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教育艺术论文_陈雷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教育艺术论文_陈雷

陈雷 四川安岳县护建镇瓦店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642350

【摘要】班主任是连接学生、家长、班级、学校和社会的沟通桥梁,尤其是班级管理的核心骨干力量,也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积极引导者。由于初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叛逆期,故班主任在学生思想引导上的价值意义更为突出,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育艺术,做学生人格成长的引路人。本文试从初中生人格成长的角度,论述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261-01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初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的发展阶段。初中孩子叛逆的原因是对自我存在的觉醒,其关注“他人眼中的自我”,急迫寻找自我的角色身份,寻找自我在集体中的位置,“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初中学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初中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艺术对于学生人格以及价值观观念能否健全发展至关重要。

一、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初中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也是良性班级管理氛围的积极推动者,更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守护者。班主任作为整个班集体的大家长,关注处于叛逆期的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是初中班主任老师班级管理教育艺术的重要领域。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生理的急速发展和心理的相对迟缓相冲突,一方面身体的发展让初中学生逐渐走向成人化,不喜欢别人认为自己还是儿童,本能地以成人的口吻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初中学生是身体带动心理的被动发展,往往在为人处世上还带有童真气息,较少冷静思考,更多是“跟着感觉走”。

在这个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如果对于孩子进行放任自由,学生的人格成长将随着接触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相当大的差异,甚至于个别孩子会吸收社会不良风气而走上不归路。学生在学校里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也是班主任老师,故班主任老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动向,常态化教育与临时性活动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适时进行沟通交流,利用人类优秀的思想价值成果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由于学生在这一时期不具备成人的辨伪判断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是非真伪的判断,吸取文化精华,远离文化糟粕,知其然亦之气所以然,知其利晓其弊,纯净学生的心理,时刻守护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搭建和谐的沟通桥梁

学生角色同一性的混乱带来了认知领域的冲突,不同的认知心理造成学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各异,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师生、生生、亲子乃至于家校等等方面的冲突,作为授业师长固然有打压平息冲突的权威和能力,但是这种平息冲突的方式无异于油纸包火,终究会在某一时刻彻底爆发,进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的心理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这种情形下,良性有效地沟通却是化解冲突的最佳办法,班主任老师因其角色的特殊性,能动地利用自我的班级管理艺术,搭建和谐的沟通环境,化解不同认知之间的矛盾。

比如,班主任老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的创设,在集体的荣誉中增强生生、师生之间的信任,通过寻找共同的兴趣、爱好、习惯,找到“相似的伙伴”,在共同认知搭建的基础上,走进彼此不同的认知世界,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进而达到集体成员之间的信任与和谐。在此基础上,教师在进行集体沟通的时候,关注特殊孩子的成长,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尽可能地抵消掉学生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负面困扰,让其在集体中得到关爱,得到尊重,在集体中获得一个角色的认同,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理论,更多地是在班级管理的具体情境中,在关注学生人格成长的前提下,寻找有针对性的具体方法措施是必要的,这体现着初中班主任老师高超的班级管理艺术。

三、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的文化底蕴的外显,是班级凝聚力的最终体现。班级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学习文化、活动文化等等。班主任老师作为班集体中的大家长,充分信任每一位同学,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一个人都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班级的日常有制度管,学习和活动都有常态化的行进方式,这样一来,班集体就是按照一个良性发展到团队在运转,每一个同学都锻炼了自身的责任感和担当,每一位同学都需要和其他同学彼此合作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们也就学会了尊重,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包容和谦让。当然,这些东西的建立都是在班主任老师的制度化的创设下完成的。在这一个方面,著名的班级管理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就做了很好的诠释。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就是学生人格成长的摇篮,就是学生正确积极的思想价值观产生的源泉,班级文化的创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老师精心的设计和安排,进而形成制度化的管理策略。埃里克森说这一阶段的孩子处于自我角色混乱时期,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集体,明白自己现在集体中的位置和责任,为学生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集体做了充分的思想价值的引导和准备。

四、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班主任优秀的班级管理方式和策略决定了班级文化和教育管理的特点。初中学生有其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表现在“自我同一性”的角色认知方面,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充分发挥班级管理的教育艺术,化解学生现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认识矛盾,创设良性的班级管理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脚踏实地地学习,尊重集体,理解和包容他人。当然,初中班主任老师角色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体现班主任班级管理教育工作的艺术,需要的是更加精致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新颖别致的班级文化活动,这是一种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智慧在出中国班集体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立.论初中班主任的德育艺术[J].科普童话.2018(35):144.

[2]任茜.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艺术探索[J].名师在线.2018(02):94-95.

[3]孟龙.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分析策略[J].新课程(下).2018(10):259.

论文作者:陈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教育艺术论文_陈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