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性眩晕病人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刘丽君

浏阳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湖南浏阳 410300

【摘 要】目的:探究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性眩晕病人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于以上时段内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74例作为研究目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作为分组依据,将研究目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两组患者均实施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基于此,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分析两种护理方案对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结果:临床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较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临床症状评分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较低,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颈性眩晕患者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评分,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穴位敷贴;耳穴贴压;颈性眩晕;治疗效果;综合护理

颈性眩晕临床较多常,是指患者感觉国周围物体、自身在旋转、倾斜、升降等运动幻觉,此病症是由颈部病变引起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以头晕、眩晕伴随颈部疼痛为主,且头晕、眩晕多出现在颈部活动之后,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呈阳性,故颈性眩晕对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在颈性眩晕临床治疗中,多以中医疗法为主,如穴位敷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2]。临床实践表明,在颈性眩晕穴位敷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3]。本次取颈性眩晕患者74例开展研究,探究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性眩晕病人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本资料

取74例本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时段内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开展研究观察,分组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17例女性、20例男性,年龄范围:23.6-73.8岁,年龄均值:47.2±10.1岁,病程范围1.5-10.6年,平均病程:5.5±3.4年;观察组:18例女性、19例男性,年龄范围:24.2-74.4岁,年龄均值:48.3±10.5岁,病程范围1.1-11.2年,平均病程:6.0±3.0年。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以下数据对比。我院院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参与研究者均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结合椎间孔压缩实验呈阳性确诊病情[4]。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即采用中药进行穴位敷贴治疗,中药材:红花、川芎、羌活、桂枝、半夏、白芷、葛根、没药、乳香、薄荷 等药材,将其做适量的烘干,加入适量的冰片粉碎,目筛100,装瓶。敷贴时取适量的药粉,用食用醋、凡士林调成干膏状,常规消毒敷贴部位,将药膏敷贴于风池及颈夹穴上,之后用胶布将其固定住,每天换药一次,治疗五次为一个疗程,之后休息两天后进行第二个疗程[5]。

耳穴贴压:对风池、百会、四神聪、颈椎2-4个脊穴进行针刺,于神门、皮质下、肝肾、颈核及交感等穴位应用五不留籽贴压为一侧耳穴上,两天后换另一侧耳穴,叮嘱患者每天按压三次耳穴,持续2-3min,促殒局部有痛、热、胀感。

1.2.2护理方法

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护理方法如下:

穴位敷贴护理:取俯卧位,将颈部暴露,于局部涂抹少量的凡士林,将中药敷贴于相应的穴位,并对其进行推按,随着药膏温的的降低,定时更次一次药膏。耳穴贴压护理:患者取坐卧位,耳穴贴压后,对此部位进行按压,待患者耳朵出现发热或是醉麻胀为主,每天定时为患者按压5-7次,加强刺激,提高疗效。健康指导:指导患者良好的坐、站、睡姿等,指导患者颈部运动方式,帮助患者纠正不良姿势。功能锻炼指导:治疗2w后,指导患者颈部保健操,如前伸探海、回头望月、玉凤点头等运动方式,每天1-2次,叮嘱患者训练时动作应缓慢,通过功能锻炼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种护理方案对临床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的影响。

临床有效率评价:眩晕及其伴随症状全部消失,颈部可以自如活动,工作及生活恢复正常即为显效;眩晕及其伴随症状有所减轻,工作及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即显有效;眩晕及其伴随症状无没变化,病情甚至恶化为无效[6]。显效、有效比例之和为临床有效率。

临床症状评分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进行评价,分值1-4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软件统计本文数据,()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检验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25例显效、11例有效、1例无效,临床有效率%(36/37);对照组:20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临床有效率%(30/37),组间对比有差异,=5.046,P<0.05。

2.2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评分比较();n=37

3.讨论

颈性眩晕属于临床常见病,从中医角度来讲,颈性眩晕是由于气血不足,髓海失养,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表明,颈性眩晕的出现与颈椎不稳、钩椎关节出现增生有关,其会导致椎动脉受压、扭曲,使得椎动脉周围交神经出现兴奋,从而产生缩血管效应,其也是引起脑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中医描述颈性眩晕属于眩晕范围,其机体以素体肝肾亏虚为主,使塞凝气滞,血脉不通,筋失所养,不能稳定关节与骨骼所致,故在治疗中,应以补益肝肾、通经适络为主要治疗原则。

目前,临床多用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性眩晕,通过穴位敷贴中药膏,借助药物使阳气传到头颈,疏通清窍,提升阳气,不仅可以消除局部炎症,缓解肌痉挛,改善肌肉营养代谢,又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重建血管网,改善脑供血不足。耳穴贴压可对耳穴进行按压,可行气补气,调节脏腑。配合治疗后,可进一步提高疗效果。同时在配合治疗过程中,结合有效的综合护理,即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指导,功能锻炼指导,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同时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文文,刘广霞.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概况[J].河南中医,2014,34(3):524-527.

[2]王妮亚,柳晓芳,王晓英.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性眩晕病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5):82-83.

[3]王春艳.针刺上星、印堂穴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6):1243-1245.

[4]李美冰,钟慧红,李贺.耳穴埋豆结合情志护理对颈性眩晕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3):32-33.

[5]贾开红,周晓卿.通络定眩膏治疗颈性眩晕经验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5):120-121.

[6]魏秀花,王波,樊新磊.中药热熨配合耳穴压豆治疗颈性眩晕30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83-84.

论文作者:刘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穴位敷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颈性眩晕病人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_刘丽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