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_企业经济论文

纺织工业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_企业经济论文

纺织业的产业定位及其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纺织业论文,发展战略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纺织业是我国历史很久的传统产业。从19世纪80年代举办的第一家以机器动力为基础的兰州织呢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算起, 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与60年代兴起的官营机器制造业、造船业、 堪称姐妹产业。100多年来,纺织业经历了新旧社会制度的更迭, 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产业。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历程是不平坦的,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困惑,目前正在进行一些新的探索。用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回顾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外有益成果,研究我国纺织业的产业定位及其发展战略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纺织业——经济先导型产业

从历史考察,近代机器纺织业首先诞生在欧洲。18世纪60年代,在欧洲广泛利用水力做为动力驱动棉纺机器。18世纪末,纺织厂开始使用蒸汽机。可见,纺织业是在产业革命中率先转向大机器工业的行业之一。这种历史现象提示我们,正像前几次社会大分工一样,以纺织业为代表的新的产业——后来被称作第二产业,只能从农业和手工业分离脱胎出来。在那里已经为纺织业的产生准备了广阔的市场、木制纺车和脚踏织机,以及熟练的手工业工人。

这种现象在旧中国也出现了。我国近代纺织业的产生几乎比欧洲晚了100多年。帝国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甲的炮舰行径对我侵略的同时, 也用洋线洋布的商品输出肆行掠夺。当时一部分朝野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只有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才能抵御列强的入侵。中国近代纺织业就是随着近代军事工业诞生而开始的。随后,在“振兴实业、挽回利权”的口号下,民营纺织厂也日益增多。这是我国近代纺织业发展较早和较为发达的诱因。

纺织业做为第二产业的经济先导型产业,并不仅仅出现在资本主义的早期,这一历史过程一直延续着。在英国之后发展起来的欧洲大陆国家和美、日等国,几乎都以纺织业做为经济先导型产业,并发展到相当发达的程度。甚至在一战和二战以后,原属殖民地和自治领地陆续走上独立国家的道路,不少也选择纺织业做为先导型产业,以谋求复兴民族和振兴经济的目标。这方面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把纺织业做为经济先导型产业是不是仅仅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特有的现象呢?曾经有过一种观点,就是把纺织业做为先导型产业的动因一股脑儿都同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属性联系起来。甚至有的人认为,是从纺织业等轻工产业开始,还是从重工产业开始,这是区别资本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分水岭。

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论文里,精辟地说明了发展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的辩证道理,并且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提高到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同时又指出,“用少发展一些轻工业和农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这是一种办法。用多发展一些轻工业和农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这又是一种办法。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好些”。这里不仅阐明了轻、重工业要同时并举协调发展的思想,而且还提出了农轻重的方针,要以农、轻、重为序安排经济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在这里一反以前盛行的局限在工业范围内研究产业顺序的陈规,创造性地把工业同农业联系起来放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加以研究。这就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度里,为正确处理好农、轻、重的关系,找到了一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康庄大道。这是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对研究产业顺序理论和纺织业的产业定位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联系有的国家在产业结构中畸轻畸重造成的苦果,重温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就更体会到其不可估量的意义。

把纺织业做为先导型产业同资本主义攫取利润的属性联系起来,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而且是特殊性的一面。实际上,这种历史现象也反映了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的方面。纺织业做为经济先导型产业这个一般的原理,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也是可以应用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初始和一定阶段,确立纺织业的经济先导型产业定位,在经济上是有根据的。从社会经济资源分析,发展第二产业需要的资源包括:原料资源、劳动资源、设备资源和资金资源。在初始阶段,前两项资源较易解决,后两项资源不易解决。从社会市场需求分析,衣食是居民的基本需求。在初始阶段居民收入较低的情况下,要优先解决市场供应、物价稳定、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需求。所以从可供资源和基本需求两方面分析,发展纺织业则是最佳的交汇点。纺织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被动地去适应资源和市场供需的实际状况,而且能积极地去解决资金供需方面的矛盾。纺织业装备系数低,长期投资少,投资回收期短;周转速度快,流动资金省;市场风险小,资金效益高。用较少的资金投入,回报最大的产出,这是当时确定经济先导型产业的一个最重要的要求。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纺织业创利税达4394亿元,再加上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以及提取和上缴的折旧费,数倍于全行业固定资产。这也为基础工业、新兴工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发挥了经济先导型产业的历史作用。

产业升级、地区转移是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纺织业作为经济先导型产业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纺织业作为经济先导型产业发挥作用的形式也可能发生变化,出现初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纺织业由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现象。就发达地区说,纺织业的规模不能无限制扩大,总要受到或者市场容量的限制,或者人力、场地、资金等经济资源的限制,或者与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相比受到比较效益低的限制。因此,初加工纺织业由较发达地区向别的地区转移,并不是奇怪的现象,而是合乎规律的趋势。在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国内,沿海一些老的纺织工业基地把一部分纺织业向内地转移。在新转移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纺织业依然显示出经济先导型产业的作用。有的乡镇流传着“要发展、搞纺纱,要致富、上织布”的新谚语。有的地方行政领导也常常谈起“无纺不成布”的道理。初加工等部分纺织业在地区间的转移,并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转移,同时也为地区间的合理分工提供了可能。包括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垂直分工,也包括粗加工和精加工的水平分工。在这个过程中切忌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的弊病。原来较发达地区转移掉一部分初加工纺织业并不等于纺织业萎缩,这些地区正好腾出手来去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纺织业及有关产业,以较少的人力和场地,创造出更高的产品和效益,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在这里产业升级既指在纺织产业内由低向高的发展,也包括向相关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渗透。我们要改变那种仅仅以职工人数的增减多少来判定产业规模大小的观念,而主要以产品价值、经济效益和资产增值为尺度来确定其规模。那种说我国这些地区的纺织业也成了“夕阳工业”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世界上有的国家的纺织业确实被认为是“夕阳工业”,那是由于原来进行大量商品输出的庞大殖民地体系一个个都脱离藩篱了,使其棉纺锭一下子由3700万锭掉到还不足60万锭,真如夕阳西下了。这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问题,同我国纺织业的情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国纺织业在地区结构可以梯次转移,在产业结构上可以逐步升级,而在生产总量上则仍有较大的发展余地。1994年我国消费纤维总量约750万吨,预测到本世纪末将超过950万吨,年平均增长30万吨以上。从行业结构、品种质量、地区布局和城乡市场上分析,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不存在萎缩的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初加工纺织业的地区转移和产业升级是一个重要战略和产业政策。对支柱产业发展的导向、扶持和鼓励措施,是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对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转移和升级给以扶持和鼓励,也是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国家在制订汽车产业政策后,随即进行纺织产业政策的审定。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从企业用好土地的区位差价,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和国家在资金、社会保障给予必要的扶持等几个方面,使这一战略逐步展开。

纺织业——市场竞争型产业

纺织品按其经济属性是一种重要的消费品。品种花色成千上万,极其多样。消费对象主要是居民消费,千家万户极为分散。消费需求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极其复杂。纺织品的供需交换只能在市场进行,其生产也只能靠市场调节。从投资属性看,纺织业企业一般资金投入较小,在金融市场上易于吸纳分散资金,便于利用短期信贷。产业布局对消费市场地区和原料集散地区依存度高,选址灵活。可见纺织业完全属于一种典型的市场竞争型产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再加上当时的短缺经济,纺织业做为市场竞争型产业的属性,不仅未能显现,反而成为计划垄断性很强的产业之一。棉花等主要原料实行统一收购、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纱布等主要产品由商业统购、包销。全部纺织品对居民实行限量凭证供应。主要纺织原料进口和纺织品出口由国家指定公司垄断经营,实行许可证和配额管理。实行高度计划垄断管理,在当时条件下,是十分必要的。记得当时确实是把计划好两白(棉花、大米)一黑(煤炭)、安排好花、纱、布(棉花、棉纱、棉布)做为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全局的一项重要经济任务来抓。实行计划管理对市场供应、稳定物价发挥了重要作用,也集中力量确保了一批纺织基地和化纤基地的建设。即使那个时候在限量供应的范围内,市场调节仍发挥了有限的却很重要的作用。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基础。做为市场竞争型产业的纺织业,与第二产业中其他类型的产业——基础命脉型产业、自然垄断型产业、社会公益型产业相比较,转换经营机制更为迫切,同时在政策指导、行政管理、经济扶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有不同的要求。转换经营机制首先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从纺织原料的预订合同和收购开始,一直到用户的最终消费为止,建立全过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把原来主要依靠收购、统配、调拨等方法连接纺织业各生产、流通环节,转换到主要以市场方法来连接。现在全国已经建立了上万个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的纺织原料、面料和服装市场。还要研究如何创造条件把原棉供应和出口配额分配转换到市场体系的可能性。转换经营机制还要求使企业活动从围绕国家计划运行,转换到能对市场信息和宏观调控信号及时作出反应。企业由计划生产型、生产推销型、生产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转变。市场需求是纺织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也是其终点。企业内部的经营工作程序不再是供应——生产——销售,而是转换为销售——供应——生产。订货合同是市场需求的具体体现,企业不再是按基数加增长率的办法安排生产,不再生产“备活”,而是按客户合同安排生产。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有的这种经营机制和营销方法,是确保市场需求同生产衔接平衡的有效机制。当然,这并不是说生产只能被动地去适应市场需求,生产也能够去引导和开发市场需求,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同样也是生产的目标。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经济起飞的国家,对纺织业来说有一个广袤的国内市场。1994年我国衣着用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469亿元,占全部消费品零售额的15.4%。这样巨大而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需求,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按照市场竞争型产业的需求,按市场经济要求转换经营机制,不仅促进纺织业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纺织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种花色的增加。我国服装业的发展是最好的说明。我国服装业除一部分骨干企业是由国家投资兴办以外,从一开始就是按市场竞争型产业的路子发展起来的。自己寻找原料,自行开发产品,自谋市场销路,自负企业盈亏,使企业既有压力,又有活力。仅仅最近15年间,我国服装产量就由9.4亿件发展到70亿件, 品种花色繁多,质量日臻上乘,显示了市场竞争型产业的勃勃生机。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按照市场竞争型产业发展纺织业,就改变了由国家特别是中央政府一家办纺织的局面。投资主体由单一的变为多元化,广泛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办纺织的积极性,使各地方分散的资金和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国家早就提出的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的方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举办市场竞争型产业的过程中,地方办工业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在农村乡镇企业的兴起,更开拓出纺织业发展的新格局。农村乡镇纺织企业地价便宜,工资节省,社会负担轻,靠近原料产地,尤其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经营机制,一开始就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纺织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市场竞争型产业发展纺织业,还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的状况,为个体、私营以及吸引境外资本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标志,就国民经济总体和各产业、行业来说都如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公有制资产在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在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数量在不同行业也会有差别。就纺织业说,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情况下,在容纳多种经济成份发展方面,则宜有更大的余地。我国有一些地区一直就有家庭手工纺织业的基础。即使在采用大机器生产后,在棉、针织机、编织机以及缝纫机等生产环节中,也存在单机或小机群作业的可能性。因而在一定政策引导下,个体和私营纺织业有了相当发展。与此同时,纺织产业也成为境外对我投资的热点,这不仅是为了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国际性区域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纺织产业的地区转移。据不完全统计,到1994年底,在县属以上纺织业系统内,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的纺织企业生产总值已达262亿元,约占9.5%的份额。

纺织业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最近十多年来成为我国纺织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突出的是:产品的经济总量局部失衡,企业的经济规模部分失当。表现在未经国家主管机关核准的项目和杂牌非定型纺织设备仍在开车运转,与定点企业争夺原料和市场,造成部分工厂开工不足,出现停台现象。3万锭级以下的棉纺厂和5千吨级以下的化学纤维厂较多,达不到起码的合理规模,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开发能力低,竞争力差,甚至被淘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纺织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一方面反映了优胜劣汰的法则,这对市场竞争型产业来说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市场经济在投资主体分散条件下固有的一些弱点,自发的盲目性和平衡的滞后性。在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信息不灵的初级阶段,在产权不够明晰、业主责任制不健全的经济单位,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就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特别是供需总量的平衡,产业政策的指导和对企业行为的自律约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

纺织业——出口支柱型产业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我国对外贸易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由于当时内外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出口额不大,也难以形成真正的出口创汇型产业。只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后,在比较效益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出口创汇型产业。这对于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和接轨,对于解决好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急需的外汇资金和引进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阶段,纺织业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创汇型产业并非偶然,是由于我们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比较优势。以纺织资源而言,如果从嫘祖扶桑育蚕算起,我国发展纺织业的历史最久。我国国土纬度跨寒、温、热带,地面垂直高程从负海拔盆地直到世界屋脊。这种独特的纺织经济和自然地理,可以提供出多种多样的纺织纤维资源。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桑蚕丝、柞蚕丝、苎麻、羊绒的生产国,也是羊毛、皮革、羽绒、亚麻、兔毛、牦牛毛和罗布麻等资源的重要出产国。数量之大,品种之全,是世界任何国家难以比拟的。我国又是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棉纺织、丝纺织、麻纺织和服装业的生产能力均居世界第一位,毛纺织、化学纤维能力已达世界第二位。1994年我国纺织业总产值为6659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5.2%,成为最大的行业之一。雄厚的生产基础,为纺织品出口提供了可能。1983年,国内纺织品实现敞开供应,标志着我国纺织业开始从内需型向出口型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我纺织品出口具有明显的比较经济优势。相对充足和便宜的纤维资源,素质较高工资居中的劳动资源,技术适用自行成套的设备资源,质量可靠商誉可信的供货资源。这种比较优势集中表现在我出口纺织品换汇成本较低,产品价格在世界市场上很有竞争力。这种优势在改革开放头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世界纺织品出口市场的发展变化,在客观上也为我纺织业的转型提供了机遇。纺织品是世界市场重要商品,在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上占有较大的份额。1994年为2700亿美元,占7%,容量较大。 从二次战后长期观察,世界纺织品贸易额大体以平均2.5%的速度稳定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带动居民对纺织品需求的增长。与投资品贸易比较,纺织品贸易额较少受到经济发展周期性变化对设备更新周期变化的影响。同样重要的是,世界主要纺织品出口国的位次却在急遽地变化。发达国家所占的位次逐渐让位给发展中国家。日本在50~60年代,纺织品出口在其贸易立国的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到70年代,日本在世界纺织品市场的地位逐步被新崛起的香港、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取代。日本从纺织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纺织品出口发展迅速,相继赶上并超过新加坡、台湾、韩国和日本。近年来,中国又赶上并超过了在纺织品贸易中大出大进、高出低进的德、意和大出大进、转口贸易的香港,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

从国际国内的实践看,出口创汇型产业的发展大体经过五个阶段或类型,即:出口创汇型农副业,出口创汇型矿冶业,出口创汇型轻纺业,出口创汇型机电业,出口创汇型高科技产业。我国农副产品和矿冶产品出口有较长历史,在世界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享有盛誉。近几年,尽管受我国耕地和资源的限制,出口创汇型农副业和矿冶业又有新的增长点,仍是我国出口的重要物资。我国现在大体处在第三个阶段,即以出口创汇型纺织业和轻工业为主的阶段,近几年获得较快发展,并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纺织业做为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创汇型产业,具有十分值得重视的特点。一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创汇产业。1994年,纺织业出口额为355 亿美元,份额为29.6%,成为我国取得外汇的主要来源。二是我国纺织业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很高。以出口纺织品与纺织业工业总产值相比较,约有40%的纺织品是面向国际市场需求的。其中有的行业如丝绸业和羊绒业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更高。三是净创汇额较高。1994年纺织业的进口额为99亿美元,与出口额相抵后,净创汇额为255亿美元。 这是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外汇结存额大幅增加的主要来源。四是纺织品出口换汇成本相对较低。现在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补贴机制已经基本转换,外汇管理体制已经实行汇率并轨和有管理的市场浮动汇率,两者都已经转移到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纺织品出口换汇成本低于外汇汇率,是我国出口纺织品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主要基础。这些重要特征说明,我国纺织业做为出口创汇型支柱产业的地位已确立,是有别于一般传统产业、一般加工工业、一般日用工业的。这应该是我们制订相应的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是我国纺织业作为出口创汇型产业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我国纺织品出口创汇从总量上看位居世界之冠,而平均单位卖价则较低。我出口吨纤维制品平均创汇额近几年提高较快,1994年约为9500美元,仍低于德、意、日诸国,也低于港、韩、新等。对这种状况,我们是以历史的眼光看,而并无指责之意。我国纺织品出口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那时,世界纺织品市场已经被纺织品主要出口国和地区瓜分完毕,我们能拿到的纺织品进口设限国家的被支配额基数也较少,只能采取低价策略去挤占市场容量较大的中低档和初级产品。同时,我们也注意开发非配额产品,而非配额产品的卖价是明显低于配额产品的。在出口市场上,我们也是先港澳、再周边,由近海国家而远洋国家等。在初始阶段,纺织品出口发展采取以量取胜和市场相对单一是不易避免的。发展到现在,出口战略必须向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转变。从纺织品生产和资源看,出口量总会受到生产和资源的限制,同时也要考虑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从国际市场看,纺织品依然是敏感商品,是多种纤维协定规定实行配额管理的商品。在最近达成的乌拉圭回合纺织品及成衣协定中虽然确定使配额列管的纺织品分阶段取消配额,逐步回归到自由贸易结构中,但尚需10年左右的时间。各种区域性由贸易组织实际是保护性组织又在各大洲接连形成,有的国家政府甚至从不设限倒退去开始单方面设限调查,这同世界贸易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纺织品出口数量过多增加,会引起进口国一些人的敏感和反感。纺织品进口配额设限一般是以实物量(吨、米、打)规定的,而对价值量则是不规定的,无限的。我们应该采取避实就虚的办法,在数量少增甚至不增的同时,争取出口创汇的增加,这将是今后我纺织,出口的主要发展战略。这样做既有必要也有可能。我们有些纺织品的生产技术和质量多年享有24K 金的美誉和硬通货的盛名,有的已经达到世界名牌的先进水平。例如,世界10大名牌衬衣,我已能加工7种。当然, 要真正把出口纺织品全部做成高附加值、高卖价、高创汇的产品,还要依靠技术和管理付出努力和艰辛,舍此是别无选择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工贸结合的大型国际化公司(集团)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改革开放前,纺织品出口经营权是由国家指定的公司垄断的。10多年来,进行了工贸公司的试点,一批大中型出口生产企业经国家审批后和中外合资企业注册后也获得了出口经营权。从垄断制到审批制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今后,还要创造条件由审批制向登记制过渡。纺织出口经营权向生产企业复归,是外贸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增强出口企业的活力,对外贸易形式的灵活多样,全方位开辟国际市场,最终对纺织品出口创汇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在有纺织品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经上千家,这种状况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由于单个企业出口力量有限,在收集市场信息、国外注册商标、开展广告宣传、提供备选设计以至商务谈判技术等方面职能残缺不全,甚至受制于外商。由于多头出口,极易引起抬价抢购或低价竞销,形成过度竞争,反被外商所乘,蒙受经济损失直到市场丧失。这些问题的出现,决不是对出口经营权复归的否定,而是要求我们在外贸出口体制和政策做出重大改革之后,在出口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上也要相应的调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工贸结合的大型国际化公司(集团)。组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企业参股控股的股份公司,是国有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外贸专业公司可以向实业化发展,出口生产企业可以向工贸一体化发展。这些都要在资产联结的基础上发挥资产重组、公司改制和集团规模的效应。我国纺织业进出口规模已经达到450亿美元, 完全有条件孕育出一批10亿~50亿美元级的大型工贸公司,有的还可以探索发展类似综合商社型的超大型工贸公司。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呼唤,也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在纺织业久贸出口经营体制上,垄断——复归(分散)——联合,可能就是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新的联合标志着由初级向高级的发展。现在世界贸易正沿着完全自给——互通有无——比较效益——规模效益的阶段发展。组建现代大型工贸公司,这样才与出口创汇型支柱产业定位相称,才能使纺织品出口从比较效益向规模效益更高的层次发展。

纺织业——科技发展型产业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纺织生产和贸易大国,但是还说不上是纺织强国。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按人均计算的纺织品数量还相当少。按生产和出口总量计算,我国可以说是位居世界前茅。对于像我国这样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单纯分析总量是不科学的。按人均计算的我国纺织品分得量仅有6.5公斤,如果扣除出口, 则人均消费量更少,只有4.5公斤,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更不用说和发达国家相比了。二是劳动生产率低。我国纺织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生产分散和规模经济不合理,占用职工人数更显得多,承担的社会保障任务也重。1993年底,我国纺织业职工人数近1500万人,人均劳动生产率按工业增加值计算仅有11756元,这个水平是不高的。如果从跨一、二、 三产业的大纺织产业来估算,用工量恐将更多。三是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下降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的投入产出比,成本利润率和资金利润率都下降了。这种变化部分是由于原棉、蚕茧、羊毛、化纤等原料大幅调价反映的行业利益的调整,部分是由于财政信贷政策变化引起的企业资金成本的提高,部分是由于反映企业素质的技术装备和企业管理水平不高造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业发展是很快的。由于30多年积累下来的国内市场纺织品的短缺,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我国不少地区对加快发展纺织业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在发展中有很多是很成功的,也有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主要是:初级加工多、传统技术多、小型企业多、大路产品多,甚至于在境外迁入工厂和引进的二手设备,以及纺织机械和化纤工业发展中也存在类似情况。这些现象集中起来说明我们的纺织业仍未摆脱传统产业的状况,我们的发展仍未跳出追求数量、追求产值粗放型的老路子。这不仅在总量上失衡、地区间重复,而且在生产技术上低水平的延伸将会带来更严重的后遗症。反观世界状况,恰恰在二战之后,特别是在近30年纺织技术得到飞跃发展。军事技术转向民用工业加快,精密机械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电子技术、检测和优化技术在纺织业中也得到大量应用,已经大大改变了传统纺织业的技术面貌。现在,有的国家已经提出要以高科技的纺织产业同发展中国家传统纺织产业相抗衡。如果我们不从发展战略上急起直追,不仅纺织业的技术落后面貌难以改变,而且在世界市场上地位也将发生动摇,国内某些市场亦难免失守。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曾经着重指出:“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课题。我国现在的总体经济规模不算小,许多主要产品产量和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完全可能。关键是要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营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项战略任务是十分重要极为迫切的,这段话虽然是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的,但也完全符合纺织产业的实际,而且针对性很强。传统纺织业迫切需要把经济发展战略转变到注重质量、注重效益的集约型的路子上来,按照科技发展型产业发展纺织业,解决好优化结构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以提高纺织业的整体素质。

发展成衣业,延伸纺织业加工深度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传统的纺织业是以匹头织物做为生产终点和社会消费的起点的。成衣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纺织业的生产结构及其流通和消费方式。纺织业向成衣业的延伸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机械生产、流水作业、合理套裁,显著节约了社会劳动;成衣业及衬辅料、装饰件的发展,成为纺织业新的增长点;提高了服装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国务院1986年做出的把成衣业划归纺织业统一归口管理的决定,反映并加强了这一客观进程。据统计,我国纺织业的成衣率水平已达到60%,在出口纺织品中按出口创汇额计算,成衣业的份额达到70%。纺织向成衣业的延伸,适应了市场需求,提高了纺织品的附加值,也打破了国际纺织业按初加工和深加工分工的格局。服装工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我们的发展还是初步的。梭织、针织服装和鞋帽品种及功能的开发,还有不少空白点;成衣业做为连接纺织业同市场的龙头作用发挥还不够;与成衣业协作配套的面料、辅料、裘皮、饰配件和服装机械需要相应发展;出口成衣的相当部分还是采取来样来料来牌加工方式;服装作为流行色彩、流行花型、流行款式和著名商标的商品载体对服装设计的科研、教育和国际交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发展装饰用、产业用纺织品,扩大纺织业三大应用领域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传统的纺织业原来主要局限在衣着用领域。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居住条件的改善和建筑业干法作业的发展,装饰用纺织品成为一个新的领域。包括:床上用、家具用、窗帘用、墙饰用、地毯用及浴室用等,走进了公共建筑、商用设施,也走进了家庭。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产业用纺织品也应运而生。包括包装材料、土工用材料、工业用呢毡、防水材料、汽车配套材料、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部分地改变了纺织业原有的单一的消费品的经济性质,成为一种复合型的产业。装饰用、产业用以及衣着用纺织品的发展,大大拓宽了纺织业的应用领域,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国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占的份额都约为10%上下,说明新的领域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距世界发达国家三大领域的开发仍有很大距离。如果注意到我们在传统产业用纺织品里,使用天然材料的麻袋、帆布等占了很大比重,在使用新型材料开发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方面,我们的差距更大。

发展化学纤维,拓宽纺织业原料基础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传统的纺织业主要是建立在单一的天然纤维原料上的。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好的基础,并且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天然纤维的优良性能,人们对崇尚自然、归真返璞的追求,更要求我们丝毫也不能放松天然纤维的开发、生产和使用。诸如:把原棉产量尽快恢复到历史较好水平,载畜草原的开发和利用,羊毛蚕茧优良品种的选育,兔毛和苎麻的改性等,都是天然纤维开发中的重大课题。当然天然纤维的增产是不容易的。据测算,如无重大的经济投入或重大的科技突破,天然纤维的总供量大体在500 万吨的水平,距纺织业的需求差额较大。所以,实行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并重的发展战略是很必要的。化学纤维主要以合成高分子物质为原料,也部分使用天然纤维素和无机物为原料,其发展使纺织业初步摆脱了对天然纤维原料的过度依赖。发达国家使用的化学纤维几乎已占纺织原料的一半,极大地拓宽了纺织业的原料基础。我国化学纤维及其原料的发展也是比较快的,可是仍然赶不上市场的需要,加速发展化学纤维及其原料在近期还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化学纤维属于重要原材料产业,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生产流程和建设周期较长,不宜完全采用市场竞争型产业的发展方法。需要国家在发展计划和资金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拓宽融资渠道,并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化学纤维生产过程主要采用各型化工装置,与机群型产业不同,保持经济合理规模,实行连续生产直接纺丝,能带来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化学纤维不仅能在数量上弥补天然纤维的不足,通过异型、改性和超细纤维的开发,性能和功能方面也日益能同天然纤维媲美,在质量上弥补天然纤维的不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特种化学纤维也接连开发出来,并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医疗和尖端学科等部门,成为高新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发展新型纺织机械,更新纺织业技术基础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传统的纺织业使用的纺织机械,长期来虽然不断改进,但一直未突破有形打结和有梭织机的技术基础。70年代以来,以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为代表的新型纺织机械投入商业使用,不仅使机台的生产效率成倍提高,而且使纱线织物的质量规格也跨上了新的水平。自那时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几乎普遍以庞大的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大大改变了纺织业的技术面貌,在国际市场上掀起了新一轮的竞争。无打结纱、无梭织布以及经过精细整理的织物身价陡增,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传统技术生产的有结头纱和有梭织布等则倍受冷落。目前我国纺织业,新型纺织机械使用量尚少,超期服役的陈旧设备很多,这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要更新纺织业的技术基础,对我国如此规模的纺织业,单靠买进的办法是不足取的,因为这要耗费巨额外汇。通过引进技术和稳步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程度,使我国纺机制造业具备批量生产和自行开发的能力,这实际是技术改造的过程,是一个较好的办法。传统纺织业的技术改造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围绕开发产品、改善质量和提高效益为目标,特别是要把纱、布等基础产品,布料的印染后整理和服装缝制定型做为主攻的目标,真正做到精纺精织,精染精整,精缝精品。同时注意选好对路机型,使新型纺织机械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美化设计,提高纺织品艺术含量和附加价值是纺织业的重要战略。产品设计在纺织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纺织业发展到以生产服装和装饰等最终产品为己任以后,设计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了。纺织业作为科技发展型产业,除了要开发新产品、发展新材料、采用新设备等以外,也要求新设计、新艺术的相应发展。这里的科学技术发展型产业是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在内。纺织品设计在纺织业被视为第一工序、第一车间。纺织品设计的发展深化了纺织品质量的内涵,从技术含量到艺术含量、对效含量和商誉含量。纺织品设计工作也向纵深发展,从织物结构、图案花型到流行色彩、服装功能、流行款式、饰品配件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多维立体设计和裁剪等设计工作新技术也开始采用。设计的发展和提高,就使我们有可能把原来以大批量、高容量为特点的传统纺织业,转向多品种、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我们过去实行的是一种陈旧的作价方式,匹头是以布料克重加台班工费作价,服装是以面料用量加手工费作价,几乎没有考虑艺术设计创造的价值。这是很不合理的。我们产品的卖价怎么能上去呢?这也是我们的商品价值观念上的一个误区。为此,要摆好设计工作在纺织业中的重要地位,千方百计培养和发挥设计师的作用。现在我们已经涌现了一批很有希望的青年设计师。在此基础上,我们就有可能把名师、名牌、名厂、名店的经营战略发展起来,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并用,走出一条更广阔的经济增长的新路,与我们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规模相称,与我们古老的衣冠文明相称。

综上所述,纺织业做为一个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不断显露自己新的产业定位,也逐步深化自己的发展战略。纺织业自身得到了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当前,对纺织业来说仍然是困难与希望俱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只要我们从行业实际出发,认真组织实施转变我国纺织业发展战略的任务,就一定能重塑现代纺织产业,就一定能再创新的辉煌。

标签:;  ;  ;  ;  ;  ;  ;  

纺织工业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战略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