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保守治疗与分析论文_黄东来1,徐洪2(通讯作者)

(1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四川 成都 611830)(2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急诊科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Salter‐Harris分型将所有儿童分为4组,其中,I型12例,Ⅱ型45例,Ⅲ型2例,Ⅳ型27例。所有患儿均使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法治疗,随访一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86例患儿随访一年,有4例治疗后愈合欠佳。其中,神经损伤、再移位、后期功能锻炼差、骨折不愈合各一例。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的总体优良率为91.86%,其中I型优良率最高,达为100.00%,Ⅱ型优良率为95.56%,Ⅲ型优良率最低,仅为50.0%,Ⅳ型优良率为85.19%。Ⅰ型优良率与Ⅱ型、Ⅳ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型、Ⅱ型、Ⅳ型明显高于Ⅲ型优良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预后,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固定可靠,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儿童;桡骨骨折;骨骺;保守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55-02

桡骨远端骨折大多是由于跌倒时手部触地所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腕部骨折,其中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更为常见。儿童常出现挠骨远端骨骺分离移位或不完全骨折并常同时合并尺骨远端骨折。儿童的骨骺骨折后若治疗不当或过度医疗容易出现骨的发育紊乱,甚至加重其箭板损伤,导致腕部畸形或功能受限等不良后果[1]。本文主要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应用效果,为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儿童提供合理的治疗方式,详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准入标准:(1)有明确外伤史;(2)腕部肿胀、疼痛;(3)体检有局部压痛感;(4)X光示桡骨远端骨折或累及骨骺骨折或干骺端骨折。其中男65例,女21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7.59±1.67)岁;右侧骨折53例,左侧骨折33例。将其按Salter—Harris分型将所有儿童分为4组,其中,I型12例,Ⅱ型45例,Ⅲ型2例,Ⅳ型27例。所有研究对象受伤至就诊时间全部为24小时以内。排除标准:(1)开放性骺离骨折,(2)有造血系统、血液系统疾病者,(3)有先心病,重度哮喘等严重心肺疾患者,(4)有精神系统疾病者,(5)患儿家属不愿意接受该治疗者。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使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法治疗,具体步骤如下:(1)患儿端坐位,肩关节外展,屈肘90°,前臂旋前位,一助手双手握住患儿患肢前臂近端,整复术者双手拇指置于骨折远端背侧朝上,四指向下,扶持远折端。(2)采用与前臂纵轴方向一致的持续纵向对抗牵引,待肌肉松弛、骨折端稍分离后,向远端牵引、按压远折端后向掌侧用力按压远折端[2]。(3)复位后用小夹板或管型石膏固定,根据复位后复查的X线片示侧方移位情况可增加尺、桡侧纸垫。(4)15天后后拆除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改用中立位支具固定15~30天,整复后带夹板进行手指屈伸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嘱患儿作握拳和肩肘关节伸屈训练,进行前臂旋转和腕关节活动,减少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并发症。(5)定期观察患儿的手指活动及末梢循环有无异常。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骨折愈合以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骨折愈合情况判断采用Berton评价标准[3]。优: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大于正常的90%;良: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大于正常的80%;中:骨折愈合,前臂旋转功能大于正常的60%;差:骨折不连接或前臂的旋转功能小于正常的6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18.5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资料以及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通过(x-±s)表示计量资料的标准差,使用t进行检验,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86例患儿全部随访一年,发现有4例经该方法治疗后愈合欠佳。其中,神经损伤、再移位、后期功能锻炼差、骨折不愈合各一例。86例患儿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的总体优良79例,优良率为91.86%,其中I型优良率最高,达为100.0%,Ⅱ型优良率达95.56%,Ⅲ型优良率最低,仅为50.0%,Ⅳ型优良率为85.19%。Ⅰ型优良率与Ⅱ型、Ⅳ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型、Ⅱ型、Ⅳ型明显高于Ⅲ型优良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情况见表。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大多是由于跌倒时手部触地所致,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腕部骨折,其中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更为常见。目前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尚无明确专有分型,桡骨远端骨骺分离大多为Salter-Harirsl型骨骺损伤,多为骨骺向背侧移位,也可出现骨骺向掌侧移位,可同时合并侧方移位,在整复时应注意先纠正侧方移位,再纠正前后移位[4]。目前对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骨骺损伤的方案较多,部分学者主张外支架固定,部分学者主张使用克氏针固定治疗,也有一部分学者主张采用非手术治疗[5]。国内有学者做过调查,发现对于桡骨远端骺离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针治疗和保守治疗的预后差别并不大。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等难复性或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骺离骨折建议行手术治疗,因为手法复位后非常容易出现再移位、并发成角畸形或腕关节功能障碍等。

本组86例患儿使用的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治疗,本次研究表明,86例患儿随访一年,有4例经该法治疗后愈合欠佳,神经损伤、再移位、后期功能锻炼差、骨折不愈合各一例。长期随访中发现桡神经可自行缓慢修复,故桡神经损伤对远期预后无明显影响。术后再移位通常跟骨折的类型、石膏的松紧、早期功能锻炼有关。骨折不愈合是由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法复位后骨折断端内软组织嵌入过多,导致断端不相通,骨折愈合困难。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的总体优良率为91.86%,其中I型优良率最高,达为100.00%,Ⅱ型优良率为95.56%,Ⅲ型优良率最低,仅为50.0%,Ⅳ型优良率为85.19%。Ⅰ型优良率与Ⅱ型、Ⅳ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型、Ⅱ型、Ⅳ型明显高于Ⅲ型优良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在完成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既能加速患儿患肢的局部血液循环,可促进肢体的肿胀消退,同时还可以防止出现肌肉萎缩或者肌键粘连,进而加速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恢复。在待除去外固定之后,可根据医嘱进行中医熏洗、轻柔按摩等帮助腕部功能的恢复[6]。由于儿童活泼好动,故功能锻炼常较易进行,若无畸形等其他亚种并发症出现,儿童几乎不会出现腕部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大多儿童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辅助治疗即可恢复患肢的功能,但要防止活动剧烈造成的移位。

综上所述,对于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满意的预后,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固定可靠,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海军,刘传康,李明.102例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保守治疗与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2):1694-1696.

[2]张杰,霍力为,叶永亮.桡骨远端骺离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22-24.

[3]丁继龙,商华英,李长民.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骺板损伤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20):47-49.

[4]张晓剑,徐浩.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干骺端及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学,2016(8):1080-1082.

[5]智丰,梁高峰,吴勐,等.牵引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及干骺段粉碎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6(9):991-993.

[6]孙振中.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价值[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7).

论文作者:黄东来1,徐洪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儿童桡骨远端骺离骨折保守治疗与分析论文_黄东来1,徐洪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