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论文_郭素英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论文_郭素英

山东省平原县第三中学 山东 德州 253100

音乐是听觉艺术,人们对于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来源于听觉,因为进行各种音乐活动都必须有良好的听觉,才能获得好的效果。音乐欣赏是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作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体验音乐的情感等方式来领悟音乐,它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感知、鉴赏、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

音乐这一古老的艺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形态,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节拍、节奏、速度等,这些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欣赏音乐。

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我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感觉音乐、感知音乐,最后深入音乐作品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

一、围绕作品开展音乐欣赏

对音乐进行欣赏,首先要选择好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必须富有艺术表现力,能为学生的感受提供形象性的基础。如欣赏声乐曲《我和你》时,补充《我们是冠军》、《奥林匹克号角》《奥林匹克颂》等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歌曲,不仅使学生通过旋律、表现形式、音色特点体验歌曲表达的奥运之情,还能了解乐曲的风格与特点。在聆听之前,先让学生欣赏歌曲的录音或在奥运会上歌曲演唱的视频,熟悉与记忆歌曲旋律,感受音乐情绪、旋律特点及歌曲结构;关注和体会歌曲的演唱形式与歌曲情绪、音乐关系,男、女声领唱,男女声合唱等演唱形式,以及在情感表达方面给人带来的不同体验与感受。同时在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时,首先完整地欣赏乐曲,着重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的特点,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音乐采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情绪是否相同?在聆听作品《奥林匹克颂》之前,可先听录音或教师范唱,并模唱歌曲的部分唱段。演唱时,要求学生每个字头要清晰、有力,字尾的收音要短,学会用声音表达情感,边唱边划拍视唱旋律,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歌词及象声字读法解决正、弱拍起唱,附点音符、三连间等视唱的准确性问题。聆听时,应着重引导学生从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体验音乐的情绪,分析、歌曲强拍起唱、歌曲节奏与歌词以及调式等在音乐情绪与特点形成上的关系。

二、欣赏音乐作品教学形式要丰富多彩

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通过看到民族乐器的演奏,感受民族乐器的魅力所在,感受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弹奏的特点,在乐曲中的效果。再次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碰铃、木鱼等,感受体会它们的音色效果并感受其在乐曲中的作用。又如教师讲解和示范新笛和琵琶奏出的连续轻微的波音,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小舟泛江、微风涟漪的醉人意境,用大阮、大胡等低音乐器在低音区回旋,使人联想到江水波浪滚滚,连绵不断。在乐队演奏的长音下,古筝以快速地拨弦模仿流水声。在不同的音区,不同音色的对比,使人联想起天水共长,一望无际的江面的意境,使全曲情绪由优美而转向壮阔,从而激发学生欣赏乐曲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了解了民族乐器分为几大种类: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看到实物后进一步认识了琵琶、笛子、箫、鼓、锣、二胡等常见的乐器。

三、欣赏乐曲要有一定的模式,一般情况都采用“总分总”的三步曲教学模式

对于相对较短的乐曲首先第一个步骤是整体感知,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用不同的方式表达音乐作品的意境或结构,如想象画面、生活动作、声音波形、日月星辰、山水风景、不同颜色等等。第二步就是分段进行欣赏了。分段赏析是音乐欣赏课的重点部分,首先要了解其节奏,从主题音乐中提炼典型的节奏,让学生念节奏,从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想象音乐所表达的形象;再是了解其旋律,让学生哼唱主旋律,感受音乐作品的美;第三是了解乐器,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乐器的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音色美。如对《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乐曲进行分段欣赏时,在对节奏、旋律、乐器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后,就是对主题部分进行的学唱了。学生哼唱主题音乐,其目的在于记住音乐主题,在以后的生活中识别这是什么音乐作品,作品名称是什么;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对唱、轮唱、齐唱、合唱、表演唱等)、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等来体验作品。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钢琴弹奏来演唱主旋律,对音程跨度较大、有一定的难度的主题音乐,可以直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MP3音频音乐进行哼唱。第三步是再次完整地欣赏全曲,加深作品的整体印象,从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上进行全方位的体现。所以在设计欣赏课《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大致从听蝶、学蝶、赏蝶、唱蝶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让学生不仅对作品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唱会了主题曲,提高了审美能力,掌握了音乐知识——协奏曲音乐体裁,演奏乐器——小提琴。

四、欣赏课中德育是寓赏其中的,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现在的音乐欣赏课堂已经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模式。新时代的教育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体验和学习探究,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兴趣,提高理解和感知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对音乐产生深刻的感情共鸣,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热情,使学生全面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论文作者:郭素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论文_郭素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