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论文_叶福花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论文_叶福花

叶福花

摘要: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是掌握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以及策略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策略;阅读能力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逐字逐句”的讲解方法,而忽视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构建,造成了学生认为阅读就是背诵和记忆语言点的错误思维,从而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在教授文章前,总是让学生将文中不理解的生词或词汇标示出来,然后通过查阅词典的方式扫除生词障碍。殊不知,将所有生词扫除干净之后,虽然有利于学生通读全文,但是却失去了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机会;有时候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仅仅局限于故事情节表层,从而使得阅读教学也仅仅停留于对阅读材料表层意义的理解上。教师教学方法的单一与不恰当,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缺乏阅读技巧,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弱,有很多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现象,这些也在慢慢消磨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因此,可以说,“阅读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初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初中阅读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教学对策:

1.巧妙导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充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较为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兴趣也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巨大内在驱动力。

经过多年的阅读实践教学,笔者发现,阅读课导入得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导入得当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注意力,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重视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重方法,拓宽英语学习渠道

研究表明阅读理解和词汇知识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那么他就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文章。因此加强词汇教学有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当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如果发现文章中有太多的生词,就会阻碍他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词汇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应把词汇的教学贯穿于阅读教学中。在教授单词时,我觉得有些方法非常可取。例如运用单词图表来教学非常有效,这种方法将新单词放在图表的中间让学生完成图表的其他部分,例如定义,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等。让学生将该词的近义词,反义词等联系在一起记忆,可以让他们更深刻的掌握和理解并运用单词,阅读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够词法来对单词进行教学,例如转化法,英语当中有很多词有很多词性,可以互相转化,动词可以转化成名词用,名词可以转化成动词用,形容词可以转化成名词等等,例如hand 是手,在句子:please hand me the pen.中,它又是传递的意思。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词汇指导,对学生现有的词汇进行归纳、总结、延伸。

实践表明,只要一见到日常生活用品和这些英语标志出现在课堂上,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无形中也让学生们明白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学好就会落伍。因此,教师应做有心人,长期坚持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对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适当指导与点拨,丰富学生的英语词汇,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高,阅读能力当然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运用正确的阅读训练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课内知觉广度训练

在法国学者Javal提出的眼动研究理论中,阅读时眼睛的连续运动称为眼跳(saccade),大约持续30毫秒。在每次眼跳之间,眼睛保持相对静止,进行着“注视”(fixation),持续时间为200-300毫秒。知觉广度(perceptual)指的是阅读时,每次注视能获得有用信息的范围。熟练阅读者的知觉广度范围为注视点左侧3-4个字符到注视点右侧14-15个字符空间。实验表明初中生阅读的知觉广度为右侧8-11个字符空间。但却存在注视时间长,注视次数多,阅读速度慢,向右方的眼跳幅度小,英语阅读不成熟。因此在知觉广度内,加强训练,关注关键词,减少无效注视,在短时间注视内获取更多有效信息。

当前,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对阅读文本的解读,按照“小步子”原则,将阅读文本拆解成一句 一句,既相互独立,又前后关联,这一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在知觉广度范围内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借助PPT辅助呈现,在幻灯片上输入文本,从词到句,再到句群,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同时控制幻灯片的播放速度,以适当的偏快的速度连续播放,使学生无法一字一顿地读,从而帮助他们学会以意群为视读单位,逐渐扩大视读的范围。在PPT输入的文本中,粗体显示关键词和短语,用不同的字体、大小和颜色来显示文本中不同层次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快速定位关键信息,理解段落层次,减少无效注视。

(2)快速阅读训练

快速阅读(speed reading)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阅读策略来提高阅读的速度,同时还能保持甚至提高正确理解率。实验表明速读的阅读效率高于精读,是一种成熟的阅读类型。略读(skimming),扫读(scanning),和找读(search reading)是三种常用的快速阅读策略。在略读时,学生通过浏览首尾段落和其余段落的主题句,快速地把握文本的主旨大意。扫读是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关注的是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日期、地点、数据等。找读就是寻找和预设主题有关的信息。

笔者在教授8BUnit2 Reading时,设计了三项速读任务。首先,要求学生归纳文章的主旨大意。这时,学生使用略读策略,借助首尾段和各段的主题句就可以归纳出 It tells us a day in the Disneyland. 然后让学生回答主人公都去了哪些地方,见到了哪些,做了什么。这项任务很明确,学生很容易用扫读策略就能找到去了四个地方,见到了,做了什么都很明确,用表格的形式将学生的答案加以归纳更一目了然。最后要求学生说出他可能最喜欢的地方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运用找读的策略,搜集语意上与之相关联相似的内容,比较归纳后才能答出。

笔者发现一段时间坚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快速阅读的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长期坚持,效果一定更佳。

4.扩大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拓展。适当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接触到各种题材,了解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乃至俗语,俚语等,培养英语语感。可见课外阅读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我们只要注意积累,不难发现周围有许多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例如,笔者在教授9A Unit 5时,就鼓励学生去找一些介绍赫本或其他令他们感兴趣的名人的文章,自己先阅读。笔者在收集了学生们的材料后,挑选出一些较好、较有趣的文章,找时间让学生们一起阅读。有时,笔者更会把与课文相关联的阅读材料改变成阅读题,让学生通过题目的预设用正确的速读方法解答。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丰富了知识,更提高了英语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绝不是一节课、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阅读策略教学和训练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坚持才能使有意识地阅读策略使用转化为学生阅读过程中无意识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当难度的材料,注意引导学生逐步扩大阅读的视距范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并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使用这些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通过科学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叶福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8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论文_叶福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