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青光眼手术前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对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论文_赵沅梓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 要】目的:本文就青光眼手术前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对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青光眼手术患者,按照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n=40)与参照组(n=40),为参照组患者术前使用氯霉素滴眼液,术后使用典必殊滴眼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前、术后均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d、3d、7d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的炎性反应控制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在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能够有效控制术后炎性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青光眼;手术前后;普拉洛芬;炎症反应

青光眼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眼内压上升引起眼球组织受压迫,而致使视力逐渐下降,随之病情发展,患者会有失明的危险[1]。目前,对该类患者常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过程中会由医源性创伤等因素引发炎性反应,对术后康复及手术效果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为提高青光眼患者的手后康复效果,为我院近一年收治的部分患者术前、术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炎性反应,已经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信息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共计80例,手术类型均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8例、42例;年龄在26--67岁之间,平均(52.3±4.0)岁;双眼患病6例,单眼患病74例;按照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n=40,43眼)与参照组(n=40,43眼),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排除标准:将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全身性疾病患者、术前短期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或秋水仙素患者予以排除。所纳入的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手术由同一医师来完成。参照组患者术前3d开始,使用氯霉素滴眼液,2次/d,术后使用典必殊眼药水滴眼,术后1--3d,5-6次/d;术后3-14d,3次/d。

实验组在参照组的滴眼基础上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具体如下:术前3d开始,3次/d;术后1-3d,3次/d,术后4-14d,3次/d。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第1d,第3d、第7d以及第14d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包括眼痛、畏光、角膜后沉着、房水闪光、球结膜充血、睫状体出血、前房浮游体等,每一项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五个等级,分别记予0分、1分、2分、3分、4分;采用权数相加法统计各患者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其中防水闪光、前房浮游体两项的权数为2,其余项目均为1。

疗效评价标准[2]:术后14d时,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值在8分以上为治愈;积分下降值在5--8分之间者(包括8分)为显效;积分下降值在2--5分之间者(包括5分)为有效;积分下值在2分及以下者为无效。炎性反应控制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予以用均数±表示,采用t值进行检验;炎性反应控制总有效率予以百分率(n,%)表示,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衡量标准。

2 研究结果

2.1 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第1d,第3d、第7d时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均P<0.05;术后第14d时,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综合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术后炎性反应是青光眼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该病症主要与手术方法、切口以及灌注液的使用等有关。患者在术前眼压过高,或手术过程对组织细胞产生刺激等,均会促进炎性介质的合成及释放,逐渐出现纤维蛋白渗出并沉淀[3].此外,手术所使用的晶体材料也会诱发免疫应答反应,而后会随之引发更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为此,临床中一直在为青光眼手术患者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抑制术后炎性反应。

近年来,我院主张在该类患者的术前、术后均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普拉洛芬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NSAID)抗炎药物,属于环氧化酶抑制剂,可对炎性反应化学物质的生成过程进行阻断[4],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通过对炎性介质的阻断作用,达到消炎、抗炎、镇痛的效果。且以往研究报道对患者眼部长期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不会引发眼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术前使用氯霉素滴眼液,术后使用典必殊滴眼液;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又在手术前后加用普拉洛芬,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后1周内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优于参照组,术后炎性反应控制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这足以说明在青光眼手术前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青光眼术后的炎性反应,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孝平,杜诚,余其智等.不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泪液 NO浓度与前房炎症反应的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6):1174-1175.

[2]刘爱静.普拉洛芬滴眼液控制青光眼手术炎症临床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5(20):81-82.

[3]林惠岳,李小静,林剑鸿等.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2):104-106.

[4]杨丽萍,王玲,王大博等.血清及房水中 IL-6水平与炎症性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3(12):2514-2516.

[5]朱磊,谢安明,刘涛等.普拉洛芬滴眼液在青光眼手术前后炎症控制的临床评价[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081-2083.

论文作者:赵沅梓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观察青光眼手术前后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对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论文_赵沅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