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现状分析论文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现状分析论文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现状分析

□黄云胜

摘 要: 当前,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有一定的强制性、随意性,且形式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大多数农村学校对校本培训存在认识误区。针对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现状,本文分析了校本培训的内涵和认识误区,并提出了科学的校本培训实施策略,强调要建立管理规范、目标明确、科学的校本培训机制,使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认识误区;实施策略

当前,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整体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专业发展水平偏低。加强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知识更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缩小城乡教师质量差距,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校本培训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是实施农村教师 “提升工程”重中之重的任务,校本培训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来提高教育的质量。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校本培训在适应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适应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求、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和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深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116号文”中,施工临时设施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一是列入直接费。如风水电支管支线、简易砂石料加工系统、小型混凝土拌和浇筑系统、木材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机械修理厂、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场内施工排水等。二是在施工临时工程中单独列项。如施工交通工程、施工场外供电工程、施工仓库、办公及生活用房等。三是列入其他施工临时工程。如施工供水系统、砂石料系统、混凝土拌和浇筑系统、施工排水、施工通信、施工临时支护设施等。

一、农村学校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广,各学校以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发展为目的,开展了如专家讲座、集体教研、新课标学习、自主研修等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各校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发展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主题,确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地位,让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在专家的引领指导中学习,在同伴的互动互助中学习。目前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有如下特点:

1.培训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有些校本培训不知道培训什么或怎样实施培训,培训应达到什么目标,很多学校是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几年下来,培训内容零散,没有连贯形成体系。而且大部分教师参加培训的动机不纯,参与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五年一轮的继续教育学分任务,参与积极性不高。

2.培训形式单一,带有强制性色彩。培训工作大多是按自上而下的文件要求开展,形式多是专家讲、教师听,或是开展教研活动,让几个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上几节示范课,以 “研”代训现象严重。

3.培训内容脱节,效果堪忧。培训的内容由学校统一安排,没有调查年级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实际遇到的问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校说培训什么,教师就被培训什么,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结果广大教师听报告时激动万分,实际教学行动时我行我素。还有一部分教师听了未必接受,接受了的理论未必会使用。而且部分校长对培训工作重视不足,每学期不过是指定一个负责人落实培训活动,培训更多的是走过场,流于形式主义。

二、校本培训的界定和认识误区

钾长石常呈自形、半自形板柱状,粒径约为0.3~5 mm,常发育典型的卡斯巴双晶,且部分钾长石环带发育(图1h)。钾长石多分布于石英和云母类矿物粒间。另外偶见有钾长石蚀变为绢云母。

2.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不是教研活动、公开课观摩,不能以 “研”代训。

1.校本=本校。校本培训除了在本校进行之外,还可以在校际之间开展活动,可以借助互联网,采取网络交流,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

4.坚持原则。

国内教育界人士关于校本培训的内涵有多种界定。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长马力认为,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然而,大多数农村学校对校本培训还存在认识误区:

三、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

2.完善培训环节。一个完整学年的校本培训应做好前期准备、培训实施、培训评估三个阶段的工作,而大多数学校只具体落实了培训实施第二阶段的工作。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要设置校本培训机构。校长亲自牵头或指定具体培训负责人,在广大教师中遴选学科培训教师团队,结合教师教学实际整合教师的培训需求。培训实施时应注意把握培训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分学科制订培训计划,以教师为本精心安排培训内容,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然后落实好培训每个环节的工作。培训评估工作在校本培训中尤为重要,建立培训评估体系,就能明确此次培训达到了什么效果,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进一步解决。学校不能以培训总结、教师上交的心得体会或建立了教师继教登分档案来应付上级检查,而忽视了真正意义上培训效果的评估。

1.加强重视。学校校长应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对学校发展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校长应是校本培训的决策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不能把校本培训看作是上级下达到学校的硬性工作,更不能以烦琐的校务为借口置身事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将校长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开发新课程作为校长绩效考核的一环,引导校长思考学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督促校长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广泛听取教师的教学心声,发现并凸显教师的培训需求,然后明确学校校本培训目标,制订三年或五年的培训计划,系统、连贯地夯实培训过程。这样的校本培训,才能既有利于学校发展,又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3.明确目标。校本培训的目标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应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石,根据学校实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分学科、分层次,制订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发展目标。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更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升华教师教育教学艺术等方面落实。学校发展要立足于长远目标,明确学校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找准突破学校发展瓶颈的培训点,将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学生、促进学校发展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最终目的,通过实施校本培训实现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双赢。

3.校本=讲谈。校本培训不能局限于请专家、名师坐在台上做报告、教师坐在下面听的模式,每位教师都可以作为培训主体,增加学科教师间近距离的互动交流,培训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2)教师需求原则。教师因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和个性的不同,在日常教学方面也会存在差异。因此,在校本培训中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校本培训必须符合教师的个性特点,创设有利于自我反思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引导教师各自成长。

(1)校长责任原则。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教师感受到校长对培训工作的重视,自然会热情高涨,积极投入,也会在学习中取得实效。

(3)因校制宜的原则。农村学校校际间的交流互动很少,要根据学校实际自主选择校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突出学校培训特色,从而保证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料液浓度、料液体积流量、超滤时间等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浓缩倍数对膜通量及压力的影响,结果如图6所示。

5.丰富形式。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不能局限于请专家作讲座、请名师上示范课,更不能简单操作为学校集中印制统一的培训资料让教师各自学习。多年不变的培训形式,消磨了教师的参与激情,专家和名师的 “独角戏”让教师难以融入其中。因此,要激发教师的培训激情,引领教师实现从 “要我培训”到 “我要培训”的转变,促进教师教学上 “经验+反思”的成长,必须丰富培训主题,注重形式的新颖多样性。培训形式上可增加自修反思、名师结对、研讨沙龙、研训一体、同伴互动、网络交流等,培训过程中要突出教师自发培训的主体地位,校本培训才能方兴未艾,教师也才能收获颇丰。

国内外大量砂土液化实例提供的宝贵资料,是影响砂土液化各种因素的客观总结,是研究砂土液化机理和判别方法的重要依据。为此,我们统计了国内邢台、通海、海城、唐山及国外的日本、美国、智利7级以上地震20个砂土液化和非液化的实例。比如从唐山地震新水尾矿库库区砂土液化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地下水位埋深越浅,液化越严重,地下水位埋深越深,液化越轻微;从海城地震时下辽河至盘锦一线,由南向北覆盖层由浅到深,地下水位亦由浅到深,则地面建筑物破坏程度由强烈到轻微;从邢台地震可以看出,一些村庄为了防洪,让农田比四周地面高2 m的地块,绝大多数不再喷砂冒水。这些实例从不同侧面证实了液化判别理论的合理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recursion yes,是否允许进行递归解析,这里如果是no表示关闭递归解析功能,配置文件的默认值为yes,即允许递归解析。一般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属于递归查询,即当客户机向DNS服务器发出请求后,若DNS服务器本身不能解析,则会向另外的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得到结果后转交给客户机。由于此处仅需要配置一个缓存DNS服务器,这种DNS服务器的特征是仅仅将本地局域网内的所有查询转发到其他DNS服务器处理,而自身并不存储域名数据库。所以此处必须设置为recursion yes。

6.制度保障。校本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建章立制,逐步完善形成制度体系。农村学校可根据校情实际,完善 《校本培训计划审批制度》《校本培训档案制度》 《校本培训考核评估制度》《校本培训学分登记制度》。同时,学校要为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人、财、物实施保障,适当给予政策倾斜和精神奖励。有了制度和后勤保障,农村学校的校本培训才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简介: 黄云胜,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湖高车小学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湖北 武汉 432200)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568(2019)10-0133-02

责任编辑 秦俊嫄

标签:;  ;  ;  ;  ;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现状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