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新型产业园规划设计的地域特色体现————以湖南胖哥槟榔产业园为例论文_朱竟博

摘要:山地新型产业园由于地形比较复杂,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受环境的约束比较大,因此很多山地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常“推山填谷”,以平原城市的模式推动园区建设。这种设计策略对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片面追求效益而忽略地域特色的挖掘,重产业轻文化,重硬件忽略软件,重二产忽略三产等。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以“保留山体”为核心,引导开展整体布局的山地新型产业园规划设计策略,以期可以给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地新型产业园;规划设计;地域特色;体现

引言

山地新型产业园,一般都有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良好的双重属性,因此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既要处理好建筑景观与地形的关系,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并尽可能地体现地域特色。本文结合湖南胖哥槟榔产业园项目,就山地新型产业园规划设计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应该保护绿水青山,挖掘山区自身的特色,保护并利用山体,赋予山体绿色生态功能、产业辅助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走产,学,研,游,居于一体的发展道路。

1 项目概况

湖南胖哥槟榔产业园项目基地选址位于湘潭南部工业园区,位于湘谭市湘潭县湘莲大道与杨柳南路交叉口西南侧,北靠湘莲大道,东接杨柳南路.并且贴近G107,交通十分便利,园区内部地形变化较大,西南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山体为独立丘陵,本项目总建设用地263474.97平方米,其中近期建设用地面积190149.22平方米,拟建设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用房;远期建设用地面积73325.75 平方米,拟建设生产及配套物流、仓储用房。

2 基地特色挖掘与技术路线

2.1基地特色

湘潭市域内地形主要为低山和丘陵地形,北面、西面、南面的地势较高,中东部地势相对较为平坦。本项目规划范围内地形有些复杂,以山地为主,项目用地大体为南北短、东西长的矩形。场地整体总体地势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态势,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约35m,地势低洼处位于湘莲大道和杨柳南路的交叉口。场地地况复杂,南部与西南部均有水域。可以用于建设的用地面积较少,给项目增加了一些建设难度,不过从整体情况来说,本区域内区位条件还可以,交通及其便利,这也有利于园区进行工业生产,目前,主要是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建设条件差等不利因素,立足现状,对未来要进行长远考虑,本区域内,我们的开发要考虑到集群化发展,起点要高端化,同时要走生态集约化发展路线,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槟榔产业链整体招商,搭建园区槟榔产业集群,设定企业进人门槛,引人生态发展理念,减少新建项目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2.2规划思路与方法

(1)访谈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本项目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实地踏勘,走访相关部门和群众,了解当地政府、民众、投资商对园区建设的目标要求、园区发展情况、基础设施现状、环境及周边情况;同时与园区领导、相关业务部门及乡镇领导进行一些座谈,了解园区周边地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听取规划缘由和思路建议,并做好一些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2)重视公众参与和环境保护

规划应当强化公众参与的程度、拓宽公众参与的路径,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保证公众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塑造园区个性的关键要素,规划应体现“山园相依”,以展现园区别具一格的魅力与风情。

(3)引人现代分析技术手段

引入一些现代的分析技术和手段,可以有效的保证规划成果的科学性,所以我们一直很重视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的分析,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就一直加以利用,有效的减少现状研究中的主观臆断成分。从而系统的将园区风貌抽象归纳成自然环境、建筑风貌、道路系统、开放空间、风貌感知等五类影响因子,运用相关技术对规划区进行多因子空间叠置分析,作为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可靠参考。

3 设计理念

本项目中,我们立足高起点,以期随着产业园区的产业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内核逐渐发展完成,从而形成一个当代的主题产业园区,园区内自身即拥有完整的,以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和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为核心产业群。整体的服务范围可以涵盖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和生活居住、人才服务、科研会展活动等,同时还可以有效带动本区域内的休闲活动、生产加工、物流配送、销售功能等一切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服务功能。

力图通过本项目设计,更好的提升企业的自身形象,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以槟榔产业为主,集食品研发、体验、休闲、展示、销售、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基地。提高产业及企业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4 山地新型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地域特色的体现

4.1规划设计

胖哥槟榔工业园区整体规划设计以“保留山体”为特色,引导展开整体布局。围绕“人文与自然共生,理性与浪漫融合”,规划将企业形象面向湘莲大道,生产厂房隐于场地中,员工生活区依山而建,这充分利用场地的独特性,主体办公依托山势而起。形环抱之势,充分打开山体景观通廊。建筑整体折线造型有力而不失活力,各个空间张弛有度,场所特性十分丰富。利用山体的优势对场地进行功能区域合理划分。为了呈现企业的形象,将生产性研发楼面向湘莲大道。宿舍和综合服务楼在山体西南有序布置,与厂区及物流区取得联系。

生产性研发楼置于场地北侧,更好展示企业形象,打造城市亮点。宿舍&综合服务楼与生产性研发楼分别与厂房、远期物流区联系紧密,方便企业管理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整体空间上,围绕山体展开,以生产性研发楼为核心,分别独立布置生产性配套、厂房与物流区,但彼此之间联系紧密。山体景观带与水带丰富了各个区域,并柔化了区域之间的界线。

图2:规划设计总图

图3:功能布局分析

4.2 建筑设计

图3:办公楼建筑设计效果图

建筑立面力求体现保留城市的脉络,展望城市的前景。地块内的规划和建筑造型的设计,呼应设计之初所提出的理念,保留山体、保护城市的脉络,整体规划以所保留的山体为向心力,围绕山体分为三组建筑,分别为生产研发办公楼、生产厂房聚落、员工生活区建筑组团。

生产研发办公楼位于山休北侧,为核心刻画的建筑。该建筑一改普通设计准则,临空而起,通过景观的处理手法可将山体透过建筑,从而使建筑同山体紧密地结合起来。生产研发楼造型独特,立面幕墙系统简约大方,可以反衬出建筑独特的体块感。该建筑不仅可以作为企业形象的展示,还将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廷筑,未来可作为湘潭市的形象展示,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图4:厂房建筑设计效果图

厂区的设计主要从功能出发,采用立方盒子的形式,其外部材料采用的彩钢板和清水混凝土,可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增加建筑立面的界面深度和厚重感,坚固实用。

员工生活区的设计分为综合服务楼和员工宿舍,员工宿舍呈现“U’’形状和“S”形的围合庭院式布局,造型朴实.功能实用。北立面单外廊式格局为所有宿舍空问提供了良好的通风采光,南立面凹阳台和穿孔铝板的使用,不仅南立面富有变化还能够降低建筑能耗。为了增加综合服务楼的标示性,加强建筑体块感的塑造,综台服务楼上下一分为二,下部内缩一跨,立面使用较为通透的玻璃材质,上部东西网向外出挑,南北向使用石墙,塑造出了悬浮的造型,其手法和效果同生产研发办公楼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4.3生态设计

因为山区的自然山体是重要的宝贵资源,所以进行园区的建设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因此在该项目中,设计优先保护基地的山体、植被等自然环境,这样一来基地生态安全格局便可自然地融入基地环境当中,生态式、园林式园区的基本格局便根据山脉走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竖向设计尽量减少土方工程,所有建筑顺山谷沿等高线自然布置,或独栋、或城院落,相映成趣,围绕山体进行交通分区,流线清晰;厂区内员工流线同参观人员流线互不交叉。竖向设计以现状地形地貌和周边城市道路的控制标高为依据,以减少土方填挖量、实现土方平衡为原则,并在竖向规划中充分考虑顺应地形,力求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特色。采取低影响的开发策略,充分利用雨水收集,雨水循环利用,将园区规划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绿色、生态、环保、节能的示范产业园区,实现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绿色发展目标。

5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土地资源也被充分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在工程项目中,面临的各种地形和环境也会越来越复杂,作为一个设计工作者,在此类山地型产业园规划设计中,虽然地形的起伏对产业园的功能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但是只要尽可能地利用好现有地形地势,有保护地利用山体,就可以转不利变成有利。将山体作为园区的一部分,纳入到产业规划中,不仅可以赋予产业功能和旅游功能,走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同时还能够积极发展工业旅游的。实现青山映城,“山、园、产、城”相衬托的新型产业园特色。

参考文献:

[1]刘相根.高端制造产业园规划设计研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3):89-90

[2]李静波.第四代新型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探讨建设科技,2014(13):64-66

[3]钟中,候笑红.新兴产业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策略及其趋势华中建筑,2015(6):142-146

[4]郭文波.先导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规划设计.安徽建筑.2019(12):62-63+138

[5]柳志华; 梁玉琴; 张天柱.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编制要点探讨——以东台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农业与技术.2019(23):160-164

[6]管悦.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新思路.北京规划建设.2019(06):136-138

论文作者:朱竟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山地新型产业园规划设计的地域特色体现————以湖南胖哥槟榔产业园为例论文_朱竟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