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维论文_苏碧钗

法治理念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维论文_苏碧钗

广东鼎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是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法治理念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并针对法治理念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策略及创新方法,以期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法治化;法律知识;法律活动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的管理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新要求。然而,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有新的思维和方法。企业在新形势背景之下,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已成为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下面,谈谈在法治理念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相关问题。

1.法治理念背景下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将法治理念引入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已是必然要求,并且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1]。

第一,将法治引入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实用性和阶级性,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一定的探索精神,不善于寻求发展创新的新途径。而法律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其优点,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借鉴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特点,补充自身理论需求,增强自身理论性和系统性,使其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以顺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实现与时俱进、持续发展。

第二,将法治引入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倾向于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在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开展。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能够规范人的行为方式和维护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合法权益,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有序状态,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

第三,将法治引入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以法律为先导,在实际操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利于消除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行政化过多的人治行为和随意化倾向,保护公民合法的意识自由,从而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内容、恰当的工作方法和有效的实践平台,达到依法“治理”思想政治工作的状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效、更加充满活力[2]。

2.法治理念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律意识淡薄

企业没有足够重视法律意识的培养,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淡薄。从权利义务的角度来审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企业往往忽略了员工对个人利益诉求的关注,对员工应有权利的维护缺乏重视;而员工自身权利意识淡薄,对自身应有权利的关注不够重视,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所措,缺乏应有的维权意识[1]。

2.2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律知识匮乏

在现实工作中,企业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律教育,没有对企业员工进行法律知识的施教和传授。大多数企业员工也没有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缺乏法律认知的能力,对法律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甚至还错误理解或运用法律知识。为构建现代企业,我们需要在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育和传播更多的法治理念和法律知识。

2.3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滞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创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一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显然过于陈旧和狭窄,只是按部就班地循环式说教,不善于发展创新,而且内容单一,偏向政治道德方面,涉及人文科学法律方面少,再加上缺乏合理的教育方法,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企业员工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不够

由于企业员工受教育水平和思想素养参差不齐,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所昭示的价值体系的理解和领悟存在一定的差别,尤其是那些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的员工,他们自身的价值观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受市场经济逐利性、个人主义等社会消极因素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以至于员工无法坚定正确的价值选择,参与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受到影响,难以达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要求的预期效果[3]。

3.法治理念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策略及创新方法

3.1坚持“依法治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所谓“依法治企”,就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来治理企业,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违反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确保企业各项经营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方向,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首先,企业要牢固树立依法治企理念,努力培植企业法律意识,营造浓厚的企业法律氛围,使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向法治化发展。其次,要积极推行企业法律文化建设,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规范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和奖惩机制等。再次,要努力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以法治为维度,依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依法治理的状态之中,提高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度,自觉维护社会和企业良好秩序。最后,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思想能力、抽象的哲学思维,而且需要法治的逻辑思维,从权利义务这个特定的角度作为思考问题的基本逻辑线索来观察、分析、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法、理、情有机结合,通过行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反映乃至化解员工的各种诉求,引导员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职工明是非、知荣辱、辨真伪、懂得失,从而在根本上强化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

3.2利用法律知识做实思想政治工作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主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思想领导能力,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功底。掌握法律知识可以提高政治理论综合素养,促进自身成长,推动人格精神的拓展。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懂得法律知识,并且能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将情理和法律有机结合。既要懂得情理,又要善用法律;既要讲求目的,又要把握逻辑。面对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难以通过说教和调解去解决的各种疑难问题,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去处理,例如不遵守劳动合同约定、违反企纪企规、工资争议、待遇纠纷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注重法律素养的培育,重点围绕涉及企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全面的学习和掌握,权衡把握民主与法治、自由与纪律的辩证统一关系,同时可以通过法律讲堂、法律咨询等方式将法律知识传授给员工,引导员工依法述求,运用法律知识理性解决问题。

3.3开展法律活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开展法律活动,培养企业员工崇尚法治的意识,使企业员工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以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4]。其一,设立企业管理听证制度,让员工真正参与企业决策、民主管理,使各项管理制度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时又让员工在关系到切身利益问题上充分发表意见。其二,改变以往传统一对一说教模式,使教育形式多渠道、多元化,例如利用幻灯片、多媒体、微信等先进技术,邀请国内外的知名教授专家举办法律道德知识课堂、研讨会或座谈会,对企业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现场讲解、舆情讨论、案例剖析,还可以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现场咨询服务等活动,巩固和充实企业员工的法律知识,提升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倡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结合当前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正确引导人们的观念,切实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实现思想教育工作作用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郭宝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性方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135-135.

[2]张文忠.新常态下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风,2015(17):3-3.

[3]路星星,曹婷婷.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法治理念的路径[J].科研,2016(11):00274-00274.

[4]舒婷婷.法治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论文作者:苏碧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  ;  ;  ;  ;  ;  ;  ;  

法治理念背景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维论文_苏碧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