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有效性的几点探索论文_张忠锋

提高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有效性的几点探索论文_张忠锋

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 745000

在高考政治复习过程中,不少教师们不仅自己苦得要命,而且也让学生们苦得要命,但最后的结果并不与教师及学生的勤奋成正比,这里就有一个如何提高高考一轮复习有效性的探索的问题。

我将在指导学生复习中的一些探索进行简单总结,以供同仁们攻玉之用。

一、复习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以展,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教学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导读、导学、导练、导评上。导读,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在课本上圈、划、注、摘、做读书笔记、编写读书提纲、提炼学习要求等,在做导读设计时可多通过一些提示性设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导学,强调的是教师的释疑解惑,包含着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导练,强调的是教师对训练试题选择的把握和监控,试题应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切忌沦为题海战术。导评,关注的是试卷讲评课,有练必改,有改必评,评要到位,查找问题,不断提高。

二、复习中坚持基础夯实知识

在平时的复习中,有不少学生好像什么都知道,可是考试时却不知所措,成绩令人失望。究其原因:除了他们平时学习政治时浮于表面,学习不踏实、不落实导致政治基础知识薄弱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复习的过程中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作为教师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研究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现象。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上课+不落实=0;布置作业+不检查=0;100-1≠99=0;抓住不落实的内容+追究不落实的学生=落实。细节决定成败。

基础知识复习时首先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考纲”和“课标”指导下,对教材知识的学习上,系统掌握每一个考点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复习中对考点的分析、理解要注意作好以下几点:一是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给学生要分析透彻,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如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层次:一是人的活动而不是动物的活动,二是人们的活动而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说明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三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而不是适应世界的活动,四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而不是改造主活动。如果从这几个方面来挖掘实践的含义,对于实践的就有了深入的理解。二是要解决如考点知识系统性的问题,在复习中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知识只有形成网络才能被高效存储和提取。三是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复习中引导学生把握好考点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具体的运用中掌握知识,形成和提高能力。

三、复习中坚持提高训练的效率

高考复习过程中的训练是必要的,但是,单靠延长学生滞留学校的时间、加班加点、加大学生练习的强度,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科学训练、注重实效才是取胜之道。如何提高训练的效率?一是要通过对课标、考试大纲和多种版本教材的研究,从中发现、提炼值得训练的核心知识点、主干知识。二是要注意精讲精练,“精讲”要讲得必要、讲得明白、讲得精彩,在做、分析、探究、讲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指导,指导他们总结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力求举一反三,以取事半功倍之效。“精练”要强调用问题来驱动学生学习,使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三是要加强学生考试技能的培训,要特别重视非选择题答卷规范化的训练。

四、复习中努力进行知识的整体渗透

政治复习是按照模块、单元、课、框、知识点的顺序复习的,而高考考试的命题都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单纯考知识点和覆盖面,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遇到知识交叉点时应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把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运用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根据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知识网络的构建决不能依赖于老师总结的知识和购买复习资料所提供的总结,这只能是参考,必须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理解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课本知识的逻辑结构,才能有效地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综合运用。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知识总结本,都应该有自己的知识网络构成,在老师和同学的点拨、讨论中不断完善,而不是全班只有一种知识总结、一种网络结构,应该鼓励个性理解的存在,强化学生的“主动求知”。这一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从而一直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五、复习中始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迎着生活热点上,体现国家意志,关注现实生活是高考政治不变的灵魂和永恒的主题。综观近几年高考试卷,都不回避热点,联系实际非常广泛。但是在复习中分析热点要适度。历届高考命题都是以《考试说明》为依托,以教科书为依据,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社会热点为外壳考查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它远离复习资料,摆脱题海的袭击淹没,很难从模拟考试试题中找到原型。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要着眼于对当前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要联系自己的实际,注意国情特点。更要结合学科的主干知识,不能超越高中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和生活经验,要体现“用中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的特定要求。

论文作者:张忠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提高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有效性的几点探索论文_张忠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