诗词、名人名言和趣味故事等不可缺少。

使用诗性的语言,营造诗意的哲学课堂,有利于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哲学重理性反思,具有逻辑思辨性;而诗性的文学语言具有直观、情感、清新和乐感等特点,能给人以美感。当然,每一节哲学课都设计一些寓言、古诗词、哲学名言和经典事例是不可能的,[7]但只要我们愿意花费心思妙用其中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挥它们的独特魅力,课堂教学中就会生发出思辨色彩,哲学课堂就一定会绽放应有的魅力。

(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哲学注重思辨,思辨需要时间与空间。教学提问的价值在于教师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新知,而不是简单应答。一节优秀的“生活与哲学”课,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做到留有余地,就需要巧设课堂“空白”。中国的绘画、书法很讲究“布白”艺术。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中的“空白”艺术,要求教学中要留有余地。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巧妙设置“空白”,如提出问题后或者讲完一个观点、一个原理后,要留下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相对地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教师的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四)激发思辨兴趣,开拓思辨视野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乐于开动脑筋对它进行思考和探索。教师在思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具有思辨性、启发性的哲学问题,借以引发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闪现和撞击,课堂气氛会由此变得十分活跃,高潮迭起,从而打破“满堂灌”的沉闷的教学格局。同时,思辨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它要求学生视野开阔,着眼于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勇于质疑、勇于探讨,学会运用相关的资料,对思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使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从课堂教学改革导向看,走向哲学本源的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生活与哲学”课堂教学,必将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伴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进一步推广而获得新生。探索的道路还相当漫长,但我们应始终朝着一个目标努力,那就是:让“生活与哲学”课充满着思辨的味道,用智慧启迪智慧,让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中碰撞、绽放,感染每一个渴望和追求智慧的学子;让诗词之韵、哲言之智、思辨之美透出百般意、万种情,舒展心灵,铸造灵魂;让学生拥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注重对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绽放“生活与哲学”教学的魅力。

标签:;  ;  ;  ;  ;  

让理性思辨在中学哲学教学中绽放魅力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