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康复治疗和护理疗效论文_梁梅娟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650000

【摘要】目的:研究面瘫的康复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应用康复治疗的患者实施针灸、推拿以及艾灸治疗,并且辅以心理护理、对症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症状护理、康复指导,对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7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患者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27人中,痊愈者有18例,显效者有9例,疗效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面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护理非常必要、有效。

【关键词】病因;康复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48-01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故又称“口眼歪斜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骤,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晴、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闭目、露齿。可通过针刺、艾灸、电针法、穴位贴服及面部推拿等方法,提高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加速局部肌肉、神经功能的恢复[1]。我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面瘫病人27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康复治疗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我科收治27例面瘫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0岁~50岁,平均年龄在(30.2±5.4)岁;其中有感染病史15例,无感染病史12例。经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与为感染病史间的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康复治疗(1)针灸:①取穴:地仓,颊车,合谷,头维,风池,丝竹空,阳白,迎香,翳风,人中,承浆等;②刺法: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个疗程;③恢复期(约一周左右后),开始以两穴为一组,每次1-2组穴位使用电针仪,通电30min,强度以患者患侧面部轻微跳动能耐受即可。(2)推拿治疗:用一手按压控制健侧面部肌肉运动,另一手轻叩患侧面部肌肉后,四指合拢,用指腹从人中,承浆分别缓慢向颧侧按摩;从鱼腰缓慢向头维按摩,以上动作重复8~10次结束。(3)艾灸:取丝竹空,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听宫,印堂,水沟等穴。每次选穴2~4穴,每个穴位灸5~10min,每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突然发病,颜面受损,同时还伴有语言和饮食障碍,难免导致患者心情紧张,恐惧情绪,心理压力极大,特别是年轻人,因五官的改变害怕不能恢复原貌,而产生悲观厌世的负面情绪,因此要加强医患,护患沟通工作,耐心疏导,安慰,消除其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3.2对症护理 患者应注意面部的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吹袭颈面部,冬天外出应戴口罩防护。每日2-3次用湿热毛巾热敷患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梅花针循面肌纹理的走向轻叩刺患侧面部,每日1次,每次15min,以刺激面部榆穴,宣通脉络,调和气血,润泽肌肤。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叮嘱患者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可滴一些润滑?消炎作用的眼药水。

1.3 3饮食护理 患者面神经麻痹致咀嚼吞咽不便,指导患者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每次进食后应给消炎含漱液漱口,防止口腔溃疡。根据病情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普食,避免辛辣、酸、干、硬、粗糙的食物,忌冰冷寒凉之品。

1.3.4生活护理 指导病人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面部保暖,避免直接吹风;勿用冷水洗脸,风、雨、寒冷天气外出应加强防护,出门戴眼镜、口罩,避免感冒。

1.3.5症状护理 急性期嘱患者尽量避免外出,且外出一定要戴口罩,眼镜,注意面部保暖,预防风邪再次入侵,加重病情,使症状迁延难愈。每日早晚用温热水洗脸,用热毛巾热敷患侧面部3~5min,轻轻拍打患侧面部及额部,8~10次,由内向外放射性轻揉按摩患侧面部,鼓励患者对镜做闭目,皱眉,鼓腮,吹口哨,露齿及嚼口香糖等动作,对面部肌肉的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3.6康复指导

1.3.6.1 眉训练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病人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丁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1.3.6.2 闭眼训练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病人开始时轻轻地闭眼,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向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的按摩一下,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韵恢复。

1.3.6.3 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病人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而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1.3.6.4 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病人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

1.3.6.5 鼓腮训练鼓腮训练有助于n轮匝肌及颊肌运动功能的恢复。鼓腮漏气时,用手上下捍住患侧口轮匝肌进行鼓腮训练。此方法有助于防治上唇方肌挛缩。

1.4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面瘫的常见诱因,保持愉快的心情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调节饮食,冬春季外出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平时加强面部肌肉锻炼,及做适当的面部按摩,增强抗寒能力。定期随访。

1.5 满意度评定

根据本科满意调查表为依据。满意:疗效显著,护理态度好。一般满意:效果一般,护理态度还好。不满意:治疗效果不好,护理态度一般。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并对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进行比较,用1-10分表示,其中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明显。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率比用百分比描述;以P<0.05 为有意义。

2.结果

2.1 满意度

27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如下,见表1。

2.3 疗效分析

经治疗和护理,27人中痊愈者有18例,显效者有9例,无效者0例。疗效总有效率为100%。

3.讨论:

本次研究中,27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患者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27人中,痊愈者有18例,显效者有9例,疗效总有效率为100%。由此可见,本科患者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护理方面,早期及时治疗非常关键,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密切观察病情,还需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注意患者心理变化,饮食指导临证护理,进行有效心理分析和支持,帮助患者度过心理障碍阶段。才能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同时,患者由于各种焦虑,心理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正如黄海燕[2]指出,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思考。

参考文献:

[1]徐丽珍.面瘫的康复治疗及护理[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4):80.

[2]黄海燕,潘瑜,谭芊芊,芩春兰.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J].右江医学,2008,36(6):666-667.

论文作者:梁梅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面瘫的康复治疗和护理疗效论文_梁梅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